APP下载

《生生长流》中的理想与诗意
——毛宇轩的音乐独白

2023-12-12李良子

长江文艺评论 2023年4期
关键词:马远画意竹笛

◆李良子

2023 年7 月5 日晚,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的半环形舞台上,青年作曲家毛宇轩[1]为六件中国乐器(竹笛、板胡、筝、琵琶、阮与打击乐)而作的室内乐《生生长流》在“第十一届中国ConTempo作曲比赛获奖作品音乐会”上首演[2]。作为该项赛事“佳作奖”得主的他用大胆又深入浅出的“笔触”、颇具文人格趣的艺术向往、难以掩藏的自然且舒展的音乐诗性,层层点点般映现他理想中的水景、水意,以呈现独白式的艺术理想与音乐的诗意。尽管“少年老成”,但这位青年创作者用扎实的技能与深厚的积累向我们诉说他个人生命的求索,这是当代青年人对音乐世界的宝贵贡献。

《生生长流》从马远的12 幅《水》景出发,在对水态的“临摹”下,多姿的声音渐渐勾勒出创作者对水的偏爱,如曲首琵琶与筝轻弹,点指于弦,涟漪荡漾,仿若天空弥漫细细霜气而宁静飘逸,天水界限忽隐忽现,板胡长音如波,磬滴滴响彻如水的褶皱,这些轻盈的波荡带来水天一色的浑然意境。速度悄然地提升与音响层次有节制地叠加,使音乐与之临摹的画感如意境之雾般向高远处蔓延:竹笛的爆花舌与颤音琴拉弓的响动构成上实下虚的画面;弹拨乐彼此撕拉,声响从轻盈淡描到浑浊如浓墨般晕染;板胡通过长弓在高低音转换的起意,将音乐带出云湖升腾、云海相生之气。在持续长短不一的材料演进并叠加渐强后,乐意流露气吞百川之势。接着,借由全奏高音短句的加速重复,气势急转,声响洪鸣,如白龙饮水,乐态激浊。短句的轻盈与高音的尖厉如光色,在云雾中交相映现。当听众还沉浸在这吞云吐雾之感时,琵琶与筝的自由节奏即兴已经闯入,在狂与实中咆哮激荡,随着花盆鼓、大阮极度凛冽的低音下翻滚直至消失……水态频繁转换,令人应接不暇,如天海转瞬即逝间爆发出夺目与瑰丽的相态,世间万象于虚幻之中转瞬。音乐渐渐平复,人声飘入,在平滑的速度下,人声如凄凄之雾浮于乐队的轻奏之间,哼鸣没有流露出民间感或人情味,依然是画意的发展与延伸,透出霜寒之气,清冷扩散,使人联想到石、岸的爽滑与清浅。全曲在海浪鼓的沙响中远去,远水无波,浮光不定。

总之,毛宇轩的“着笔”大胆而慎重,可贵之处在于他将脑中天马行空的画意清晰地化为乐的现实。不难看出,他既是创作者也是感受者。他从马远《水》之画境走进自己的音乐之境,试图寻找能够代表自己精神符号的音乐范式,也不经意间让音乐带有变幻万千、令人应接不暇的画意。他的“着笔”时而平缓,时而陡转,时而跳跃,营造出清奇而宁静的虚幻之境,使“水”成为代表着理想与美感的力量。

中国艺术传统是中国音乐家所特有的资源。从对马远精致水景的穷尽,到《生生长流》自曲谱流经到听众的想象,无不展现曲作者的艺术观与性情在中国文人艺术中的长期浸淫。在音、画重叠的创作设计下,他沿着作品渐渐坠入了个人的艺术境地:他笔下的种种声响挣脱了音乐,汇结成响动的集合;他匠人般地对水细节性的描画,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他笔下的声音小景——小到风水爽利肃杀、浅水汀泞蔓延,一音一句透着细细雕琢之工。全景——竹笛气音虚实遮掩,如回波规则的纹理;中阮滚奏的轻微回响圆润中和,在渐弱渐强激荡之势下,如将水缓缓送延至云边,直到洞见水天相接;琵琶与筝在有阻碍的轮、摇之下渲染出漫漫烟气;颤音琴与胡琴音色的闪现蜿蜒迂回,声音在画意、画境中透出清澈、深邃与圆然的氛围。一切响动来源于心声与理想,曲中每一隅灵动与深邃的画面是作者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致远的生命追求,毛宇轩的音乐是他对中国文人艺术的领悟,以及这份领悟对创作者艺术生命的孕育。

在《生生长流》中,诗意就像是毛宇轩艺术理想的涟漪。他用独白式的声景叙述,向听众传递出他音乐的诗意,并在无微不至间触碰到听者心中那片无岸的水。随时间的推移,《生生长流》的音乐终将渐渐从听者的脑中消逝,但是曲作者留给人的感受、水在音乐中的可能性塑造,以及画、乐、诗对当代人的教化力量等一切都将成为当代青年人“跟随时代”这一ConTempo 精神的写照。本届赛事聚焦中国乐器的室内乐创作,毛宇轩用该作展现他当代青年文人般的作乐姿态:安静、淡泊、积厚、致远,他用中国乐器向新音乐世界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演进,以及当代中国艺术的美与意涵的可能性追求。因此,《生生长流》已不仅是一部音乐作品,它更像是一首代表作者生命独白与生命追求的诗,诗中有值得被鼓励的纯粹的理想与时代的声响。

猜你喜欢

马远画意竹笛
My Mother
我的坚守
那些诗情,那些画意
南宋绘画专题
竹笛
丫环对对联
丫环对对联
丫环对对联
衣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