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砖瓦再生细骨料对再生普通砂浆性能试验分析
2023-12-11管旭东邓夺陈慧娜
管旭东,邓夺,陈慧娜
(北京市建筑节能与建筑材料管理事务中心,北京 101160)
0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一方面天然砂石等自然资源日益枯竭,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建筑拆迁产生的碎砖瓦废弃物空前增加,污染环境,因此,加快建筑垃圾资源化是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的客观要求。目前,旧城改造拆除的建筑物以砖混结构居多,大量的废弃砖瓦类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问题亟待解决[1]。建筑砂浆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对建筑物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影响较大,据测算,我国每年砂浆用砂量约占建筑工程用砂总量的1/3,水泥用量约占建筑工程水泥用量的1/4。长期以来,由于建筑砂浆不是主体结构性材料,被认为单体工程用量小、影响小而不被重视,尤其忽视砂浆骨料研究,通常依靠提高水泥用量达到砂浆使用要求[2]。因此,开展建筑砂浆再生细骨料应用研究,推进再生普通砂浆工程应用,不仅可以解决天然砂资源短缺等问题,还可以提高建筑砂浆质量,减轻能源压力、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产生较大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3]。
为破解碎砖瓦再生细骨料技术瓶颈,本文建立试验模型,在保持砂浆流动性基本一致条件下,通过掺加不同比例碎砖瓦再生细骨料配制再生普通砂浆,对砂浆强度、收缩率、保水性、用水量等性能进行分析。
1 试验
1.1 原材料
1)水泥:钻牌P·O42.5,表观密度3100kg/m3,28d抗压强度47.8MPa,抗折强度8.69MPa。
2)天然细骨料:Ⅱ区中砂,细度模数2.8,表观密度2600kg/m3,堆积密度1500kg/m3,空隙率42.3%,含泥量2.3%,泥块含量0.8%,无潜在活性。
3)再生细骨料:碎砖瓦再生砂0~4.75mm,属II区中砂,细度模数3.0,表观密度2350kg/m3,堆积密度1380kg/m3,空隙率41.3%,压碎指标值27.2%,含泥量13.7%,泥块含量2.2%,MB值1.5,无潜在活性。参考GB/T 25176-2010《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4]。
4)粉煤灰:Ⅱ级,需水量比98%。
5)拌和水:自来水。
1.2 试验方法
再生砂浆抗压强度试验参考JGJ/T 70-2009《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5],采用有底钢模,试件尺寸为70.7mm×70.7mm×70.7mm,以3个试件测值的算术平均值的1.3倍作为该组试件的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砂浆保水性、拉伸粘结强度分别按照JG/T 230-2007《预拌砂浆》[6]附录A、附录B进行。其他各项性能试验按照JGJ/T 70-2009进行。
1.3 配比设计
分别以M5、M7.5、M10为配制目标,在保证流动性在75~90mm情况下,改变再生砂掺量分别为0%、20%、40%、60%、80%、100%。
1)M5再生砂浆配合比:水泥:粉煤灰:(天然砂+再生砂)=156:134:1890 (kg/m3)
2)M7.5再生砂浆配合比:水泥:粉煤灰:(天然砂+再生砂)=175:135:1890 (kg/m3)
3)M10再生砂浆配合比:水泥:粉煤灰:(天然砂+再生砂)=195:135:1890 (kg/m3)
2 结果及分析
2.1 试验结果
砂浆流动性基本一致条件下,碎砖瓦再生砂浆性能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流动性基本一致的再生砂浆性能Tab.1 Performance of recycled mortar with basically consistent fluidity
2.2 结果分析
2.2.1 再生砂浆抗压强度
再生砂浆强度试验结果见图1。图1显示,不同等级的砂浆随着再生砂掺量的增加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掺量60%时最高,但总体相差不大,强度变化在5%范围内。结合再生砂对砂浆用水量的分析,可见需水量的增加对砂浆的强度并没有明显影响。这是因为再生砂中含有一定量细粉料,细粉料掺入天然砂中,填充了砂之间的孔隙,优化了砂的级配。随着再生砂掺量增加,这种优化作用越来越明显,在掺量60%时达到了最优级配,粗颗粒的骨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同时,细颗粒的填充也达到最大密实,强度最大。当掺量进一步提高,粗细颗粒的比例发生变化,由骨架密实结构向悬浮密实结构变化,骨架作用被削弱,从而强度降低,在掺量为100%时强度最低。同时,再生砂的颗粒缺陷也是导致再生砂浆抗压强度降低的重要原因,一是利用碎砖瓦生产的再生细骨料微观形态不稳定、吸水率高,特别是在再生砂掺量较高的情况下实际需水量增加,再生砂浆整体水灰比提高,抗压强度降低,二是由于利用碎砖瓦生产的再生细骨料孔隙率高、强度较低,在拌合砂浆过程中会与水泥浆体形成界面过渡区,研究表明[7],水泥浆界面过渡区是再生混凝土和再生砂浆中最薄弱的环节,其孔隙率较高,孔径比本体浆体更大,C-S-H凝胶较少,因此水泥浆同骨料的粘结强度降低,从而影响了再生砂浆整体强度。
图1 再生砂掺量对抗压强度的影响Fig.1 Influence of recycled fine aggregate’s content on recycled mortar’s compressive strength
2.2.2 再生砂浆收缩率
再生砂收缩率结果见图2。由图2可见,对不同等级、不同龄期的再生砂浆,随再生砂掺量增加,砂浆收缩率均逐渐增加;不同掺量的再生砂浆,28d收缩率均大于14d收缩率;掺量在60%以下增幅不明显,超过60%时28d收缩率迅速增加,其中M5再生砂浆在100%掺量时相比天然砂浆提高了200%以上,较M7.5再生砂浆和M10再生砂浆收缩率变化更明显。因此,再生砂的掺加会提高砂浆收缩率,不利于再生砂浆的体积稳定,尤其全部由再生砂代替天然砂配制的再生砂浆,体积稳定性不佳,质量稳定性较差。分析原因,主要是再生砂的多孔结构阻缩能力较低,同时由于用水量增加,水泥石的收缩同样会增大。但再生砂掺量在60%以下时,掺量的增加有利于优化级配,从而提高砂浆密实度,对降低收缩有利,所以收缩率提高并不明显,超过60%后细骨料总体级配随着掺量的增加而逐渐变差,因而收缩率显著提高。
图2 再生砂掺量对收缩率的影响Fig.2 Influence of recycled fine aggregate’s content on recycled mortar’s shrinkage rate
2.2.3 再生砂浆保水性
再生砂浆分层度试验结果见图3。图3显示,随着再生砂掺量增加,在砂浆稠度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再生砂浆需水量大幅增加,砂的分层度逐渐增大,但总体保水性良好;从M10的保水率试验结果看,保水性呈提高的趋势,且整体良好。这是由于在砂浆拌合后一部分水分被再生砂迅速吸收,所以稠度降低较快;同时再生砂的粗糙表面和较多细粉料进一步提高了对水的吸附能力,使得砂浆表面泌水减少,提高了再生砂浆保水能力。从M7.5的保水率试验结果看,随着再生砂掺量增加,保水性总体呈提高的趋势,但是存在一定程度的离散。从M5的保水率试验结果看,随着再生砂掺量增加,保水性存在波动,分层度值离散性较大。这主要因为M10砂浆水泥含量提高,一定程度提升了砂浆质量稳定性,抵消了再生砂的材性缺陷。
图3 再生砂掺量对保水性的影响Fig.3 Influence of recycled fine aggregate’s content on recycled mortar’s water retention performance
2.2.4 再生砂浆用水量
再生砂浆用水量试验结果见图4。图4显示,随着再生砂掺量的增加,要保持砂浆流动性基本不变,再生砂浆的需水量呈线性增加,强度等级越高,用水量的增加就越明显;掺量100%的M10再生砂浆,其最高值用水量达到469kg/m3,是天然砂浆的116%。这是由于再生砂与天然砂相比,孔隙率高,吸水性强,比表面积大,造成需水量明显增大;再生强度等级增加,配比水泥比例提高,相应用水量增大。
图4 再生砂掺量对砂浆用水量的影响Fig.4 Influence of recycled fine aggregate’s content on recycled mortar’s water consumption
3 结论
1)再生细骨料替代天然砂比例为60%时再生砂浆抗压强度最高,替代比例超过60%后再生砂浆收缩率明显增加,因此,生产企业应控制再生细骨料掺入比例,适当提高水泥比例,保障建筑砂浆应用强度要求和质量稳定,避免抹灰后产生裂缝等质量问题。
2)再生细骨料明显提升了再生砂浆保水性能,但是低强度再生砂浆保水性能稳定性较差;对于吸水性能较强的墙体材料基层抹灰时,建议考虑强度M10以上高保水抹灰砂浆。
3)再生普通砂浆的用水量随着再生细骨料掺量比例的增加而线性增长,因此,施工现场预拌砂浆应根据再生细骨料掺入比例来确定相应加水量,保障流动性,便于施工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