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叙事:出场·向度·理路

2023-12-11潘文丽

喀什大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边疆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

潘文丽

(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2022 年3 月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抓、往细里做,要有形、有感、有效。”[1]叙事是一种工具,象征着人类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方式;叙事是一种载体,诉说着过去与现在的记忆存续;叙事是一种纽带,凝结着叙事者和接受者的情感世界。以叙事即讲故事方式,讲好边疆各族群众的故事是铸牢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方式,是增进边疆各族群众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更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做在实处、落在细处的具体表现。可以说,深入挖掘、整理、宣传边疆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故事,充分发挥故事的启蒙、育人功效,全方位、深层次、立体式讲好边疆民族地区的故事,有助于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边疆各族群众心中可亲可及、可触可感,对于铸牢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远的思想启迪和重要的时代价值。

为更好地把握研究选题的动态与成果,经中国知网检索(截至2023 年6 月16 日),以主题“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共188 条,将来源类别设置为北大核心和CSSCI期刊共检索出89 条。从既有研究来看,学术界就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问题、影响因素和实践路径有着深入的阐释,并呈现出以下三类取向:第一类偏向从不同维度探讨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因素和推进路径;第二类侧重以个案为例,分析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问题和铸牢路径;第三类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的关系研究。对以上类别文献梳理后可知,以往研究虽视角多维,但专门从叙事角度探赜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则鲜有涉及。鉴于此,本文试图以叙事为载体,以“为何要讲好故事”“讲何种故事”“如何讲好故事”为逻辑遵循,深度发掘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叙事出场、叙事向度和叙事理路,以期为相关学术研究的深化与拓展贡献绵薄之力。

一、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叙事出场

共同奋斗历程和现存客观事实是为何要讲好边疆各族群众故事的叙事出场。从这一维度出发,我们就有基础、有动力、有底气地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赓续和现实发展,进而春风化雨、绵绵无声地浸润边疆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叙事有基础:边疆各族群众地位平等的事实

平等是对标社会文明状况的尺度,也是衡量社会进步发展的指标。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各民族不论历史长短、不管人口多少、不分先进落后一律地位平等。这种平等既内涵文字、风俗、信仰、语言的充分尊重,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平等。当然,全面平等首先应表现为政治上的平等。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我国从国情出发,赋予各民族群众平等的政治地位,“必须让国内各民族都能积极地参与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活,同时又必须让各民族按照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当家做主,有管理自己内部事物的权利”[2]。就边疆民族地区而言,如何让边疆各族群众尤其让少数民族群众参与国家事务和管理地方事务,有力保障各族群众实现当家作主的权利至关重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逐步深化对民主发展规律和民主发展道路的认识,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不仅有力的保障了各族群众平等地享有当家做主的权利,也极大推动了中国各项事业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然而,近年来,美西方国家反复操弄各种“涉疆议题”,长期披着“民主教师爷”的外衣对边疆民主政治建设大放无耻谰言,避而不谈边疆各族群众享受的各种权利,完全亵渎民主和严重背离真相。事实上,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配名单里,其中少数民族代表共有360 名左右,以新疆、内蒙古、广西、西藏四省区为例,参会代表分别为56 名、53 名、87 名和20名,其中少数民族代表分别占36 名、21 名、50 名和14 名。[3]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在边疆生活的各族群众,既能凭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享受到民族自治权利,又能通过当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多种渠道履行参政议政、民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政治权利,从而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二)叙事有动力:边疆各族群众团结和谐的事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团结和谐,则国家兴旺、社会安定、人民幸福;反之,则国家衰败、社会动荡、人民遭殃。”[1]这表明,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生命线,没有各民族的团结和谐,就没有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也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扎实推进。几千年来,边疆各族群众在团结和谐、互助友爱的历史传统中,获得同呼吸、共命运的强大精神力量,形成同甘共苦、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例如,边疆地区有百年前同仇敌忾、共击英军,留下可歌可泣抗英故事的西藏军民;有舍小家为大家、勇担当肩重任,书写“三年天山水,一生新疆情”的援疆干部;有助力脱贫、奋战扶贫,坚持“攻坚打头阵,精准施良方”的民兵服务队……边疆各族群众用他们无畏的精神和质朴的言行,生动诠释着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真挚情感,深刻例证着各族群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关系。

团结则存,分裂则亡。正如恩格斯所言,“没有民族的统一,民族生存只不过是一个幻影”[4]174。作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基础,国家内部的团结和谐是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旗帜鲜明反对民族分裂势力和境外敌对势力的有力武器。长期以来,部分民族分裂分子在西方反华势力的鼓噪下以“保护人权”为幌子,通过故意制造边疆民族地区不稳定事件,大肆捏造“民族镇压论”“文化同化论”“资源剥夺论”等荒谬蜚语,有意无意地挑拨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冲突与对立,旨在达到制造民族分裂、破坏民族团结的险恶用心。民族分裂活动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直接严重危害到边疆各族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早已被边疆各族群众识破和看穿。因此,任何企图破坏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言径,边疆各族群众决不能容忍,也决不会答应。

(三)叙事有底气:边疆各族群众生活向好的事实

生活向好是人类世代追求的永恒主题,是人类代代发展的内生动力,更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价值旨归。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5]历史地看,边疆各族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逐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和经济繁荣发展。以新疆为例,2013-2022 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3670 元增长至27073 元;新疆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1091 元增长至38410 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847 元增长至16550 元(见图1)。事实充分证明,伴随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成功推进和治疆政策的精准实施,新疆各族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升、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图1 2013-2021年新疆全体居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然而,一段时间以来,西方某些国家频频发表构陷新疆稳定事实、诋毁各族群众生活向好的怪论谬论。他们蓄意炒作和编织所谓新疆“人权灭绝”“种族灭绝”“经济灭绝”等不实言论,尽显意识形态偏见和狭隘偏执心理。究其本质而言,就是假借民族、宗教、人权等问题来混淆视听、搞乱人心,并企图从各个层面破坏新疆和谐稳定、阻遏新疆繁荣发展。新疆人民过得好不好、生活得幸福不幸福,新疆各族群众最有发言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70 场涉疆新闻发布会上,来自于田县达里雅布依乡乡长热孜宛古丽·穆塔里甫坦言:“现在我们这里的条件多好……家家户户购买了沙发、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等家具家电,还安装了网络……”[6]可见,新疆作为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代表,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正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大好景象。西方某些政客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炮制和散布各种“涉疆”谎言,无疑是违背了新疆各族群众生活向好的事实。

二、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叙事向度

从“家国同构”的层面看,中华民族各族群众之所以能血脉相连、手足情深,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在于每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不可分割的共同体成员。因此,铸牢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好各族群众共同开拓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精神的故事就是向边疆各族群众叙述自己的“家业”“家史”“家底”和“家风”,让边疆各族群众心理有底气、情感有归依,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见图2)。

图2 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叙事向度图

(一)“家业”:讲好各族群众共同开拓辽阔疆域的故事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邦畿在汉语词典中泛指为国境或疆域。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孕育了统一辽阔的疆域,一方面为抵御外敌侵略扩张营造了天然的屏障;另一方面也为华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丰厚的沃土。纵观历史,各族先民活跃在神州大地筚路蓝缕、胼手胝足,共同开拓了现今意义上的中国疆域。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民族历经几次民族大融合,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开拓着脚下的土地”[7]7,共同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家业”。

从古至今,中国统一疆域的形成与发展,既包括历代王朝管辖的疆域范围,也涵盖边疆各族群众活动的区域范围。早在远古时期,黄河和长江中下游一带的中原区域,就生活有黄帝、炎帝为主体的“华夏族”,也有像羌、蜀、氐、南蛮、东夷等氏族部落组成的少数民族。同样,在我国的西北、西南、中南和东北等边疆民族地区,有汉族群众,也有各少数民族同胞。在“天下观”理念的浸润下,以祖国统一为乐、以国家分裂为忧,成为各族先民共同的价值取向,推动着中华民族的整体发展和边疆的稳定繁荣。客观上讲,发轫于先秦时期的“天下观”理念,不仅为后世王朝“大一统”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建构早期边疆治理体系提供了思想来源。可以说,完成统一大业、进行开疆拓土是每一个自诩中国“正统”政权统治者的治国追求,如西汉汉武帝“汉为天下宗”观念、唐太宗李世民的“四海一家”思想。翻开两晋南北朝的历史史卷,边疆各族群纷纷入主中原并试图争夺“正统”地位的行为则更多体现为中华民族主动交融、自然凝聚的过程。历史表明,由拓跋鲜卑人建立的北魏、契丹人建立的辽朝、女真人建立的金朝和蒙古人建立的元朝等都反映了边疆各族群对“大一统”思想的深刻认同,这不仅打破了“华夏”与“夷狄”有别的思维局限,也推动了中原地区和边疆地区的“一体化”过程。

事实上,今天我们所熟知的中国边疆民族地区,不只是一个纯粹的地理概念,而是融历史概念和政治概念为一体,随国家形成和发展而逐步确立和固定下来。在中国历史上,边疆民族地区既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统一疆域稳定和底定的有效治理体现。纵观自秦朝以来的历史,无论哪朝哪代在国力上或弱或强,在政治上或分或合,为实现边疆的安全与稳定、繁荣与发展,各族先民共建共治共享边疆地区成为历朝历代达成的基本共识。例如,秦朝在边疆地区设置“典属国”,对归附较大的部落以“掌蛮夷降者”;汉代在西部边疆设立“西域都护”以统管西域地区;北魏时期在边疆地区设置诸多军镇以实行军镇统边;唐代在天山南北分别设置安西和北庭都护府以统一西北边陲地区;元朝在西北和西南等边疆地区设置宣慰司、宣抚司以管辖广大少数民族地区等等。由此表明,尽管中国历代王朝对边疆民族地区设置的管理机构略有不同,某一时期边疆民族地区会有大大小小的割据政权存在,但向往并实现统一始终是中华大地上各族先民共同追求的理想。质言之,铸牢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引导边疆各族群众认识到生活在伟大祖国的中国人民,共同开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存空间,共同构筑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共同享有多元一体大家庭的丰厚“家业”。

(二)“家史”:讲好各族群众共同书写悠久历史的故事

家史记录着一个家庭的过去,也标识着一个家庭的未来。对中华民族而言,这个大家庭的“家史”,既清晰记录着“五方之民”互动交融的过去,也深刻标识着华夏儿女血脉交融的未来。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从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中走来,也必定走在交往交流交融的现在和走向交往交流交融的未来。打开五千多年的历史长卷,各族群众在交往中互通有无、在交流中手足情深、在交融中守望相助,共同谱写出一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历史史诗,共同书写出一卷呼吸相通、血肉相连、患难与共的感人“家史”。

历史是需要追溯的。这是因为,“我们越是深入地追溯历史,同出一源的各民族之间的差异之点,也就越来越消失”[4]570,民族的融合性和趋同性就会远远大于它的差异性。追溯中国古代史,中国历史上共出现过五次较大规模的民族大迁徙、大交融、大融合。为何各民族之间要进行频繁地迁徙与交往?为何他们之间会不断地分化又聚合?从本质上来看,就是因为中华民族本身就内涵着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正是这种凝聚力和向心力,历史上才会出现有汉族群众主动融入边疆民族地区的现象,有少数民族自觉迁入中原地区的现象,亦或是边疆各少数民族群众之间进行相互融合的现象。例如,在古代的西北地区,曾先后出现过鲜卑、羌、匈奴、西域胡人等少数民族与汉族相互融合而成为的吐浑人、党项族;在西南地区,先后有句吴、于越、西瓯、滇越等族群经过长期分化与演变而形成今天的布依族、毛南族等。这种汉族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的通婚混居、繁衍生息,建构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民族之间的源远流长的血缘相亲,促成了中华民族你我共融的历史格局。

我国悠久绚烂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然而,要想铸牢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向各族群众讲好共同书写悠久历史的家史故事。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挖掘、整理、宣传西藏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引导各族群众看到民族的走向和未来,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命运共同体。”[8]的确,古代的中国和今天的中国从不缺乏生动感人、栩栩如生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故事。众所周知,汉代有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丝绸之路”的故事;唐代有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远嫁吐蕃和亲的故事;元代有萨迦班智达与阔端凉州会谈的故事等,这些真实故事,深刻印证了自古以来中原地区和边疆地区的各族群众有着频繁而深切的互动,生动书写了古代中国“华夏之族”与“四夷之邻”有着紧密而亲切的交融。如今,真实感人的故事继续书写着华夏儿女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和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故事。在新疆,有养育19 个不同民族孩子的维吾尔族妈妈阿里帕·阿里马洪的感人故事;在内蒙古,有蒙古族牧民收养三千上海孤儿的历史佳话;在西藏,有革命战士孙富清与藏族姑娘格桑组成家庭的爱情故事等,无论时代如何变换,今天来看这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已然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一部分,各民族在长期的文化交流和历史互动中,逐渐演变成了共融共通而又极具个性的命运共同体。

(三)“家底”:讲好各族群众共同创造灿烂文化的故事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对于中华民族各族同胞来说,“无论生活在哪里,身上都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烙印,中华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9]64。这种“精神基因”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统一的动力源泉,也是多元一体大家庭多元的文化标识。统一性中蕴含多样性,多样性又熔铸成统一性,最终汇聚成璀璨星河的中华文化。更进一步说,唯有建立在中华文化统一认同基础上,各民族文化才能共荣共生、多姿多彩,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家底”才能丰厚殷实。

文化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古往今来,“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10]。就中华民族而言,这种历史性进步既不是各民族文化的分别进步,也不是各民族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五十六个民族在长期交流和互鉴、转化和创新中对中华文化的共同推进与深切认同。文化认同作为最基础、最深层的认同,它表现为对同一文化的内涵、形态、载体以及价值和精神的认知与归属。当然,这里的同一并非“同质化同一”,因为真正的文化认同并不拒绝文化多样,真正的文化吸收也不排斥文化多元。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延绵不绝,正是由于它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豁达又自信地推动着各民族之间进行不断地文化交流与互鉴。回顾漫长的文化交融之路,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胡乐’到‘万里羌人尽汉歌’;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随处可见的舞狮、胡琴、旗袍等”[7]5,都不同程度地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可见,只有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才有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只有各民族文化的交相辉映,才有中华文化的延绵不绝。

民齐者强。我国绚烂的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各民族都是中华文化的缔造者,都为中华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那种“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忽略少数民族文化,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与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都是不对的,都要坚决克服”[11]。边疆少数民族所创造的每一种文化,既深刻凸显了中华民族集体的经验与智慧,又铭刻着本民族努力谋求生存、创造生活的事实与故事。譬如,在音乐方面,有继承和发扬古代西域音乐的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有体现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的马头琴音乐;在舞蹈方面,有反映黎族先民对自然崇拜和祈求子孙平安的打柴舞,有来源佛教大师邀请卓巴兄弟跳舞镇魔传说的山南昌果卓舞;在文学领域,有描写玛纳斯及子孙七代抵御外来侵略与邪恶势力斗争的《玛纳斯》,有讲述满族人民情感世界与征战生活的《满族说部》等事实证明,中华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离不开边疆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也离不开中华民族各民族之间的大交流、大融合。从文化根源看,铸牢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各族群众共同传承好、保护好及弘扬好我们的中华文化,让各民族在中华文化的滋养下明晰“家庭”归属,在中华文化的浸润下强化民族认同。

(四)“家风”:讲好各族群众共同培育伟大精神的故事

对一个家庭来说,家风体现家族的精神风貌;对一个民族来说,“家风”则彰显民族的精神归宿。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家风是“各族人民共同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已深深融进了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成为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7]6这就意味着,“家风”属于我们五十六个民族共通的价值取向、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共守的行为准则,牢牢维系着各族群众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每一个华夏儿女所应具有的精神气质,是五十六个民族所应拥有的精神禀赋。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没有精神力量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如果问,民族的精神力量来自哪里?民族的精神力量何以追求?可以肯定地说,“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9]265。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精神薪火相传、代代赓续,贯穿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全过程。由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与“伟大梦想精神”,共同构筑成中国人民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伟大民族精神早已熔铸在中国人民的血脉里,成为华夏子孙的禀赋特质。上至古代迨至现代,一代代华夏子孙共同叙述着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故事,生动诠释着发展伟大民族精神的事实。从爱国英雄屈原、文天祥到抗日英雄方志敏、杨靖宇;从航天英雄杨利伟、景海鹏到改革先锋吴仁宝、林毅夫;从道德模范拉齐尼·巴依卡、尼玛扎西到劳动模范石传祥、李娜倮;从脱贫英雄王文成、黄文秀到抗疫英雄钟南山、王金芬等。无数英雄人物、先锋模范的故事共同串联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团结统一的伟大民族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五十六个同胞认同且信守国荣我荣、国耻我耻的信念,进而不断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朝前迈进。

人民是悠久历史的推动者,也是民族精神的培育者。中华民族历经千年依旧朝气蓬勃、久经风霜依旧熠熠生辉,靠的就是各族人民共同培育出的伟大民族精神。精神可以转变为物质,精神上强,物质上才会强;精神上强,凝聚的力量才会更持久、更深沉。千百年来,正是有这样强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始终傲然屹立,中国故事才能在历史长河里屡屡感天动地。边疆各族群众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大家庭里的重要成员,由他们创造的故事也是伟大民族精神、强大中国精神的重要表征。在我国历史上,无论是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义无反顾、万里东归的爱国壮举,锡伯族同胞万里戍边、扎根边陲的历史佳话,抗倭英雄瓦氏夫人奋勇杀敌、保家卫国的历史传说;还是蒙汉抗日游击队同心同德、共击日寇的英勇事迹,都深刻印证着伟大民族精神是各族群众同心培育、共同书写的,已经熔铸进各族同胞的血液、淬炼成中华儿女的品格。在边疆民族地区发生的故事及培育的精神早已内化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和可靠的心理寄托。铸牢边疆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讲好各族群众共同培育伟大精神的故事,凝聚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共识,积淀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追求。

三、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叙事理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12]这一重要论述,既为理直气壮讲好边疆民族地区故事提供了宽广视角,也为言之成理宣传边疆稳定发展及为人民安居乐业局势提供了重要思路。

(一)采用契合边疆各族群众的叙事话语,强化叙事说服力

首先,选用贴近群众熟悉的话语。人民群众熟悉的话语一般具有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和活泼传神的特点,容易被人理解、认同和接受。相较于汉族群众,生活在边疆的少数民族群众对理解理论性、抽象性和学理性较强的政治话语通常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要充分尊重和考虑边疆各族群众的语言多样性和理解差异性,针对不同群体的接受习惯和接受心理,采用生活化的语言、故事化的讲解,巧妙又接地气地向边疆各族群众宣传党的治疆方略、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最大程度地将边疆民族地区故事所蕴含的道理讲透、讲清、讲深。如新疆库车的“百杏”宣讲团,以群众喜爱的“苞谷馕”式语言为载体,创造性地将一个个“微故事”转化成短、小、实的“微话题”,通过深入浅出、以小见大的叙事方式宣讲各种惠民政策、法律法规,从而实现小故事阐明大道理、“微故事”释放大能量。

其次,选择贴近群众实践的话语。通常而言,群众对亲眼所见、身之所历的事实容易产生共鸣反应。仅从叙事话语来看,想要讲好边疆民族地区的故事,唯有立足于人民群众的丰富实践,才能获得故事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寄托。换言之,讲好边疆民族地区故事就要讲好贴近边疆各族群众的实践事实,从边疆各族群众的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挖掘丰富的叙事素材,以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将这些素材表达出来。例如,被誉为“红色文艺轻骑兵”的乌兰牧骑宣传队,一方面注重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中寻找创作灵感,另一方面在表演中善用呼麦、马头琴、长调、话剧和小品等多元形式传达党的理论和政策,通过“文艺+宣传+服务”的宣介模式,用“地方人”讲“地方话”、“地方人”演“地方事”,把发生在边疆大地上的生动故事和美好生活充分展现出来,从而让老百姓喜听、愿听和爱听。

(二)选取满足边疆各族群众的叙事形式,增强叙事感染力

一是采用图文并茂的叙事形式。图像是人类有史以来表达思想、传递情感的重要符号,是人类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图像的直观生动性、鲜明视觉性可以超越文化和语言的障碍让故事形象化、生动化,使传递的信息更加直接有力、更加具体实在。为了更好地讲述边疆民族地区的故事,要善于将蕴含边疆故事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进行优化组合,通过影视剧、纪录片、漫画、照片等方式全方位、立体化的呈现这些故事,从而有效增强故事的视听效果,让故事有形有感、有滋有味。如近年来播放的《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党的光辉照边疆》《屯戍西疆》等影视片、纪录片,既鲜活形象地表现出一个个团结奋斗、包容互助、锐意进取的边疆群像,又立体生动地反映出生活在边疆、发生在边疆的真实人物和事件。

二是善用口述记忆的叙事形式。口述记忆是人们对过往生活经历的一种记录。它旨在通过亲历者口述历史或现实事件与人物以建构相对完满的集体记忆,而“讲故事是支持记忆、保持过去、激活以往体验乃至构建集体认同的一个根本要素”[13],因此,以口述形式讲故事,不仅能增添故事的真实感和可信度,也能激活受众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塑造成员之间共有的历史与文化记忆。边疆各族群众是边疆故事的亲历者,也是边疆故事的叙述者。讲好边疆民族地区的故事,既要鼓励每一位边疆群众了解自己的文化、认识自己的历史,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故事宣介能力、议题设置能力和媒体传播能力的“草根”宣讲员;也需要发掘像“库尔班大叔”“都贵玛妈妈”这样“有故事”的宣讲员,现身说法地口述各民族互帮互助的故事、共建共享的故事、爱党爱国的故事,以此增强故事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三)建构符合边疆各族群众的叙事策略,延伸叙事共情力

其一,转换叙事人称,关切叙事客体的情感需要。讲故事就是讲情感,有情感的故事,才能激起人的共鸣,引起人的共情。在边疆民族地区,这里生活着不同语言、不同风俗和不同秉性的各民族群众,即便如此,他们之间依然存有人之为人的共通情感,有追求真善美、厌恶假丑恶的共通准则。根据叙事情境的不同,选择合适叙事人称讲真实故事,可以从心理上和情感上拉近边疆各族群众之间的距离,强化彼此的心理认同和情感认同。故而,在讲述边疆故事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叙事场景,注重叙事人称,即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之间的相互转换,以赋予故事本身更多的情感性和共情力,提升故事传达的广度和落实的深度。

其二,变换叙事修辞,促进叙事内容的情意相通。叙事修辞的使用可以达到政治说理与语言优美的统一,是实现叙事文质融合、虚实相生的重要方式。因而,讲好边疆民族地区的故事,必须建构符合边疆各族群众的叙事策略,依据不同的叙事场景。采用比喻、排比、拟人和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延伸叙事的共情力。就这点而言,习近平总书记就常常善于运用各种叙事修辞,从而能够暖而新、真而切、平而实地叙述边疆民族地区的事实和故事。如2017 年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借用“石榴”“眼睛”“生命”等形象化词语寄语各族群众要爱护和珍视民族团结。这种具象化、生动化的比喻,以言之有物、言之有趣和言之有情的叙事方式,绵绵无声地激发着边疆各族同胞的情感共鸣,润物无声地铸牢边疆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结语

故事可以深化、强化人类的相互理解、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以事实为依据、以叙事为载体,通过叙事话语、叙事形式及叙事策略,讲好边疆民族地区故事可以推动无形的意识融进边疆各族群众的内心,从而将集体记忆默化为更深更高层次的共同体认同。概而言之,讲好各民族共同开拓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精神的故事,用故事的绵绵之力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植到边疆各民族群众头脑中、心灵里,可以不断增强边疆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进而铸牢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猜你喜欢

边疆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开展合唱团的重要性
《中国边疆民族研究》征稿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