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特战官兵的战地本草辨识应用的培训普及探究
2023-12-11陈泓志龚彦溶崔恩泽蔡孟成向兴张慧卿
陈泓志,龚彦溶,崔恩泽,蔡孟成,向兴,张慧卿
战地本草指在野外环境下能直接服务于战争及特殊军事作业的野生天然植物,即具有野战生存价值的中草药。掌握战地本草知识,能够帮助官兵减少因误食误用有毒植物而造成的非战斗性减员,或者在孤立无援、食药不足的战场环境,以及洪水地震等非战争军事环境,通过可食本草与药用本草自救互救。面向基层作战官兵的本草辨识及应用培训普及研究是战地本草课程的研究重点,因此本课题组赴地处浙中腹地的某集团军特种兵集训基地,面向特战官兵组织与实施战地本草辨识及应用培训,并探索适宜在一线部队推广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培训普及模式。
1 对象与方法
1.1 培训对象
对2021 年7 月某特战集训队官兵按建制班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整群抽取其中4 个班,共34 名官兵作为培训对象(试验组)。纳入标准:(1)训练与作战环境为战地本草资源丰富的野外特战官兵,参考王丽春等[1]的植被覆盖度等级划分标准,野外作训环境至少满足中高覆盖度,即植被覆盖度超过50%[2];(2)自愿参加本次授课培训;(3)学历为高中或大学专科或大学本科。排除标准:(1)休假、外出参训或者执行特殊任务;(2)中途可能因执行任务退出培训;(3)拥有医学或植物学等相关教育背景。同时选取与培训官兵纳入和排除标准一致,但未接受相关培训的17 名官兵为对照组。
1.2 培训时间
共1 周,分为3 个阶段,第一阶段(2 d)为准备阶段,第二阶段(4 d)为理论授课和实践培训阶段,第三阶段(1 d)为综合考评阶段。
1.3 培训前准备
利用2 d 时间,在驻地方圆2 km 范围内、周边山峰进行战地本草资源考察及调研,并规划好实践路线,为接下来的理论和实践培训带教做好准备。
1.4 战地本草理论培训
1.4.1 培训内容 (1)战地本草的概念及其基本分类:战地本草指能直接服务于野战及特殊军事作业的,具有医疗、预防及食品供给等作用的野生天然植物,按照以上作用分为可食性本草、药用性本草、防疫性本草和有毒性本草四大类;(2)系统性讲授一般规律:譬如有毒植物的一般特征、可食性植物试验的筛选标准与具体步骤等,能在无法辨识具体的战地本草种类时发挥作用;(3)针对性讲授特定本草:通过前期查阅《浙江植物志》《浙江民间常见中草药》等相关资料,结合驻地植被调研情况,筛选出当地官兵真正能在野战环境中接触与运用的战地本草80 种,介绍其识别特征、战地应用等基本知识。
1.4.2 培训形式 (1)运用多媒体PPT 技术进行理论讲授,充分展示每种战地本草特征性图片、动画以及短片等素材。随堂展示战地本草虚拟现实模拟仿真模型,官兵身临其境感受常见战地本草的辨识特点;(2)课后组织官兵线下观看本单位制作的《基于野外生存的战地本草辨识及应用》系列视频课程,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复习,以提高在理论和实践学习阶段的培训效率。
1.5 战地本草辨识实践培训
1.5.1 培训路线 准备阶段实地踩点,以确定战地本草资源相对丰富的路线,并挑选出辨识特点显著或战地应用突出的植物,做好实践备课。
1.5.2 培训方式 每组11~12 人,共3 组,每组由2 位老师带教。带领特战队员走进野外,通过眼看、手摸、鼻闻甚至口尝等实践方式,对在理论授课过程中学习的本草产生直观认识,亲身示范并让队员体验其运用方法。
1.5.3 培训内容 以准备阶段的重点植物为主,同时积极解答队员在野战环境中眼熟而又不认识的植物问题,主要介绍其识别特征、相似种类鉴别和战地应用。
1.6 考核
1.6.1 理论知识考核 参考既往《战地本草》课程理论考核模式,由战地本草专家出题,内容涉及战地本草的概念与基本分类、特定战地本草知识、战地本草识别与运用的一般规律等知识点,比较培训前后官兵的单项成绩及总成绩。
1.6.2 实践技能考核 由战地本草培训团队采集重点且识别特征显著的18 种植物,每种植物回答正确计7 分,选择性作答正确10 种即为满分。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 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数据满足正态分布、方差齐性等特征者以表示,选用t检验;否则以中位数表示,选用Mann-Whitney 非参数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理论知识考核成绩
由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平均值可见,接受培训的试验组特战官兵理论知识考核成绩高于未接受培训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表1 试验组与对照组官兵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比较
表1 试验组与对照组官兵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比较
组别对照组试验组t 值P 值例数17 34理论成绩7.06 ± 4.37 24.71 ± 4.85-12.654<0.001
2.2 实践技能考核成绩
由实践技能考核成绩中位数可见,接受培训的试验组特战官兵实践技能考核成绩高于未接受培训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表2 试验组与对照组官兵实践技能考核成绩比较(分)
3 讨论
3.1 优化野战生存课目,提升战地本草知识与应用技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培训的特战官兵战地本草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未接受培训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该理论和实践一体化培训模式能够提升特战官兵的战地本草辨识和应用能力。在本研究过程中,初步摸索出从“理论准备、实地踩点”的培训前准备,到“虚拟现实视频、系统授课”的理论培训和“野外体验、分组带教”的实践培训,以及最后“战地本草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考核”这一整套培训普及方法。此外还针对特战官兵补充了常见的战地本草知识,初步建立战地本草知识和技能框架;并针对特战教官示范基本的战地本草培训模式,展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形式。
3.2 重视野战生存地位,强调战地本草作用与意义
野战生存是军事训练大纲要求的必训课目,而战地本草辨识及应用能力是野外生存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如今野外驻训供给充足、保障到位的条件下,个别单位对战地本草的野战生存课目存在着“训练不多,细节内容很少涉及”等问题,总体上不够重视。《解放军报》刊文指出了野战生存自给自足的重要性,以及合理组织野战生存知识与技能训练的必要性[3]。而在本次培训普及过程中也了解到,的确存在对于野战生存课目,特别是战地本草相关内容不够重视的问题。因此,培训普及还应当帮助作战官兵深刻认识到战地本草在野战生存中的地位。譬如野战部队在食品、药品等后勤补给方面存在供需矛盾,以特种部队、侦察兵、空降兵、海军陆战队等为例,他们具有单兵或小部队穿插的作战特点,后勤储备空间小且补给难度大[4]。但能够充分利用野战环境中的各种植物作为食品或药品就地补给,进而提高官兵的野战生存和医疗保障能力[5]。
3.3 探索野战生存前景,挖掘战地本草价值与潜力
丛林与岛礁环境是战地本草得以充分发挥作用的主要环境。譬如在本次培训普及研究中,根据浙中腹地的实际环境,主要讲授了战地本草的四大类基本作用:(1)减少因官兵误食误用有毒植物而造成的非战斗性减员;(2)通过使用净水、灭虫、驱蚊等防疫作用突出的植物来提高官兵恶劣环境下的卫生防护能力;(3)使用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来治疗或缓解蛇虫咬伤、出血、皮肤感染、腹泻、尿路感染、跌打损伤等常见疾病及症状;(4)采食可食性植物来解决食物短缺或食物充足但膳食结构不均所造成的营养不良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