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策略初探
2023-12-11杨连军
杨连军
摘 要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教师应当制定科学目标,把握育人导向,深入挖掘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积极探索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学科融合方式,引导学生初步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和精神,增强学生对国情、社情的了解,深化对劳动价值的认知。
关键词
劳动教育 道德与法治 学科融合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重点指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劳动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实现德育功能的重要载体。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进一步推进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笔者立足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从4个方面简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策略。
一、制定科学目标,渗透劳动观念
目标制定对教学活动的导向作用至关重要。教师要立足学情做好科学的劳动教育目标设计,将劳动教育渗透到道德与法治课程目标中。首先,知识目标是基础。教师要立足教材,紧扣学生生活,引导学生认识劳动,丰富劳动理论知识,理解新时代的劳动内涵。其次,在能力目标方面,科学设计教学环节,注重劳动教育实践,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最后,在情感方面,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崇尚科学,将劳动意识、科学精神、团队意识、创新精神等品质内化于心。
以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九(上)《创新改变生活》为例,笔者对照课程标准,融入劳动教育的要求,在“三维目标”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内容。例如,将“认识创新是一种富有智慧的劳动”定为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劳动和创新的关系;将“初步掌握开展创造性劳动的技能和方法”定为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将“激发开展创新性劳动的热情”定为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热爱创造的精神品质。如此,学科知识教学和劳动教育相互渗透,相得益彰。
二、丰富教学方式,打造生动课堂
目标制定后,如何高效地达成是对教师教学智慧的考验。灵活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打造更生动的课堂。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探究更加多元的教学方式,最大化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如模拟新闻采访、开展小组讨论、短剧表演、经验分享等,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意识和德育观。
仍以《创新改变生活》为例。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短剧表演”的教学形式,情境再现斯蒂芬森发明火车、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等故事。学生在了解这些伟人开展创新性劳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创新对人类文明和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增强劳动素养和技能,更好地树立热爱劳动、注重实践、勇于创新、崇尚科学的价值观。
三、挖掘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课程的教学立足于初中生生活,教师要着眼学生全面发展,深入挖掘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的课程资源,拓展教学内容。
生活即教育,家庭生活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家庭劳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锻炼学生的精神品格。家长可以在日常家务活动中适时引导,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社会,增长实践经验,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劳动品质,实现个性化成长。在学校生活中,校园文化和师生生活都是可以深入挖掘的劳动教育资源,将这些资源优化整合,能够营造出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社会文化中的热点新闻等,也提供了丰富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教师将这些素材与课程教学进行优化整合,有助于提升课堂效果,激发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
四、推动学科融合,拓展课堂教学
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内容与劳动教育的关联性较强,教师要深入推动学科融合,真正实现“以劳立德”。
多学科融合背景下,教师通过多样化的劳动实践来推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高效开展,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紧张的学习中进行劳动实践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新鲜的尝试,因此会帮助学生更加投入学习;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更加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熟记所学知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能够让学生在丰富的劳动实践与活动锻炼中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与作用。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背景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不仅可以丰富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还能激发学生参與劳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劳动素养。所以,教师在学科融合教学中应科学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方式方法、不断挖掘潜在空间,力求道德与法治课程和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