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后勤单位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路径研究

2023-12-11董超杜春艳王露霏孙薇薇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24期
关键词:高校后勤意识形态党建

董超 杜春艳 王露霏 孙薇薇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指导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指引。由于后勤职能的特殊性,其在体制机制、员工素质、文化建设方面与高校其他主体有显著的差异,需要根据其具体特征制定开展路径。做好高校后勤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黨管意识形态工作不动摇,以文化建设为抓手,加强阵地建设,不断提升后勤员工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更好地服务高等教育发展。

关键词:意识形态;高校后勤;党建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4.06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高等教育的正确发展方向,关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根基所在。高校后勤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阵地,特别在服务育人功能的实现上具有自身的优势,是最贴近学生生活的思想文化阵地。因此,深入分析后勤意识形态工作现状,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升后勤人员思想政治建设水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打造与新时代大学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后勤队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思想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

1.1 意识形态工作关乎道路、关乎旗帜、关乎国家政治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曲折历程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一旦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就会土崩瓦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意识形态斗争的极端重要性,警惕全体党员保持头脑清醒,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不断强调,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充分表明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以及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目标要求、路径方法、责任主体等,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指明了方向。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更要站在思想的前沿,牢牢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要深刻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手中,才能实现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最终目标。

1.2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思想是我们始终要坚持的根本思想,是指导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根本指南,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结合具体实际不断创新和发展,使其理论支撑和实践意义不断丰富和加强,但其根本地位从来没有动摇和改变。“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随着全球化、网络化时代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人的思想逐渐多元化,西方社会打着所谓“自由、民主、人权”的旗号抢占我国意识形态阵地,不断冲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因此,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就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在此基础之上将人民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紧紧团结在一起,朝着共同的目标和方向努力奋斗。

1.3 牢牢把握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

从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来看,我们党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原则在任何情况、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动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伴随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意识形态斗争的形式、途径、内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线上媒介由于其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特别是对于当代青年人来说,由于其思想基础、辨别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很容易受到错误思想和言论的利诱。而一些反动势力正是凭借其优势的信息传播技术对特定人群进行针对性渗透,已到达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在各个时期都非常重视宣传工作,深入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宣传我们党在各个阶段所进行的奋斗和取得的成就,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凝聚社会共识,增进与各个国家的沟通协作,扩大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2 现实挑战:高校后勤意识形态工作存在风险挑战解析

2.1 高校后勤综合改革带来的挑战

后勤综合改革的过程是不断适应社会经济转型和高等教育发展,满足高校师生日益多元化的需求的过程。后勤综合改革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覆盖面广。改革是全方位的,从运行体制机制、管理理念、服务内容都紧随现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形成科学高效的服务保障体系。

二是要求更高。从内部控制的要求来说,改革对后勤人、钱、物的规范操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明确的权力边界、科学的决策流程、更高的岗位职责和跨部门协作改变了长期形成的工作模式。

三是多重属性叠加。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市场提供服务、学校自主选择、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自律管理、职能部门监管”的新型后勤保障体系”。后勤兼具服务、育人、公益、效益等多重属性,如何做好平衡是改革过程中最需要关注的问题。改革涉及理念认同、利益分配、角色定位等全方位的思想认知层面的更新,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和挑战也是改革过程中的最大阻力。如何构建与改革发展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工作体系是有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2.2 群体的差异性带来的挑战

后勤员工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人员构成相对复杂,学历层次参差不齐,岗位设置复杂等方面。从人员构成和学历层次来说,后勤员工主要分为编制内用工、合同制用工和第三方用工。编制内用工由高校统筹招聘,学历层次、专业水平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与高校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层次完全吻合。合同制用工一般是由后勤自行招聘的工作人员,对学历层次的要求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主要是考虑岗位的现实需要进行的有效补充。第三方用工则以一线操作工人为主体,更多的是从操作技能层面进行考量,文化层次相对较低。从岗位设置来说,后勤涉及饮食服务、物资采购、水电供应、维修改造等诸多岗位,人员的流动性也很大,导致缺乏主动营造良好思想政治生态的氛围,管理制度、服务理念、文化传承缺乏有效的衔接和持续性的建设。

2.3 文化建设滞后带来的挑战

从宏观角度来说,后勤文化是在长期的管理、服务、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员工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行为标准的总和以及与之相匹配的体制机制。从微观角度来说,后勤文化是以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理念为主线,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团结奋进的工作作风,文明礼貌的行为举止和艰苦奋斗的工作状态为表现特征形成的部门文化。但在具体实践中,后勤文化的建设更加复杂,在追求经济利益和服务学校发展之间进行平衡相对于社会企业来说难度更大,因此在文化建设的共识上需要不断的凝聚共识,突破误区。另一方面,育人意识不强,后勤员工很容易在心理上将自身群體与学校从事教书育人的专业教师队伍区别开来,对于自身除服务保障外所要承担的教育职能缺乏认识,难以起到服务育人的作用。后勤在意识形态宣传上也呈现出理论弱化、实用主义的特征,在宣传的方式方法上过于单一,对新媒体宣传手段利用不足,缺乏有效整合线上线下资源的能力。

3 发展路径:高校后勤意识形态工作建设的基本方略

3.1 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向不动摇

做好后勤意识形态工作,首要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既要从经济角度把握发展后勤方向,又要从学校立德树人角度实现协同育人的目标,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第一,加强后勤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后勤党组织要履行政治责任,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把中央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和要求贯彻落实到后勤工作的各个方面,确保后勤发展的政治方向、服务导向、育人导向。

第二,后勤党组织要提高统筹协调,整体部署的能力。严格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创新活动方式,积极探索“党建+后勤管理服务”等模式,大力推广“互联网+党建”等做法,构建具有后勤特色的党建育人体系,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利用信息化和新媒体手段开展党员日常教育,积极拓展网络党建阵地,增强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完善设岗定责、公开承诺等制度,建立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后勤党组织要制定党员发展细则,通过入党启蒙教育、主题教育宣讲等多种形式宣传党的理论思想,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引导后勤员工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3.2 以文化建设为抓手,增强思政教育氛围

建设先进的后勤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就必须构建与之相对应的后勤文化培育和发展机制。

第一,坚持历史传承与发展创新相结合。优秀的后勤文化必须立足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去,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将优秀文化的基因根植于党和国家伟大的发展历程中去,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办大学的目标和方向。其次,后勤具备的企业化特征又要求后勤兼具现代企业管理的文化特点,能够与时俱进,向先进管理理念学习、先进企业文化学习、构建具有后勤特色的管理文化,赋予后勤文化多重特色。

第二,坚持后勤精神与人文关怀相融合。既要培养职工敬业奉献、务实创新、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以及团结协作、高效严谨、勤俭节约的态度作风,又要重视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建设,如结合后勤特色与院系的校园文化共建,其意义不仅仅是加强与师生群体的联系和纽带,同时对后勤员工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中去意义非凡,在现实中,高校后勤很容易将自己孤立起来,缺失与其他学校主体的文化沟通协作,单纯以做好服务为目的,而不能上升到学校总体育人目标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度上去。

3.3 加强阵地建设,完善协同教育机制

高校后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深入研究新媒体在后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和途径。

第一,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后勤与教学院系不同的教育资源有待挖掘,如食堂、公寓、校园环境、工程维修都可以成为学生结合专业开展劳动实践的最佳场所。包括园林绿化、设计、造价、环境等多个专业,通过实践育人平台的建立,结合学校的专业特点将后勤事务与专业学科结合在一起,既是劳动教育、实践育人的重要一环,又可以将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融入其中,确切地说,专业教师、后勤员工各自发挥资源优势,围绕以学生为中心,推动教学相长、学以致用,在无形中搭建施教方与受教方理论和实践转化的平台,专业教师将其专业知识、技能和理论素养传导给后勤员工,后勤员工以其实践经验、技术反向传导给专业教师和学生,并潜移默化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其中。

第二,搭建宣传阵地,推动后勤思政创新。以新媒体手段广泛宣传党的理论知识、最新政策、典型事迹将极大的提高员工参与的积极性,也能更好地将学习要点以最广泛的形式迅速传播出去。宣传文化建设应着力构建基于校内外各级官方网站、微信平台的宣传阵地。通过宣传队伍的培养、特色活动的筛选和打造、宣传工作的激励等措施持续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宣传,聚焦后勤保障处重大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精准谋划推进重大主题宣传,集中展示发展成果,推进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后勤文化影响力。

4 结语

高校后勤是师生密切联系的“窗口”,是价值观交汇、碰撞的前沿,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领域和前沿阵地。高校后勤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做好后勤保障的同时,持续深化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学习宣传和阐释,把思想政治建设贯穿后勤发展和服务师生的全程。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3]李艾洁.高校后勤党建工作的基本现状与突破路径[J].高校后勤研究,2015,(3).

猜你喜欢

高校后勤意识形态党建
高校后勤管理内部关系研究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新闻话语分析与意识形态
对党建政工工作实效性的路径和策略分析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
浅议提升党支部“三会一课”质量的方法途径
国有企业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实践与研究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
浅析高校后勤装备的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