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路径研究
2023-12-11姚大斌肖和伟
姚大斌 肖和伟
摘 要: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传统的高校教学与管理甚至受到了学生抵触,网络虚拟环境错综复杂,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心理危机激增。如何更好落实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如何更好掌握好00后大学生的个体及群体特点,如何正视教育管理工作存有的问题,如何解决就业创业问题,如何更好了解学生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和意义迫在眉睫。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现实意义与价值;深入探讨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00后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制约因素与发展瓶颈,提出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发展途径,助力党的伟大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4.067
教育管理内容包括教学计划运行与质量评价、教学管理制度及实践教学等基本建设管理,大学生教育管理的任务是研究教育管理规律,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组织实施教学改革。高校教育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有效推进教育事业发展,高校管理是教学和其他教育活动得以落实的前提条件,从育人本质上看,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在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往的大学生教育管理作为院校的一项行政管理工作,管理与育人“两张皮”比较普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00后大学生“躺平”心态易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学生思想受到外界各种信息的冲击。因此,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亟待创新。本文以高质量发展为背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世界观导向,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探讨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路径研究,建构完善的心理育人体系,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提升学生管理效能。
1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意义
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要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也要注重人才培养和教育管理的高质量发展。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出的人才质量。高质量发展要求我们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而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高质量的教育管理,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其次,提高高校竞争力。高质量的教育管理可以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提高高校的知名度和声誉,提高高校的竞争力,推动高校教育改革。
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是推动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和方法,才能推动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2 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现状分析
首先,教育管理模式相对单一。目前,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主要以传统的行政管理为主,缺乏创新和灵活性。这种管理模式容易导致教育管理僵化,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单一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传统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关注和支持。其次,教育管理手段落后。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手段一直在不断探索和改进,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管理手段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来适应新的情况和需求。这种管理手段已经难以满足现代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需求。在新一轮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互联网上的知名人士取代了教师的权威,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手段的创新已经迫在眉睫。再次,教育管理评价机制不够完善。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评价机制是当今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完善和不规范会影响到整个教育体系的发展。这种评价机制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容易导致评价结果的失真。一方面,在目前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情境下,评价机制还存在形式化、标准化不足等问题。例如,有些高校存在“应试教育”现象较为严重,以考试分数为主导的评价是一种非常单一的观点,无法全面、系统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成长。另一方面,在教育管理者和学生成长及就业需求之间缺乏更好的沟通与联络,造成了对学生评价指标的局限性。这种评价标准可能无法充分发挥作用,教育管理无法为学生量身定制更科学、更体贴入微的差异化、创新型教育。为了不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可以实行多角度、多维度的评估机制。最后,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学生思想受到各种思潮冲击。互联网的普及及应用,高校大学生信息获取也变得越发便捷,大学生信息辨别能力不足以及社会经验不足导致价值观产生思想认知偏差,高校大学生的认知正因网络影响而朝消极的方向发展。一方面,“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大学阶段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大多是手机与电脑等电子设备,导致不同国家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也会在这一过程中碰撞,这些都会对大学生的认知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出现了“机不离手、手不离机”的现象。此外,对于学生人文关怀则是少之又少,受到社会转型发展和国内外复杂环境的影响,高校大学生呈现多元发展的态势。
3 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路径研究
3.1 大思政教育与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融合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大思政工作格局的大背景下,各高校应明确以学生为本的管理工作目标,增强思政教育全面性。推动思政教育和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融合,构建情理交融的管理平台与方式,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思政教育時代性。“互联网+”时代信息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变得越发明显,微博文化涌现,思政教育管理面临诸多挑战,绝大部分00后大学生自小成长在信息和多媒体环境下,思想格局构建、身心健康发展都不同程度地受西方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加之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困难、学习困难、身体缺陷、情感受挫学生人数激增,教育管理缺少互动,制度执行不严,学生对管理制度掌握不全,高校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的权威从某种程度上开始动摇,学生的价值观出现偏差,部分高校学生教育管理采用传统模式导致管理效能低下,全球疫情导致学生就业困难等,导致学生产生抑郁、自卑、焦虑、攀比、社交恐惧心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如多媒体课件、电子公告与网络教育平台等,革新思政教育管理固化模式,以学生为核心推动思政教育落地,建设有助于思政渗透的学生管理体系,保障思政元素得以和学生管理工作有机融合,让其在学生管理工作实务中感受到思想引领,进而开展隐性思政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改革发展提供参考。
3.2 推行创新型教育管理模式
为了解决教育管理模式单一问题,高校可以采取多种措施,例如推行学生导师制、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建学生自主学习中心等。打破传统教学的模式,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新教育模式,推动校企合作,邀请校外优秀企业管理人才进学校讲座,扩大教师团队,让学生更直接地了解企业运转和发展现状,无缝对接企业顶岗实习,实现学校和企业双赢的局面。
学生社团活动可以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各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好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学生自主学习中心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场所和资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高校大学教育管理实践中要融合柔性管理理念,该理念有助于高校建设全新目标管理制度,有助于创造良好的教育管理环境,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高校共同发展。
3.3 引入现代化教育管理手段
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是当今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现代化教育管理手段包括信息化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如5G技术、VR技术,3D技术等的发展,互联网技术也全面应用到了学生教育当中,包括课堂教育以及教育管理工作,比如大学生的第二课堂等。可以较好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第一,需实行信息化教育管理,从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结合数据挖掘,以数据为参照展开管理,做好数据分析辨别工作,进一步强化管理队伍建设,可以更好地收集和分析学生各方面的信息。这样帮助教育管理者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职业等方面进行多维度评估,为不同层次学生量身定制更加恰当的个性化教育方案。其次,提倡教育观念转变。应从传统的注重知识灌输的教育模式转向贴心关怀、问题解决的服务型教育,而不是一味强调成绩和考试。通过飞行实践、代表团支部、志愿服务等方式,让学生通过“体验式”学习方式更好地掌握目标技能。在现代工业革命与文化变革并存的时代,未来社会的核心依然会是人才,让学生了解科技信息、创新思维等非常重要。鼓励创新思维方式的启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读书体验和实际案例分析,激励学生创新会对未来社会大有裨益。总之,在推行教育管理创新模式时需要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全面人才。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生产技能的同时,获取更为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完善的职业体系等方面的指导,目标化和精准化地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3.4 发挥辅导员的主力军作用,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学生创业就业质量
组织开展基本安全教育、维护校园和谐稳定是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之一。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的主力军其管理理念陈旧直接影响高校教育管理效能,部分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中存在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以人为本”理念的认识不足,对学生的尊重、关心不够,特别面对当代“00后”大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集体观念弱,主体意识强,需要发挥辅导员主观能动性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在新一轮信息化浪潮冲击下,互联网上的知名人士取代了教师的权威,师资队伍建设迫在眉睫。辅导员应根据时代和形势的发展,将工作做到基层、做到实处,强化管理服务育人价值取向,优化教育模式结合教学主题、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做到“教”与“学”和谐统一。强化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的意识,彰显学生主体地位,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校学生的创业就业。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是大学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在学生创业就业教育及管理中要理清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管理思路,完善政策体系和实施细则,注重实践教学,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创业就业质量。
3.5 建立综合性教育管理评价体系
综合性教育管理评价体系是一种全面反映学生学习和发展情况的评价体系,包括学科成绩、综合素质、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同时,需要注意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和客观性,避免因主观因素而对学生产生误判。首先,针对教育管理者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不畅,可采取以多方参与的方式进行评估。这样有助于学校更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和特点,为相关教育规划提供更多有效信息。其次,不断完善评估体系,重视过程性评价,强化学生思政课程学习的进步幅度,多层面、广角度构建科学、完整的综合性教育管理评价体系。同时,评价机制中的指标制定应该体现到学生的实际就业需求上,并考虑学术背景、社会背景、专业水平、职业兴趣等因素,更好地强调他们在不同领域优秀的表现。不同类型、专业的高校还可以采取不一样的评估方式,针对不同目标,建立相应的精细化评估指导管理标准。评估机制并非只是评估一次后就完成任务的结果,是一个综合性反馈机制,需要进行持续更新和创新。这样才能保证教育管理对进一步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更良好的引导作用。跟踪学生的发展情况并将它应用到今后的规划当中,需不断地参考学生各个方面的反馈,及时根据个体差异采取有效的教育手段和管理措施。总之,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评价机制需要在以往的经验中积累并不断创新、完善。只有在一个更加公开、科学、公正的背景下进行教育管理和评估,才可以最终实现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的目标。
3.6 融合“互联网+”,應用大数据技术,提高学生教育管理能力
在“互联网+”理念不断深入的环境下,微博、微信、QQ等多元文化容易造成大学生思想意识偏差,传统教育生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人员要准确意识到大数据技术对于大学生的影响,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及思想认识,各高校应积极构建出专业化的网络管理队伍,不断革新大学生教育管理理念,强化大学校园网络文化软硬件建设,积极搭建高校网络教育云平台,以实践活动推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应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学生信息,智能监测学生课堂听讲、签到等情况,实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数据,提高工作效率。在互联网的应用当中不仅仅包括了微信、QQ、还包括朋友圈、微博等各种社交软件,与此同时又有学习通、云课堂等教育软件,为学生的管理工作提供了便捷,也提高了学生教育管理能力,培养出熟练掌握大数据技术的综合型教育管理人才,增强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4 结论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当下高校教育管理缺乏系统性,管理体制、评价体系、价值观念单一,缺乏柔性管理,教学考评方式刻板等问题,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也出现了很多新挑战,传统教育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在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发展与教学管理工作要以学生为本,了解00后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通过推行创新型教育管理模式、引入现代化教育管理手段、建立综合性教育管理评价体系、拓展教育管理内容深度和廣度、完善教育管理效果评价机制,融合“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将服务学生成才作为目标,加强大学生特殊群体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等教育管理,解决当前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积极整合学校教育资源、提升人性化管理水平,提高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服务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搭建与优化“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成长发展与就业指导”等服务平台,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实践能力,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有效解决大学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高素质的教育管理团队,深化教育管理改革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的路径创新研究显得格外重要,有助于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健康发展,切实提升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助力推动我国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再上新台阶,为祖国的发展建设添砖加瓦,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李丹花.“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路径[J].教育信息论坛,2021,(2):6364.
[2]王海波,马燕.“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创新路径探析[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20,35(3):5.
[3]郭运宏.“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路径[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4(5):3.
[4]李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融合探赜[J].成才之路,2021,(26):67.
[5]宫晶.高校辅导员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软管理”探究[J].科教导刊,2021,(19):171173.
[6]刘凤娟.微博文化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探索[J].产业与科技坛,2019,18(11):237238.
[7]陈晓丽.微博文化下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探析[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报,2017,17(6):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