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春季躁动,成长复苏资产
2023-12-11戴康
戴康
當前成长复苏类资产在多数条件上占据优势,持续推荐科技成长复苏类资产。
站在当下,12月是“日历效应”较为显著的一个月,这也是近期投资者关切最多的点。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春季躁动。事实上,春季躁动几乎年年有,2023年大概率也不会缺席。本轮在中美政策底共振、产业主题活跃、政策存在预期的背景下,春季躁动值得期待。
不过站在月初,当前行情节奏同样值得关注。历史来看,2009年以来只有2013年、2020年两轮春季躁动提前到上年12月初开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前),其春季躁动前置的背景是经济、流动性、政策、产业四者的共振。经济回暖:如2012年和2019年底经济均短周期复苏;流动性宽松:如2012年底美国QE、2019年底中美流动性共振宽松;政策显著发力:如2012年底八项规定提振改革预期、2019年底财政政策和资本市场改革发力叠加MSCI扩容A股;产业主题活跃:如2012年底钓鱼岛事件+美丽中国、2019年底中美协商达成+新能源车产业规划出台。
对比当下,流动性和产业主题这两个条件符合,但是PMI回落显示经济复苏仍不稳固、稳增长政策也还有发力空间。因此站在月初展望本轮春季躁动,一方面中美政策底共振—海外流动性改善已经提供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后续还需关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出更明确的政策指引。
市场关注的第二个12月“日历效应”是风格切换(成长→价值)。综合相对业绩优势、相对宽信用方向、相对流动性敏感度、相对估值、监管、资金等要素来评估,成长复苏类资产预计仍将占优(电子+医药)。
梳理过成长/价值风格的研判框架:风格的根基是DDM框架。在DDM的基础上,风格是大多数投资者站在了“相对占优”的一方。围绕盈利&贴现率两端,三个关键词是景气、货币、信用,即对比“相对业绩优势”、“相对宽信用方向”、“相对流动性敏感度”。此外,估值、资金、监管是辅助判断指标。
以此来对当前的A股各类资产进行梳理,当前成长复苏类资产在多数条件上占据相对优势。相对景气:2024年业绩预期趋势最为明朗的方向以TMT和医药居多(如半导体/光学光电子/元件/化药),其兼具高增长和高改善弹性。中观来看,消费电子、半导体和医药复苏的趋势亦未见到明显逆转;相对宽信用方向:万亿元特别国债支持仍略显不足,科技宽信用也是长期方向;相对流动性敏感度:中美政策底共振之下,美债利率预计筑顶下行,成长类资产受益;相对估值:当前赔率比较来看复苏成长=地产链>其他顺周期>数字经济AI>红利;监管:限制减持等利好成长资产。
根据风格研判框架,继续维持对科技成长复苏类资产的推荐。
利差收敛之下,中资股启航。随着中美政策底共振,2024年进入利差收窄、ERP之差收敛的“回眸”小周期,中国/日本历史上三段收敛小周期内的资产表现:2024年中资股有望上行,港股更优,人民币汇率升值,区间风格偏向成长/小盘。
而中资股启航,择优供需格局优化的成长复苏资产。2023年我们提出A股新投资范式:美债利率higher for longer,中债利率lower for longer。不过当前本轮美联储加息周期已经结束,中美利差短周期收窄,“新范式”进入阶段性的“回眸期”。我们预判海外定价将演绎“两段论”,中资股启航。新投资范式建议沿着三个“供给侧”线索来观察需求的边际改善,配置:供给出清+需求边际回暖的成长复苏品种(消费电子链、半导体设计、创新药、机器人);中国优势制造+美国预期补库提振外需(纺织、化工原料、电子元器件); “泛AI+华为”新一轮技术供给创造需求(智能驾驶、XR、射频、卫星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