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
——以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为例

2023-12-11何艳红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43期
关键词:早教学徒粤港澳

何艳红,董 玲

(1.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 广东 广州 510610;2.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610)

一、选题背景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1]。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独特的地域特点,经济发展迅速,家长的早期教育意识较强,早期教育行业的人才需求量大,但同时存在较大人才缺口,企业急需大批高质量的匹配岗位需求的早期教育人才。然而,目前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存在专业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脱节、师资团队缺乏实践经验、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等问题。因此,职业院校需探索对接行业标准、匹配岗位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粤港澳大湾区早期教育行业、企业输送高质量人才。

目前,关于现代学徒制在学前教育或早期教育的研究较少,尤其相关实践研究缺乏或不够深入;本文以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为例,探索现代学徒制在学前教育(早教方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粤港澳大湾区早期教育人才培养提供实践研究依据。

二、探索学前教育(早教方向)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措施[2-4]

(一)构建协同育人机制

1.行企校签订协议,合作共管。行企校三方签订协议,明确合作方向、各自责任与义务。政府政策支持与指导,行业协会引导监督、提供资源平台;校企共研学前教育(早教方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双导师团队,共建课程,共同参与学徒考核评价等。

2.校企共同招聘学徒,建立学前教育(早教方向)现代学徒制实验班。以2019级学前教育(早教方向)专业的三年全日制中职学生为试点研究对象,校企双方共同招生,选拔学徒,最终确定31名学徒,建立现代学徒制实验班。

(二)校企共建双导师团队

建设专兼结合、互聘共用的双导师团队,由学校“双师型”教师和企业选拔的骨干导师队伍组成。双导师团队紧密联系,共同教研,学校导师到企业实践,企业导师参加在职系统培训,双方共同提升。

(三)校企共建课程,探索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1.共研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研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的人才培养思路,构建三阶段课程。第一阶段:培养专业基础能力。以学校课程为主,同时渗透校企课程、企业课程。第二阶段:培养专业核心能力。以校企课程、企业课程为主,校企双方共建课程,推进工学交替的培养方式,学徒在双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专项实践实训。第三阶段:培养岗位技术能力。以校企课程、企业课程为主,把“1+X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程融入课程体系,探索课岗证融通的培养模式;安排顶岗实习,学徒在岗位进行实践。在三阶段的培养中,通过课堂学习与实践实训交替,校内实训场所与校外企业实习基地交替,推进工学交替的模式,提升职业能力;学徒与导师建立稳定的师徒结对关系,双导师全过程对学徒进行指导与考核评价。

2.共建校企课程,探索课岗证融通。重点探索的校企课程包括“早期教育教师综合实践”与“1+X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早期教育教师综合实践”课程根据早期教育教师的职业能力要求及工作岗位需求,构建七大课程模块。包括政策与早期教育、企业文化、早期教育教师的工作、早期教育教师基本功在岗位上的应用、早期教育特色课程、家庭教育指导、安全急救等模块。“1+X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程融入职业资格标准,推进课岗证融通。该课程包含安全防护、生活照料、日常保健、早期发展指导等四大模块。学徒在课程结束后考取幼儿照护职业技能(初级)证书。

(四)整合行企校优势,共建实训室

行企校整合各方优势,共建实训室。共研实训室功能,行企根据实训项目需要向学校捐赠教学设施设备,投入资金;根据人才培养需要改造早教实训室,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创建理实一体化的实训条件。

(五)校企共同考核

校企双导师参与学徒考核过程,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企业导师在带导学徒的过程中,榜样作用成为导师自身提升的有效动力,促进企业导师形成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工作意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实践能力与管理水平。评价方式多元,理论课程采取笔试方式考核;理实一体化课程采取项目实操与笔试相结合的方式;企业实训实践部分采取岗位考核,结合培训内容进行阶段式理论与实操考核。

三、实践效果调查分析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包括学徒、企业导师、学校导师三大主体。调查方法包括问卷与访谈,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为辅。

(二)调查结果分析[5-6]

1.学徒方面。29.03%学徒认为所学课程绝大部分应用于企业,70.97%认为所学课程大部分能应用于企业,见图1。

图1 所学课程在企业的应用情况

对于1+X职业技能证书制度,29.03%非常了解,64.52%比较了解,6.45%一般。31名学徒中,22人获得幼儿照护职业技能(初级)证书,占比70.97%。在专业认同感上,32.26%学徒明显提升,51.61%较大提升,16.13%一般。在职业能力上,学徒认为家庭教养能力需要重点提升(占比74.19%)。

2.企业导师方面。20%企业导师认为项目效果非常好,70%认为效果较好,10%不确定,与非现代学徒制实习生相比,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对学徒职业素养有一定的提升效果,见图2。

图2 与非现代学徒制实习生相比,现代学徒制学徒在职业素养提升上的成效

关于现代学徒制学徒的表现,20%的企业导师非常满意,65%比较满意,15%一般,总体满意度较高。

企业导师认为需要增强工学交替的频率,50%赞同每周1次。关于每次指导时长,50%赞同每次1小时。

3.学校导师方面。28.57%学校导师认为现代学徒制目标完全实现,57.14%认为基本实现,14.29%认为一般。深入访谈了解到,学校导师认为本研究属于初探,目的是探索适合学前教育(早教方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匹配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为现代学徒制在早期教育人才培养的进一步探索提供实践依据。立足于此,现代学徒制项目的实践达到预期目的。学校导师认为本实践经验值得推广。

建议提高工学交替的频率(71.43%),学徒需要重点提升家庭教养指导能力(85.71%),见图3。

图3 学校导师认为学徒仍需要提升的职业能力

四、实践成效总结及对策建议

(一)实践成效

1.把握粤港澳大湾区特点,凸显思政育人,培养学生职业精神。本文把握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政策与发展定位,借助行业协会平台,与粤港澳大湾区各早期教育机构形成交流网络。面向行业专家开展调研与访谈,准确把握粤港澳大湾区早期教育教师的职业能力要求及岗位需求,进而推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验项目,探索有效的协同育人机制,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凸显思政引领,重视素养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创新合作、工匠精神等职业精神。本文为粤港澳大湾区早期教育人才培养提供实践经验,满足大湾区早期教育机构个性化用人需求,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2.多方联动,协同育人,合作共赢。协同育人机制为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保障,多方联动,合作共赢。行业、企业方面,有效缓解用工需求,提升企业导师带教与教学水平。学徒了解企业文化,掌握岗位要求,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学校方面,探索了现代学徒制在学前教育(早教方向)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为以后本专业或同类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提供实践依据。校企共建课程初见成效,实现课岗证融通,具有推广价值。双导师团队形成教研、培训、实践的交流机制,学校导师深入企业实践,实践知识与技能得到有效更新和提升,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学徒方面,通过稳定的师徒结对关系,工学交替的学习模式,确保了习得的知识技能与企业用人需求的契合度,学生职业技能证书通过率与职业技能竞赛成绩明显,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专业认同感,增强了学生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

(二)存在问题与建议

1.加强校企合作密度,探索长效育人机制。调查发现,校企合作密度仍有所欠缺,具体表现为学校导师下企业密度与学徒工学交替的密度不足,建议增加学校教师与学徒到早教机构实践的次数,增加工学交替的频率。企业导师认为工学交替密度为每周1次比较适宜。学校可根据实际,在第四或第五学期安排学生每周一次到企业实践实训,通过学校—企业双学习场所的紧密交替,真正实现理论—技能的交替学习。建议建立学徒成长档案袋,作为过程性评价的方式之一,有利于双导师及时跟进学徒工学交替的学习情况。本研究主要与一家企业进行对接,然而早期教育机构各有特色,学徒培养不仅要面向企业,更要面向行业。

2.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本研究通过行校企共研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共建课程,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提供实践依据,但人才培养方案仍需完善,进一步优化对接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调查发现,双导师及学徒自身均认为需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及与家长沟通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程框架体系的设置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如可设置家庭教育指导课程,通过校企共建课程,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匹配企业岗位需求。

3.完善考核评价反馈,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在对学徒的考核评价上,校企双方结合学徒培训项目进行阶段性评价,有利于学徒及时获得学习反馈。然而,访谈发现,学徒不了解考核标准,考核评价的反馈不够具体,未起到促进其自我反思提升的作用。因此,行校企三方应根据职业能力要求与岗位需求共同研究制定考核标准,以促进学徒发展为目标,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评价标准及评价过程具体化。可采取多元考核评价方式。应注意及时给予学徒具体的有利于其进行自我改进的反馈建议,以促进学徒综合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早教学徒粤港澳
金光现代学徒班感恩教育的实践
魔术师的学徒
编读往来
去早教班可以让宝宝早说话吗?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论《学徒的神仙》的叙事策略
澳大利亚学徒培训规模呈下降趋势
早教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