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分析
2023-12-11张忠诚
张忠诚
(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药学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福建 厦门 361003)
2020年全球癌症登记数据显示,女性乳腺癌已超过肺癌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所有癌症中占比达11.7%[1]。临床中治疗恶性肿瘤主要手段为化学药物治疗(简称化疗),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量的临床试验证实化疗能明显提高乳腺癌患者的存活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随后化疗便成为浸润性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由于化疗药物的选择性低,化疗给患者带来的骨髓抑制、肝功能损伤、胃肠道反应、过敏脱发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3]。因此,如何降低不良反应,保证化疗顺利进行,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临床治疗恶性肿瘤一般以一线化疗药物中的蒽环类和紫杉类作为首选[4]。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61例肿瘤疾病患者接受化学治疗药物的临床记录,分析不良反应的发生类型,探讨其预防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不良反应报告系统中登记的61位女性乳腺癌患者,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49.48±9.69)岁。纳入标准:①首次确诊为乳腺癌;②既往未接受过任何治疗;③按计划完成4~8周期的化疗;④不良反应报告系统中数据登记真实完整。排除标准:①既往有其他恶性肿瘤史;②患有其他严重基础性疾病;③合并其他远处转移者。
1.2 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61例乳腺癌患者,根据患者病情,结合指南推荐接受4~8个不同周期的化疗,具体为:TC:紫杉类+环磷酰胺(4周期13例);TC:紫杉类+环磷酰胺(6周期6例);ET:表柔比星+紫杉类(6周期12例);TCb:紫杉类+卡铂(6周期7例);EC-T: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序贯紫杉类(8周期23例)。观察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医院不良反应报告系统对患者性别、年龄、不良反应、预防以及处理措施等均详细记录,对相关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不良反应包括①胃肠道反应:呕吐、恶心、腹泻、便秘等;②脱发;③口腔溃疡;④皮肤不良反应,如皮疹等过敏反应;⑤肝功能异常;⑥骨髓抑制:如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减少,血红蛋白降低;⑦其他类型:包括肾功能异常等。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
2 结果
2.1 61例乳腺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61例化疗患者共出现了67例次不良反应,其中骨髓抑制45例(67.16%)、皮疹6例(8.96%)、肝功能异常5例(7.46%)、恶心呕吐3例(4.48%)、腹泻2例(2.99%)、其他合计6例(8.96%)。
2.2 不同年龄阶段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61例化疗患者,共发生67例次不良反应,不同年龄阶段发生不良反应情况,<40岁(n=6)患者不良反应发生7例次(10.44%),41~60岁(n=43)不良反应发生46例次(68.66%),>60岁(n=12)发生了14例次(20.90%)。
2.3 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发生情况 61例患者行4~8个化疗周期发生骨髓抑制严重程度的情况见表1。
3 讨论
乳腺癌的发病概率占女性各种恶性肿瘤的10%左右,在女性癌症中仅次于子宫癌,在女性40到60岁之间,尤其是绝经期的前后容易发病。男性患有乳腺癌是十分罕见的,只有2%左右的乳腺癌患者为男性。乳腺癌治疗可分为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对于肿瘤患者来说,肿瘤化疗是抗癌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然而患者化疗药物在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损害到人体的正常细胞,比如胃肠道黏膜细胞、骨髓细胞等,患者损伤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6-7]。
在本次分析的61例患者中,化疗后共发生67例次不良反应,其中骨髓抑制45例(67.16%)、皮疹6例(8.96%)、肝功能异常5例(7.46%)、恶心呕吐3例(4.48%)、腹泻2例(2.99%)、其他合计6例(8.96%)。这表明乳腺癌化疗具有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另外结果还显示,骨髓抑制发生45例次,占比最高达67.16%,骨髓抑制属于乳腺癌患者化疗常见的一种毒性反应[8]。临床调查中显示,通常的1-2级反应患者能够接受,但当到达3~4级时,患者极易引起感染、出血以及发热等并发症发生,甚至严重的可以威胁到患者生命健康[9]。在本次分析中不良反应主要类型为骨髓抑制,而其他类型的不良反应例次较少,其原因在于我院实行化疗前的支持治疗方式有关[10],具体如下:①胃肠道反应的预防和处理:当天化疗前根据患者化疗方案的致吐风险等级选择不同的止吐方案,如口服阿瑞匹坦、静脉滴注格拉司琼或昂丹司琼可减少或缓解化疗后产生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②肝功能异常的处理:如患者生化检测结果提示肝功能异常,于化疗前静脉滴注谷胱甘肽、甘草酸二胺注射液保肝治疗,缓解化疗后产生的转氨酶、胆红素升高等情况。③过敏反应的预防和处理[11]:当天化疗前静脉滴注西咪替丁、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可减少或缓解化疗产生的过敏反应。④骨髓抑制的预防和处理:化疗后第7、9、11、14天复查血常规,根据中性粒细胞、白细胞总数的下降情况使用粒细胞刺激因子对抗化疗后产生的骨髓抑制。
在临床用药期间,针对各类型不良反应的发生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预防化疗后不良反应也有积极的预防效果[12]。另外,建议患者清淡饮食、多食易消化食物、补充优质蛋白、膳食纤维、维生素、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并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有助于减少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不良反应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在41~60岁乳腺癌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68.66%),其次为60岁以上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90%,40岁以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10.44%)。这提示41~60岁的乳腺癌患者在进行化疗治疗时需要重点监护。分析原因可能为化疗患者给药剂量以患者体表面积计算,体表面积越大,给药剂量越大,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越大。60岁以上高龄患者可能因合并的其他疾病导致出现其他类型的不良反应,如自身糖尿病或高血压可导致基础疾病的严重程度加重或控制不佳[13]。总之,化疗产生的不良反应与患者年龄、化疗时所使用的剂量大小以及患者自身疾病情况密切相关[14]。
本研究结果显示,相同化疗方案(TC),不同周期治疗乳腺癌发生骨髓抑制的情况,TC(4周期)系统登记13例次不良反应,轻度3例次,中度5例次,重度5例次;6(周期)登记6例次,轻度1例次,中度3例次,重度2例次;这提示骨髓抑制并不随周期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方案相同周期(ET,TCb)发生骨髓抑制的情况,ET系统登记12例次,其中轻度2例次,中度6例次,重度4例次;TCb系统登记7例次,轻度1例次,中度3例次,重度3例次;这提示不同化疗方案骨髓抑制的发生情况不同。方案EC-T 8周期治疗乳腺癌共发生了23例次骨髓抑制,其中轻度7例次,中度6例次,重度10例次,是系统登记骨髓抑制例数最多例化疗方案。其中中度和重度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均较高,分别为37.70%、39.34%,提示骨髓抑制仍是当前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的一个重要的不良反应[15]。提示患者在化疗时应注意监测血象,当出现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计数减少时,患者应当保持全身的清洁和卫生,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和保暖,避免进行剧烈运动,也避免着凉,非必要不得前往人多的公共场所,出门尽量佩戴口罩;在生活中需要合理饮食,并且注重自身的营养均衡,尽量多食用高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肉、牛肉、鸡蛋、豆类等,当白细胞计数过低时,肿瘤患者应当遵照医嘱接受治疗,若是发生了感染性症状,应当定期抽血检查,并采取对症治疗。当出现血小板数目减少、血红蛋白水平下降时,则预示着身体的凝血功能下降,患者在生活中应避免磕碰,防止出血,随时观察身体各个部位是否有出血的情况,比如大小便是否出血、皮肤是否有淤血、是否咳血、牙龈是否出血,女性患者还应当观察月经量是否较前增多,若出现以上不明原因的出血情况,应当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治疗过程中,应当避免接受有创治疗操作。
总之,化疗是目前肿瘤临床治疗中常用的治疗手段,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不同年龄及化疗方案的选择有密切关系。对于年龄较大的乳腺癌患者和化疗方案的周期较长的患者应密切关注不良反应,对于常见的皮肤、胃肠道、肝毒性等类型不良反应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或实施支持治疗,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以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更好地发挥抗肿瘤药物的治疗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