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域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困境及对策
——以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金翅鹤村为例

2023-12-11

湖北畜牧兽医 2023年9期
关键词:村寨少数民族村民

张 婷

(大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持续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2009 年起,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联合财政部在全国着手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2013 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颁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2022 年云南省六部门联合印发《云南省民族村寨旅游提升工程三年行动(2023—2025 年)》,对云南省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制定了规划。大理白族自治州结合本州具体实践,把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

1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需要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学术界对此也给予了密切的关注。对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意义及其重要性,谢定国[1]认为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和建设,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李忠斌等[2]认为做好特色村寨建设具有文化扶贫的意义。王美钰等[3]认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生态建设和保护问题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困境研究方面,龙晔生[4]认为少数民族村寨建设中存在顶层设计不到位、民族文化同质化及特色产业难以定位等方面的问题。王俊[5]认为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存在认识不到位、目标不统一、机制不健全、监管不到位、社会参与不足、民族文化彰显不够等问题。覃桐[6]认为特色产业发展缓慢是影响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一大问题。对此,学者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路径方面进行了探讨。李忠斌等[7]提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固本扩边”理论。彭晓烈等[8]从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及村寨建筑文化、村寨风貌和建筑技术等方面入手,探讨了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传承的办法。黄勇等[9]认为应着力围绕产业兴旺、文化传承、建筑特色、生态宜居、民族和谐建设民族特色村寨。康涛等[10]认为乡村振兴战略下民族特色村寨可持续发展需要探寻如何通过村民责任、政府职责和社会责任的履行来解决问题。总之,学者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进行了研究,但是多以市县或片区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研究视角,很少将视角缩小为具体的村寨。因此,本研究以大理白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大理州)鹤庆县金翅鹤村为田野点,从具体村寨出发,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提供案例研究。

金翅鹤村位于大理州鹤庆县,西临邑头村,南靠象眠山,北连银河水,是滇藏茶马古道进入鹤庆坝子的第一村庄,是历史上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有着“茶马古道第一村”的殊誉。金翅鹤,白语称“尖起屋”,译为长着金刺(小灌木)的小坡,后因传闻有白鹤栖身于村旁,在此繁衍生息,故而改名为“金翅鹤”。该村仍保留着“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等富含鲜明白族文化特色的民居建筑,还有独具特色的鹤庆甸南白族服饰、甸南新娘装、刺绣、洞经音乐、鹤庆木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金翅鹤全村共有123户401 人,其中白族人口395 人,居民主要有李、杨、高等姓氏,是典型的白族聚居村落。该村耕地面积为35.54 hm2,产业结构较为单一,以传统农业为主,水稻和小麦是其重要的粮食作物。2009 年金翅鹤村被列为云南省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试点之一,2014 年成功入选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同年11 月,被住建部授予“中国传统村落”。

2 金翅鹤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所面临的困境

2.1 村寨建设原动力不足

村民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参与者和利益享有者,是村寨建设的原动力,然而金翅鹤村在建设过程中显露出原动力不足的问题。一方面,金翅鹤村出现了乡村“过疏化”。乡村“过疏化”的现实表现就是村落人口的减少,留居乡村人口的生活水平低下,生活信念也缺乏活力[11]。金翅鹤村在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中,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制约,受城市辐射带动程度较小,就业市场狭窄,因而使大量青壮年离乡求职、外出务工,村内留守人员大多为低龄儿童、妇女和老年人,这部分村民建设金翅鹤村的意愿和主动性低,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所需内生人员动力不足的风险逐步增加,村落发展困难重重。另一方面,金翅鹤村大部分留守村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难以高质量建言献策和执行政策。据调查,金翅鹤村村民主要从事小麦、水稻种植和生猪、蚕桑养殖,村民对精耕细作的农业和简单的养殖技术比较精通,但在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促进村内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面的能力有限。对此,金翅鹤村村民高启炎(52 岁)说:“年轻人大部分出去了,做活路的、种田的大部分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人,年轻人根本不愿意在家务农,因为收入不高,更愿意出去外面打工,80、90 后在家很少,我们70 后是在家的最后一代了。”

综上可知,年轻劳动力的稀少与部分村民不高的文化素质常会导致村寨建设“心有余而力不足”,阻碍着金翅鹤村发展的步伐。

2.2 村寨风貌保护不力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乡村形态、民居建筑是一个民族特色文化的直观体现。金翅鹤村传统的民居具有典型的“四合五天井”“三坊一照壁”“一进两院”等白族建筑特色,其中,以李恒春故居为代表的建筑群有“状元头”“马头墙”“麻雀台”青瓦白墙、封火墙、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等特征,融合了多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生动体现。金翅鹤村在长久的发展中出现了经济建设与文化保护失衡的问题,村寨风貌建设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传统白族民族建筑景观遭到破坏。随着劳动力返乡,村民对房屋进行了修葺或重建。受现代文化以及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影响,金翅鹤村部分村民把房屋实用性、性价比放在第一位,忽略了村寨特色文化,对于父辈传承下来的古民居建筑选择加入现代化要素或新建砖瓦房。有的民居只有老人在家,年轻人选择在外买房,导致古建筑破败。对此,金翅鹤村村民赵卫民(50 岁)说:“像砖混结构的房子可能50 万~60万元可以盖一栋楼,但是木头结构的盖不出来,那个要上百万元。以前都是剑川人来修的,现在剑川也没有好多手艺人了。以前我们这边盖木头房子的时候,甸北那边就是砖混、钢混结构,然后现在木头贵,价格高,那边现在开始盖土木结构,我们这边又盖砖混结构。”

因此,导致村寨风貌保护不力的原因,除了思想认识问题之外,还与人们的观念、财力等因素有关。

2.3 白族文化传承出现断层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不仅要保护村寨建筑风貌、乡村生态和文物遗迹等物质样态的显性文化,更要着重保护民族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民族道德观念等精神层面的隐性文化。

由于现代市场和工业文明的冲击,金翅鹤村的民族特色文化出现断层的现象。一是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传承后继无人。金翅鹤村是典型的白族村落,甸南刺绣、洞经音乐和瓦猫等是该地区的文化瑰宝,由于乡村“过疏化”、传统思想观念转变、对民族手工艺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不健全等,导致民族传统手工艺缺少新鲜的血液输入,使其陷入濒临失传的境地。如传统观念认为刺绣是属于女子的专属技能,刺绣者被称为“绣娘”,在这里“绣娘”一词将男性角色排出在刺绣行业外。甸南刺绣图案丰富、制作精致,每个刺绣作品都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低经济效益使部分年轻人放弃传承该技艺。二是金翅鹤村民族特色文化生存空间缩小。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更倾向于穿时髦的、现代化的服装,传统的甸南服饰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率日益减少,甚至富有宫廷遗韵的甸南新娘装也逐渐退出市场。银河村党支部书记张钟林(40 岁)从经济效益角度解释道:“会刺绣的年轻人只有一小部分,最主要的原因是产生的经济效益不是很高,它的周期又长。比如绣一身白族新娘装,可能需要4~5 个月的时间,才能(给它)绣好,但是有这个需求的人又不是很多。”

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优势资源,相较于广大中西部地区一般农业型农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具有更好的三产融合发展条件。然而,经济利益的直接影响以及时代审美的转变等使得金翅鹤村民族文化的个性和传承面临消失的困境,限制了该村寨文旅融合的深度。

2.4 村寨旅游产业不健全

金翅鹤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仍处于开发建设中,知名度不高,人流量少,旅游开发程度较低。该村旅游内容以游览田园风光、特色民居和品尝特色美食为主,旅游形式及其结构功能过于单调。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金翅鹤村宣传力度不够。相较于同县的奇峰村、新华村,金翅鹤村名气不大,人人都知道鹤庆县有个“小锤敲过一千年”的特色小镇新华村,却不知道还有个白族韵味浓厚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金翅鹤村。金翅鹤村也没有联合有关部门举办体现村寨特色的大型活动,仅作为奇峰“梨花节”的一个分会场远远不够,很难吸引州内和州外的游客。其次,该村特色旅游产品和服务单一。特色旅游产品一般来源于民族特色手工艺品和当地农副产品,但二者均没有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发展。最后,村内旅游配套设施不健全。村内有2 家餐饮店,无民宿、旅馆,住宿和餐饮行业发展不完善。此外,村内无直达县城的公共交通工具,游客出行较不便利。对于该村旅游产业问题,张钟林书记(40 岁)说:“今年,我们这里是奇峰梨花节的一个分会场,只是做了一些场地氛围的东西,比如灯笼彩旗、书画场地。主要是这里没有经营主体,如果把大量的游客宣传过来了,这种搞场(玩的)没有,你想吃饭没有地方,你想买东西买不着,让人家搞(玩)什么。”

因此,宣传力度不够、特色旅游产品和服务单一、旅游配套设施不健全等是金翅鹤村旅游产业的短板,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游客的体验感。

3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对策

3.1 增强村民参与意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

农民不是乡村振兴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乡村振兴的主动承受者[12]。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必须要坚持村民的主体地位,强化村民村寨建设的参与感,发挥每个村民的积极性。

第一,要提升村民的参与意识,深入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振兴的宣传教育,将村寨发展与村民个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联系起来,实现村寨与个体的双重发展。第二,要尊重村民的主体地位,拓宽村民建设村寨的平台和途径,赋予村民更多的权利,使其在村寨建设的具体决策中主动参与,从主体视域中参与本村建设。第三,要多措并举提升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可联合该县农广校等有关部门成立培训班,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系统地培养现代产业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经营的骨干人才和高素质农民,为助力村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第四,要吸引部分外流劳动力返乡,村寨建设既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向外转移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又要采取特殊措施留住部分青壮年劳动力,使其比例保持在合理区间[13]。鹤庆县政府应积极作为,出台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激励政策,引入社会资本与当地农民合作,改善村内就业环境,扩大就业市场,改变村民的生计方式,壮大村寨建设主体规模,解决因劳动力外流而造成的村寨“空心化”现象。

3.2 科学规划,彰显少数民族韵味

生态环境、村寨风貌、传统民居是民族特色文化的构成要素,是一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最直观的呈现,三者缺一不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与城市商业旅游的不同之处体现在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有密切的联系,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可以转化为村寨的经济价值,经济价值反过来能进一步发挥村寨的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以文化和生态资源推动村寨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反哺村寨文化和生态环境的方式才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路径,是积极的乡村振兴措施。

第一,金翅鹤村要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实施如水源地保护、两污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提升和农村危房改造等工程,打造美丽环保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第二,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和村民主人翁精神,营造“党员先行讲卫生,打造优美环境靠大家”的氛围环境,定期开展全村卫生大扫除,努力提高村寨的环境质量。第三,保护村寨原聚落形态,严格控制新建民居风貌。继续维护村寨内部巷道肌理,对已经修建好的现代性建筑进行外部改造,使其与村寨景观保持一致。第四,政府要自觉履行职责,先规划、再建设。以规划为引领,围绕优化传统村落保护体系,积极探索建立传统村落保护改造长效机制,同时要加大对金翅鹤村民居财力、人力、物力的投入,成立工作专班,进行抢救性修复和维护、修缮房屋主体结构,严格落实《金翅鹤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规划》。

3.3 强化文化软、硬件建设,拓展文化传承空间

民族文化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思想纽带与精神动力[14]。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长久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资源的滋养。鉴于此,必须两手抓金翅鹤村文化软件和硬件建设,丰富文化传承载体和村民娱乐文化生活,助推民族特色文化传承。

一方面,强化金翅鹤村文化硬件建设。打造民族文化墙,设立民族文化展板,充分发挥银河文化的空间作用,展示精美的刺绣、古朴而神秘的瓦猫、红军长征过鹤庆的痕迹,保存民族记忆,以实物呈现的方式让民族文化摸得见、看得着。另一方面,提升金翅鹤村文化软件水准。充分利用火把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不定期开展大型民族特色文化宣传展示和民族特色文化进社区、进校园等系列活动,鼓励村民将民族服饰、歌舞以及民族语言与个人生活相结合,延续民族活态文化,自觉传承民族文化。此外,还需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政策,加强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族技艺能人的保护,利用其明星效应与辐射作用,以老带新,使民族技艺得到更好的发展。

3.4 打造民族特色品牌,完善文化旅游产业链

一个民族要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其民族特色,就必须善于利用自己特有的优势来发展经济[15]。金翅鹤村要打开市场,将民族文化资源转换为经济效益,实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振兴应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多渠道宣传,提高旅游知名度。旅游宣传是增加村寨曝光度的关键手段,政府可采取“互联网+”模式,通过鹤庆融媒、鹤庆文旅等新媒体宣传报道,将金翅鹤村引入大众视线。第二,树立大旅游观念,整合资源,加强县内各旅游景点战略合作,吸引客流量,开发甸南风情旅游线等精品旅游线路。第三,讲好红军长征过鹤庆、“鹤商人”、祖师爷开辟鹤庆等故事,依托民族文化资源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项目,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创新民族手工艺品,设立民族文化体验性项目,迎合游客的多种需求。第四,完善旅游配套设施,鼓励金翅鹤村村民和社会资本开发农家乐、民宿等项目,推出如红军饭、八大碗等特色饮食,增设村内到县城的公共交通工具,提高旅游的服务品质,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增强游客和村民的幸福感。

4 结语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可持续发展,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渠道,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创新实践。金翅鹤村已由村民生产生活场域的一元功能结构逐步转变为生产生活和旅游景区相结合的二元功能结构。因此,在新时代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关键时期,在乡村振兴战略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提供政策导向和物质支持的情况下,金翅鹤村要处理好经济效益与文化传承的关系,发挥村民内生动力和人才的作用,依托白族特色民居、甸南刺绣、瓦猫、饮食等显性、隐性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严格把握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提出的“把经济建设、文化传承、生态保护有机结合”的要求,因地制宜探索适合本村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振兴之路。

猜你喜欢

村寨少数民族村民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无蚊村寨丁屋岭
村寨——海坪彝寨
特色村寨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