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
2023-12-11陈曦
陈 曦
(闽南师范大学后勤管理处,福建漳州 363000)
一、闽南红色文化资源概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1]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涵盖党的红色历史和红色文化,它们沉淀着弥足珍贵的红色基因。红色基因是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孕育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与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葆本色的生命密码。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基因传承,反复强调:“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要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深入进行党史军史的光荣传统教育,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2]
闽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形成和生发有着其独特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环境。闽南地区地处东南沿海,广义上包括厦门、泉州、漳州以及龙岩部分区域,东临台湾海峡,西南与广东省毗邻,西北与闽西接壤,北与闽中相连;境内既有开阔的平原,也有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峰峦。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闽南人民在她的领导下英勇奋斗,经历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1926年,闽南各地在全国革命形势的影响和推动下,纷纷建立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的地方组织,是福建最早建立党组织的地区之一。1927年1月成立了中共闽南特(部)委,1928年3 月,中共平和县临委率领福建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一团,联络闽粤边界山区的工农武装,举行暴动,攻占平和县城,揭开“福建工农自动夺取政权的第一幕,是全福建暴动的先声”。1932年毛泽东率领中央苏区红军一举攻克漳州,对闽南地区的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闽南地方组织认真执行党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以民族大义为重,迅速投入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解放战争期间,闽南地区的各级党组织,在广大农村领导“反征粮、反征税、反征兵斗争,开展敌后游击斗争,在城市积极开展第二战线的斗争”,1949 年配合南下大军,解放闽南全境,党的历史又揭开了新的篇章。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朱德、聂荣臻、罗荣桓、罗敏、陶铸、邓子恢、谭震林、方毅、彭冲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闽南大地从事过革命实践,为闽南地区革命斗争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为后人留存下大量红色文化资源,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遗迹,它们是中国共产党坚定政治立场的深刻反映,是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生动体现,其所蕴含的敢于斗争、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要素,既构成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的动力源泉,又是开展中国革命传统文化教育的生动素材。
闽南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主要体现在:重大历史事件多、红色历史名人多、红色文化遗迹多。比如,在闽南地区诞生了福建省最早的党支部——中共厦门大学党支部,闽南地区走出了彭冲、王荷波、李子芳等一批著名的革命者,还爆发了国震惊中外的厦门破狱斗争,建立了靖和浦革命根据地,漳浦县石榴镇的车本村被誉为“闽南的井冈山”。闽南地区的红色文化遗址数量众多,知名度较高的有:厦门有中共福建省第二次代表大会会址、厦门各界抗敌后援会会址、中共闽中厦门工委高崎地下交通站、中共同安县委旧址等;漳州有中共闽南地委机关旧址、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旧址、红军东路军第三军军部旧址等;泉州有泉州事变旧址、惠安暴动旧址群、中共福建省委坂里旧址等。根据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2010 年至2011 年做的普查,闽南地区的革命遗址超过600处,这为我们追忆和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学习和弘扬和崇高精神提供了鲜活的教材。
二、闽南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
有学者认为:“红色文化资源是我党我军和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历史遗存,它体现了我党我军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资源,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3]这种观点总体上把握了红色文化资源的核心要义,但在界定红色文化资源的范围上有窄化之嫌。客观来讲,红色文化资源的主体内容产生在革命战争年代,这不意味着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新时代就没有红色文化资源产生。比如说电影《长津湖》以气势恢宏的画面,全景式、史诗般地呈现了抗美援朝中的长津湖战役,这就是对抗美援朝精神这一红色文化资源的再次挖掘,使抗美援朝精神在新时代散发出新的光芒。再比如,“时代楷模”是由中宣部集中组织宣传的全国重大先进典型,他们的事迹充分体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他们身上充分展现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时代性和典型性的先进人物,他们都是新时代的红色文化的传播者、践行者,是新时代的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理论与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并遗留下来的、以精神与物质形态存在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它有物质和非物质两大类型。”[4]总言之,红色文化资源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文化体系,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扩充新的内容,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文化特质。闽南红色文化资源根植于闽南大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闽南地区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集中反映中国共产党和闽南地区广大人民的理想、信念、精神、价值等要素,并以丰富多样的文化形式来记录、传承、体现这一历史进程和历史影响的文化总和,它应该包括,闽南地区的的革命史、建设史、改革开放史以及不断丰富的社会主义建设史,孕育于闽南地区的红色精神、曾在闽南地区战斗和生活过的历史名人、著名的革命历史遗址、现当代的著名英雄模范、干部楷模等形态。红色文化资源因其内涵特性,具有重要的精神激励和价值引领功能,闽南红色文化资源亦不例外,通过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科学利用,使之成为坚定理想信念的历史教材、提升党性修养的历史镜鉴、培育四有新人现实模板。
(一)闽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历史来源
“红色文化资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提供了资源与支持。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的重要价值,有利于建立中国特色政治理论;有利于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5]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红色文化资源已成为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密码、成为认识中国近现代国情的文化资源,其所具有明显的政治立场和价值立场,成为社会资源中最为独特的存在,同时红色资源作为佐证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证据,不仅详实记录着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百年艰辛历程,也反映了中华民族是如何一步步从屈辱走向辉煌、从弱小走向强大的,这种历史价值是无法取代的、无法割裂的。回顾闽南地区的革命斗争史,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不同历史时期,闽南地区的广大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了争取解放和自由,前赴后继,杀身成仁,涌现出一大批仁人志士,他们坚守共产主义信仰,为了人民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伟大情怀。中共平和县委书记、平和暴动总指挥朱积垒被捕后,敌人把他打得遍体鳞伤,但他宁死不屈,敌人用高官厚禄来利诱他,他仍说:“要杀便杀,何必多言,共产党好比韭菜越割越长的。”于1929 年4 月英勇就义。闽南地区的革命先烈们一直在以“舍我其谁”的大无畏、大勇毅提醒人们,不要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我们又该以怎样的奋斗来捍卫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我们就是要进一步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永远跟党走,为谋求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复兴而不懈奋斗。
(二)闽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为党员干部提升党性修养提供历史镜鉴
曾在漳州战斗和生活过的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首任主席王荷波于1927 年10 月在北京被捕,在狱中受尽酷刑,宁死不屈,始终没有暴露党组织的任何机密,11月11日被反动派杀害,时年45岁,临难前,他托付难友,请党组织加强对他的子女的革命教育,并给家人留下了“绝不能走与我相反的道路”的遗言,在王荷波同志红色革命生涯中,他始终严于律己,初心不改,被称作“品重柱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他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和严于律己的党性修养,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目前在江苏省南京市和福建省福州市都建有王荷波纪念馆,已成为当地重要的党性教育基地,每年吸引大量的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前往学习参观。作为中国共产党纪检工作的开拓者,王荷波同志短暂而伟大的一生,许党报国的光辉事迹和高贵品质成为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后人永远缅怀铭记,我们学习王荷波同志就是要不断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淡泊名利,努力做到谋事而不谋利,奉献而不索取,耐得住清苦,守得住寂寞。把心思用在工作上,正确处理名与利、苦与乐、得与失、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在工作和奉献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闽南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培育四有新人提供现实模板
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始终把培养时代新人作为重要任务,闽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具有强化政治引领、涵养文化底蕴、丰富教育内容、提升精神激励等教育价值。通过学习可以不断激励广大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奋发努力。被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赞誉的四有县委书记谷文昌,在目睹漳州市东山县遭受风沙、旱涝等自然灾害的严重时刻,面对各种困难和严峻考验,他毅然立下了“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铮铮誓言,东山岛人民在他的带领下经过十几年的苦战,在东山筑起了一道绿色长城,使东山岛从一个落后贫穷的孤岛变成了美丽的生态宝岛,谷文昌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大公无私的革命家风为年轻干部和青年学子的成长树立了典范。2019 年9 月东山谷文昌纪念馆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毗邻谷文昌纪念馆,建有谷文昌干部学院。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习和弘扬谷文昌精神,对于青年人精神上补钙、学习上充电、精神上洗礼有莫大的帮助。如今,社会各界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谷文昌这位县委书记的敬意,学习他的精神和高贵品质,引领我们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复兴伟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汲取更多的精神力量。
三、结语
闽南地区革命历史悠久,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是我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党性修养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如何进一步激活这些红色文化资源中红色基因,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保护,有效赋予其时代精神,合理加以阐释,从而转化为新的资源优势;二是要注重利用影视、话剧以及新媒体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转化,增加红色文化资源的欣赏性、参与性、体验性。2017 年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创作的话剧《谷文昌》首演后引起热烈反响,人们通过这部话剧,深刻认识和了解谷文昌这位“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党员领导干部伟大的一生,通过舞台艺术让曾经不为当代青年所熟知的故事,正在穿越时空,以精神的力量在无数人心中筑起丰碑。三是要进一步推动红色文化资源与文旅融合发展的模式落地生根,进一步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既有效保护红色文化,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与价值,不断推动红色文化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