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抑郁,HR需要怎么做
2023-12-10李永超
李永超
近日,歌手李玟因抑郁症在家中轻生,年仅48岁。在震惊和惋惜之余,她所患的抑郁症再度引起公众的关注。据媒体报道,抑郁症已经逐渐成为全球疾病负担(疾病、伤残和过早死亡对整个社会经济及健康的压力)第一位的疾病。在笔者为客户提供劳动法和员工关系管理咨询服务的经历中,亦时常遇到抑郁类员工的场景。如何应对这种管理场景,成为越来越多人力资源工作者(以下简称“HR”)需要关注的问题。
正确认知抑郁类员工
抑郁类疾病是一种精神疾病,与身体健康问题一样重要,但不属于个人的生理缺陷。只有正确认知抑郁类疾病,了解抑郁的症状、原因和处理方法,才能帮助HR更好地理解员工面临的困扰。
不歧视、不忽视、不误解,是做好抑郁类员工管理的基础,这些需要建立在对抑郁类疾病的正确认识之上。实践中,个别HR以为员工出现抑郁类症状就会存在风险,比如诱发工伤事故、与客户或同事发生冲突、耽误工作进度、家属到企业闹事等等。HR并非医生和心理健康管理专业人员,产生这样的顾虑情有可原,但是,HR必须纠正对抑郁类疾病的错误认知,这样才能有助于做好这类人员的管理。
尊重员工的隐私
尊重员工的隐私,指的是HR要注意对员工的患病信息进行保密,不要在公开场合、非因工作需要公开讨论员工的精神健康状态,亦不要讨论员工的抑郁症状或治疗进程。即便员工本人同意企业公开其个人精神健康状态,HR亦需要格外谨慎。
随着《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继实施,个人信息、隐私成为越多越多人关注的话题,同时也给企业日常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照。企业在管理患有抑郁症的员工时,也应当严格遵循个人信息管理、隐私管理的各项要求。
抑郁类员工的工作安排
●灵活性和适应性的工作安排
HR应充分了解员工的工作习惯和能力,并与员工协商确定最适合他们的工作方式。比如根据员工的情况,尽量提供灵活的工作安排以适应员工的个体需求,这样有助于帮助员工更好地稳定抑郁症状,包括居家办公、混合办公、远程办公或定制化的任何分配等。
●工作量的调整
对于抑郁类员工,可以逐步减少或者增加工作量,这样有助于员工逐渐适应工作环境,适应工作中的压力。
●工作内容的安排
HR要给员工设定清晰、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期望,提供明确的工作任务和职责描述,同时为抑郁类员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帮助他们正常履行工作职责,包括但不限于培训、辅导、技术支持或者其他开展工作需要的资源和工具等。
●工作的反馈
HR应与员工保持及时、开放的沟通,定期与员工进行反馈,摸清员工分享工作中的挑战和需求,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反馈,促进员工职业发展,提升员工工作满意度。
●团队支持和合作
提倡、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和支持,引导、培养理解和支持的团队文化,让员工感觉他们可以相互倾诉、相互支持和分享工作负担。
提供支持和资源
HR应当建立关注和支持员工心理健康的工作文化,鼓励员工平衡工作和生活,提供有针对性的福利计划,满足员工心理健康方面的需求。
HR應当了解和掌握公司内部或外部的支持资源,比如员工援助计划(EAP)、心理健康服务或者心理健康专业服务机构,向员工推荐和分享这些信息。
HR还应当鼓励员工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相应的资源和信息,帮助员工学习压力管理、提高自我意识和参与积极的心理健康实践活动。
同时,HR可以向员工和管理层提供预防抑郁症的培训,帮助他们了解抑郁的症状、处理方法以及公司会如何提供各方面的支持等。
完善沟通的机制
企业应当完善沟通的机制,给予员工充分的尊重、表达诉求的渠道,理解员工的感受和需求,给员工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可靠的职场环境,让员工愿意分享他们真实的想法。开放、支持、诚实的沟通机制,可以让员工感觉到公司是可以信任的,遇到困难愿意向HR寻求帮助,这也是做好抑郁类员工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借助专业的支持
在日常管理抑郁类员工时,HR需要借助专业的心理医生、专家的力量,他们可以提供具体的指导意见,确保公司的处理措施最符合实际需要。实践中,这一点是很容易被企业忽视。基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企业并不愿意借助专业机构或人士来完善、提升自己的管理品位。
在涉及抑郁类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时,首先,需要充分了解员工的现状,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以及疾病对工作能力和完成本职工作的影响等,应当做到就事论事,有理有据。
其次,在采取解除行动之前,建议咨询法律顾问或专业人士,确保企业的决策和处理程序符合法律的依据和程序上的要求。这里将会涉及医疗期、病假工资、经济补偿、解除劳动合同的限制、解除劳动合同的依据、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等等。
再次,在解除之前,应当最大限度地给员工提供支持、帮助,包括建议员工寻求心理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帮助,或者提供企业内部的员工援助计划等。
最后,保持同理心,向员工解释公司决定解除的原因,给予适当的提前通知,如果员工有其他方面的需求,企业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提供额外的帮助。
写在最后
前段时间,笔者为某企业进行了劳动法和员工关系管理培训,现场一位非常资深的HR在分享心得时提出“坦诚”是做好员工关系管理的关键“钥匙”,笔者深以为然。
员工关系管理虽然涉及法律、企业文化、社会道德、道义、人情等因素,但是处在最底层的还是人的因素。这就需要HR在员工关系管理实践中时刻遵守“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
具体到操作层面,HR需要将每位员工视为有价值和尊严的个体,每一位员工都应该得到尊重和平等的对待。面对员工的诉求、声音、权益,企业应当给予充分的考虑、重视,并给予及时的回应。
同时,企业应当让员工参与到企业的决策之中,尊重员工的选择和意见。HR在处理员工关系时应当主动理解员工的期望、愿望、关注,同时给予支持和帮助。
作者 劳达laboroot研发中心总监高级咨询顾问、高级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