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概念的中职思政课议题式教学研究
2023-12-10林丽萍
林丽萍
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背景下,中职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目标指向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突出对解决真实生活问题的能力培养。而当前的中职学校思政课教学中,越来越多教师能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重视情境探究、活动体验等活动设置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但在实践中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作为素养载体的知识太零散,缺乏结构化的联结,学生学的知识局限于某个课时内或某个学科内的运用,无法迁移运用到其他领域,导致素养培育的实效大打折扣。事实上,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仅依赖于具体的知识,更在于学科基础知识背后隐藏的更为本质、更为核心、更有价值的思想、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念,而大概念教学正好能契合这种需求,而且《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也倡导开展结构化教学,强调要遵循教学的“整体性原则”,可见,以大概念为核心的整体化教学成为课堂转型的必然要求。通过大概念承载素养,统领教学内容,让知识实现向素养转化就具有了可能性,真正发挥学科的育人功效。
一、学科大概念概述
(一)学科大概念的内涵
“大概念”最早来源于国外,俗称 “Big Ideas”或“Big Concepts”,即“大思想”或“大观念 ”之意。学科大概念是指“能反映学科的本质,居于学科的中心地位,具有较为广泛的适用性和解释力的原理、思想和方法”,是学科“基本概念”背后隐藏的更为本质的观点,对整个学科话语体系起着关键作用的核心思想,是学科“基本概念”背后隐藏的更为本质的观点。思想政治学科大概念,是在立足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能够体现思想政治学科基本特征、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概念理论或观念。
(二)思想政治学科大概念的特性
思想政治学科大概念具有统领性、持久性、迁移性、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等特征,具体为:
1.具有统领性
大概念是在众多基本概念中抽象出来的上位概念,有着将零散的知识和独立的概念以结构化的逻辑顺序进行整合的功能,因此,具有统领学科内容的特性,是学科教学的导向。
2.具有持久性
大概念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构建起来的,深刻影响着学生,即使学生忘记了具体事实经验,但仍能记得这个核心概念。
3.具有迁移性
大概念既能在学习主题内的不同情境之间迁移,也能在学科内甚至是跨学科的“连挂”或迁移运用。
4.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
思政学科意识形态属性强,学科知识为载体,重在实现价值引导,因此,大概念也是知识与价值的统一体,反映学科本质。此外,思想政治学科大概念还具有一定的时事性、政治性,是知识向素养转变的关键,是深度学习的必然要求。
(三)大概念的提炼
大概念具有一定的隐匿性,这需要教师在思考知识背后隐藏的意义上,提炼出大概念。如“职业道德与法治”课程第四单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该单元安排4个课时。第1、2课时,笔者从全面依法治国的内涵、意义、我国法治建设发展历程,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基本原则等具体知识中抽象概括出上位的大概念“全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是这一知识背后潜藏的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念。即使学生遗忘了法治的意义、发展历程等具体知识内容,仍然深刻认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的思想观点。 第3、4课时是从理论过渡到实践,是對第1、2课时内容的深化与应用,笔者以“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为知识基础,从思维方法的角度转化出大概念“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这一知识内容背后潜藏的是看待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的历史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等思维方法。在此基础上抽象出上位的单元大概念“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第一学期学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的相关政治制度内容,引导学生构建起“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的学科大概念。
在中职思政学科,有些大概念是隐藏在课标单元主题中,如“职业道德与法治”中的“自觉践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有些则需要结合教材抽象出来,如“依法处理民事关系”“自觉预防违法犯罪”等则需要结合课标要求、学生特点及学业质量等进行概括。教师在对单元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需要先厘清单元的知识点及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提炼出大概念。
二、以大概念引领议题式教学
议题式教学已逐渐成为中职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形式,如何提高教学的育人实效是当前教学亟需解决的问题,以大概念推进单元教学的方式为此提供了重要的路径。针对当前教学存在的议题难度过大、教学目标不清晰、情境与活动相脱节、作业目标不明确等问题,笔者以“职业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探索在“大概念”教学观下,通过结构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知识体系、价值观念及发展学生的政治学科思维能力。
(一)设置与大概念相关联的议题
教师先明晰本学习内容的大概念,根据知识之间的关联程度,提炼议题,再组织学生进行议题讨论、商议及论证,帮助学生构建起结构化知识体系进而自觉形成大概念。如何设置与大概念相关联的议题?笔者以学习单元大概念为指引,梳理学科主干知识、生活情境及学生实际,设置单元议题,再分解为课时议题。
在“职业道德与法治”课程第六学习单元,以“自觉遵循法律规范”为单元大概念,以“如何遵循法律规范”为总议题,分解为“如何预防违法犯罪”“如何依法处理民事关系”和“如何依法维权”的课时议题,议题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切入点和载体,依托议题式教学来落实单元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完成大概念的构建,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
在第四学习单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中,笔者通过设置“法治如何让生活更美好”的议题开展教学,并以“法治与生活、国家治理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法治”等序列化问题,来揭示“全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这一大概念。
设置与大概念相关联的议题,是大概念引领教学的关键。教师在设置议题前,要理清大概念的内涵及外延,寻找大概念的建构所需要解决的问题链,确定核心问题,进而精选具有开放性、关联性强的议题。
(二)构建大概念教学目标
思政课程教学要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大概念教学目标需是长远目标,指向学生忘记了具体知识内容后能留下的东西。大概念教学更突出对知识的持久性理解和迁移运用,这与传统教学目标的关注点是不一样的。如在“职业道德与法治”课程第四单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中,传统教学目标更关注具体的知识点“认识依法治国的内涵、理解依法治国的意义、理解我国法治建设进程及成就、了解依法治国的目标、原则及要求”等,而大概念教学则更关注“法治建设进程背后所体现的价值观念”,促动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法治,与国家治理、人民生活的关系,需要怎样的法治,如何看待法治建设的要求等”,通过对问题链的深入分析,加以透彻的学理和真实可靠的论证材料,真正“以理服人”,促进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政治认同”素养从“认识→认可→认同→认定”的螺旋式上升。
在“职业道德与法治”课程第四单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中,笔者构建大概念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情境分析,学生认识法治的内涵,了解我国法治建设发展历程,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及其重要意义,形成全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的政治认同。
(2)通过模拟立法、执法等项目活动,学生能阐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及推进措施,增强法治观念和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3)通過思维导图描绘法治国家愿景,学生认同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通过具体的教学实施,达成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完成大概念的构建。
在大概念教学目标导向下,先整体构建单元大概念教学目标,再细化为课时教学目标,递进式地落实到课时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该学科领域的“必备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去解决复杂的真实情境问题,培养学生该学科领域的“关键能力”,形成学科价值观念。
(三)设置情境化的活动推动大概念的形成
大概念教学倡导将知识、情境、任务和活动有机融为一体,通过真实的情境探究,参与活动体验以完成任务来探索学科大概念,在活动体验中形成持久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在“职业道德与法治”课程第四单元中,笔者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作为本单元的大概念,并围绕提炼这概念展开议题探究,以“网络空间治理法治化”项目为学习载体,以“网络暴力”为大情境,设置“杭州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事件→反网络暴力模拟立法及体验执法→上海女子200元打赏快递小哥事件的后思”结构化情境,推进项目活动任务“从网络空间治理法治化看依法治国→如何实现网络治理法治化”完成的过程中,构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运用法治思维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有效促进“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单元大概念的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情境设置要“真”,素材来源于现实世界,真实可信,不能单纯为了知识点而编造“伪情境”,情境失真会严重影响思政课的“信”实效,情境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何谈素养的培育。同时,情境设置要“贴”,契合学习主题的教学情境众多,能吸引学生是关键,如果情境素材是学生遥不可及的,学生会失去探索的兴趣,进而影响学习实效。在进行中职思政课的教学情境设置时,要将通识教育与职教特色相结合,贴合专业领域,注重融入与职业发展密切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等方面关联的情境元素,进行结构化设置。
(四)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教学评一体化,是指教、学、评三者互相统一,互相推动,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成为推动教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诊断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工具。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先明确单元的教学目标,然后根据学情和目标设置评价任务,再通过学习活动来落实评价任务,达到以评促学、以评测学,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笔者以“职业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1课时“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一课为例,进行了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与实施,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评价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选择题、问答、评析、手抄报展示等方式进行同步评价,搭建“情境”“问题”“活动”“知识”和“评价”支架,并通过设计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学习评价表来驱动教学的实施。
通过设计进阶式学习目标、序列化评价任务,并通过学习活动和评价活动来促进核心素养的生成,解决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和“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使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化,可培养、可评价,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五)大概念统领作业设计
作业是学生课内学习的延续,是课外学习的机会,可以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掌握情况的过程性评价,既有巩固检测迁移的功能,也有预习后面内容学习的作用。
为减少重复性的作业,以新课标中的“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以单元大概念整体教学为基础,遵循学习进阶的顺序,进行结构化作业整体设计,有利于实现学习从知识到素养的进阶。作业设计要把握好梯度、难度、量度和效度,加强与学习内容的联系程度,按照“掌握基础、理解意义、实现迁移”的思维进阶,遵循“大概念——学习目标——课时作业目标——作业内容”的思路,丰富作业类型,提高作业设计品质。例如在“职业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作业设计时,第一课时作业着重知识梳理,巩固基础内容;第二课时侧重链接生活,发展理解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第三课时侧重活动体验,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课时侧重实践活动,培养思政实践能力,体现了递进性。针对前面关于法治内容的学习后,笔者希望学生不仅仅是了解法治现象,希望学生能践行法治观念,因此设计了一次校内普法活动,并通过不断的评价来进行改进,从而更深刻的进行概念性理解,帮助学生掌握该学科领域的“必备知识”,培养学生该学科领域的“关键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关注作业的衔接性,加强不同学科学习内容的关联分析,寻找跨学科作业关联点,避免学科“各自为营”的局面,确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从学科大概念的角度来开展议题式教学,能提升学生自主建构、合作探究和迁移运用等能力,形成学科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念,实现从低阶到高阶的学习能力的提升,能有效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服务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展望
大概念教学是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的选择,是学习转型的时代期望,是学科教学转变为学科育人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形成结构化的学科体系知识和结构化思想方法等综合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中职政治学科教学中,学科大概念教学日渐增多,逐渐成为撬动课堂转型的重要方式。但是学科大概念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要具备较强的学科专业研究能力和统领教学内容的能力,要求教师先要有一定的专家思维,才能培养学生的专家思维。因此,要求教师必须提升教学设计站位,树立“大概念”教学观,提升重构教材的能力,这也必将加快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能效专项课题“指向学科育人的中职思政课议题式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214746)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