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至上”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原创性贡献

2023-12-10孙民

理论探索 2023年6期
关键词:人民至上

孙民

〔摘要〕人民至上不仅是一个价值命题,还是一个实践命题,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发展的新的里程碑,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发展史上的术语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体系创新和术语创新的内在统一,彰显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创新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术语创新的原创性贡献。人民至上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应有之义,人民至上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践和创新之中,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实践的原创性贡献。人民至上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它是以人本文明为核心,彻底扬弃了以资本逻辑为核心的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表征,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价值观的原创性贡献。

〔关键词〕人民至上,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原创性贡献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23)06-0012-10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是人民性,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重大成就,根本在于始终从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出发。正如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1〕1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和灵魂是人民至上。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发展的新的里程碑即人民至上,人民至上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原创性贡献。这一原创性贡献鲜明地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术语创新的原创性贡献、实践的原创性贡献和价值的原创性贡献上。很显然,深入研究人民至上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原创性贡献,不仅能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把握,而且对深刻把握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人民至上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理论原创性贡献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发展史上的术语革命,彰显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创新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体系创新和术语创新的内在统一,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术语创新的原创性贡献。恩格斯认为,每一门科学之所以能提出新见解、新思想和新观点,是因为这些新见解、新思想和新观点蕴含着术语革命。列宁认为,术语是理论发展的阶梯,新术语的出现意味着理论认识上的推进。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创新,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术语创新,也就是术语革命〔2〕。人民至上正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发展与创新的术语革命,这不仅彰显了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精神,而且深刻表征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创新。

(一)对马克思恩格斯人民观的理论创新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3〕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遵循马克思“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思想的价值指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守正创新,诞生了人民至上这一术语、思想和实践成果。人民至上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它与马克思恩格斯人民观思想一脉相承,是马克思恩格斯人民观思想以及毛泽东“为人民服务”、邓小平人民利益观的新时代呈现。

“人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关键词,人民至上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人民观的原创性贡献,前者是后者在新时代中国的创新性发展。马克思恩格斯人民观诞生于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阶级奴役、剥夺无产阶级,物的关系遮蔽人的关系,资本逻辑阻碍劳苦大众实现自由和解放的异化劳动时代背景下,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人民立场、关注人民群众物质利益、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强调人民群众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根本价值目标、以阶级斗争实现无产阶级解放,是其基本内容。人民至上蕴含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基本要义,是对后者的原创性发展。

首先,人民至上坚持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至上。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27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4〕187。人类历史由追求着各种目的的人的实践活动所构成,目的背后即是人对于切身利益的不懈追求,人正是在为满足切身利益的活动中促进了自身及人类社会的发展。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利益是思想的来源,思想一旦脱离利益就会使自己出丑。因此,一个想要实现主体自由全面发展的文明社会必定首先需做到重视并维护主体的切身利益需求。这决定了一个带领劳苦大众翻身做主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然是重视并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需求的政党,这正是人民至上必然首要蕴含重视满足人民利益诉求的根本所在,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其次,人民至上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人民立场至上。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新高度上,习近平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5〕5习近平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反复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6〕人民是决定党和国家未来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过程中,人民群众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复兴大业的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根本政治立场就是人民立场,这是由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人民主体地位决定的,这也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历史兴衰交替的规律启示共产党人要牢牢把握“人民主体”这一共产党的根基、血脉和力量,任何时候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党就会陷于危险境地。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這是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正确历史观的哲学依据。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论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它强调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与历史规律的客观性的内在统一,人民作为历史的主体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创造历史的。因此,人民群众在历史活动中是自觉的,客观历史规律也就表现在人民群众的自觉活动中,体现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强调现实的人及其生产方式,认为此二者构成为人类社会历史的现实前提,离开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人类历史将是抽象的。因此,人民主体论的前提就是现实的人和现实的历史。而且,现实的人的现实的历史其核心要素就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这为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坚定人民中心立场,关注人民切身利益提供了哲学依据。人民至上鲜明地体现了人民创造历史的实践自觉,极大地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内涵。

再次,人民至上坚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至上。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实践标志在于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的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明确了社会历史的主体力量,强调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性,强调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集结着人民群众的智慧,体现着人民群众的自我解放、自我发展,并进一步推动着全人类的解放。马克思在对巴黎公社革命进行深刻总结反思的基础上指出,工人阶级是“唯一具有社会首创能力的阶级”〔7〕160,而且,“工人阶级的解放应当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事情”〔7〕484。《法兰西内战》中,马克思总结巴黎公社历史经验时表达了对巴黎人民夺回自我主权英勇举动的敬畏欣赏之意,指出无产阶级国家权力属于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人是“社会公仆”而非“社会主人”。无产阶级是具有首创精神和主体地位的阶级,公仆源自于人民,公仆应站在人民立场上服务人民,这一“社会公仆”思想是马克思立足于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得出的执政理念。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主体地位,合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价值观内在统一性的方法论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就是尊重人民谋求自我解放的诉求和能力,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昭示的实践方法论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论的新内涵体现为人民至上,习近平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8〕,“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9〕140,强调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8〕,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9〕136,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9〕183,要“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1〕19,以上论述都体现了人民至上思想“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的实践方法论。很显然,人民至上正是坚持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鲜明体现,换言之,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就是坚持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最后,人民至上推动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至上。人民至上的核心价值诉求在于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这与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所表达的理论旨趣是一脉相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自身发展的力量就在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有赖于人民群众的自我力量来完成自我解放。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美好生活就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方向。马克思主义主张,美好生活是从现实的人出发的,是现实的人的现实生活。在马克思看来,人的社会本质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它体现为单个人自己的活动、生活、享受和财富,而不是一种“抽象的一般的力量”〔10〕24。美好生活体现在人的社会联系中,是人的本质的体现。习近平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与现实生活的关系,他指出:“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人类不仅追求物质条件、经济指标,还要追求‘幸福指数’;不仅追求自然生态的和谐,还要追求‘精神生态’的和谐;不仅追求效率和公平,还要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精神生活的充实,追求生命的意义。”〔11〕150可见,人的生活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是不断实现物质生活、文化生活、精神生活、社会生活和生态生活的整体性生活。人民至上与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共同的美好生活追求,与其共同的核心价值诉求——“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构成一对辩证的相互促进的关系,美好生活的构建推动“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落到实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引领美好生活的风向标。因此,人民至上关注人的美好生活,这与贯穿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核心价值诉求是根本一致的。从根本意义上说,人民至上是马克思“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在新时代的具体实践。

(二)在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发展史上的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发展的历史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是内在地结合在一起的。人民观术语的创新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创新,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术语的创新也推动着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内涵的创新。从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无产阶级自由解放的人民观,到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观,再从邓小平的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人民观,到人民至上的人民观,这深刻地体现:革命领袖根据时代的重大变化,不断地推进人民观的术语创新,从而满足人民的根本需求。从根本意义上说,社会现实生活的巨大变化,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术语创新的基础,这正是唯物史观的核心思想:不是意识决定社会现实生活,而是社会现实生活决定意识的鲜明体现。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不拥有任何惊人的丰富性’,它‘没有进行任何战斗’!其实,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且进行战斗。”〔12〕295恩格斯强调,社会之所以存在,就在于它拥有“一个生产者阶级”,并且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生产者将不再作为一个社会阶级而存在,它将覆盖整个社会,即整个社会都将由生产者组成〔13〕315。斯大林更明确地提出,社会发展的历史不能被归结为帝王將相的行动,而是劳动群众、是人民的历史〔14〕647。这些论述虽然都强调了人民的地位,凸显了人民的重要性,但是在表述上却仍然不够明确、不够鲜明。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发展史上的全新术语,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术语。这深刻地表明:中国共产党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理论创新和术语创新,它把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和德性精神相结合的同时,还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人民至上的术语创新既体现着理论创新,也体现着实践创新。深刻领悟人民至上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术语创新的原创性贡献,实际上是把握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创新在当代中国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的地位和作用,进而在深层次上理解人民至上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术语革命的方法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在发展历史进程中,是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变是现在实践的变化、时代的变化、人民需求的变化,等等;不變是人民立场的不变、基本精神的不变、核心观点的不变〔15〕,正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具体化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立足于中国与世界的内在关系中,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人民至上这一术语革命是时代发展、社会发展、实践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具有历史规律性的术语革命,是对中国之问、时代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的深刻解答。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观的理论创新

术语深刻表征着社会现实生活的本质。洪堡特指出,语言体现着一种新世界观,表征着民族精神,民族的语言就是民族精神的表达,二者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16〕52。黑格尔认为,一个民族要真正掌握一门科学,必须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哲学尤其如此。这里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中华民族的语言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是中华民族实践的表征。人民至上,作为理论创新的内在表征,其话语影响力与效能是不可忽视的。以人民至上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既是话语体系的价值观彰显,也是学理性的表征。人民至上扎根于中国悠久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扎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之中,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观的术语革命。从话语实践看,人民至上之新体现在:其一,新在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和美好生活的需求,人民至上是对人民共同富裕和美好生活的实践诠释;其二,新在人民的美好生活是整体性的生活,包括:物质层面、政治层面、精神层面、社会层面等生活的整体性。人民至上的术语不是抽象的,而是实践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提炼和提升。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术话语体系的式微,是学术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分离的表现。人民至上是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的彰显,是理论创新和现实生活内在统一的真切体现。“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17〕525人民至上不仅仅是话语上的创新,话语背后是思想。人民至上是思想,是切近时代的思想、切近问题意识的思想,占据了真理与道义的制高点。一言以蔽之,人民至上是时代的真理和良知。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社会主义人民观创新的内在要求。从满足人民物质生活的需要到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要矛盾的重大变化,都是人民至上的科学体现,深刻地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观的发展与创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发展与创新。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观即21世纪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即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人民观。这一切都体现在人民至上的深刻内涵中。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新时代中国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方式重大变革的主要表征,用理论创新深刻揭示这一主要表征就体现在人民至上。在马克思看来,那些划时代的体系都是在回应其所对应的那个时代的需要中所逐步形成的〔17〕544。人民至上在理论上发扬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传统,多维度、多视角地发展了毛泽东的人民观及其中国历代领导人的人民观思想,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新飞跃。 这就深刻地启示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就是人民至上的内在逻辑。事实上,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价值表达和理论提升。人民性、人民主体、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话语表达的内涵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观的内涵。

人民至上的术语革命的深刻内涵,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还具有世界意义。马克思认为,真正民族性的东西,也是真正世界性的东西。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看,人民至上的理论创新深刻表达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人民至上的世界表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轴心就是人民至上。这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内在统一。

人民至上的理论创新体现在彻底性上,“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8〕9。术语创新是理论自身存在和发展创新的标志。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谈论。”〔19〕人民至上术语创新体现在:一是对旧的术语的改造和提升,使之具有新的内涵。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许多术语和范畴,并不是第一次提出来的,而是把这些旧的术语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理解,就形成了新的术语,其内涵与过去的术语完全不同,而是具有了时代的特征,而是创造新的术语,从而适应时代和实践的需要〔2〕124。众所周知,人民这一术语很早就形成了,它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形成之后,人民才真正具有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与至上结合起来,形成人民至上的术语,则是旧术语的改造、提升与新术语的创造结合在一起。人民至上这一术语表明,人民的命运、地位、立场、发展和评价至高无上。这不仅仅是术语创新,而是具有丰富内涵的创新。术语创新要防止说大话、虚化、假话。术语创新要立足于时代,把时代的重大问题提升为术语、范畴,使之成为重大的理论创新。人民至上这一术语,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大问题的提升和凝练,具有深刻的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创新的理论自觉。从根本意义上说,人民至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当代中国实践优先、开放创造的结晶。

二、人民至上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实践原创性贡献

人民至上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应有之义,人民至上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践和创新之中,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实践的原创性贡献。任何价值理念的形成都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又在社会实践中运用和发展。正如马克思所说,全部社会生活是实践的,所以我们要在实践中解决理论问题,而不是从神秘性的东西出发来阐释理论。人民至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生成,同时又引领了这一实践。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唯物史观,从推翻资本主义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进而实现无产阶级的自由与解放,无产阶级的自由与解放就是人民的自由与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实践。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新时代的实践,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对人民至上的实践诠释。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创新品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以人民至上为核心的制度,这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践:一是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发展中,人民具有最高地位;二是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中,人民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三是在法律实践和其他实践中,人民具有最高地位。这里的人民不是抽象人民,而是具体的、历史的、实践的。人民至上的实践性体现在把人民的各种需求真正落到实处。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国家治理与社会成员的关系至少有三种不同的方式,即君权至上、个人至少和人民至上。在传统社会中,作为人口占大多数的人民,根本没有任何权力,在国家具有最高权力的是君主。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制度批判君主至上,确立了个人至上,实际上是抽象的个人至上,真正拥有最高权力的是资本家及其统治者。人民至上是对君权至上的否定,也是对个人至上的扬弃,是对抽象的人民的扬弃,确立人民在国家生活和管理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国家权力由代表人民的中国共产党来行使〔20〕。人民至上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践和创新之中,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决定的,是其优越性的根本体现。进一步说,人民至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践中具有三个方面的体现,这三个方面的体现鲜明地表征了唯物史观的创新精神,也是唯物史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的具体运用与创新。

其一,最高地位的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是改造社会的主体性力量。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换言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践中,人民主体、人民立场、人民主权、人民根本利益,是内在统一的,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然,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在当代中国实践的使然。

其二,创造历史的体现。广大人民群众代表历史的发展方向,是创造历史的决定性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的,这不仅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人民性,还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21〕104“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22〕1031“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9〕137由此可以看出,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改造社会,从而推动社会变革和前进。广大人民群众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导性力量,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和源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能动性的实践活动的内在统一,从而创造了中华民族文明史上的一个又一个伟业,彰显了中国人民勇于创造历史、敢于创造历史的民族精神。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新的历史伟业。

其三,人民主体性的体现。广大劳动者是人民的主体,这就意味着劳动者创造历史与创造美好生活是内在统一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践中,广大劳动者的利益、权利、意愿以及各种需求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践之中。广大劳动者有实践性、历史性和社会性的内在统一,其基础和前提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践中建功立业〔23〕。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至上的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方向始终受到人民至上的引导和规范。人民至上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科学总结和提升,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灵魂和精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繁荣昌盛,根本原因就在于人民至上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与创新之中。

(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实践自觉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类改造社会的出发点和方法论。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践中的目的不同,形成的结果也不同。资本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占有和宰制,是以不公平、不公正,不平等为实践自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践中的具体化运用,是对资本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扬弃,是以人民幸福为基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这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刻内涵,而且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发展与创新。

人民至上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这就要求我们深刻理解人民至上的世界觀和方法论的深刻内涵及其实践意蕴。人民至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实践自觉,就是要在实践的过程中防止损害人民利益,防止违背人民意愿,防止违背人民立场,防止脱离人民。基于此,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必然用人民至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推进人民共同富裕和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实践,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实践〔24〕422。新发展理念是践行人民至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实践自觉,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创新。

人民至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鲜明地体现在其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实践自觉中。在经济方面,形成新发展理念,凸显了人民共享的实践自觉。在政治方面,把人民当家作主作为一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凸显了人民是国家的管理者和建设者,人民在国家中具有最高权力的实践自觉。在文化方面,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文化发展与创新的基础,凸显了人民至上是文化自信的实践自觉。在社会方面,把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基础,以“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这就把人民的幸福与人的全面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凸显了人民公平公正的实践自觉。在生态建设方面,以“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理念,凸显了人民至上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自觉〔25〕。新发展理念鲜明地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实践自觉,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实践的原创性贡献。

(三)中国道路的提升与现代性实践扬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至上的道路,其本质属性表现为:一方面社会主义的道路,另一方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该道路是对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内在超越,是对资本主义实践的扬弃。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践强调的是资本逻辑至上,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社会是把资本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异化社会实践。西方现代化是资本逻辑主导的现代化。这就必然忽视人民的发展,也就是说,人民的根本利益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实践中被践踏。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把人民至上作为前提和基础,是人民至上的逻辑。人民至上鲜明地体现为对中国道路的进一步提升。

中国道路有多重规定,可以从多方面表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至上是最重要的方面,也是基础和前提性的方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至上是中国道路的本质属性。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至上的关系是内在统一的关系,也就是说,不坚持人民至上的中国道路,中国共产党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人民至上的中国道路。中国共产党与人民至上是鱼和水的关系,鱼离不开水,水也离不开鱼。一言以蔽之,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以人民至上的中国道路才得以形成,并且不断地发展与创新,也就是说,中国道路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发展与创新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其保证,人民至上是其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道路的内涵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创新,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内涵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创新,其中的重要表征就是人民至上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原创性贡献。

人民至上的中国道路体现在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和美好生活需要的实践诠释。人民共同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内在统一的。人民共同富裕就是使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即实现人民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人民共同富裕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政策、法律和思想观念等的共同保证。

进一步说,资本主义现代化扎根于西方的社会现实之中,它奠基在市民社会之上。在黑格尔看来,市民社会充满个人私利的冲突,所以人与人之间相互反对,此外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在市民社会中也有冲突〔26〕309。马克思认为,在基督教的统治下,市民社会以利己主义、自私自利为基础,从而能够与国家生活彻底分离,所以在市民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除了相互敌对的关系,没有任何其他联系〔17〕196。资本主义现代化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具有特定的优势,这种优势是历史的。也就是说,它的优势在历史性的实践中会达到限度,从而被超越。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社会规定着中国不可能具有西方意义上的基督教世界,也不可能具有西方意义上的市民社会 。这也表明,中国不可能走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究其原因,只有在基督教世界中,市民社会才能完成,才能形成市民社会的基础即原子式个人,同时,市民社会才能彻底从国家生活中分离出来〔27〕。

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和终点,包括整个过程和目标,都是服务于资本的需要。资本就是抽象劳动的积累,抽象劳动是对具体劳动的统治,也就是说,抽象劳动控制和宰制具体劳动,资本就是这种统治权的表征,就是这种控制权、宰制权的表征。一言以蔽之,没有资本,就没有抽象劳动对具体劳动的统治,资本是获得这种统治的内在根据和本体。在这种统治之下,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活动都必须为抽象劳动服务,成为抽象劳动的牺牲品,从而把人类的全部感性财富的感性特征抽象掉了,这是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不幸福的源泉。因此,资本把劳动抽象化,资本的原则就是旧唯物主义的原则,就是敌视人的原则。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生活在虚无缥缈、空虚的社会中,人们所追求,所奋斗的东西是抽象的东西,并没有给人们带来美好生活。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就是支配与被支配、宰制与被宰制、控制与被控制的统治关系,其实质是抽象劳动对具体劳动的支配,抽象财富对具体财富的支配。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获得了市场平等的虚假形式,这就是资本主义现代化,或者现代文明的实质〔28〕59-6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利用资本、限制资本,从而使中国式现代化成为人民至上的现代化,开辟了现代化的新方向。

三、人民至上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价值原创性贡献

人民至上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它以人本文明为核心,彻底扬弃了以资本逻辑为核心的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表征,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价值的原创性贡献。正如前面所指出的,人民至上不仅是一个实践命题,而且是一个价值命题。事实上,人民至上的实践命题和价值命题是结合在一起的。学术界充分研究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命题及其意义,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的不足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价值与人民至上的价值的关系,即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价值的原创性贡献研究不足,这是值得注意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具体运用与发展的重大意义,不仅是人民至上对它的发展与创新,而且是因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和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与价值。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通过对人民至上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原创性貢献的重大意义的彰显,以此领悟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来把握人民至上的重大意义,从而从总体上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理论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构建。正因为如此,人民至上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原创性贡献的重大意义,既体现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之中,又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鉴于前面已经对人民至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作了诸多阐明,这里重点论述其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价值观的发展与创新和对人类社会的价值贡献。

(一)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价值的拓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民观强调无产阶级是人民的主体力量,是革命成功的关键。无产阶级的自由与解放也就是人民的自由与解放,是革命的目标。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就是实现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的价值旨趣。毛泽东从历史性和具体性的统一,对人民内涵作出了新的阐释,对人民作为动力主体和价值主体的关系进一步发展。邓小平从价值目标,也就是最终实现人民的利益出发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的本质与人民的关系结合起来,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内涵。习近平不仅强调人民需求主体、目标主体、动力主体,还强调历史主体,指出中国共产党守江山就是守人民的心。习近平把人民的需求主体、目标主体、动力主体和历史主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正是人民至上的价值内涵,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价值的原创性贡献〔29〕。

人民创造历史论、依靠人民论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动力主体的发展与创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中,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为了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共享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价值目标的发展与创新。江山人民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历史主体的丰富与发展。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这是人民阅卷的根本含义,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评价论的发展与创新 。

进一步说,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把人民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实现人民的最大利益。毛泽东指出:“人民是最好的鉴定人。”〔22〕1038满足人民的需求是历史的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人民的需要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是实现人民的解放,人民的解放是人民的需求主体。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时期,主要是满足人民对物质生活的需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主要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人民的需求与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结合在一起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始终把握主要矛盾的变化,解决主要矛盾中的问题,从而不断地实现人民的各种需求。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所决定的,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集团、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6〕

总的来说,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民观语境中,人民是一定历史阶段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大多数群众,他们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历史需求。从“人民的解放”到“人民当家作主”,再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的需要”,这深刻地表征人民与社会发展规律的内在一致性,不断地拓展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价值内涵〔30〕。

(二)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难题的破解和价值共识的提升

资本主义制度越发展,人民享有的价值就越贬低。资本主义文明,也就是以资本为核心的文明,在发展的内在历程中,它的内在矛盾靠自身无法克服,这就是人与自然界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我的矛盾,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抑或是人类自身,都达到了难以承受的程度。这就是说,资本主义文明已经到了矛盾靠自己无法解决的地步,已经严重地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是以人民至上为核心的制度,制度發展与创新和人民价值的享有是内在统一的,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与创新就是为了人民的幸福,这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正因为如此,社会主义制度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与人与自我的和谐作为自己的根本内涵,从而破解了资本主义文明无法解决的矛盾,从而为人类的幸福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民至上以人本文明为核心,彻底扬弃资本的不文明一面,发扬资本的文明面,从而使资本成为人类文明的积极力量。这就彻底超越了以资本逻辑为核心的文明,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成的内在根据。

进而言之,西方现代化是资本至上,这就必然表现为制度、政策、理念,乃至文化对人民利益的漠视。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人民至上,立足于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和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对西方现代化资本至上的超越。资本至上与人民至上是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区别。

从根本的意义说,对于人民至上具体化运用造成的严重阻碍是:现代性意识形态及其主导的各种价值理念。正如资本主义世界及其各种价值观念被现代性意识形态抽象化一样,现代世界占主导地位的价值理念是抽象的普遍性,从而不能真正深入到人民之中〔31〕279。人民至上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具体化运用,它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所主导的各种价值理念的践行,即把人民的价值理念落到实处,从而实现人民的各种所需,实现了人民创造价值与享有价值的内在一致性。

人民至上不是业已完成了的,而是正在生成的,其在历史性的实践中具有规律性,在其发展与创新的内在历程中体现为必然性。这是真正的人间正道,是新的普遍原则之道,是和平主义之道,而不是霸权主义的霸道。其原因在于:人民至上是扎根于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和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发展与创新之中,这就意味着,人民至上必然包含着和平主义的内涵,必然是对霸权主义的超越。人民至上的世界历史意义在于:它扬弃了资本主义文明及其发展道路,以和平主义和人类和平发展为核心展开其内在规定性。但是,人民至上还在历史性地生成着,它的丰富内涵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不断地生成与展现,它给人类的重大贡献也是在不断地生成着。正因为如此,人民至上是人类未来的希望〔32〕83-84,人民至上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难题。

综上,人民至上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人民至上是在不断地发展与创新中丰富自己的内涵。人民至上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术语创新、实践创新和价值观创新,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思想的原创性贡献。人民至上丰富了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深刻内涵,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发展史上的新的里程碑。人民至上不断地发展与创新,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实践和价值指向,这不仅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对世界社会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风向标,而且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创新,都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与价值。人民至上体现了深厚的中国智慧和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精髓。这意味着,人民至上既彰显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维度,又表征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与价值内涵,对于解决人类社会的发展困境,从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人民至上占据了真理与道义的制高点。正因为如此,深入研究人民至上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原创性贡献,进而构建21世纪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理论体系、学术体系以及话语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这是真正的时代工程!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丰子义.从话语体系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J〕.哲学研究,2017(07):123-126.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6〕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01).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01).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1〕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14〕斯大林.列宁主义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15〕齐承水.人类文明新形态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原创性贡献〔J〕.社会主义研究,2022(06):17-24.

〔16〕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9〕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01).

〔20〕江 暢.人民至上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要求〔N〕.光明日报,2022-04-11(15).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2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3〕虞崇胜,余 杨.“人民”概念的中国语境与语义〔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0(02):14-20.

〔24〕孙正聿.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6.

〔25〕鲁品越.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方法论体系的形成机制及其哲学意蕴〔J〕.哲学研究,2022(02):5-14

〔26〕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27〕吴晓明.“中国方案”开启全球治理的新文明类型〔J〕.中国社会科学,2017(10):5-16。

〔28〕王德峰.寻觅意义〔M〕.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7.

〔29〕唐正东.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在当代中国实践中的创新发展〔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2(12):37-47.

〔30〕侯衍社.从三重维度看“人民至上”的科学内涵〔J〕.江海学刊,2022(04):5-11.

〔31〕吴晓明.黑格尔的哲学遗产〔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

〔32〕吴晓明.论中国学术的自我主张〔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 苏玉娟

〔收稿日期〕2023-08-13

〔作者简介〕孙 民(1969-),男,河南濮阳人,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猜你喜欢

人民至上
推进“从严治党”是实现“人民至上”的关键
“人民至上”理念与社会治理创新
论闻一多与“五四”精神
论中国行政的价值本真与时代气质
论人民必胜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思维
牢记人民至上?确保党媒姓党?坚持党性人民性相统
“人民至上”的真实含义与内在要求
读懂穆青 弘扬穆青精神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 不断增强党性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