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动能转换促高质量发展
——以山东省上半年经济数据为例
2023-12-10侯昭民董侠
侯昭民 董侠
2023年以来,山东省各级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部署,紧紧扭住新旧动能转换这个“牛鼻子”,坚定不移转方式、调结构,扎实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实现经济发展质效双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创新动力蓬勃迸发、绿色低碳成效彰显、营商环境系统重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全省经济运行呈现加快恢复、持续向好态势。
一、经济发展质效实现新提升
上半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山东省各级部门主动应对,聚焦高质量发展,锚定“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目标,强化政策集成供给,用足用好国家政策红利,强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全省经济运行向上向好态势更加巩固。
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山东省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441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2%,比一季度提升1.5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提高2.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协同发力,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6.8%、39.1%和54.1%,服务业主引擎作用进一步凸显,制造业动力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达到56.2%和27.2%。财政收入加快向好,全省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58.6亿元,增长7.8%,比一季度提高7.4个百分点。居民收入加快增长,上半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09元,增长6.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2%。
二、产业转型升级释放新动能
山东省上半年全面落实“三个坚决”部署要求,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坚持以“十强”产业为主战场,加快推动新兴产业扩容倍增、传统产业蝶变升级,构建新动能主导的发展格局。
(一)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上半年,全省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比一季度加快1.5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1.6%。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1%,比一季度加快1.6个百分点。
(二)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动能
滚动实施“万项技改、万企转型”,计划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技改项目9296个,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0.2%,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20.0%,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一大批龙头骨干企业率先走上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之路。
(三)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十强”重点产业规模迅速提升,全省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8%;互联网、软件信息技术等高端服务业营业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发展势头强劲;新消费模式加速拓展,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19.2%[1]。
三、做强项目建设筑牢新支撑
坚定不移树立新发展理念,紧抓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重大机遇,以重大项目建设作为主推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的主阵地、主抓手,系统谋划、持续加力。
(一)强化政策保障
上半年,山东创新实施能耗煤耗统筹、用地指标预支、金融服务保障等政策举措,大力推进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其中实施类项目开工率达到93.7%,完成投资1.5万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0.2%。专项梳理3780个年度拟投产项目,目前已投产1564个、新贡献产值1160亿元。裕龙岛炼化一体化、东明石化烯烃新材料、小松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等百亿级重大制造业项目快速推进。
(二)强化资金保障
2023年上半年,山东累计争取两批专项债券3330亿元,已发行2052.3亿元,支持1603个项目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新设基金10只,认缴规模177亿元;新增迈百瑞、康希通信等IPO项目13个。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累计完成企业项目投资1370余个,基金投资金额突破1700亿元,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持续加强。
(三)强化新经济布局
山东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等优势产业集群,强化投资强度。上半年,全省“四新”经济投资增长10.9%,高于全部投资5.4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55.6%,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16.4%,增速高于全部投资10.9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7.7%,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11.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7.7%,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27.6%。
四、科技创新发展再上新台阶
2023年以来,山东突出强化创新引领,加快推进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关键技术研发以及创新主体培育,形成一批技术含金量和产业附加值高的新动能,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创新平台加快建设
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96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67家、工业设计中心43家,均居全国首位;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21家、居全国第二。
(二)创新成果加快涌现
山东全省发明专利授权量2.4万件,同比增长5.7%;发明专利拥有量21.1万件,同比增长25.1%,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0.76件;全国驰名商标总量804件,数量居全国首位。实施“氢进万家”和“北斗星动能”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领域,组织实施20个省级科技示范工程,通过开展新技术、新产品典型应用场景示范,带动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壮大。
(三)创新企业加快成长
新公告创新型中小企业7166家,新培育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589家,新公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0家。目前共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607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56家,数量分别排在全国第一、第三位。
(四)创新人才加快集聚
全省新增高技能人才12.8万人,同比增长33%,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83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和高技能领军人才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新增青年人才11.3万人、引进海外留学人才3500余人。
五、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新成效
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扎实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能源利用水平不断提高,节能降耗取得积极成效。
(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快速增长
上半年,山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8664.8万千瓦,同比增长30.6%,占全部装机容量比重为43.2%,同比提高5.9个百分点;发电量为802.1亿千瓦时,增长18.2%,占全部发电量比重为25.4%,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其中,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装机容量分别增长33.1%、22.5%、52.5%。新型储能并网装机达到283万千瓦,居全国首位。
(二)工业节能降耗成效明显
上半年,山东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扣除原料用能,下同)同比下降7.9%,降幅较一季度扩大4.1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9.1%、8.3%、0.7%。重点监测的65项耗能产品中,有41项单耗同比下降,下降面为63.1%。能源综合利用保持较高水平,规模以上工业能源加工转换效率为82.4%,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2]。
六、深化流程再造激发新活力
今年以来,山东聚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接续实施营商环境创新突破、创新提升行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较快增加,经济发展活力加速释放。
(一)营商环境系统重塑
山东在全国率先开展“无证明之省”建设,目前,全省推行直接取消和告知承诺事项1098项,使用电子证照5.1亿余次,开展数据共享290亿余次。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结果显示,山东连续3年入选十大营商环境最好省份。
(二)市场主体规模持续壮大
截至6月末,山东实有市场主体1435.8万户,同比增长3.6%,总量居全国第3位。
(三)民营经济主力军作用凸显
上半年,山东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233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8%,比一季度提高1.3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提高2.5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50.6%,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4%,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0个百分点;全省民营经济税收增长27.3%,快于整体税收增速10.6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总额11500.7亿元,增长3.0%,占进出口总额的73.6%,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为支撑全省经济向上向好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七、济青烟“三核”引领塑强新优势
积极推动济南、青岛、烟台三市先行先试、率先突破、提升能级、辐射带动,支持其他13市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打造区域经济增长点,加快形成多点开花、点面结合、快速崛起、优势彰显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支持济南打造黄河流域中心城市、青岛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烟台打造先进制造业名城,提升综合实力和城市能级,推动形成以济南、青岛、烟台为主引擎的新旧动能转换空间布局,引领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上半年,济南、青岛、烟台三市合计实现生产总值1805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4%,增速比全省高0.2个百分点;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41.0%,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2.1%,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其中,济南、青岛、烟台GDP分别增长6.4%、6.2%和7.0%。高水平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引进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等高端优质项目162个、总投资超3990亿元,上半年,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直管区)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6.7%。强力推进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建设,累计引进世界500强企业项目34个、行业领军企业及产业链引擎项目154个[3]。
总的来看,上半年,山东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培育壮大“十强产业”,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强势开局,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加力突破,实体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全省经济延续稳定恢复、向上向好态势。下阶段,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总抓手,持续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落地落细,夯实经济发展基本盘,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为全国稳经济大盘作出山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