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国际粮食价格走势及后市展望
2023-12-10林学贵张剑
林学贵 张剑
2023年上半年,国际粮食市场在需求相对稳定、《黑海谷物倡议》两次延期带来的粮食供应相对宽松的背景下,除个别品种外,粮食价格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自5月份以来,随着南半球的玉米和北半球的小麦相继收获,国际粮食市场供应量增加使得粮食价格下行压力加大,国际市场小麦、玉米、大豆等产品6月份平均价格均已跌破2022年年初的水平。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以下简称FAO)数据显示,2023年6月份全球谷物价格指数平均为126.6点,环比下降2.1%,同比下降23.9%,比1月份的价格水平下降14.2%。
一、上半年主要粮食品种价格情况
从上半年主要粮食品种行情来看,玉米价格持续下跌;小麦价格先小幅上涨,之后快速下跌;大米价格一波三折,宽幅震荡;大豆价格逐步下跌后小幅回升。
(一)国际市场玉米价格走势
2023年6月份,国际市场玉米(美国2号黄玉米)出口价格为266.87美元/吨,环比下降0.5%,同比下降20.9%,比1月份的价格下降11.9%,低于俄乌冲突爆发之前的价格水平。6月份南美主要玉米出口国阿根廷和巴西的玉米出口报价分别为237.05美元/吨和234.27美元/吨,环比分别下降6.7%和3.3%,同比分别下降20.7%和19.4%,比1月份的价格分别下降23.7%和23.6%。玉米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受《黑海谷物倡议》延期带来的乌克兰玉米出口增加和全球玉米产量增加的影响。2022年7月22日,在联合国和土耳其的协调下,俄罗斯与乌克兰达成《黑海谷物倡议》,同意乌克兰利用其位于黑海的三个港口通过黑海出口农产品。该协议在2022年11月到期后延期120天,之后在2023年3月17日和5月18日各延期60天,这使得乌克兰的玉米能够不断供应国际市场,有效地缓解了国际市场玉米供应紧张的局面。据《黑海谷物倡议》联合协调中心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6月23日,乌克兰通过《黑海谷物倡议》出口玉米1674.85万吨,相当于乌克兰2021/22年度玉米出口量的62.3%。另外,2023年南美新收成玉米产量增加特别是巴西玉米将创历史新高的消息也给玉米市场价格带来下行压力。7月份FAO粮食预测数据显示,2023年巴西的玉米产量将破历史记录,达到1.26亿吨,比过去5年平均值高出约30%;美国农业部7月份预测巴西2023年玉米产量为1.33亿吨,比上年增长14.7%。
(二)国际市场小麦价格走势
自年初以来,国际小麦价格除在2月份出现小幅上涨外,总体上呈不断下跌走势。1—2月,由于小麦进口需求强劲以及人们担心美国因小麦主产地干旱气候导致小麦减产,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上涨。FAO数据显示,2月份国际市场基准小麦(美国2号硬红冬小麦)价格394.75美元/吨,比1月份上涨3.8%,澳大利亚(东部各州)的小麦报价338.15美元/吨,环比上涨4%。3月份,全球主要小麦生产国新季节作物生长状况良好,3月15日《黑海谷物倡议》再度延期,受此影响,国际小麦价格快速下跌。其中美国2号硬红冬小麦3月价格370美元/吨,环比下降6%。3月欧盟小麦(法国1级)、俄罗斯小麦(深海港)和澳大利亚小麦(东部各州)的价格环比分别下降9%、6%和6%。进入第二季度,由于北半球小麦主产国的小麦逐步收成,小麦供应量增加的预期使得市场交易者看空气氛不断增强,小麦主要出口国之间的出口竞争激烈。受此影响,国际小麦价格进一步走低。6月份美国2号硬红冬小麦的出口价格为345.5美元/吨、环比下降6.1%,比1月份的价格下降9.1%。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近期交割小麦期货价格5月份平均234美元/吨,比年初下降16%,比2022年5月份低45%。5月31日,9月份合约小麦期货价格更是跌破220美元/吨,为两年多来的低价。其他主要小麦出口国的小麦出口价格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俄罗斯由于新小麦收获,市场供应增加,再加上其小麦出口税下调,6月份小麦出口价格(深海港口)为230美元/吨,环比下降13.2%,同比下降44.9%。法国小麦(一级)6月份出口价格254.73美元/吨,环比下降2.6%,同比下降37.6%。
(三)国际市场大米价格走势
国际大米价格自2023年初以来一波三折,呈反复震荡走势。第一季度,国际大米进口需求放缓,大米主要出口国泰国、越南等国家货币兑美元贬值,国际大米价格下降。与此同时,小麦、玉米等产品价格下降带来的市场溢出效应也使得大米价格出现同步下降。3月份FAO大米价格指数平均为121点,环比下降3.2%,比1月份下降4%。进入第二季度,国际大米价格在4、5月份出现连续反弹,创下自2011年10月份以来的历史新高。FAO大米价格指数4月份平均为124.2,环比上涨2.5%,5月份平均为127.8点,环比上涨了2.9%,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7%。大米涨价主要原因是自4月份开始印度尼西亚大量进口大米以满足国内需求以及伊拉克和马来西亚等国强劲的大米进口需求。另外,大米出口国越南和巴基斯坦的大米供应紧张也为大米价格上涨提供了支撑。然而,5月份以来由于泰国、印度、越南等大米主产国的新米逐渐上市,国际市场大米供应量增加,但大米进口需求不振,特别是大米主要进口国对非印度产大米的需求减少,6月份国际大米价格回落至接近年初水平。6月份FAO大米价格指数平均为126.2点,环比下降1.2%,比1月高0.5%。虽然6月份国际大米价格总体上出现回调,但从主要出口市场的大米行情看,价格涨跌存在较大差异。6月份印度、泰国、越南的大米出口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印度受政府采购和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大米进口需求增长的影响,6月份25%破碎大米价格平均436.6美元/吨,环比上涨4.9%。泰国因来自亚洲进口需求增加大米价格略有上升,6月份曼谷100%蒸谷米价格523.5美元/吨,环比上涨0.4%。越南由于大米减产,国内大米供应紧张,6月份25%破碎大米价格465美元/吨,环比上涨1.6%。与此相反,为开拓出口市场,巴基斯坦主动降低其籼米出口报价;美国因疲软的交易活动则维持了其长粒籼米出口报价的相对稳定。
(四)国际市场大豆价格走势
由于全球大豆增产特别是巴西创纪录的大豆产量增加了市场供应以及大豆进口需求疲软,大豆价格自2023年1月份开始持续下跌,至5月份跌至2022年7月份以来的低点。之后,由于来自亚洲和美国大豆压榨业的需求增长,6月份国际大豆价格止跌并小幅回升。
1—5月国际大豆市场一直笼罩在熊市氛围中,国际大豆价格(美国黄大豆2号海湾出口价)自1月份的607美元/吨逐月下跌,至5月份跌至538美元/吨,跌幅为11.4%。这轮大豆价格连续下跌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自2023年年初以来国际原油价格继续去年下半年的下跌走势,至2023年6月份,国际原油价格(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跌至70.23美元/桶,比1月份均价下跌10.1%。原油价格下跌使得市场对生物柴油的需求减弱,抑制了豆油和大豆压榨的需求。二是国际大豆市场供应充足。据美国农业部7月12日发布的数据,预计2022/23年度全球大豆产量创历史新高,为3.697亿吨,比上年度增长26.7%。其中,巴西由于有利的气候使得大豆单产提高,其2022/23年度大豆收成1.56亿吨,较上一年度增加2550万吨,增长15.9%。在北半球,虽然2022/23年度美国大豆产量减少515万吨,但中国和巴拉圭的大豆产量因种植面积扩大分别增加388万吨和461.7万吨。此外,乌克兰因《黑海谷物倡议》延期使其葵花籽和葵花籽油出口增加,这减少了国际市场对大豆的需求。
进入6月份,由于大豆进口需求恢复,大豆库存下降,大豆供应偏紧的市场预期增强,大豆价格从低位反弹。6月份美国黄大豆2号海湾出口价格为554美元/吨,环比上涨3%。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出口报价分别为543美元/吨和487美元/吨,环比分别上涨3%和2.5%。另外,人们对美国新季大豆种植面积减少可能导致大豆大幅减产的担心,也对大豆价格形成支撑。美国农业部全国农业统计局(NASS)6月30日发布的《种植面积报告》结果显示,2023/24年度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将达到8350万英亩,比3月份时的预测面积少400万英亩。该报告发布的当天,交易量最大的大豆期货合约月份的大豆期货价格上涨0.79美元/蒲式耳(29.03美元/吨),充分反映出人们对未来大豆供应趋紧的忧虑。
二、后市展望
(一)价格走势
尽管今年年初以来国际粮食价格有所回落,但相对于过去五年的平均值,目前国际粮食价格仍处于较高水平。全球经济增长疲软可能导致未来农产品特别是非食用农产品的需求不振。当前南半球的玉米和北半球的夏粮正在陆续上市,北半球的大豆、玉米、稻谷等作物正处于生长期。如果未来粮食作物生长条件正常、粮食消费不出现大的变化,预计下半年至明年春全球粮食产量将足以满足消费增长的需求,国际粮食价格将呈现波动性下跌走势。当然,未来也存在一些可能会推高国际粮食价格的风险因素不容忽视。
从市场供需平衡看,2023年7月7日FAO预测数据显示,2023年度全球谷物产量为28.19亿吨,同比增长1.1%,将创历史新高。其中,全球小麦产量比上月预测数上调0.9%至7.833亿吨;全球玉米产量为12.12亿吨,将比上年度增长4.2%,与2021/22年度创纪录的产出持平;全球稻米产量5.237亿吨(碾磨),将比前一年度增长1.2%。预计2023/24年度全球谷物利用量为28.05亿吨,比上年度增长0.9%。其中,小麦利用量7.83亿吨,同比增长0.3%。粗粮利用量为15.03亿吨,比上年度增长1.6%。大米利用量为5.2亿吨,与上年度的水平基本持平。由于谷物供应前景良好,市场供应大于需求,主要粮食的库存将会增加。FAO预计2023/24年度末的世界谷物库存量为8.78亿吨,比期初增长2.3%。其中,小麦库存量将达到3.14亿吨,略高于期初水平(增长0.9%)。玉米库存量将比期初增长4.6%达到3.02亿吨。大米库存量将比期初增长1.8%,达到1.983亿吨的历史最高水平。预计2023/24年度末的全球谷物库存利用率30.6%,与期初的水平持平。2023/24年度末小麦的库存利用率为39.5%,比期初的水平下降0.2个百分点。2023/24年度末粗粮和大米的库存利用率分别为23.6%和37.9%,比期初的水平分别提高0.1和0.4个百分点。总体来看,2023/24年度的市场供需状况预示着下半年国际谷物价格将表现为疲软市场基调。
目前北半球大豆已经播种,南半球的大豆种植要到2023年冬季。随着国际大豆价格持续高于近几年平均水平,预计2023/24年度全球大豆总种植面积将有可能继续扩大。假设未来作物生长条件正常,预计下一年度全球大豆产量会进一步增加。美国农业部7月份预测报告显示,预计2023/24年度全球大豆产量将实现新的增长并达创纪录的4.0531亿吨,比上年度增长9.6%。在未来全球大豆进口需求保持适度增长的条件下,预期世界大豆市场供应足以满足需求,大豆价格将呈现稳中下降趋势。
(二)影响因素
未来可能会推高国际粮食价格的不确定性因素主要有:极端天气条件特别是由于厄尔尼诺事件可能造成的作物损害、地缘政治局势、生物能源政策变化、主要粮食出口国的粮食贸易保护性政策,这些风险因素给粮食市场的冲击所带来的供需失衡均可能导致未来粮食价格上升。
具体来说,未来可能会推高国际粮食价格的主要风险因素如下:
1.俄乌冲突的升级将影响国际市场粮食供应。俄乌冲突的升级将主要给小麦、玉米、油籽和化肥市场带来重大风险,可能导致国际粮食价格上涨。一方面,黑海粮食出口停滞导致国际粮价上升。2023年7月17日俄罗斯停止延期《黑海谷物倡议》,中断了乌克兰通过黑海出口粮食。如果俄乌双方未来不能够恢复《黑海谷物倡议》并延期,这将提高乌克兰通过其他内陆运输线路出口粮食的成本,可能提高其粮食出口价格并影响国际粮价。另一方面,俄乌冲突升级将导致受害国的农业生产和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被破坏并影响其粮食生产和流通,减少国际粮食市场供应。另外,俄乌冲突的恶化还可能对国际化肥供应带来不利影响。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作为世界化肥特别是氮肥和钾肥出口大国,其化肥生产和出口可能会因俄乌冲突升级受到影响,这将导致那些高度依赖化肥进口的粮食生产国的肥料供应短缺或化肥进口成本增加,进而导致粮食出口国的粮食出口价格上涨。
2.天气条件的变化将影响作物产量。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简称NOAA)2023年7月13日公布的数据,厄尔尼诺现象正在形成,超过90%的概率厄尔尼诺现象将会持续到今年冬季。美国气候与社会国际研究中心/气候预测中心(IRI/CPC)发布的最新预测显示,预计在今年6月至9月间,有90%的概率发生厄尔尼诺现象,今年12月至2024年2月,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的概率超过90%。未来可能出现的持续高温天气和降雨模式改变将导致对厄尔尼诺天气效应特别敏感的稻谷、油料等作物减产。根据过去厄尔尼诺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看,自2000年以来,由于较低的降雨量导致亚洲地区稻谷产量下降4%—11%。Cao等(2023)的研究结果表明,全球主要粮食作物收获面积的8.4%—13.4% (小麦12.8%,稻谷13.4%,玉米11.8%,大豆8.4%)与厄尔尼诺现象呈负相关,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导致小麦、稻谷、玉米的全球平均单产分别下降1.32%、1.33%和0.37%[1]。因此,未来厄尔尼诺天气可能对粮食作物产量产生不利影响并带来粮食价格上涨。
3.生物能源产业政策变化。国际能源署(IEA)预测显示,2022—2027年,全球生物燃料的需求将增长20%,如果用于航空燃料和其他用途的生物燃料增长速度超过预期,生物燃料的需求可能会增长更多。一些国家为推动生物能源产业发展而出台的生物能源政策将提高市场对玉米、大豆等粮食的需求。据美国农业部估计,由于有利的加工利润和生物柴油生产能力的提升,美国以玉米和植物油为原料的生物能源需求会继续增长。巴西、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生物燃料优惠政策也将促进乙醇和生物柴油的需求增长。目前已经有几个主要的生物柴油生产国提高了含生物柴油的混合油的规定,如印度尼西亚2023年2月将混合油的规定从30%提高至35%,巴西在4月份将其混合油的比例提高2%至12%,并计划到2026年将混合油的比例提高到15%。未来生物能源政策变化带来的生物燃料需求增长将推高玉米、大豆价格并带动其他粮食价格上涨。
4.出口国的粮食贸易限制措施。一些国家为应对通胀压力于2022年实施的粮食贸易限制措施如出口禁令和许可要求将于2023年底到期,这些限制措施减少了国际粮食市场供应,可能导致国际粮食价格上升。印度在去年9月份对非巴斯马蒂大米出口征收20%的出口关税后,于今年7月20日又宣布禁止非巴斯马蒂大米出口,这一贸易限制措施虽然对缓解印度国内大米价格可能会起到一定作用,但印度作为约占全球大米出口40%的大米出口国,该政策的实施可能导致国际市场大米供应紧张并促使国际大米价格上涨。未来如果因不利的气候或大量增加的粮食进口导致国际市场粮食供应紧张,粮食出口国为满足其国内需求可能实施粮食出口限制措施。一旦国际市场粮食短缺的市场信息被强化并迅速传播,一些粮食出口国可能会相继实施粮食贸易限制措施,这种连锁反应将直接导致国际粮食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