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就业权益及其法律保护进路分析

2023-12-10

法制博览 2023年31期
关键词:合法权益权益用人单位

刘 琳

成都师范学院招标采购中心,四川 成都 610000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就业形势愈加复杂和严峻,特别是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更为突出。保障大学生就业平等待遇和福利保障,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大学生就业权益

(一)平等就业权益

首先,在招聘和用人过程中,个人身份和背景等非工作相关因素不应影响用人决策。因此,招聘和用人单位应公正、公平地对待所有求职者,不得歧视任何一个人。其次,大学生在就业时面临着很多困难,因此大学生应得到平等的就业机会,进而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能力,并在社会中取得成功。最后,平等就业权益可以消除不公和歧视,减少社会不平等和矛盾。这样可以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稳定和公正,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和发展。

(二)合法合规就业

首先,大学生在就业前应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内容,包括工作时间、休假、工资、福利等方面的规定。同时,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需要注意合同的有效期、工作内容、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条款,避免在用工过程中出现纠纷。其次,大学生在就业时,需要确认用人单位是否按照相关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保,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需要严格遵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不得拖欠工资、克扣社保、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等,保障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最后,在就业过程中,如果出现劳动纠纷,大学生应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程序,依据法律途径处理。

(三)合理薪酬福利

合理薪酬福利是大学生就业权益的重要方面之一,它既是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的必要条件,也是保障企业用人的基本要求。因此,招聘和用人单位应充分尊重大学生的权益,合理地设置薪酬和福利待遇。

首先,薪酬待遇的设置应考虑到市场需求、个人能力、工作经验等因素,保障大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时,大学生应依据个人能力和工作表现,获得相应的职业发展机会和晋升空间,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其次,招聘和用人单位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为大学生购买社会保险、提供住房和交通补贴等必要的福利待遇,保障大学生的基本生活和健康需求。同时,在薪酬待遇的设置中,招聘和用人单位应遵循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不得以任何形式克扣和剥夺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最后,在签订劳动合同前,大学生应了解自身权益和待遇,并与用人单位协商,确保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大学生应积极参与职工代表选举和职工代表大会等民主管理活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招聘和用人单位应合理设置薪酬和福利待遇,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大学生的基本权益。只有通过招聘和用人单位与大学生之间的平等、公正、互惠关系,才能够达到真正的双赢局面。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完善劳动法规等方面,保障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四)安全健康就业环境

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可以保障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对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保障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用人单位应合法合规,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得采用不合法、不合规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其次,用人单位应加强职业病和伤害的防控和管理,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和设施,如防护服、口罩、安全帽等;此外,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和安全管理体系,对于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快速、有效地应对。最后,大学生在就业中也应对用人单位的安全健康环境进行合理的要求和监督。应自觉遵守安全生产和健康保健制度,积极参与安全生产和健康保健的宣传教育和管理工作。同时,大学生也应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对于用人单位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促使用人单位加强安全生产和健康保健工作,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五)学习与工作平衡

首先,招聘和用人单位不能安排大学生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用于工作,必须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大学生参加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活动,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个人发展,还可以提升企业的人才素质和竞争力。其次,招聘和用人单位不能要求大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过多的工作任务,也不能让大学生因为工作原因而放弃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机会。招聘和用人单位应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和时间,保障大学生的工作和学习两不误。再次,招聘和用人单位不能仅仅将大学生视为工作绩效的产生者,也需要将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纳入到人才培养计划之中,提供相应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和资源。这不仅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水平,还可以提升企业的人才素质和竞争力[1]。最后,大学生需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时也需要对招聘和用人单位的学习和发展政策进行了解和反馈,以促进企业的人才培养和发展。

综上所述,只有在大学生和招聘和用人单位共同维护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学习与工作的平衡,同时也保障大学生的就业权益,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源,促进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大学生也需要自觉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在工作中保持学习的热情和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为企业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实现学习与工作平衡的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多方合作,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和资源,促进人才培养和社会进步。只有在全社会共同努力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大学生就业权益的保障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大学生就业法律保护

(一)平等就业

大学生就业平等权益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应享有与其他人群平等的就业机会和权利,不受性别、年龄、民族、宗教信仰等非工作相关因素的歧视。这种权益得到了《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的明确支持,用人单位不得以上述原因拒绝大学生的招聘、录用、晋升或职业培训。

大学生平等就业权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不仅是大学生就业的基本保障,也是实现社会公平和经济繁荣的重要条件。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中,用人单位应公正、公平地对待所有求职者,不得因为个人身份和背景等非工作相关因素影响用人决策。同时,大学生也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平等就业权益,勇敢地维护自己的权益,让用人单位真正了解和认识到大学生的价值和潜力。

实现大学生平等就业权益的关键是加强法制建设和落实,让法律法规真正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有力保障。这需要政府、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共同努力,加强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增强大家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

(二)保障合法权益

大学生是社会的新生力量和未来的主人翁,其就业问题关系到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保障大学生就业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首先,在签订劳动合同前,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明确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资待遇、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内容,并与劳动者进行沟通和协商,确保合同条款合理合法。同时,在劳动合同中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维权途径和方式。在签订劳动合同之后,双方应严格按照合同条款执行,如有违反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其次,如果遇到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情况,例如加班未得到相应的加班工资、拖欠工资、不按时缴纳社会保险等,应及时向用人单位提出异议,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大学生在维权过程中应注意合法合规,遵守法律程序和规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维护整个社会的公序良俗和法制建设。最后,政府应加大对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提高大学生就业的保障水平,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同时,社会各界应加强与高校的联系和合作,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就业、招聘会等方式,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资源和服务。

综上所述,保障大学生就业的合法权益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只有在政府、用人单位、大学生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才能够真正实现大学生就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期稳定[2]。

(三)禁止强制加班

由于缺乏工作经验,许多大学生常常被要求加班工作以弥补自身的不足。然而,加班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职业生涯发展均有不良影响,因此,禁止强制加班成为保护大学生就业权益的一项重要措施。

首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长期的加班可能会导致大学生身体疲惫、精神压力过大,甚至影响正常的生活作息。如果大学生长期被迫加班,可能会产生抑郁、焦虑、失眠等多种不良情绪,进而影响其工作效率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因此,禁止强制加班可以保障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其次,长期的加班不仅会导致大学生的身体疲惫,还会影响大学生的工作效率。当大学生在工作中感到疲惫时,就难以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甚至会出现错误。而禁止强制加班可以让大学生在正常的工作时间内完成工作,保持精力充沛的状态,提高工作效率。最后,长期加班可能会使大学生忽略个人发展和学习,甚至失去与同龄人竞争的优势。而禁止强制加班可以让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提高自身技能,从而适应职场发展。此外,禁止强制加班也能够让大学生平衡工作与生活,保持身心健康,有助于其更好地发展职业生涯。

总之,大学生应有权利拒绝强制加班,用人单位也应按照国家规定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四)保护个人隐私

一旦个人隐私信息泄露,将会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就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用人单位应尊重大学生的个人隐私权,不得违法获取和使用个人信息[3]。

首先,在招聘和录用过程中,用人单位应在合法的范围内收集和使用应聘者的个人信息,并在明确告知应聘者的情况下,仅将信息用于特定目的,不得擅自泄露或使用。同时,用人单位应保护应聘者的个人信息安全,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信息被盗用、泄露或滥用。其次,用人单位应在员工加入工作时,明确告知员工所需提供的个人信息和使用目的。用人单位应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确保员工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和机密性。对于员工的个人信息,用人单位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遵守保密协议,不得擅自泄露或使用。最后,大学生应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将个人信息泄露给不可信的第三方。对于用人单位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的行为,大学生可以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维权,保护自己的权益。

综上所述,用人单位在招聘、录用和工作中应尊重大学生的个人隐私权,保护大学生的个人信息安全。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够在就业过程中保护个人隐私,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五)平等待遇和福利保障

首先,用人单位应依照相关规定,根据大学生的岗位要求和工作内容,给予大学生与其他劳动者同等的基本工资和社会保险等福利待遇,确保大学生在用人单位中享受到公平的待遇[4]。其次,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应依据法律规定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这些保险和福利待遇不仅能够有效保障大学生的生活,还能够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和积极性,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最后,用人单位应尊重大学生的职业权益,建立公正的招聘机制和晋升体系,营造公平的职业环境,提供良好的培训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平台。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中的平等待遇和福利保障不仅是法律规定,更是保障大学生就业权益和维护公平的就业环境的重要措施。用人单位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为大学生提供平等的待遇和福利保障,建立公正的职业环境,为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同时,大学生也应注重自身的职业素养和能力提升,积极投身到职业发展中去,为实现自身价值和为社会贡献发挥自身光热。与此同时,实现大学生就业中的平等待遇和福利保障,需要各级政府和用人单位共同努力,建立公正的就业机制和制度保障,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为大学生创造更加优质的就业环境和发展平台。

猜你喜欢

合法权益权益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应避免七个认知误区、切实保障职工年休假的合法权益
意外伤害与权益保护
自流井区:即时调处欠薪案件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青海:建立“绿色通道”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漫话权益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青少年合法权益 我们共维护
为游客的合法权益支起保护网
广场舞“健身权益”与“休息权益”保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