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建构
2023-12-10☉袁晓
☉袁 晓
2021 年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减负增效已经成为教育的一种趋势。小学数学课堂也不例外。数学课堂是师生展开活动的重要场所,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启发者、协助者与陪伴者,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学中,教师应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形成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教师应从“双减”政策的基本内涵出发,为学生营造趣味性的学习氛围,诱发他们主动求知的热情,活化学生建构知识的历程,解放学生的手脑,从而让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更好地提升数学综合素养,从而推动高品质数学课堂的生成。
一、优化导入环节,诱发主动性
(一)趣味化导入,激发学习热情
“双减”政策的出台,倡导让学生主动学习,有兴趣地学习。但数学是复杂的,也是抽象的,小学生对其难以有直接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加之,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中,很多教师习惯于照本宣科,弱化了导入环节的设计,学生缺乏兴趣的支撑,不能有效进入学习的状态,最终的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而兴趣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源动力,没有兴趣的学习,注定是低效的。教学实践证明,当学习内容有趣时,学生会自觉融入其中,进行知识的建构;当教学的内容乏味时,学生内心会排斥学习活动。所以,在新课导入时,教师应当融入趣味元素,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注入动力,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自然发生。
在教学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一些图形,问:这些图形哪些可以折成正方体?哪些不能?在学生都说出了自己想法后,教师让学生进行动手验证。学生在验证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有的判断是正确的,有的判断是错误的,这是什么原因呢?立即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紧接着,教师抛出问题:“正方体纸盒的平面展开图有哪些情况?可以分成几类?”问题再次引发学生一探究竟的想法,顺利进入了新知的学习中,让原本枯燥无趣的数学课堂充满趣味性、探究性,生成智慧的火花,这样的学习必定是高效的。
(二)情境化导入,引发探索欲望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情境教学法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情境化导入是有效的导入方式之一。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定特定的情境,能够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让学生在课堂之初就亲近数学,愿意进行数学学习。实践证明,情境式的导入,能够引人入胜,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以《长方体的表面积》教学为例,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入手,为学生营造了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进入新课之中。教师在屏幕上,出示了小刚家新买的房子,他爸爸正在装修,准备给客厅刷墙面漆,客厅长4.8,宽3.2 米,高1.9 米,门窗的面积是4.98 平方米,每平方米墙面漆需要45 元,你能帮助小刚爸爸算一算,刷完客厅,需要多少钱吗?这样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生活性,自然会引发学生解决的欲望,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感知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意义,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看待生活现象,提炼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实现从课内数学向生活数学的转变。
二、优化探索过程,强化深刻性
(一)问题引领,促进积极思考
问题是思维的基础。有效的问题,对吸引学生注意力,唤醒学习欲望具有积极的意义[2]。学生获取新知的进度,受头脑中已有的数学知识、认知能力、思维水平等因素影响。提问只有立足学生的知识盲点、思维痛点,才能激发他们主动思考的进取心,引领他们的数学学习走向高效。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中,很多教师设计的问题,过于随意,要么非常复杂,学生无法思考;要么非常简单,没有思考的必要,课堂表面热热闹闹,但效果甚微。“双减”政策对老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优化提问方式便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进行全面的把握,激活他们储备的知识,搭建思考的台阶,使学生更好地突破新知。
在教学小数乘小数时,教师出示问题:小明房间的长是3.8米,宽是3.2 米,小明房间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这道题目的数量关系非常的明确,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便可以列出算式:3.8×3.2。通过对算式进行观察,属于小数乘小数,是新知内容。为了更好地突破这样的内容,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几个问题:①估计一下,这道算式的结果是多少?②先把两个因数都看成整数,算出结果,再联系积的变化规律,看原来的结果是多少?③积的小数位数和两个乘数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小数乘小数该怎样算?这些问题注重激活学生已经拥有的知识经验,能够引领学生进行高效学习,完成新知的内化。
(二)动手操作,实现新知内化
动手操作在学生认知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以讲授的方式,将知识告知学生,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属于囫囵吞枣,无法触及其本质,不能把握其内涵。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的发展。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推进,教师从重结果走向了重过程,动手操作被广泛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从“听”数学走向“做”数学,让学生在积累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更好地升华为理性认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增进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手脑并用的能力。
如教学这样的问题:用24 个边长为1 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有多少种拼法?所拼长方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在学习中经常发现,很多学生有这样的认知误区: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周长也一定相等。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现错误,修正错误,教师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让学生拿出相应数量的正方形,然后动手拼。这样的操作活动,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不大,很快便得出了结果。学生发现可以拼出4 个不同大小的长方形,尽管它们的面积相等,但周长却有很大的差别。可见,这样的动手操作活动,能够帮助学生纠正认知偏差,掌握知识的本质,提高学生自我探究的能力。
(三)注重协作,培养合作能力
随着教育部发布的《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的实施和“双减”政策的出台,传统的教学模式渐渐淡出了数学课堂,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学生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有时仅靠个人的力量难以完成新知的突破。这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引入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群策群力,向着共同目标努力,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知识学习与训练,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合作学习的角度出发,引入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进行分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共同进步。
在教学钉子板上的多边形时,教师将学生分成了多个学习小组,让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小组长对组内的成员进行了分工,有负责围图形的,有负责观察的,有负责记录的,还有负责发言的,确保每个成员都有事情可以做。教师在屏幕上出示了几个多边形,尽管形状不同,但也有共同点,那就是多边形内只有1 枚钉子,思考这些多边形的面积和它边上的钉子数有怎样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围出内部有2 枚钉子的不同形状的多边形,看看所围图形的面积是多少?这时面积和边上钉子数又有怎样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抛出问题:多边形内有3 枚、4 枚……钉子,面积和边上钉子数有怎样的关系?让学生在协作中,逐步走向深入,得出最终的结论。
三、优化作业设计,发挥积极性
(一)整理性作业,完善知识体系
现行的苏教版小学数学课本,在编排的过程中,以单元为单位,将知识串联在一起,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在教学每个单元的知识后,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设计整理性的作业,帮助学生回顾知识,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注重知识积累,前面学后面忘的现象比较严重,一个单元学习下来,收获甚微,无法构建有效的知识结构。针对此情况,根据“双减”政策提质减负的要求,教师教学完相关的知识点后,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整理性作业,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连成线织成网,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后,教师为学生设计的整理性作业为:①你认为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什么特征?有没有联系?②体积和容积的意义是什么?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③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计算?能否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示?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吗?这样的整理性作业,涵盖了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
(二)分层性作业,实现因材施教
一个班级中,有好几十名学生,学习能力不可能处于同一个层次和水准,以往的数学课堂中,教师采用的作业形式是“一刀切”,即所有学生都完成相同数量、相同难度的作业,无法顾及到学生的具体差异。显然,这样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尤其是处于“双减”政策的背景之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能力差异,为学生设计具有层次性的作业,然后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选择完成。一些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难度小的作业进行完成;数学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提高性题目完成;数学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选择难度比较大的拓展题进行完成。分层性作业,旨在保证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所选择作业难度的匹配性,让每个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关知识后,教师为学生设计了层次性作业:基础性作业:①一个长7 厘米、宽4 厘米、高6 厘米的长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是多少?②一个棱长4 厘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是多少?这个层次的作业,难度最小,学生完成时,直接运用相关的计算公式便可。提高性作业:6 个棱长3 厘米的正方体,拼成长方体,所拼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是多少?这个层次的作业,要求明显提高了,首先要辨别所拼长方体的长、宽、高,然后才能进行相应的计算,且拼成的长方体不止一种情况。拓展性作业:一个长方体木块,长17 厘米,宽8厘米,高11 厘米,挖去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剩下木块的表面积和体积是多少?这个层次的作业,难度非常大,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三)综合性作业,发展应用能力
数学是连贯的,很多知识点是交叉、相容的,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综合性作业,让学生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进行解答,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解题的技巧,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重结果轻过程,设计的练习形式较为单一、机械、重复,与例题保持一致,让学生易形成思维定势,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为学生设计一些综合性作业,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发展数学综合素养。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关知识后,教师设计的综合性作业为:一个长40 米,宽25 米,深1.8 米游泳池,①它的底面积是多少?②如果给它的四壁贴上瓷砖,贴瓷砖的面积是多少?③在四壁深1.5 米处,画上警戒线,警戒线长多少米?④这个水池的容积是多少?可见,学生在完成这样作业的过程中,既要运用到新学的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知识,又要运用先前学习的面积和周长的知识,有助于沟通知识点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实现有梯度的学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双减”政策的出台,变革传统的教学形式是教育改革的趋势和方向。小学数学教师要基于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精设教学流程,帮助学生减轻学习的负担,唤醒他们的求知热情,让其主动学习、高效学习,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