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不同声音,回归历史本真
——试评2023 年湖南省高考历史第18 题
2023-12-09梅蕾
梅 蕾
(浙江省湖州市第二中学)
历史试题是考查学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重要工具,也承担着再教育的使命。或是提供更丰盈的历史细节,在触摸细节中贴近历史,体悟历史真实;或是呈现更多的观点,从不同的声音中判断谁持有偏见,从偏见中看到是否仍有公正存在,深化历史认识。高考作为学生高中阶段最为重要的一场考试,其命题饱含“以考促学”的深意。以2023 年湖南省高考历史试卷18 题为例,我们得窥一斑。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
材料1919 年12 月,实业家穆藕初创办的上海厚生纱厂准备添雇工人千余名,其中50 名女工计划在湖南招募。1920 年1 月,纱厂在湖南《大公报》等处刊登招工简章。与长沙同工种工人相比,该厂提供的待遇更为优厚。截止日未到,便有一百余人报名,最后64 人成行。
招工简章引起湖南知识分子高度关注。他们在报上质问,为什么从上海跑到长沙来招募女工?女工每日须工作12 小时,最后能剩下多少自由支配的时间?日夜轮班怎么可能不损害身体健康?以上海的物价,每月8 元工资怎么够用?他们还认为,女工入厂要家长署名加铺保,三年契约,统统等于漠视自由人权。
对上述质疑,穆藕初刊文表示,厚生纱厂给湖南女工的工资中规中矩,对其工作环境已尽最大努力加以改善。他批评湖南知识分子不知道中西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不了解当下中国工人的教育程度、工作能力、职业道德尚弱于西方,不明白中国大多数社会阶层的生活水平还不及工人等。他讥讽这些知识分子以“泰西之糟粕”来拯救中国等于“自杀主义”。
穆藕初的回应引发了沪湘知识分子新一轮批评。他们借助“劳动主义”“劳工神圣”与社会主义学说,批评资本家群体是“掠夺者”“剥削者”,并警告他们,如果固守“资本掠夺”,“那小的就是同盟罢工和息业,厉害一点就是俄国的榜样来了”。
在这场激烈的论争中,湖南女工近乎置身事外。妇女界代表张默君参观厚生纱厂后,称女工们“起居饮食,虽不如居家之适然,视彼江北苦工破屋不蔽风雨、薄粥不充饥肠者,固胜一筹矣”。
——改编自李国芳《一九二〇年初上海厚生纱厂招募湖南女工争议》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上海厚生纱厂招募湖南女工一事引发的争议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16 分)
一、命题立意:回归温情,关注人本
该题考查上海厚生纱厂在湖南招募女工引发争议的现象,并论证争议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群体的持有立场予以评价。从本质上说,历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题干所涉及的不同人群包括三类:实业家、知识分子、女工。其中争议的双方是知识分子与实业家。两者争议表象的背后是关乎救亡图存道路的不同选择。双方都希冀以一己之力,用自己的思考与主张,为解决时代难题而奔走疾呼,以安天下苍生,彰显着对人本的关怀。在双方争执不下时,利益攸关方——湖南女工却置身事外,并最终选择去往厚生纱厂,人数已超原定计划,其实是对这场争议的无声回答。普通大众的选择即使有局限,也是囿于现实,无从超越。
本考题为我们展现更多历史细节的同时,也呈现着不同观点的激烈碰撞、理想与现实的交织。学生须在思辨基础上,展开理性而非线性地分析,厘清各自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在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也培养着学生对历史真实的敬畏心、同情心,是历史本真的回归。
二、解题思路:审清题意,谋篇布局
本题属于历史评述题,需要将人物、事件、观点等建立在史实基础上进行分析。即先叙述再评价,并运用辩证史观或者唯物史观,表明自己对事件、人物、观点的认识。如再细化分类,此题应当属于观点类历史评述题。此类题型的常见命题方式为:学生选择其中一个观点进行评析。但本题需要学生全面理解不同立场,运用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将评述答案打造成一个更为夯实的整体。在方法上,更侧重于引导学生用审慎的态度去观察、思考世界。在情感上,更希望学生对历史上的斯人旧事保有同情和理解。
1.整合材料,提取信息
本题设问要求“对上海厚生纱厂招募湖南女工一事引发的争议进行评析”。言辞简洁,却已隐含了其中的解题路径,依次为以下图中五步。在此基础上,可将作答格式明确为“主体+主张+成因+合理性+局限性”。
在明确答题格式后,可对材料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将知识分子与实业家的相关观点描述划归到各自的营垒。以湖南知识分子为例,先后展开两轮批评。整合过后,通过“女工每日须工作12 小时,最后能剩下多少自由支配的时间?日夜轮班怎么可能不损害身体健康?以上海的物价,每月8 元工资怎么够用?……女工入厂要家长署名加铺保,三年契约,统统等于漠视自由人权……借助‘劳动主义’‘劳工神圣’与社会主义学说,批评资本家群体是‘掠夺者’‘剥削者’”可知他们立足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关心工人命运。他们批判资本家对女工身体健康、生存条件、人身自由等诸多人权的侵害。虽然此后湖南女工的选择、纱厂主的批驳之辞,亦或以我们的后见之明,会判定知识分子缺乏对现实的正确评估。但历史只能回眸,细节却可以阅读。材料为我们呈现了湖南知识分子从工作时长、时段、薪资、物价、消费、合同期限、监护等细微方面展开批评,我们仍能感受到他们对工人阶级的切实关心,对时代的思考,对社会的使命感。实业家穆藕初则坚信实业救国,认为知识分子的主张与国情不符,予以驳斥。为寻觅救国之道,穆藕初早年曾担任官员、从事资产阶级改良活动、赴美留学。亲历诸多实践活动,他深感“同是国家,同是社会,有实业则盛而强,无实业则衰而亡”。穆藕初的回应并不是冠冕堂皇的募工政策,而是对于国计民生的反复考量,是纯然发自肺腑的赤子之心。
2.调用所学,勾连逻辑
在明晰主张后,下一步是追踪各自主张的形成背景。背景的载体是时空。根据材料时间信息“1919”“1920”、空间信息“上海”“湖南”可知:此时,国内五四运动已然爆发,国际上十月革命、一战都已结束。在明确事件发生的时代大背景后,学生回归历史现场与此前提取的主张进行分析、综合,即可形成历史解释。受到一战的影响、政府的支持以及提倡国货运动的影响,上海作为最早的通商口岸,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快速发展。实业救国思潮看到的是西方产业革命的积极意义,即国家的富强、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知识分子看到的是工业化的弊病,譬如工人必须忍受长工时、低工资、劣待遇等。1919 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国际上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这些都影响到中国知识分子重新选择救亡图存的道路。若我们将时间进度条向后拉回,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都已发生,伴随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的发展,新式知识分子迅速成长壮大,因此在此次争议中主导着社会舆论。
历史评述题是选择科学合理的各项标准,对历史上的人、事、物、观点作出客观的价值判断。答题者需要将相关叙述与历史时空勾连逻辑,构建合情合理的历史解释,切忌单纯罗列史实,而忽视内在联系的表述。
三、教学启发
1.适度留白,钩沉参悟
留白,意为留下想象的空间。历史课的留白则是指为学生留有思考空间。历史课最终目标是培养个性独立、善于思考、追求真理的现代公民。无论是从教经验,还是高考试题,都提醒教师对许多内容不要轻易作出断论,切忌让学生形成固着僵化的认识。适度留白并非是教师知识面的狭窄,恰恰需要教师有充裕的学科积累。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的纷繁复杂,形成全方位考察社会历史问题的历史意识。
2.无疑生疑,有疑释疑
历史思维开始于困惑的或混乱的情境,结尾于确定的、清晰的情境。第一种情境可称反省前的情境,它提出反思思维要回答的问题。后一种情境中,怀疑消除了,这就是反省后的情境,它的结果是控制直接经验,获得满足。反思始于质疑,质疑形成问题,问题成于反思,循环往复。在教学中,教师应制造认知冲突,调动学生高阶思维,将已知内容重整,不断生成新认识。
3.关注叙事,情理交融
近年来,高考试题越来越侧重于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而非是单纯的识记。历史学首先是一门叙事学科。核心素养只有在史事的明晰中才能得到涵养。“为什么”与“怎么样”的价值评判固然重要,但它们都必须立足于“是什么”。事不晓则情不通,情不通则理不达。学生历史认识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对史事的理解。正是一桩桩的史事,学生感悟到历史的鲜活、真实。正是一桩桩史事,一次次情感迸发,学生搭建起对某一历史主题客观史识。史识的获得从来都应当发乎情,止乎“理”,于自然而然处生发,是理性思辨之上的振聋发聩。正是在叙事中,历史学科方能显其温度与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