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州艺术专科学校研究

2023-12-09吴彦婕

中华书画家 2023年10期
关键词:艺专徐州美术

□ 吴彦婕 姜 哲

1924年,私立徐州艺术专科学校应运而生。私立徐州艺术专科学校的成立,是徐州美术专科教育的开始,开创了徐州近代艺术教育的全新篇章。

一、发起成立经过

徐州艺专发起人共有七人:阎咏伯、王琴舫、王继述、萧龙士、王子云、王寿仁和张金石。综观徐州艺专发起人构成,最大的37岁,最小的16岁,比当时17岁创办上海美专的刘海粟还要年轻。创办徐州艺术专科学校的动因与几位发起人接受的艺术教育背景有关,其中四位:王继述、萧龙士、王子云与张金石毕业于上海美专,张金石还曾任教于上海美专。七位发起人,一方面有着为徐州教育奉献的精神,一方面也有创办徐州艺专的才能。他们凭着自身的胆量与才气,凭着对艺术教育事业义无反顾的开拓精神,投身艺术教育,由此开启了徐州近现代美术的蓬勃发展。

校长王继述(1896-1972)是学校的核心和灵魂人物,他为徐州的美术教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培养了大批优秀学生。王继述家为徐州望族,父亲是前清秀才,书香门第。他酷爱艺术,尤擅画梅、竹、动物。

1917年至1924年,王继述、阎咏伯、王子云、李可染、萧龙士、许芳洲、陈云程、朱竹筠陆续从上海美专毕业,他们带回了与之前在徐州接受的美术教育不同的美术观念和教学模式。1920年王继述和他的邻人、画友王琴舫,省立徐州第七师范的校友王子云,以及张金石、阎咏伯、王寿仁等青年画家经常聚集于徐州南城的快哉亭,研讨西洋美术与中国绘画之异同,交流艺术创作心得并互相观摩作品,在此基础上他们成立了“欧亚艺术研究会”,会员有阎咏伯、王琴舫、王继述、萧龙士、王子云、王寿仁、张金石、何晓村、刘峰青、司香谷、李兰阶、章南村、周鸣业、秦席之、汪东迁、陈兰圃、何振东等。他们看到艺术青年学画心切,但求师无门,于是决定成立私立艺术学校,定名为“徐州艺术专科学校”。在徐州美术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徐州艺专就这样诞生了。

徐州艺专办学之初,条件及其艰苦,王继述为了艺专的发展,发动全家搬到艺专住,甚至动员全家族为艺专出钱出力,他在家排行老三,大哥王寿仁担任艺专教务主任兼国文教师,兼管庶务,有时还要打铃做校工,为工作方便也搬到艺专住;二哥王承先是徐州有名的爱国商人,开设的商店取名国货商店,专营国货,不卖日货,雅号“二先生”的他积极为艺专募集办学经费,并捐赠商店里的五十只装货木箱,改制成艺专的课桌凳;五弟王祥甫在艺专任铅笔画和野外写生教师;王继述则从家里搬来了长案两张、木板床三张、木椅八个和长凳十条。可以说,王氏家族是徐州艺专的核心力量。

二、校董会与徐州艺专的建设

一个成功的专门美术学校的开办少不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为了调动各方力量支持艺专,由学校主要负责人和徐州各界知名人士组成董事会。他们是朱星斋、赵毅斋、赵雪岑、顾效伦、刘汉川、杨郁生和王继述。校董大部分为政界、商界中著名人物,学校开办经费多由董事会周旋募集。其中赵毅斋和赵雪岑也是手足兄弟,赵氏家族对徐州艺专的建设也有赫赫功劳。

王寄舟在《回忆徐州艺术专科学校》这篇文章中,称赵雪岑为董事长兼名誉校长;《铜山县教育志》中称赵雪岑为名誉校长;在1947年徐州艺专向教育部呈《因战事损失造具表册恳请登记等情函》中称赵雪岑为创办人。无论是创办人、学校董事长,亦或是名誉校长,都可见赵雪岑是徐州艺术专科学校董事会中举足轻重的一位人物,他虽并未直接参与学校教学,但应在学校创建、发展资金、物资及办学思想等方面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赵雪岑名品洁,是徐州颇有声望的民族企业家,是恒丰纱庄的业主,又是纱布业同业公会业董(相当于后来的同业公会主席)。当时徐州行业最大者是纱布,其次是南货、绸缎、百货和粮米,号称五大行业。赵雪岑的恒丰纱庄是徐州大商号,并自出庄票在市场流通。徐州艺专资产簿上有写生布330匹,窗布幔60幅,应与赵雪岑的恒丰纱庄资助有一定关系。

校董赵毅斋名品成,是赵雪岑的兄长。赵毅斋在清末民初时被公认为热心地方公益的绅士,为商户所尊重,在1915年被推选为铜山县商会(即后来的徐州市商会)会长,任职长达十余年。赵毅斋在二府街(现中枢街东首)路北开永泰和,经营广东成药,英美卷烟和利华肥皂等。同时他也是乾德丰银庄业主,乾德丰银庄主要经营存放款业务,发放铜元票等。

赵氏两兄弟一个是徐州市商会会长,一个是纱布业同业公会业董,两位都是徐州商界赫赫有名的人物,是徐州近代工商业新兴商人的代表,但同时他们自身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爱好书画,喜爱收藏。他们与徐州近代文化名人均有交往,与张伯英过往尤为密切,甚至张伯英到北京后,他们也一直保持良好关系。张伯英曾为赵毅斋写过多首诗,有《毅斋寄送别诗依韵答谢》《毅斋谢予赠书因次其韵》等。张伯英也时常给赵雪岑写书信,请赵雪岑帮忙在徐州和上海售卖作品。

朱星斋是著名艺术家朱丹的祖父。朱星斋1857年出生于浙江湖州,18岁来徐投奔晚清名幕孙利宾,因勤奋自勉,发奋读书,中举后署理砀山县、沛县县令。后弃官从商,管理苏北盐署,富裕后置办家业,在富国街修建朱家公馆。他热心公益事业,创办徐州红十字会、成立浙江会馆、出资办学等。徐州艺专乃朱星斋以举人之文化身份、县令之政治身份参与、资助而创立。作为浙江会馆的执事,他将徐州东南隅隍庙街的浙江会馆(现徐州解放路8号)提供给徐州艺专作为办学场地,为徐州艺专十多年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场所。学校很大,每月只象征性收取租金十元。学校一进门是一幢坐西向东、青砖墙体中西合璧的两层小楼,楼内为木质楼梯、木地板,有平房十四间和一个大厅,一楼为国画教室,二楼为学生寝室。楼后是西画室、办公室和教务主任王寿仁住所,北侧为操场。徐州艺专设有中国画教室、西洋画教室、理论教室、工艺教室、图书室、会议室、成绩室、接待室、校长室、主任室、教工室、盥洗室、学生宿舍、舍监室、厨房、饭厅、大礼堂等。朱星斋的支持,为艺专降低了办学成本,也为学校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

刘云昭(1885—1962),字汉川,萧县人。幼读私塾,后考入清江江北师范学堂,毕业后回到家乡,在县城文昌宫、南仓等处创办学堂,开办第一所女子小学。他也是徐州早期传播新思想、热心兴学的代表人物,因此当徐州艺专成立时,他予以极大支持。

顾效伦是徐州商界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浙江宁波人,于1920年创办了徐州第一家百货公司—天成百货公司。在创办天成百货前,顾效伦已在大同街开设了宝成银楼,专营金银器皿珠翠首饰。

徐州艺专学生每学期学费标准是三元,杂费五角,家庭困难的可以半费或全免。相比于1913年上海艺专每半年学费18元,1918年增至每半年25元,徐州艺专的收费标准是很低的。显然单靠学费收入,学校无以为继。1935年学校学费收入只有百元左右,但全年经费数却达四仟元,这在当时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中都算是较高的,这些经费都由校董会负责筹措。校董会的构成折射出学校与外界的关系。学校寻求商界的帮助,近代绅商凭借雄厚的财力,资助新式学堂,倡导新学教育,对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除绅商外,新兴的现代美术专门学校还得到官方、民间文人志士的共同支持。

三、徐州艺专的发展历程

徐州艺专从1924年创办,到1938年被迫停课,风雨坎坷共14年时间。结合学校的发展历史,以及江苏省档案馆关于徐州艺专的档案资料,徐州艺专的发展大致可作以下三个分期:

1.1924 —1926年发展期

1924年学校创办,购置了大量教具、乐器、办公用品等,教室、宿舍、食堂、办公室布置妥当。但首次招生仅有三人报名,未能如期开学。之后在欧亚艺术研究会同仁的积极筹备下,办学工作有了进展,于1925年8月27日正式开学,上课时已有学生9人,不久又增至14人。初办规模虽很小,但之后逐年皆有发展。

办学之前,徐州艺专已在铜山教育局立案。开学后省教育厅视学侯某来校作了调查,并指出办学必须在省教育厅立案。立案条件是:一是学校必须有较完备的章程,二是学校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合格师资,三是学校必须有必要的校舍,四是学校必须有一定的教育基金,五是学校必须有可靠的学生来源。由于侯某对徐州艺专艰苦办学的精神十分钦佩,1926至1927年间徐州艺专终于获准在江苏省教育厅备案,艺专取得了合法地位。

1926年学校添置了不少石膏像、写生布、写生转台、画框及乐器等,尤其是购置了100多本图书,说明经过两年探索,徐州艺专正朝气蓬勃地发展,初具规模。

2.1927 年—1934年繁荣期

通过对徐州艺专呈省教育厅《因战事损失造具表册恳请登记等情函》的梳理,1927年和1928年学校新增的教具黑板、讲台、三脚架、课桌、课凳子、画笔、画案、画板等尤为多。1927年浙江会馆扩建新楼一座,也专门提供给学校使用。由此可推断出徐州艺专的学生在成倍增长,每年就读学生可达60人以上。

1928年之后,私立美术教育呈回落态势,但客观上也促使尚存的私立学校加大了相关经费的投入。徐州艺专也改善了教育环境、设施与教学质量,逐步扩大影响,走向正轨。

这个时期学校发展也并非风平浪静。1927年寒假徐州艺专校舍被南下奉军褚玉璞侵占为营房,1928年仍无法正常开学,最后通过关系才使其让出校舍,学校得以复课。1930年,徐州人民不堪忍受反动统治和军阀混战之苦,在城隍庙举行群众大会。当时群情激昂,有徐州艺专学生郭苏、刘公陆(女)在会场上散发反对内战的传单,立即受到国民党军区的围攻,将郭、刘二生逮捕。同时又包围了艺专,勒令学校立即开除进步学生魏美华、郭苏等47人。事后,国民党军警多次进校进行突击搜查,闹得师生人心惶惶不安,教学秩序被扰乱,校长王继述被逼走外地,幸得地方有力人士出面斡旋,这场风波才平息。尽管学校在1927年至1930年有一些波折,但艺专仍以顽强的生命力发展着,并在1932年迎来高光时刻:这年秋天,徐州艺专举行了盛大的七周年师生联合画展,这次画展邀请了全国许多知名的画家和书法家前来参观,是徐州美术界的一件盛事,这次画展使得徐州艺专声名远扬。

3.1935 年—1938年衰落期

1935年由于国内形势的日益紧张,艺专学生锐减。这一年在校学生仅33名,男生31名,女生2名,学校添置教学物件也明显放缓。1937年初,日军轰炸,满城风雨,艺专迁至大马路西首路北,租私人房子办学,十分简陋。同年秋,日本侵略军从华北大举南下,战事紧张,为了逃避日机空袭,徐州艺专又迁到西乡拾屯,继续上课。1938年5月,因徐州即将沦陷,被迫停课。徐州沦陷后,艺专辗转迁至贵州,后停办。至此,徐州艺术专科学校落下帷幕。

四、艺专的课程设置及师资教学力量

徐州艺专的发起人、教师彼时都没有留学欧美或日本的经历,对西方美术院校的课程设置并无亲身体会。他们对于新式美术教学的认识始于几位发起人的上海美专求学经历。因此徐州美专从创立开始,就延续移植了上海美专的教学模式和课程设置。上海美专的办学模式,成为徐州艺专的参考蓝本。

徐州艺专开设的课程有十多门,美术课有山水画、花鸟画、工艺美术、篆刻、木炭画、水彩画、钢笔画、铅笔画;理论课有美术史、色彩学和透视学;文化课有国文、公民和教育学,另设音乐课、体育课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为此,艺专购置了不少乐器教具,其中有:大鼓、扁鼓、大锣、小锣、笙、糖锣、金钟、七星、九星、拍板、风琴、胡琴、四胡、二胡、三弦、琵琶、月琴、萧、笛。校董杨郁生在艺专里担任音乐教师,杨郁生受其父亲徐州宿儒杨世桢(字维周)影响,热衷于地方新式教育事业,并提倡用音乐陶冶学生性情、鼓舞志气。

从这样的课程设置,不难看出艺专在鼓励学生培养多方面能力,拓宽兴趣爱好,提升艺术修养方面是下了功夫的。艺专学生像王寄舟、胡叙之、龚曼萍等不仅精于绘事,且喜欢京剧,曾得李可染赠予京胡,在艺坛传为佳话。

徐州艺专的课程设置在徐州属于首创,独一无二。此前徐州美术教育主要靠师徒传授、临摹范作,鲜有现代教育方式,更少有西方木炭素描等写实技法的训练,这一创举是徐州走向现代美术教育的里程碑,具有拓荒价值。

徐州艺专对于西画基础课素描和水彩的教学极其重视。在绘画教学中,木炭画是素描的基本练习,每周有两个上午开设木炭画课,两个上午开设水彩画课。在当时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徐州艺专的西画教室有石膏像88件,石膏像架34个,写生转台5个,三脚架(画架)120个,画板120个,铁圆凳40个,写生布330块,窗布幔60条,镜框(画框)20个,大黑板1个。这些画具大部分购置于1924年至1929年,1934年又有所添置。

艺专教学坚持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按教学规律教学,以逐步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木炭画课每一学期的课程内容都划分详细,由简单的眼耳口鼻五官开始,逐步扩展到手足及小半身,最后学习大半身及全身。上课时教师必须做示范,并对学生逐个辅导,亲自改画。在教学方法上,徐州艺专发扬了上海美专户外写生课的传统,将临摹和写生结合起来。每周安排一个整天的野外写生课,每次野外写生都由李可染、王祥甫两位老师带领辅导,学生都特别高兴。

对于教学成果,徐州艺专每年举办一次师生联合画展。展出时间多在当年秋季,历时一周左右,地点也多在本校。对外不收门票,欢迎学生家长和各界人士参观。举办画展不仅辅助了美术教学工作,鼓励了学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向学生家长和民众展示了学校的教学成果,向社会传播了新文化、新思潮,更重要的是展览对全国有所辐射。师生联合画展规模最大的一次要数1932年秋徐州艺专七周年师生联合画展。这次画展邀请了全国许多知名的画家和书法家前来参观。当时应邀而来的有:汪亚尘、王远勃、王济远、梁鼎铭、陈之佛、张书旂、唐陀、华世奎。这样多的美术界知名人士于校庆前专程赶到徐州,参加校庆并参观画展,欢聚一堂,相当于中国美术界在徐州举行了一次盛会。这不仅表现了全国美术界对徐州艺专的重视和支持,而且借此机会切磋技艺,交流经验,极大地促进了徐州市美术事业的发展。在这次庆典期间,精英荟萃,精彩纷呈,书画家们纷纷题词作画表示祝贺。华世奎、唐驼等几位书法家联袂题写了四条屏赠给艺专,华世奎书“群玉之府”高度赞扬艺专成就。梁鼎铭在云龙山东面对奎山即兴创作了一幅一人多高的油画《奎山塔远眺》赠予艺专,后陈列在艺专接待室。书画界前辈查丰诒挥毫题写:“提倡美术既为偃武修文由乱入治之基。自古文学昌明必为升平之世。王君继述于革命尚未成功,南北尚未统一之时,独创美术学校与戎马纷纭之徐州而能始终不为军事所困扰,使人才辈出,以美术化广被,可谓有心人矣。”孟直握笔写道:“语云‘有志者事竟成’。继述诸君之于斯校经营缔造极费苦心,今之巍然,可观其毅力之代价、若本次毅力维持而扩之,将比大有成就。继述诸兄真有志之士也。”还有一位做过北伐军政治部主任的杨馨馨在参观徐州艺专画展后,即兴在留言簿上题词说:“我在戎马怆惶之中,历经教育,到处教育中断,唯有徐州艺专学校,弦歌未辍,又能展出学生成绩,令人耳目一新。”

除每年秋季固定举行师生联合画展外,艺专的老师还举办个展、联展以及参加比赛等,借以向学生及社会传播美术信息。徐州美专虽然和上海美专、苏州美专相比规模上有所差距,但它在当地书画界的影响是巨大的,徐州八县几乎所有有成就的画家都集聚在它的周围,曾经在徐州艺专任课的教师有,山水画教师:阎咏伯、司香谷、周鸿业;花鸟画教师:萧龙士、王琴舫、王继述、陈云程;木炭画教师:李可染;水彩画教师:张金石、梁倜生;铅笔画教师:王祥甫、袁文明;美术史教师:王子云;音乐教师:赵光如、杨郁生;公民教师:郭乐山;篆刻教师:侯慧生。代课教师有梁鼎铭、陈次山、侯文健等,皆一时俊彦。

李可染先后在徐州艺专任教九年有余,在徐州期间还曾在徐州民众教育馆、徐州第三女子师范学校、省立第七师范附小从事美术教育工作,他兢兢业业教学,为发展家乡美术事业做着默默无闻的工作。艺专学生马南甫回忆他于1935到1937年在徐州艺专三个春秋里受李可染先生教导的点点滴滴:“李可染先生的家住在南关尹小桥,他任职的省立民众教育馆在北关坝子街,徐州艺专在快亭公园对过,形成一锐角三角形的路线,先生几乎每天都要往返一两次。我们从来没有看见先生乘坐人力车和其他交通工具。现在回想,只有他穿着一双白色网球鞋,大步走进校门的印象。当我们走进西画室的时候,几乎每次都是如此,先生已早就来到课堂了。”

这只是艺专教师的一个侧面,当时在学校任教的教师全是本着献身地方文化艺术事业的责任心,进行着义务教学。教师上课,没有薪金,每月只拿三到五元的车马补助费,有的连这一点补助费也不要。与当时南京市中小学教员工资标准最低三十元,最高五十元相比,徐州艺专的车马补助费只能算是杯水车薪。

五、艺专人才薪火相传

徐州艺专从1924年创办,到1938年5月徐州即将沦陷时被迫停课,历时14年,毕业学生约五百名。艺专学生来自徐州所属八县:铜山、萧县、丰县、沛县、砀山县、邳县、睢宁县、宿迁县。其中铜山、萧县籍学生较多。

徐州艺专学制三年,属中专性质。学生年龄多在15岁左右,个别较大者也只有18岁。男女兼收,女生约占一少半。在当时普遍实行男女分校的情况下,徐州艺专采取男女学生一起招收的办法,是对封建传统思想的突破。和同时期其他美术专科学校相比,上海美专于1922年、苏州美专于1923年实行“男女同校、同班”授课,徐州美专当是不落后的。

从徐州艺专毕业的学生,有的考入更高一级的学府继续深造,如李畹、李雪鸿、马南圃、欧阳南荪考上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杨墨泉、王明泉、段拭后考入上海美专,许克书考入苏州美专,郑岩考入南京美专。

艺专为社会培养了众多的美术专门人才,如福建武夷画院副院长郑斯文(郑岩)、中央戏剧学院院长赵洪模(牧虹)、贵州黔剧团舞台美术设计师范景良(范里)、上海电影厂名导演徐韬、江苏国画院画师李畹、北京青年艺术剧院编导范景宇、上影美术设计师魏铁铮、台湾书画家段天白和田辛农,徐州版画研究会会长王寄舟等,皆为徐州艺专毕业生。徐州艺专还有一批学生走上了革命道路,如孙绍昆(孙象涵),参加党所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伍,在抗战中立功,当上了司令。又如胡广达不怕艰难险阻,投奔红军,参加了伟大的长征,历尽千辛万苦,走上抗日的最前线。

更多的艺专毕业生从事了美术教育事业,为培养新一代的美术人才做出了卓越贡献。如徐州一中美术教师胡叙之,徐州二中美术教师王梦笔,徐州三中美术教师李雪鸿,徐州四中、五中美术教师侯文铎,徐州六中音乐教师许芳洲,徐州十五中美术教师王明泉,徐州高级中学教师王寄舟,徐州铁中美术教师刘锦章,萧县艺术馆画师毛斌、郑衍俊、纵衍纯,萧县实验小学美术教师欧阳南荪,萧县中学美术教师段庆武,睢宁中小学美术教师龚曼萍等。此外,在徐州任小学美术教师的还有裴宗庭、鹿世言、胡本焕、王云章、王鸿飞、王子遇、张冠华、王云华、王鸣艳等,以及在徐州自己家中收徒教画,培养成才数十人的许克书等等。他们有如漫天繁星,光耀苏鲁豫皖四省大地,为地方美术人才的培育不懈耕耘。其中徐州三中教师李雪鸿先后教育培养出喻继高、张立辰、程大利等艺术大家,使徐州艺术薪火相传、延绵不断。

徐州艺专和艺专学生群体的出现,是苏北文化、艺术、教育转型及崛起的一种表征。在动荡、苦难时代诞生的徐州艺术专科学校,为地区美术这一冷僻的专业领域开辟了教育先路。14年筚路蓝缕,经历了中国早期现代美术教育的坎坷历史,也书写着老一代美术教育家的传奇故事。■

猜你喜欢

艺专徐州美术
疫散待春回
莫忘初业第一程
——早期北平艺专的国画课堂
爆笑三国 第三回 三让徐州
徐州过年纪实
苏翠2号梨在徐州的引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老艺术家的待遇问题:齐白石为“加薪”上书中央
“武昌艺专”的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