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戚先生的书屋

2023-12-09当代党员张倵瑃汪茂盛

当代党员 2023年22期
关键词:玉龙吴冠中书屋

文|《当代党员》全媒体记者 张倵瑃 汪茂盛

一捧菊花、一壶清茶,依偎着层层黛瓦顺流而下的秋日暖阳,坐在龚滩古镇“先生书屋”内品书饮茗,时光似在这里拉长,放缓了往来的匆匆脚步。

书屋之遇,是我们一行人在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龚滩古镇调研时的意外之喜。

何出此言?这幢每层面积不足30 平方米的3层木质小楼,见证了龚滩文旅融合的高速发展,更是龚滩对外文化交流、对内文化传承的“交汇点”。而书屋的主人戚玉龙,竟是一位来自甘肃陇南的异乡人。

我们很好奇,他为何带着妻女在这个乌江小镇扎根?

“整理吴冠中先生与龚滩的渊源,不知不觉间10年就过去了。”戚玉龙的回答很简单,但做起来甘苦自知。

谈起古镇龚滩的千年历史,中国国画大师吴冠中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20世纪80年代,吴冠中过三峡、出夔门,后溯江而上,中途改道,沿乌江泛舟在“百里画廊”采风,意外发现了凤凰山麓绝壁之上的古镇龚滩。琼楼玉宇、绝壁听涛,古镇给了他极大震撼。返京后,他创作了《老街》和《乌江人家》两幅水墨画作品。同年,他在散文《风光风情说乌江》中用“是唐街,是宋城,是爷爷奶奶的家”来形容古镇。

古镇在国师巨匠的笔下风光更盛,游人纷至沓来。2013年,与吴冠中一样热爱鲁迅、有着艺术“叛逆”劲儿的戚玉龙,第一次踏足龚滩,从此便被这里深深吸引。

彼时的他,正被困于人生的漩涡中。

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专业毕业、端上世人眼中图书馆古籍修复“金饭碗”的戚玉龙,却选择辞去工作,追寻另一种生活方式——

带着画具和书,走在古镇的石板路上,戚玉龙仿佛看见吴冠中手执画笔的样子。“来龚滩写生,成了我青春的转折点。”热爱艺术与阅读的他,就此定下在龚滩开间书屋的念头。

近年来,酉阳县委、县政府大力推动龚滩古镇文旅融合发展,成立重庆市山水画廊旅游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全方位推动古镇焕发生机。今年1—10月,龚滩古镇景区接待游客338.85 万人次,同比增长14.66%。戚玉龙和妻子丁小艳做的古镇明信片、字画等文创产品,借着文旅“东风”,为他们带来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追寻理想生活的底气。

一身布衣,戴着木质黑色圆框眼镜,头发直愣愣地立着,如此打扮的戚玉龙,在书屋内挂着张闻天的一句名言:“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与我们随行、供职于山水画廊公司的解说员骆颜对着戚玉龙感叹:“你的生活,我的梦。”

同样说这话的,有高考失利的大学生、有每日高强度工作的女白领、有经历“中年危机”的公务员……还有我们这群“不速之客”。

在我们看来,戚玉龙摆脱按部就班的“打工”生活并非就是理想,他想要的是思想、文化上的包容,而龚滩古镇正是这样的存在。在这里,书屋不仅是戚玉龙诗意的栖居地,还是来自五湖四海的疲惫旅客的避风港。

书屋仿佛是一个巨大的引力场。屏风墙的后方,挂着由戚玉龙手绘的巨幅龚滩油画,极具视觉冲击力,右手边的墙上贴满了留言便笺。五颜六色的便笺纸连成一片五彩斑斓的海洋,向二楼延伸。沿木梯而上,二楼环屋满是书籍。在这里,人们可选一处随意坐下,挑一本喜爱的书,细品慢尝。

不收费是戚玉龙开设书屋的初衷。在他看来,最好的阅读是共享。他将自己的藏书分享给“到此一游”的人们,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如今书屋内的书,许多都来自这些游客捐赠。

今年“世界读书日”期间,戚玉龙为“阅读一小时”活动的参与者颁发证书。证书印了又印,却还是有人没领上,其中就有一对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夫妻。

夫妻俩用俄文在朋友圈号召捐书,戚玉龙自是不知,直到他们带着两大箱征集到的儿童书籍专程来龚滩捐赠时,戚玉龙才知此事。更令他吃惊的是,这些书来自不同国家的捐赠者,他们将照片和寄语附在扉页上,一场爱的共享悄然完成。

书屋又像是一个文化的放大器。

戚玉龙在书屋内放置了一本留言簿,引起了重庆师范大学学生易海玉和谭鸿文的好奇,二人将书屋的文创模式写入他们的本科毕业论文。研究民族学的中南民族大学学生林婵娟,将戚玉龙为古镇民宿“董氏客栈”进行改造的过程记录下来,作为乌江流域民族学研究的案例。

更重要的是,书屋孕育了一片肥沃的土壤,让追寻理想的种子在这里尽情生长。

我们在书屋内转悠,抬头一看,只见天花板上写满了对人生的感悟、对生活的眷恋、对未来的期望。

一行行贴在天花板上的童诗,有描写家乡美丽风景的“古镇初醒,云层越积越厚”,有颇具哲学意味的“梦想的敌人,是真实的现实”,有奇思妙想的“我总喜欢一个人在山上看雪,我是这山上的精灵”……青涩的字迹抵挡不住这股冲破“天花板”的力量,那是来自民间的涓涓细流,也是文化共享的魅力。

传承少不了老师,“先生”本是对老师的称呼,“先生书屋”的另一层含义,则是戚玉龙在古镇当“先生”。

“这里的每一首诗,都是学生写的,孩子们的想法不受语法规则的束缚,比如用‘棉花’和‘石头’来造句。”戚玉龙说,光今年暑假,他就收集了66 首童诗,并自掏腰包为优秀学生颁发奖状和奖杯。

起初免费开办童诗社时,镇上不免有些“杂音”。

“搞艺术的都是搞形式主义”“这是为他书屋揽生意的吧”……流言尔尔,戚玉龙就当耳旁风,依然坚持“每周一三五、每天一小时”的当面授课,一晃就是7年。

如今升入小学六年级的“得意门生”杨睿沁,每逢寒暑假还回书屋学诗。孩子的飞速成长,也让家长对这名异乡人从抵触到接受再到尊敬。

如今,书屋开蒙启智的工作还在继续,而“先生”身份的影响,更在言传身教中被放大。

四川省遂宁市的一名游客拜访书屋后,在自家社区开了一家书店,生意还不错;重庆市南岸区途山悦书房的老板受书屋启发,将这种模式应用到自己的生意中……正是应了书屋门前的题联,“风载书声来知己,雨醒诗梦见先生”。

戚玉龙还兼任龚滩古镇吴冠中纪念馆馆长。他不疾不徐地向我们讲述起吴冠中在龚滩的故事,还谈到了吴冠中的两句话,令我们印象深刻。一句是“丹青负我”,另一句是“我负丹青”,这是吴老先生的自谦。无论是吴冠中大师,还是“先生书屋”的主人戚玉龙,都给了我们一则启示:只要你热爱生活,生活也一定不会负你。

猜你喜欢

玉龙吴冠中书屋
红山玉龙
——中华第一玉龙
吴冠中的点线面
篽箖·上野书屋
吴冠中 山一程,水一程
梦幻书屋
吴冠中最负盛名者最遭物议
玉龙喀什水利枢纽施工
吴冠中《荷塘》为什么能拍出1亿
“捡”来的书屋和辅导站
红山文化“玉龙”中的“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