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家庭教育实践策略探究

2023-12-09李雅婧田夏彪

文教资料 2023年14期
关键词:双减家庭家长

李雅婧 田夏彪

(大理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3)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人生的第一所课堂,家庭教育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载体。2021 年7 月24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意见》”)中指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1]小学是培养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具体阶段。从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变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依照“双减”政策的宏观背景指示,良好的家庭教育不仅有助于孩子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世界,还能为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建立互助式主体关系:发挥代际间互补优势,注重家庭教育的亲情双向发展

自2016 年全面开放二孩政策以来,我国许多传统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多子女家庭结构开始大量出现。时代的更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塑,经历的相异,这些造成了各个家庭代际之间频频出现冲突。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所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2]

(一)发挥主体间个性优长,彰显新时代精神风貌

随着世界范围内人口老龄化加速,三代人同住一个屋檐下的情况屡见不鲜,三代人观点认知的差异化碰撞出了无数“火花”。

其一,祖辈帮助孙辈“传道、授业、解惑”。祖辈通过传承优秀的家庭文化,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给孙辈树立榜样。隔代教育中,祖辈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固执己见,要做孙辈生活的指导者,帮助年轻父母建立育儿威信,不做孩子逃避管教的“避难所”。此外,家庭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种双向交流的模式,祖孙之间应求存异、彼此尊重,在此基础上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让他们有机会去反思自己的行为,并且有效实现自身的发展。老一辈潜移默化地把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善恶观以及各种美好的品质传递给孩子,通过自己的言行教会孩子谦虚、懂得尊重他人。其二,子代对亲代实现了数字反哺,从而促进其生活节奏的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缴费、就医挂号、滴滴打车等一系列的数字化服务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老年人群体由于远离了熟悉的传统乡土家庭生活与亲情关系,生活习惯和语言等方面产生不适应,于是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因而,家庭是数字反哺的主场。父母与子女、孙辈共同生活在一个空间内,能够迅速形成典型的数字化反哺行为。在家庭中,孙辈能够直接教老人使用数字产品,比如智能手机、扫地机器人、智能按摩仪等。家庭反哺的过程也是充满亲情并能增进家庭和睦的过程,加强了老人与孙辈之间的沟通联系,比如使用智能手机设置时间、学习微信视频聊天等。随着新时代媒体的快速更迭,积极践行以人为本的家庭教育,优化家庭教育的亲情联系,扶助老一辈人享受数字化带来的美好生活,也使其借由子女与当今世界发展的脚步更加契合,进而促进家庭内部和谐发展。

(二)发挥优秀家风家教传统,树立良好榜样形象

每一代的父母都有自己教养孩子的方式。家庭教育的内部主体是父母和孩子,其本质上是感情的传递和延续,并不是冰冷的知识学习和机械技能重复。

首先,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家长需要做孩子的“能量充电站”,充电需要有电源、充电线。“电源”其实就是家庭氛围,家庭中父母双方关系和睦融洽、真情实意,正如《易经》所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毕竟“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3]。“充电线”则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家庭内亲子关系不是溺爱、斥责、贴标签,而是家长需要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让孩子能够从生活中获得成长的喜悦,特别是要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小学生是未经粉饰的、素朴的、赤诚的个体,他们在成长的路上“拼搏厮杀”,也会产生苦闷、消沉、疲惫的心理状态,这时家长是孩子最坚强的后盾,俯身为孩子喝彩,鼓励他勇敢面对挫折,相长相助的亲子关系能源源不断地给孩子注入力量。其次,建立良好的家庭影响。让孩子们认清人生总会遇到各种挫折这一生活常态,具备坚毅精神和挫折意识,引导孩子们博学广识,提高其责任感,教给其以科学的方法归因挫折,让其理智、乐观地面对困难,并放手引导孩子从社会生活实践中去体验挫折,以此来提高其抗挫的意识。家庭教育身教重于言教。家庭教育本身是示范,是引领,是唤醒,不是说教。[4]所以,在处世待人上,父母应率先垂范,及时利用“榜样的力量”,关注自身的行为、言语谈吐,给孩子传递正确的人生观和“正能量”,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促使其道德能力求真、向善、逐美。

二、学习共同体凝聚:构建生活文明风气,注重家庭教育的功利性观念转变

在“双减”政策实施后,很多小学提出了全面、个性化、适配的课后服务方案,课外作业数量大幅减少。在应试教育的选择下,家长们大多都赞同“双减”,却也因此担心升学的压力。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将大量学习任务强加给子女,希望能够帮子女在知识学习上扫清障碍。部分家长甚至不愿意让孩子做家务,认为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这让孩子养成了好吃懒做、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以及恃宠而骄、竞相攀比的不良风气。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培育家庭文明风气至关重要。当家庭文化形成时,所有的成员都可以相互理解、交流,共同见证孩子的成长。

(一)强化合作交往实践,凸显生活性劳动价值

在家庭非正式学习中,学习的目的、内容、方式往往没有定性,大多来源于对生活世界的细致观察,具有难以预测性、复杂性、综合性。家庭教育是家庭生活的自然延伸,其本质是生活教育。[5]

首先,家长与孩子合作完成家庭劳动,在实践尝试中学习生活技巧。这样生成的劳动任务常常是动态的、即兴的,来源于孩子真实的生活情境,没有必须达成的教学目标、依据知识逻辑的内容编排以及精心设计的课程流程。其次,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家庭劳动,通过实践探究回归生活本真。家庭成员需要相互讨论,推进观点的改进,并支持孩子不断思考、假设、验证他们的想法;对提出超出知识范畴的问题,父母要与时俱进,查阅资料,主动与孩子展开讨论,与孩子建立互助的兴趣,激励孩子不断研究、探索,从而保证即时学习的发生。每一个孩子的兴趣点都不同,家长可以依据不同要素来充实孩子个性化的学习时空,即准备活动需要用到的物品,使孩子沉浸于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比如,家长指导孩子在动手实践中准备一些种植容器,如酸奶箱、花盆、饮料瓶等,并制作好标签;采购好黄豆、花生、薄荷等各种作物或水果的种子。孩子与父母共同浇水、捉虫、观察总结,这是亲身体验、直接感知、既劳力又劳心的过程。朱永新教授说过:“成长有一个共作效应,有一个生命的成长场。”

(二)强化终身学习理念,打造家庭阅读新氛围

每个家庭成员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父母的持续学习和不断进步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一,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惬意的读书环境。如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专属的书房,让孩子有自己的书桌、书柜、书写工具、几何器械、地球仪等。其二,让孩子拥有属于自己的书。家长可以定期陪伴孩子去书店,鼓励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优秀作品,并且让孩子自己收拾和摆放他们喜欢的书籍。当孩子拥有了自己的知识宝库,他便明白爱惜书籍、热爱阅读的意义所在。其三,身教重于言传,要重视家庭阅读环境的建设。家长带头看书、好学好问,率先做好孩子阅读的示范。热爱读书的父母能培养出爱书的孩子,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将家庭打造成一个充满书香的环境时,父母与孩子也会建立牢固的亲密关系,学习型的家庭氛围也会自然生发。

三、社会教育力提升:增强互补性资源联通,注重家庭教育的结构优化共谐

在传统学校教育中,整体的、抽象的知识被人为地切割成不同的学科、模块或任务,这是学校教育在资本市场影响下过于追求效率的必然结果,学校在应试教育的选择下更关注升学和分数,本身无可厚非。然而,这种做法存在着潜在的缺陷,即由于教师和学生都遵循相同的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导致了混乱。学生生命主体在学习和生活中缺少了需要自己去选择、体验和承担的各种“风险”[6]。在个人成长的历史世界里,通过父母和学校有计划的教育,通过自由地利用学习机构,最后,在漫长的一生中,通过亲历、亲闻的一切与内心活动相结合,教养成了个人的第二天性。[7]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他们的生活空间往往就处在家庭、学校、社会这三个大时空中,更需要厘清学校和社会针对家庭各自的职责边界。

(一)确定全人教育整体基调,构建家校协同共育模式

分数并非评估儿童发展的唯一根据,学校也并非储存知识唯一的“保险箱”,学校教育更重要的是让不同性格特点的孩子在丰富的学校生活经验中找到生命的独特价值,从而培养人的丰富性、多样性。

其一,培育身心全面发展的学生,健全学生的人格和生命意识。学校教育的价值意义在于学生生命的开启,让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中凸显个体的主体理性精神。[8]顺应国家政策制定的新时代背景,学校应积极思考当前素质教育发展趋势,努力实现“五育并举”,把教育重点放到培育使小学生能够终身成长和社会发展所要求的基础素质和必备品质上。比如开辟校外劳动教育基地,组织志愿服务,积极邀请老党员、英雄模范人物等到学校开展爱国宣讲教育活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充分利用科技、体育、文化、旅游等方面的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化发展。其二,建设和谐的家校关系,营造沟通理解的共识型校园育人环境。一方面,学校要提升教师在校内的家庭指导意识,作为连接纽带,既需对班主任提供专业培训,提高其引导父母的意识和能力,又需为家校协同育人提供支持,甚至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聘请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研究人员来帮助教师、家长读懂孩子,解决矛盾和冲突。另一方面,学校要调动家长参与家校共育的积极性。学校要利用课外拓展时间和家长配合,使家长主动参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减少“我讲你听”的家庭教育指导方式,通过提出疑问、问题归因、案例研究、集体研讨、改进建议等步骤引导家长主动改进教育手段,如设立校报专栏、开通家园热线电话等。此外,学校可以结合线上数字化资源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利用家长微信群、网络平台中的教育公众号、手机教育视频等传播家庭教育知识,解答家庭教育疑惑,分享相关经验,实现不仅“知道”而且能“做到”,为家长营造融入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机会。

(二)落实育人为本价值导向,凸显社会资源文化优势

别林斯基说过,大自然造就了人,启迪和教育人的却是社会。与家庭教育一样,社会公共文化教育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并最终指向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其一,通过配合社会多元主体协作,明确自身的职责任务,形成全社会关心立德树人的有利氛围。全社会形成教育合力,基层政府组织、妇联、医疗保健机构、新闻媒体和家庭教育服务机构等统筹协调社会主体支持与服务家庭教育,共同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孩子在与世界不断打交道、发生关系的过程中体验各种社会角色、学习社会准则,适应市场经济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既具有真才实学又不断完善个人道德修养,强化社会担当、家国情怀。此外,以社区、村委会为中心,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公民道德建设。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丰富和完善社区和村委会的各种服务功能,改造人文环境,为提高每一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和精神追求提供全方位服务。其二,通过对开发配置社会多元教育资源的整合,促进社会资源开放共享,最终优化社会育人环境。加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法治教育基地、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纪念馆、少年宫等公益设施的建设力度,建立开放的、丰富的、互联的共享资源,形成社会内教育场域的育人链条。社会这个大环境可以补充家庭教育在设施设备、教育空间上的不足,利用基地、场馆来引导儿童积极了解社会全貌,培养社会活动意愿,并让道不拾遗、助人为乐的社会文明风气和道德观念作用到孩子本身,使其在社会大环境中更好地学习、成长。

四、结语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奠基石。家庭教育一直是教育研究的重点,关系到个人、家庭、师生、社会等各方面的利益。在新的家庭教育法律出台之下,家庭教育显得更为迫切,其探索研究还任重道远,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挥教育合力,从而成为巩固“双减”政策必不可少的一环。

猜你喜欢

双减家庭家长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庭“煮”夫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家长请吃药Ⅱ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