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学理论视角下普通高校教学中美育与德育融合路径探析
2023-12-09郭瑾
郭 瑾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德育和美育是大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美育则力求培养学生对美的理解、感知、欣赏和艺术创造能力以及正确审美观,从而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国内知名美学专家朱光潜曾指出,美育是德育的基础,深刻地诠释了德育与美育之间的紧密关系。[1]德育也好,美育也罢,其最终目标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高校将德育与美育的教学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与时代的变化相适应,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两者的功能,从而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
关于美育与德育的融合研究,学术界主要有三种流派其一是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通常认为德育与美育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交叉联系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如赵伶俐认为,“立德树人,以美育人”的内涵本身就反映了两者之间的联系。[2]其二是德育美学方法的研究。一般将美育作为德育的一种手段来研究,以解决当前德育工作中所存在的育人实效低下问题,如王凤志认为美学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双重价值,既是具有工具和艺术的形式,又能够陶冶人格。[3]其三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审美化研究。即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转化为美育的方式,如许韶平把政治思想、伦理规范、人格素质等具体内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审美化的主要研究对象,这有助于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4]
综上,虽然有关德育和美育整合研究已经产生了一些很有意义的成果,但由于美育通常被视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可信度和效果的中介因素,加之以往德育审美研究基础理论的支撑较为薄弱,虽然也有从诗性视角探讨德育审美,但理论视野所做的研究总体偏少,最后关于二者间融合的研究对象多为中小学、职业院校,以普通高校为研究对象的较少。本文利用协同学理论,将高校德育和美育的融合工作组织形成为一套科学的协同发展机制,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进行创新求索。[5]
二、协同学理论视角下普通高校教学中美育与德育融合的逻辑思路
协同学理论由赫尔曼哈肯于20 世纪70 年代初提出,其研究对象是系统的协同性。该理论分析了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如何在外部条件作用下,通过相互协同作用的方式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该理论包含了协同效应原理、伺服原理和自组织原理等三个基本原理。其中,协同效应原理是最基本的原理,强调各子系统或各要素相互作用、协调发展,使得系统的整体效应大于各个子系统简单相加之和的效应,可以用公式表示为“1 +1 >2”[6]。高校将协同学理论应用于教学可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提高教学效果。
在高校教育过程中,德育和美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子系统,能够通过寻找特定变量或因素来形成协同作用,以实现优势互补、分工合作、共享和共赢。协同学理论视角下普通高校教学中美育与德育融合建构的逻辑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教育主客体协同发展
我国高校德育主要采用传统的讲解、灌输方式教学,在此过程中过多地突出教师的主体作用,容易让学生产生排斥感,从而导致学校德育工作成效不如人意。教育主体协同发展就是将“教师主体”转化为“双主体”。这就要求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要加强自身道德品质修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美的欣赏、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提高审美理论素养。而同样作为教育主体的大学生们,更应该在严格遵守社会规范的同时努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对作为传统意义上教育客体的大学生,教师要尊重其兴趣爱好、保护其合法权益、重视其合理的道德诉求和审美需求;坚持促进师生平等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以平等的姿态进行沟通交流、以期互相启发。[1]以双向互动的方式如教学民主、“换位思考”共同探讨等促进教学内容的落实、教育目标的达成和教育对象自我教育能力的提高。
(二)教育内容协同发展
在新时代高校“大德育”的格局下,德育内容在传统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等五大方面的基础上逐步丰富,生命教育、幸福教育等内容逐渐纳入德育的总体框架中,高校美育内容通常由自然美育、艺术美育等构成。
可见,高校德育美育在内容上存在着某些共性,如德育中的思想教育、幸福教育等内容中蕴含审美资源,美育中的艺术美等也涵盖了道德伦理等内容。两者的协同发展就是要在德育中适当考虑和挖掘美的内容,且在美育中要弘扬中华精神,陶冶学生品德。在浓厚的家国情怀的熏陶中,肩负祖国希望,坚定四个自信,真正成为一流的人才。
(三)教育方法协同发展
说服法、榜样示范法、实践法、陶冶法、品德评价法等都是我国高校德育教学中比较常用的方法,高校美育常用方法包括愉快教学、寓美于教法、环境熏陶、榜样示范、自我教育等。[7]可见,两者在方法上,有着相通之处。促进德育与美育在方法上的深度融合,就是将审美方法致力于德育实践中,改变传统的理论灌输式理论教育,在德育教学中注重情感的关怀引导,运用美的视觉化和创新性的媒体手段提升教育效果,同时在美育工作中也要充分发挥德育的教化作用,通过德育教学方法保证美育的政治方向的坚定,共同构建育人的方法平台。
(四)教育载体协同发展
高校德育和美育的载体多种多样,包括教材、活动、制度、环境、文化和网络等。因此德育和美育的融合就是在继续发挥现有传统载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二者不同的优势和特点,使载体既适应传统德育的要求,又具有时代特征,还能满足德美共育、协同创新的需要。例如,高校可持续挖掘形象美、校园文化美等美的元素,从而不断促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升华。
(五)教育环境协同发展
高校德育和美育环境均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德育物质环境通常包括自然景观、校园设施等,德育精神环境有校园舆论环境等;美育物质环境主要包括图书馆、校园活动设施等,美育精神环境包括艺术课和课外艺术活动等。可见,高校德育环境与美育环境是相吻合的,高校应整合和创新各种积极因素,以营造优质环境,提高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固此,应积极寻找影响德育和美育的共同环境要素,如高校大力倡导高雅的文化艺术,大学生自觉抵制一些低级庸俗思想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提升育人效果。
三、协同学理论视角下普通高校教学中美育与德育融合路径
(一)强化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平等型的审美化师生关系
一是强化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强化党政领导对德育与美育协同发展作用的认识,从领导层面推进德育与美育协同育人建设,构建“学校—部门—院系”三级联动机制;重构课程建设指标体系,修订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完善教学管理和督导机制,加强师资和课程的统筹,同时进行教学检查督导,确保教学课堂和内容的有序衔接,建立健全的考核评价机制,将“美育+思政”融合工作作为教学评估和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高校还应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提升硬件支持和资金保障力度,加强对“美育+思政”相关学术交流和科研活动的支持,推动德美融合育人理念在实践中的有效落实。[8]其次要强化教师综合素质,相关部门、教研单位应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包括师德师风建设、政治理论教育和美育知识学习等,特别是要有针对性地培养思政课和艺术课教师的审美素养、美育能力,强化“美育+思政”融合共识,提高融合教学的能力。此外,还要培养具备德美跨学科教学和科研能力的专业人才,注重培养具有亲和力、影响力和德艺双馨的教学队伍,发挥好教师示范引领作用。
二是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的相处应该从传统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平等的双向对话,在道德学习中,建立一种平等审美化的师生关系。而这种关系合理构建的实现,就要求教师转变独白式的话语,以民主平等为基础与学生交流,多关注学生,相互理解,从而产生问答式、传诉式、接受式的互动。
(二)丰富课堂内外教学内容,推动德美深度融合
一是借助美育手段,优化德育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借鉴运用美育展现形式,如观看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电影、电视剧片段等,发挥艺术感染力强的优势,增强德育课堂吸引力,塑造德育内容的理论之美,让学生听得懂、感兴趣,增加教学的亲和力、说服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育人导向。当然,高校德育的价值引导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还需要向“浸润式”教育进行转变,以达到润物无声、滋养心灵的作用。例如,开展定期征文活动,征集和遴选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作品[9],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自由的创作中感受到德育的价值,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是挖掘思政要素,发挥专业课程育人作用。把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等内容有机融入专业教学和实践的各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选用极具审美价值和爱国情怀的优秀民族作品、红色经典作品,通过作品潜移默化地将家国情怀、价值观念、政治信仰传递给学生,进而引发思想和情感共鸣,使得学生自觉将其运用到专业实践活动、创作活动当中。高校可鼓励大学生以自身实践经历为切入点,通过照片、视频等手段记录时代故事,彰显时代精神,传播好中国声音。[10]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组织不同专业师生共同改编以小康、脱贫攻坚等为主题的作品,让学生在专业学、创、展、演过程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从而达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互促进的效果。
(三)改进教学模式,实现方法手段有效互补
只有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和社会的步伐,才能满足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审美需求的充分需求,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变革对德育的新要求。[10]高校要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创新教育模式,以新媒体共享优势为基础开展德育,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式、探究式、专题式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拉近师生距离。此外,高校应积极运用时代优势,使传统美育资源焕发新的活力,采用全面、全方位的融合理念[11],依托高等艺术院校和党校,建立融合教学师资库和专家资源库,邀请艺术大师和专家教授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深入挖掘优秀艺术作品中蕴含的红色基因,用艺术的语言传播党的政治理念、传播红色文化、厚植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怀,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创新网络和文化载体,搭建整体性育人平台
一是创新网络载体,抢占协同育人新平台。高校应利用网络新媒体内容丰富、双向传播、多媒体融合等优点,推进德育与美育的协同教学网络建设。可以通过慕课、学习通等手段,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发掘灵活的学习方式;加强校园微媒体建设,打造德育与美育协同发展的微教育网络平台;[12]鼓励学生以自制微视频等方式传播高雅的艺术文化,打造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的网络文化品牌,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13]此外,高校也需要重视网络舆情监管,净化网络生态环境,利用校园官方微博和公众号等自媒体发挥积极的舆论引领功能,防止不良价值观的输入和负面信息的传播。
二是创新文化载体,将文化育人内化于心。高校应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资源,实现自觉育德、自主育人。[14]具体来说,高校可以设计具有本校特色的学校建筑造型、修订校纪校规等,浸润、教化、培养出具有时代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同时,高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大学精神相结合,例如通过校歌、校徽、校服等方式巩固学生对集体的认同感。此外,还要注重校园文化的实践养成,打造高水平、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强调文化熏陶功能。
(五)优化校园环境,盘活好高校资源和场所
高校德育与美育的大部分工作是在校园内进行的,所以校园环境直接影响到德美协同育人导向。一方面,高校应该注重校园景观的育人功能,将具有审美意义和立德功能的事物作为校园景观的设计重点。各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性质和培养理念进行整体布局,包括教学楼、图书馆、宿舍等,设计和布置时要遵循实用、经济、美观三者和谐统一的原则。在不影响实用功能的前提下,通过与美学元素的互动,尽可能地在校园内的各种建筑中融入美学元素,让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加强审美意识和创造力,还能为校园创造一个更具艺术感的环境。
另一方面,高校应充分利用好学校的艺术实践资源和场所。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大学生的特点,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进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此外,教育强国的建设要紧密联系中国的实际情况,因此,高校应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组织师生参与各领域的艺术实践和文化惠民活动,以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如通过大学生支教团、校志愿服务队等多种形式,组织师生走进革命老区、偏远山区等,广泛开展“三下乡”活动,在当地举办艺术节等文化惠民活动。这些活动既可以在校内开展,也可以与社会各界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德育的力量,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共同推进德育工作。
四、结语
培养德艺双馨人才,既是高校德育的目的,也是美育的目的。推动德育美育相互融合,能够实现优势互补、效益倍增。高等院校应加强德美共育的研究和实践,探索总结可推广、可复制、具有中国特色的经验,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升育人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