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第三产业与人口流失问题研究
——基于2012—2021 年东北地区34 个地级市数据的实证分析

2023-12-08宋欣颖宋晓冬

统计理论与实践 2023年11期
关键词:第三产业状况公共服务

宋欣颖 宋晓冬

(1.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2.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辽宁 沈阳 110000)

一、引言和文献回顾

我国东北地区一直面临较为严重的人口流失问题。Yang 和Dunford(2017)[1]基于2000 年至2010 年的人口数据研究发现,东北地区城市收缩和户口收缩的概率很高。陆丰刚(2021)[2]对1999—2018 年东北地区人口流失数据的研究提出,东北地区人口流失问题已成惯性趋势。国内已有的人口研究集中于不同地区人口流失的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认为人口流失的结果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魏后凯和李玏等(2022)[3]、付明辉和刘传江等(2023)[4]的研究证明基本公共服务能够帮助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城市,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研究,国内学者则较多关注其与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经济发展、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等之间关系的研究,针对基本公共服务与人口流失关系的分析尚不多见。王玮和郑悦(2019)[5]认为,产业结构变化与人口流动有重要的联动关系,第三产业发展状况通过产业结构变化对税收产生影响进而作用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基于此,本文将研究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对人口流失程度的影响,以及因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差异对前者产生的调节效应。

二、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

(一)公共服务与人口流失

人口作为生产要素的一种,其流动性有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在现实中人口流动也确实会带来一些发展问题。根据Zelinsky(1971)[6]的人口移动理论,经济社会阶段性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城市间以及城市内部的人口迁移。2021 年辽宁、吉林、黑龙江的常住人口均处于负增长状态,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这种背景下,为了实现经济质量和速度同步,地方政府经常会为了人才而进行竞争,并出台针对性的人才政策。

根据蒂布特选择理论:理性人更加趋向于迁移到基本公共服务更能满足其需求以及收益更高的地方。同时,随着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对包括卫生、教育、文化等在内的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渐提高,不平衡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使其更加趋向于迁移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相对更高的城市。因此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提供具有吸引力的公共服务对于缓解人口流失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提出假设1:

假设1: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能够显著降低人口流失程度。

(二)第三产业发展状况的调节作用

受各种因素影响,我国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发展状况不一。经济新常态下,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成为衡量产业结构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东北34 个地级市中,第三产业发展状况会通过影响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居民个体收益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人口流失之间的关系发挥作用,即使同处于东北地区且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相似的条件下,由于不同地级市的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存在差异,其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对人口流失问题的缓解程度也可能不同。因此本文在对基本公共服务以及人口流失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过程中,以第三产业发展状况衡量产业结构现状,并探讨其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人口流失之间发挥的调节作用。在此提出假设2:

假设2:第三产业发展状况会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与人口流失程度之间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

三、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一)模型设定

利用面板数据检验东北三省34 个地级市的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对人口流失状况的正向效应,根据Hausman 检验结果的显著程度选择使用随机效应方法或固定效应回归。构建模型(1):

模型(1)中,i 表示地级市,t 表示年份;PLDit表示i城市t 年人口流失状况;PSit表示i 城市t 年公共服务供给质量;SIit为调节变量,表示i 城市t 年服务业发展状况;Controlit表示控制变量集合,包括地方财政能力发展趋势(FLCDT)、地方经济发展趋势(LEDT)、工资水平发展趋势(WLDT);μi表示不随时间变化的个体效应;εit表示随机扰动项。

基于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增进人口净迁移过程中的影响,本文在模型(1)中引入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与第三产业发展状况的交互项PSit× SIit来分析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人口流失状况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构建调节效应模型(2):

如果PSit× SIit的回归系数β3不显著,则说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第三产业发展状况的交互作用没有显著影响人口净迁移率的高低;如PSit的回归系数β1不显著或显著为负,而PSit× SIit的回归系数β3显著,则表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自身对改善人口流失状况的作用不明显,必须与第三产业发展结合才能产生显著的促进效应;如果SIit的回归系数β2不显著,而PSit× SIit的回归系数β3依然显著,则意味着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自身就能直接促进人口净迁移率提升,而不依赖于第三产业发展。

为了进一步研究地方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差异的调节效应,借鉴Hansen 门槛回归模型,构建单门槛模型(3):

模型(3)中,γ 为门槛值;I 为示性函数,当符合示性函数中的条件时,示性函数取值为1,否则为0,其他符号含义与模型(1)(2)相同。若为多门槛效应模型,则在(3)的基础上拓展即可。

在测量实践中,输出变量Y通常是名义值。因此,为了获得输出增加值增长率(ΔY/Y),价格因素需要首先被排除。与现行统计规则及先前研究一致[20],它包括如下4部分:

(二)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本文选择2012—2021 年东北三省34 个地级市的数据进行研究,被解释变量、核心解释变量、调节变量和控制变量数据来源为各年度《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以及《辽宁统计年鉴》《吉林统计年鉴》《黑龙江统计年鉴》,个别缺失数据用插值法进行填补。本文使用Stata17.0 进行实证分析。

1.被解释变量

人口流失程度(PLD):本文借鉴相关研究通过公式“本年末人口数- 上年末人口数(1+人口自然增长率)”(李拓和李斌,2015;白极星和周京奎等,2016;杨晓军,2017)[7-9]测算2011—2021 年东北地区34 个地级市户籍人口迁移数据,得到这一时期人口净迁移人数,并将计算得到人口净迁移率用以测度人口流失状况,人口净迁移率越高则人口流失状况越好(见表1)。

表1 人口流失测度指标体系

2.核心解释变量

公共服务供给状况(PS):公共服务水平主要通过推动生活场景营造以提高民众生活质量来降低人口流失程度,本文参考朱德云和刘慧(2022)[10]、李琼和李松林等(2022)[11],并基于数据可获得性以及东北三省34 个地级市公共服务供给的现实情况,综合考虑包括基本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公共文化、社会保障和就业、基本公共设施五个方面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利用熵值法测度2012—2021 年间东北三省34 个地级市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的指标权重及综合得分(见表2)。

表2 公共服务供给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3.调节变量

第三产业发展状况(SI):已有学者提出地区吸引力与第三产业的聚集程度正相关,且第三产业能够帮助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并对公共服务的缺失具有弥补作用,因而选取第三产业从业人数作为调节变量,并参考王磊和张英博(2023)[12]用地级市每万人中从事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数量来表示。

4.控制变量

基于宏观角度,人口流失状况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1)地方财政能力发展趋势(FLCDT):地方财政能力是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保障,而根据陈浩和罗力菲(2022)[13]的看法,存在财政能力越强,公共服务水平越高的可能,并且政府财政能力增强会对人口居留意愿产生正向溢出。而地方财政能力的发展趋势则是改善其供给质量的重要因素,参考辛方坤(2014)[14]、华迎迎和高丽娜(2023)[15]用人均财政收入衡量地方财政能力,并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将人均财政收入增长率作为控制变量。(2)地方经济发展趋势(LEDT):吴垠(2020)[16]的研究证明东北人口正在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展水平更高以及更具发展潜力的城市,因此本文将地方经济发展趋势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第三产业与人口流失问题研究的调节变量。借鉴陆丰刚和何寅平(2019)[17]做法,用人均GDP 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同时将人均GDP 增长率作为衡量地方经济发展趋势的指标。(3)工资水平(WL):根据移民理论,收入差异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将平均工资水平加入模型中作为控制收入水平的变量(见表3)。

表3 变量描述性统计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人口流失之间关系的实证结果

表4 基准模型回归结果

( 二)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第三产业发展和人口流失之间关系的实证结果

由表4 可知通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提高调整人口流失状况的效果存在区域异质性,这种差异是否与第三产业发展状况有关,即第三产业发展状况的调节效应是否存在,由模型(2)进行检验,表5 为基于模型(2)考察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与人口流失状况关系的调节效应回归结果。列(1)显示全样本下交乘项(PI× SI)系数以及核心解释变量(PS)系数即调节效应β3以及主效应β1均为正且显著,表明第三产业发展状况不仅直接影响人口流失状况,而且在二者关系中存在正向调节效应,第三产业发展状况的优化会显著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对人口流失状况的正向调整作用,假设2 得到验证。第三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提高地方财政收入以及弥补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不足,有利于吸引人口流入或遏制人口流失。除此之外,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的系数大于第三产业发展状况的系数,表明当前在东北三省34 个地级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对人口流失状况正向调整的促进作用大于第三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

表5 调节效应分区域的实证结果

分地区讨论后,表5 显示调节效应同样存在区域异质性。一是第三产业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与人口流失状况的正调节效应仅在除了省会城市或者计划单列市之外的地级市显著,在属于省会或计划单列市的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不显著(见表5)。

(三)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

1.内生性处理

为了解决内生性问题以及缓解内生性影响,以保证估计结果的有效性,借鉴陈浩和罗力菲(2022)[13],使用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以缓解内生性影响。由于年降水量以及地形起伏度会增加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的成本,进而对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提升的难度产生影响,但是对人口流失状况没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本文将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的滞后二阶项(L2.PS)以及年降水量(MAP)和地形起伏度(R)作为工具变量。同时基于模型序列相关以及异方差的影响,对2SLS、两步GMM 以及迭代GMM系数估计值进行比较,结果见表6。经检验,选取的工具变量在三种模型中均有效,且能够显著拒绝不可识别、弱工具变量的原假设。表6显示了工具变量估计的回归结果,在使用年降水量以及地形起伏作为工具变量之后,2SLS、两步GMM以及迭代GMM 中核心解释变量系数估计值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为负,说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提升的难度越大则人口流失状况越严重,与上文得出的结论一致。

表6 内生性处理

2.稳健性检验

为检验模型(1)、模型(2)的稳健性,本文引入因变量的滞后项PSit-1和PSit-2作为解释变量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并在模型中使用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的高阶滞后项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控制,采用两段系统GMM 方法对模型(4)进行估计以减少模型自身的设定误差,最后验证回归结果的稳健性。动态面板模型设定如下:

其中PLDit-1以及PLDit-2为被解释变量人口流失状况的滞后一阶和滞后二阶,PSit为核心解释变量:公共服务供给质量,SIit为调节变量:第三产业发展状况,PSit× SIit为核心解释变量与调节变量的交互项。Controlit表示控制变量:地方财政能力发展趋势(FLCDT)、地方经济发展趋势(LEDT)、工资水平(WL)。

内生性分析结果表明,模型(4)、模型(5)对内生性问题的控制是有效且稳健的。首先,Sargan 检验p 值大于0.1,在10%显著性水平上接受模型恰好识别的原假设,表明两阶段系统GMM 估计中设置的工具变量不存在过度拟合问题。Arellano-Bond 残差自相关检验中,一阶滞后项的系数估计值均在5%显著性水平上拒绝系数为零的原假设,二阶滞后项的系数估计值均在10%显著性水平上不拒绝系数为零的原假设,两阶段系统GMM 估计方法不允许存在二阶序列相关、允许存在一阶序列相关,结果表明估计结果有效,残差不存在高阶自相关问题。

两阶段系统GMM估计结果反映了人口流失状况的滞后性(见表7)。在没有加入交互项的表中,人口流失状况提升首先受到当期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的正向显著影响,证明了假设1。其次受到其自身滞后一期的影响,影响程度在56.1% 左右。对于第三产业发展状况,与静态面板模型的估计结果一致,SI 的系数虽然为正,但与静态面板数据相比,其系数和显著性上都明显降低,说明东北三省的地级市中,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和改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缺失,进而改善人口流失状况,但受制于长期的人口流失状况影响以及市场尚不完善,并不能直接起到缓解人口流失的作用,或者作用比较有限(系数低于0.1)。

表7 动态面板模型估计结果

在加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与第三产业发展状况的交互项后,人口流失状况受自身滞后一期的影响程度对比之前更低。与静态面板数据相比,交互项的系数更大,显著性更高但仍为正,因而第三产业发展正向调节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人口流失状况之间关系的结论可靠,在证明假设2 的同时也说明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和第三产业发展相结合能够吸引东北三省地级市人口回流,进一步证明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与第三产业的结合发展有助于推动人口流失状况正向调整。综上,模型(4)、模型(5)与模型(1)、模型(2)得到的结论基本一致,验证了模型(1)、模型(2)的稳健性。

(四)门槛效应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第三产业发展状况是否对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促进人口流失状况正向调整存在非线性效应,根据模型(3)对第三产业发展状况的门槛效应进行检验,得出F 值和p 值(见表8)。整体看,第三产业发展状况的单门槛效应在5%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未通过双门槛显著性检验,说明第三产业对通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提高促进人口流失状况正向调整具有单门槛效应。

表8 门槛效应检验结果

表9 为各门槛变量门槛效应值参数估计结果。可知,第三产业发展对通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提高促进人口流失状况正向调整具有非线性的正向调节作用,且随着门槛变量跨越门槛值,影响更强烈。不同发展状况下,第三产业发展对通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提高正向调整人口流失状况的影响作用不同,但均在5%水平上显著为正。当发展状况指数(SI)≤ 0.2149时,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综合得分每提高1%,人口流失状况正向调整2.8130%,对人口流失问题的缓解作用较低;当发展状况指数(SI)>0.2149 时,每1%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综合得分的提高带来人口流失状况4.5514%的正向调整。以上分析说明,随着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提高对人口流失状况正向调整的推动作用呈现出存在“正向边际递增效应”,应关注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和规模,才能保证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效用最大化以发挥正向调整人口流失状况的作用。

表9 门槛模型回归估计结果

第三产业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与人口流失状况之间关系的正调节效应仅在省会城市或者计划单列市之外的地级市显著,在属于省会和计划单列市的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不显著。表10 展示了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之外的地级市中没有跨过门槛值的地级市,这些城市通过第三产业发展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促进人口流失状况提升的作用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应将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提升相结合,利用政策激励社会资本进入以发展第三产业,使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正向调整人口流失状况的作用最大化。

表10 2021 年各地级市门槛通过情况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以2012—2021 年东北三省34 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和人口流失状况纳入分析框架,借助双固定面板模型进行基准回归,探索34 个地级市基本公共服务、第三产业发展状况、人口流失状况的影响作用机制,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提升显著正向调整人口流失状况,但是这一作用在不同类型的城市中存在差异,在属于省会城市或者计划单列市的地级市中,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提升无法显著正向调整人口流失状况,而其他地级市能够显著改善人口流失状况。

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在基本公共服务对人口流失状况的影响路径中具有调节作用。第三产业发展可以通过促进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提升以及弥补其不足,正向调整人口流失状况,但由于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存在差异,其调节效应在省会城市以及计划单列市不显著,在其他地级市显著。

第三,依托门槛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存在单门槛。第三产业发展状况跨过门槛值之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的系数显著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对人口流失状况正向调整的促进效应增强。

结合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第一,加强转移支付,提高省会城市以及计划单列市外其他地级市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水平。政府资金是保证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能够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丰富资金来源以加快这些地级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建设,从而释放改善人口流失状况的正向调整动力。一是加强中央到地方的纵向转移支付,降低东北三省的财政负担,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减少其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的压力。二是提升东北三省横向转移支付,着重发展相对落后的普通地级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减少民生福祉差异。

第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推动实现第三产业、制造业协同发展。根据研究,第三产业发展可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并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具有弥补作用。因此,政府应综合考虑地方实际情况及比较性的资源优势,推动第三产业与原有的制造业协调发展。一是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资本进入本地第三产业市场,提质并丰富公共服务供给。二是综合利用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导向作用,引导市场深化优势产业发展,使其与第三产业发展相结合,推进发展模式转变。

三是多管齐下,推动影响人口流失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与其他相关要素的协同提升。地级市人口流失程度与当地经济发展环境密不可分,因而在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的同时也要重视优化经济发展的整体环境。地方政府应当出台鼓励优质企业发展的政策,为当地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创造有利条件,进而释放市场活力,为当地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提质增速。◆

猜你喜欢

第三产业状况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1995年-2015年营业税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关关系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提高第三产业占比缘何欲速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