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睿 刘翔
2023-12-08小黛
小黛
作品:《消失的她》
成绩:第1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
最佳影片奖提名 ;第18届中国
长春电影节金鹿奖最佳女演员;
票房35.23亿人民币
2023年端午档,国产悬疑类型片《消失的她》上映,本片以破竹之势拿下35.23亿人民币票房。这个票房数字,不仅助它刷新中国内地该档期的票房纪录,同时紧随《孤注一掷》,顺利跻身本年度票房榜第四名。知名导演以监制身份的保驾护航,流量演员借多面角色的成熟转型,经典的洋葱头式悬疑情节......种种引人瞩目的热搜话题,可能使得不少观众忽略了一件处于台风眼的事情——坐在监视器后的两位青年导演,人生还是第一次执导这种体量的院线电影!
乘风 因偏爱类型片 相聚于此
在遇见《消失的她》之前,青年导演崔睿与青年导演刘翔虽然年龄相仿,但完全行驶在不同的轨道上。
从小在北京胡同中长大的崔睿,人生中观看的第一部电影是《泰坦尼克号》,视与听的冲击,令他早早领略了商业巨制的魅力。从美国南加州大学导演系毕业后,他曾先后参与《蚁人》《碟中谍5:神秘国度》《速度与激情7》等多部好莱坞商业片的制作,并以联合执行制片人的身份,加入到好莱坞大导罗兰·艾默里奇执导的《决战中途岛》剧组中。种种投身成熟电影工业的经历,使他更清晰地了解到商业与艺术保持平衡的重要性。在崔睿心中,“电影是一个造梦的机会,我觉得能够给别人造梦,是一件特别幸运的事情。”
而从材料学急转180度改修电影的刘翔,爱上这门造梦的艺术,还是在第60届戛纳电影节上,他一睹科恩兄弟西部片代表作《老无所依》的真容,第二天,毅然做了一个决定,去法国 3IS电影学院学摄影。从刘翔最爱的三部作品——《冰血暴》《老无所依》《一个字头的诞生》不难发现,相较技术,他对“故事”的痴迷更多几分,“我喜欢立体的故事,从不同的叙事角度去解读。似乎绝大多数的故事,无论线性还是非线性都是A点到B点,但人生不是这样,那是无数个十字路口的选择,是不可知的葱郁森林。”《消失的她》之前,刘翔已有长片处女作《不速来客》在国内上映。
2021年,陈思诚带着《消失的她》的剧本,出现在技术与叙事交叉的十字路口,因强类型、商业化、高话题度的鲜明特征,他很快将两位新锐导演纳入“壹同制作”的麾下。“壹同制作”由陈思诚创立,为发现和挖掘有商业创作基因的导演而设。
聊起最初对剧本的印象,两位青年导演都表达出极大的兴趣。在与陈思诚正式接触之前,崔睿在旅美求学期间,已萌生出对“唐探”系列的好感,凭借风格,他可以笃定地判断:“我和思诚导演的出发点是一致的。”2021年,他正式读到陈思诚创作的《消失的她》剧本,当即被这个故事的层层反转与人性刻画所吸引,同时,他发现,“这个剧本也给了导演很多的发挥空间,在视觉上可以做很多的设计。”不出他所料,陈思诚也颇为欣赏他表现出的职业导演思维,当即邀请他加入创作队伍。
同一年,刘翔与陈思诚因《不速来客》相识,陈思诚看片后十分喜欢,不久,他便把自己的《消失的她》剧本拿给刘翔看,问他有没有兴趣。刘翔回忆:“我看后,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完整、结构巧妙、商业元素也很足的故事,很快就答应了。不是每个青年导演都有机会接触到这么庞大且优秀的技术团队,很感谢陈思诚监制愿意选择我作为导演之一。”
破浪 60天导演大冒险 色香味俱全
对强类型、商业化电影制作方式的强烈兴趣,和对《消失的她》悬疑元素的高度认可,使得偏爱技术流的崔睿与偏爱立体故事的刘翔结为搭档,展开了一场仅有60天的“导演大冒险”。
如何将文字中的环环相扣,以镜头为乐符,呈现出跌宕起伏的视听节奏?如何引领观众从感官上,酣畅淋漓地追寻真相、享受过程?此类问题,成为横亘在两位青年导演面前的山。最终,他们达成一致:“一部戏应该有自己的Taste,不管是商业片还是艺术片,色香味都应俱全。不能简单地喂观众一些蛋白质或者碳水,有营养就够了。”
于是第一步,二人先为这场阴郁、卑鄙的谋杀案奠定了一套极致反差的影调——高饱和度、迷幻、绚烂、偏向热带雨林风格。以梵高的《向日葵》为题眼,延伸而出“阳光下的罪恶”这一基调。比如凶手何非是危机四伏的“绿”,复仇假妻子是明艳有毒的“红”,丈夫与真妻子的约会则发生在麦田、向日葵厅,是一片金灿灿的黄。然而,酒店空间的丛林感与蛇、蜥蜴等冷血动物的特写,又无不暗示着人性中涌动的暗流。对此,导演崔睿特别附上了设计说明:“这是不冲突的,越是浓艳、色彩高饱和的状态,给观众带来视觉冲击的同时,也与人物的心理状态形成强反差,反而给观众带来很大的对比感。这种高对比,就造就了反转时的爽感会更强烈。”
然而,把故事背景设置在危机四伏的东南亚海岛上并非一件轻松的事,因为特殊原因,剧组不便出国拍摄。于是在短时间内,崔睿与刘翔在海南快速搭建起一条“东南亚街”,并基于海岛本身的地形起伏,最终落地了片中“嘉年华”的重头戏。回忆起置景过程,崔睿开玩笑说:“几乎临近几个市的所有外国人都被我们找来了。”异域的面孔,配合金色的壁纸,古朴的藤、竹、石,铜深木色的家具,以及各类丝绸质感的布料,二人的极限造景,终于将观众一把拉入东南亚潮湿而危险的氛围中。同时,配合碰杯、篝火、海浪的音响多重奏,这出“爱我者予我牢籠”的大戏,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
除此之外,处女座的导演刘翔在角角落落,基于剧本的“巧思”,又为悬疑设置了不少“小问题”。对叙事兴趣盎然的他深知,如剧作家契诃夫所说,“如果在第一幕里出现一把枪,那么在第三幕枪一定要响。”尤其在悬疑片中,观众必定会对你的镜头提出若干个问题,为什么这里会出现这个动物?为什么要反复出现那座灯塔?作为创作者,他需要确保,这些提问在最后一刻都会得到解答,“观众细思就会发现,许多画面和意象就是一种情绪的渲染或人物状态的隐喻。比如灯塔是危险的信号,浪涛是悲愤的哭声;那些危险的动物出现时,暗喻的就是猎人和猎物的关系。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谁才是猎人,谁又是猎物。”
60天导演大冒险结束,第一次合作带领如此庞大、专业团队的两位青年导演,终于在“伯乐”陈思诚的现场指导与辅助中,完成了这部高票房的悬疑类型片《消失的她》。
步履不停 拓宽创作边界 解锁其它类型
无论是对由国外转国内拍片的崔睿而言,还是对从小体量升级大体量的刘翔而言,《消失的她》都提供了一次标准而成功的类型片执导经验。从此站出发,以35.23亿票房为新起点,二人对下一部有着不同的期待。
聊起新片计划,崔睿表示:“悬疑片确实是我一直比较喜欢的,因为它可以极致地去深挖一个故事或者一个社会话题,并且它的节奏、调性都有很多可以施展的空间。”但是,他也深知,作为青年导演不可能局限于某个固定的类型,对下一部,他充满尝鲜全新类型的激情,毕竟 “好的导演能够讲不同的故事,能够在不同类型里,依然发挥自己的风格”。
当然,同样的问题也摆在刘翔面前,从《不速来客》到《消失的她》,“悬疑”似乎成为了他的安全区域,但事实上,刘翔坦言:“我应该不算是一个悬疑片的影迷,连续拍摄两部悬疑电影,多少是有点巧合。”对下一部的定位,他似乎心中已有一个相对清晰的答案,“我自己还是比较喜欢讲故事的这个过程,后面的工作,应该会是一部科幻电影。”
让我们一同期待,两位各自的下一场“60天导演大冒险”,会为观众继续捧出怎样的类型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