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管理专业硕士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教学设计
2023-12-08耿新谭晓鹏
耿新 谭晓鹏
耿新,谭晓鹏.农业管理专业硕士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教学设计[J].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01):88-94.
收稿日期:2022-12-12
基金项目:中南民族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项目(YJS22107)。
作者简介:耿新,男,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E-mail:531007230@qq.com。
摘 要:课程思政是落实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结合农业管理专业硕士特点开展课程思政,是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的题中之义,也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方向。当前,农业管理专硕课程思政存在师生认识不到位、教学理念和能力需提升、教学内容“碎片化”、协同机制不健全等瓶颈。应把握好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原则,帮助学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优化课程教学设计、落实全过程思政育人以及加强部门联动,协同发力。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丰富思政元素,实现专业课与思想政治课的有机融合,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关键词:课程思政;农业管理;研究生教学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农业管理领域研究生人才培养工作。1990年,農业部《中国农科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提出培养农业科技推广等应用型研究生。2016年,农业管理专业成为农业硕士8个领域之一[1]。30多年来,农业专硕学位教育为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门功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为以课程思政为抓手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促进协同育人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农业管理专硕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
农业管理专硕的培养年限一般为2—3年,包括农业经济与政策、农业技术经济与管理、涉农企业管理、农产品营销、农业工程与供应链管理5个方向,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必修课《现代农业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专业领域课《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农业政策学》《农产品市场营销》《现代管理学》,专业选修课《农业社会学》《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等。结合农业管理专硕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发掘每门课程潜在的思想政治元素,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
(一)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进度的迫切需要
农业强国建设既取决于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也取决于农业人才队伍的培养质量。农业管理研究生教育肩负着培养高层次农业管理和创新创造人才的重要使命,是应对农业强国建设的基础布局。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这源于“高校教师80%是专业教师,课程80%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80%用于专业学习”,对学生影响最深的是专业课和专业课教师[2]。因此,研究生人才培养必须在包括课程在内的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加以落实,既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主渠道”作用,更需要专业课程发挥协同育人作用,避免“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农业管理专业硕士教育如何适应农业强国建设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快研究生教育改革力度,迫切需要加快课程思政建设。
(二)促进知农爱农为农素养相融合的重要途径
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到《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研〔2020〕9号)》《高等学校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2〔2020〕3号)》的相继出台,无不体现了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加强研究生思政教育的迫切要求。新时代研究生课程思政就是立德树人的过程,就是通过课程的教与学来育人的过程。“教育立场又是教育本质认识和教育价值取向的有机构成”。[3, 4]农业管理专硕的培养必须树立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的基本立场,这就决定了农业管理专硕培养必须是专业教育和知农爱农为农素养培养相统一的过程,其中思政课程是彰显价值观念的“关键环节”。[5]课程思政既是对课程“真善美”的教育功能的升华,也是对于服务农业强国建设育人初心的回归[6]。课程思政要改变课程学习停留在主要讲授知识的认知,通过“师—生”“人—知”互动引导,引导学生对“现代农业创新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乡村振兴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能为此做些什么”等价值观进行思考,树立强农兴农为农的志向。
(三)培养“一懂两爱”高层次人才的客观需要
培养“一懂两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高层次人才是农业管理专硕培养的目标,也是服务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目前农业管理人才培养现状仍面临较大问题,我国16所农业院校2020届毕业人数为10.08万,其中农学类毕业生为1.88万,占比18.26%;毕业生中在农业领域就业比例仅10.19%(易鹏,2022)。引导农业管理专硕投身三农一线是当前农业管理专硕教育的重要落脚点和支撑点。因此,农业管理专业教师和导师有责任发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育人元素,通过思政教育,让研究生不仅掌握实用的农业经济管理知识,还应当学习专业知识所承载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文化理念,才能造就适应乡村振兴发展需要的专业素养与过硬本领,才能真正培养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层次人才。
二、农业管理专硕课程思政建设的瓶颈
课程思政对提升农业管理专硕培养质量而言既是新机遇,也是新挑战。从实践来看,当前农业管理专硕课程思政存在如下瓶颈。
(一)“学农不爱农,学农不从农”现象普遍
农业管理研究生缺乏三农情怀,“学农”不“爱农”、“学农”不“务农”问题十分突出,学生毕业后不愿意从事农业、不愿意到农村一线建功立业[7]。如何直面这一“痛点”,畅通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的大动脉,需要从研究生生源视角来思考。
一是从报考研究生目标来看,学农不从农。相对而言,农业管理专硕研究生录取分数不高、备考工作量和难度较其他专业小。从笔者所在高校来看,大部分农业管理研究生报考的目的只是为了提升学历层次,暂解就业压力。虽然近年来第一志愿录取率不断提升,生源质量不断提高,但研究生普遍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态来读研究生,即读研究生不是为从事三农工作。
二是从专业背景来看,跨专业读研比例较高。2012年本校农业管理专业研究生具有经管专业背景的为50%,2021年该比例虽提高到57%,但农业管理专业硕士生源跨专业报考比例仍然较高。跨专业读研的学生普遍存在农学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基础较差,对研究方向缺乏清晰认识和专业认同,未系统学习过《农业经济学》《农业社会学》等基础知识。农业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对“三农”有较强的认知,跨专业读研如后期不跟进学习进度通常会出现学业困境,对农业政策和理论的融会贯通能力不强。
三是从就业取向来看,研究生的就业诉求与市场需求的目标难以达成一致。近年来,农村的软硬件环境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从业人员的收入有了较大提升。但学生对农村基层环境、待遇条件、发展空间等较为挑剔,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研究生就业取向“功利化”,使得他们不愿意主动到基层就业。很多农业管理硕士的职业规划是考公、考编,倾向于到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就业。
(二)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和能力待提升
课程思政提供了新的思政教育载体和渠道,让思政教育更深、更全,但同时也增加了专业教师开展教学的复杂度和综合度。
一是对课程建设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农业管理专业教师偏重讲授专业知识,轻课程思政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讲授专业知识是自留地、思政教学是公家田”的观念根深蒂固。教师培育学生“爱农知农为农”情怀不够,对待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投入不足,更别说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了。
二是思政要素融入课程的能力需提升。课程思政有其内在规律性和科学性,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融入要恰如其分,运用得不合理会生硬,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产生抵触感。目前,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对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融入的能力和水平离课程思政目标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待丰富
从现行农业管理专业教学大纲的设计、教材选用、教案课件编写等来看,均未涉及课程思政问题。例如,《现代农业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是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定的公共学位课,尚未编写全国统一的教材。乡村振兴战略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其内容丰富、时代性强,讲授内容需要不断结合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特征来丰富和提升,这给不断融入思政元素来设计教学大纲、教案课件及提升课堂授课效果都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
(四)课程思政建设协同机制不健全
农业管理专硕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整体联动性工程,贯彻协同育人理念,需要师生共同配合、课堂内外协同发力、相关部门协同推进。实践中,课程思政教学主要靠专业教师的单打独斗,尚未达成共识、形成合力[8]。目前,高校把专业硕士当成学术硕士来培养的倾向还比较严重,缺乏实践育人环节。加之疫情的全球性蔓延,农业管理研究生缺乏必要的涉农实践活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缺乏实践环节,缺乏对我国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理解与认识。结合专业的“思政课程群”建设滞后,尚未将各门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进行整合与综合。
三、农业管理专硕课程思政设计与优化
提升农业管理专硕课程思政的效果需要从学生、专业课教师、学校三方着手,全员协同联动;从转变思政教学理念、注重课程思政元素的整合性、落实全方位思政育人;注重思政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加强课程思政教学反馈与评价等环节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能。让研究生的所有课程都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共同担当育人之责,共同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转变思政教学理念
1. 幫助学生树立新时代农村大有作为的信念
乡村振兴为青年施展才干、成就人生价值提供了广阔天地。要增强新时代研究生服务三农的信念,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洞察国内外农业发展的趋势,树立“民族要振兴,乡村必振兴”的使命担当,肩负起服务乡村振兴的重任。研究生应充分增强知识和技能,用青春书写乡村振兴的大文章,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能。“道虽迩,不行不至”品德的养成要在农业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不断促进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让学生立志到农村中去,成为“高素质农民”“农创客”……通过自己的新理念、新技术、新作为,从“新农人”成长为“兴农人”,让乡村焕发出新活力。
老师要做好思想引领的大文章,做好研究生提高认识、开阔眼界的筑梦人,引导学生走进“希望的田野”,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谱写青春乐章。通过线上沟通、线下谈心、主题宣讲等渠道,引导学生到基层一线淬炼自身,拒当“温室里的花朵”;在广阔乡间建功立业,浇灌出理想信念之花。当学生面临人生抉择时,专业教师要积极引导研究生响应国家号召,增强服务三农工作的本领,争做新时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人。
2.教学目标是培养乡村振兴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青年:“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课程的重要内容,乡村振兴为人才施展才干、成就人生价值提供了广阔天地。通过讲授“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特岗计划”等内容,以获选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的徐本禹选择放弃城市工作,选择到山区支教,让山区孩子看到希望等典型案例介绍,切实提高农业管理研究生的“大国三农”情怀,勇于做农业现代化的领跑者、乡村振兴的引领者、美丽中国的建设者。
(二)注重课程思政元素的整合性
农业管理专硕课程中蕴含着三农“国之大者”、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乡村文化自信、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自信等丰富的思政元素。应充分挖掘农业管理课程思政元素,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整合。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要发挥引领作用,将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开发出来。
1.培养“大国三农”情怀,以强农兴农为己任
乡村振兴关乎中国式现代化大局,课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来把握、思考新时代三农工作。三农问题从来就不只是单纯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让学生理解“国之大者”,必须树立大局观念、系统思维,理解三农不能只算经济账、眼前账。比如土地制度改革不是简单的生产资源要素的配置问题,而是关系党的政策在农村的基石和社会的稳定;乡村建设问题也不只是改善农民的生产农活条件,还涉及乡村治理与生态环境建设。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严守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念兹在兹。通过讲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粮食安全作出的贡献和努力,让学生明白从“饥饿”到“温饱”、从“吃饱”到“吃好”的艰难历程,明白只有“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才能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确保国家安全,引导学生学习袁隆平身上所体现的躬耕田野的科技精神、脚踏实地的追梦精神。今年以来,俄乌战争持续引发粮食供给紧张,引发各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要让学生明白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要树立“大食物观”,研究食物结构变化趋势,理解科技进步对农业创新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引导学生树立依靠科技进步强农的责任感。
2.注重人民立场的呈现和深化
一是共同富裕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生活富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摆脱贫困的伟大实践和巨大成就:一是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蕴含了丰富哲理,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关注贫困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二是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就是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有助于研究生增强对各历史阶段农村贫困状况的认知,增强学生对脱贫攻坚成就所彰显的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三是脱贫攻坚感人事迹。通过讲授“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黄文秀等扶贫干部的感人故事,充分还原和展现脱贫攻坚的真实情况,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9]。深刻阐明我国从脱贫攻坚到迈向共同富裕所蕴含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使学生深刻理解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二是党的百年土地政策折射出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1921年,中国共产党拉开了探索以人民为中心的土地政策的序幕,真正实现了“民有恒产”和“梦圆安居”这一千年理想。通过系统向学生讲述我国的农地制度演变,如从井田制、均田制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再到“敢于创造、敢于担当、敢于奋斗”的“小岗精神”、家庭承包责任制及当前的“三权分置”。通过对土地制度与政策的梳理分析,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三农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历史认同感,增强学生对于农村改革创新的认同感,充分理解党的土地政策顺应时代发展和对人民首创精神的尊重。
3. 践行乡村文化自信
一是农耕文明自信。我国的农业生产,传承了中华上下五千年厚重的文化底蕴。农耕文明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色,积淀了宝贵的农学思想,在世界农业文化史上都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例如,战国时期修建的都江堰,体现了“道法自然,人水和谐”的千年智慧与工匠精神。“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农耕文化的伟大创造,体现了农耕文明与天人合一的智慧追求。我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涵盖稻鱼共生、桑基鱼塘、湿地农业、山地梯田、农牧复合、草原游牧等类型多样的生产系统,是理解农业生产和农耕文化的重要素材。农业管理课程教学中应通过介绍传统农耕文化,鼓励研究生勇于创新、奋斗不息和追求真美,提高研究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增强农耕文化自信。
二是生态文明的制度自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农业管理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元素,如讲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浙江安吉县余村践行“两山论”发展道路、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中国第一个世界农业文化遗产)、湖北潜江稻虾共作的种养结合生态农业等。引导研究生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生态观。
4.坚定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自信
农业管理专业研究生首先要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农情,正确认识“大国小农”是我国农业基本国情。“大国小农”在当前具体体现为城乡二元体制与城乡发展不平衡、超大规模人口与大规模农村劳动力外流、人多地少资源禀赋基础上的小农户经济、生态环境脆弱、发展受到资源环境硬约束、社会主义公有制体系下的农村集体所有制等,这对理解我国国情农情具有重要价值。深刻理解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理解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共同富裕之路、质量兴农之路、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乡村善治之路、中国特色减贫之路的科学内涵和历史必然,增强研究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的道路自信。
(三)落实全方位思政育人
课程思政中的课程不仅指显性课程,也包括隐性课程。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10]课堂是课程思政的主阵地和核心,但课程思政不完全等同于课堂思政,师生对实践环节、特色活动、科研课题、专题研讨、翻转课堂、汇报交流等隐性课程重视程度不够[11]。隐性课程是课程思政的重要补充,特别是对研究生这一高层次群体来说,强调和加强隐性课程思政效果更为重要,有助于形成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1. 增强实践环节的育人效果
培养农业管理专业硕士应重视和加强实习实践环节,让学生用脚步丈量田野,加深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对农村实践的了解,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一是倡导社会实践,培养乡村振兴的践行者。在寒暑假和节假日,引导研究生结合毕业论文选题积极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用理论宣讲、科技支农、乡村支教、生态环保宣传、文明乡风倡导等方式助力乡村振兴。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自觉革除天价彩礼、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不良习俗,倡导文明新风;利用自身所学,积极为乡村治理建言献策,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参与植树造林、垃圾分类处理等小事,做乡村振兴的忠实实践者。二是学习参观增见识。例如带领学生参观咸宁市嘉鱼县官桥八组,了解官桥八组如何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小组变为集科研于一体的大公司,增强服务农业发展的信心与信念。参观湖北省现代农业展示中心,了解湖北省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成效。实地调查潜江小龙虾产业发展现状,感悟稻虾共生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让学生明白实现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關键。就近参观武汉市紫薇都市田园(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武汉市科普教育基地、湖北省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游览学生科普教育等四大功能区,感悟农旅融合发展的成效。通过将教室搬到田间,变“坐着听”的课堂讲授为“干中学,学中干”的实践培训,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从事农业生产是有奔头的、职业农民是有前途的。增强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习的获得感,树立把青春挥洒在田间地头的信念。
2.举办主题特色活动
如开展“总书记来过我家乡——我看家乡十年发展变化”征文活动,发动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回访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看望慰问过的农民群众。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祖国的大地,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中国精神,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人民呼声,用自己的内心去感受时代的脉搏,增强对“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认识和体会。笔者所在的学校,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举办该活动,邀请李发顺(云南省腾冲市司莫拉佤族村村民)、马麦志(甘肃东乡族自治县的布楞沟村)、吉好也求(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村民)在线讲述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慰问过自己后的生活变化,成为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3.增强案例教学
通过典型案例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明白三农工作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讲授费孝通深入大瑶山调研的经历,体现总书记提出的“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提高其专业认同度;以笔者调研过的甘肃省临夏州东乡县布楞沟村摆脱深度贫困的伟大变革,增加学生对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自信。
4.加强研究生课题思政
研究生课题思政是在思政教育寓于研究生参与课题的各个环节中,在研究生与导师的互动、同心协力攻克开展课题研究中实现协同育人效果。应增强研究生系统科研训练,在选题、开题、研究实施、论文撰写、答辩各环节融入思政元素,以大平台、大项目促进研究生培养,提升研究生理论务农的本领。
(四)注重思政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1.增强人文关怀,因材施教
教师的理想信念、人文素养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课程思政建设成效。除了课堂上的教学,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在课下、在生活中言传身教,做到课上与课下教学的统一,做到生活处处有思政。专业教师要注重为人师表,吐辞为经、举足为法,通过课堂上的一言一行,自然而然地影响和关爱学生,在言传身教中使思政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基层工作经历,针对研究生的思想、学习和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主动与学生互动交流,关心学生成长成才,用学生熟悉的事例、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课程思政教育。
2.充分发挥榜样的教育引导作用
课程思政要讲授农学领域的优秀人物和先进事迹,用榜样的力量感染研究生为农的理想和信念,激发共鸣。例如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开创山区扶贫新路的“太行山愚公”李保国教授30多年坚守在科技扶贫第一线,把毕生精力投身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用模范行动彰显了党员的优秀品格;党的二十大代表张桂梅全部身心投入边疆农村教育事业和儿童福利事业,事迹催人泪下。
3.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
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时代,传统的“灌输式”教学难以提高研究生兴趣。课程教学中应充分运用抖音、B站、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讲授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认同感,提高课程思政的效果,达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效果。
(五)加强课程思政教学反馈与评价
1.注重人才培养效果的提升
尊重研究生的主体地位,鼓励研究生参与教学设计、教学改革和教学评价。人才培养效果是课程思政建设评价的首要标准。通过研究生学习态度、学习动力、敬业精神等动态掌握学生学业成绩变化;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课程思政教学的认同度和满意度;通过“心得评语”了解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和学习心得体会。
2.完善课程考核
创新考核方式,严格课程考核。根据课程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等的特点确定考核方式,注重考核形式的多样化、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对研究生基础知识、创新性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重视教学过程考核,加强考核过程与教学过程的紧密结合,通过考核促进研究生积极学习和教师课程教学的改进提高。
3.将课程思政质量纳入评价体系
把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纳入“双一流”建设评价、学科评估、研究生教学成果奖评审等,构建多维度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4.强化课程思政体制机制建设
加强研究生课程思政项目立项力度,多渠道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培训,提升教师对课程思政元素的充分挖掘和运用的能力。提升教师的思政专业化水平,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支持高校教师到涉农政府部门挂职锻炼,为丰富教师思政素养提供有效支撑。
结语
农业管理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通过教学实践探索,找到强化、整合课程思政建设的新思路,不断推进农业管理专硕课程思政建设,将课程思政落实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提升育人质量,为我国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 农业推广硕士学位的创立[EB/OL].[2012-04-27].http://www.mae.edu.cn/info.do;jsessionid=DC542C706078B1FD73BB6A90B6E9F910?columnId=11475.
[2]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2016-12-08].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612/t20161208_291306.html.
[3] 萬玉凤,梁丹.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教育部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N].中国教育报,2020-06-06(01).
[4] 刘庆昌.教育之思的基本范畴及其理解维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4):109-121.
[5] 易鹏,吴能表,王进军.新农科课程思政建设:价值、遵循及路径[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5):78-87.
[6] 漆勇政,孙倩茹.农林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06):46-48.
[7] 张拥军.新农科视野下农林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21(Z2):35-37.
[8] 邱秋云.脱贫攻坚背景下高职涉农专业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J].高教探索,2020(12):93-97.
[9] 张博.把脱贫攻坚精神融入“大思政课”[N].中国教育报,2022-08-15(03).
[10]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光明日报,2019-03-19(01).
[11] 杨晓宏,郑新,梁丽.“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0(12):71-78.
(中文校对:沈兴兴)
Excavating and Teaching Desig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the Major of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GENG Xin TAN Xiaopeng
(Cast the Chinese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Research Base, South-Central Minzu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3)
Abstract: Courses for ideological,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basic work to implement the “trinity” education concept of value shaping, ability training and knowledge teaching.Integra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jor in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courses for ideological, political education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ostgraduate talent training and also the direction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reform. At present, there are some bottlenecks in the ideological,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undergraduate course, such as teachers and students lack of understanding, the need to improve teaching concepts and abilities, the “fragment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the imperfect coordination mechanism. We should grasp the principles of courses for ideological, political education , help students actively change their employment concepts, optimize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design, implement the whole proc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linkage of departments to work together. Deeply excavate the ric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contained in the curriculum, realiz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courses for ideological,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rovide talent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power.
Keywords: courses for ideological, political education;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postgraduate teaching
(英文校譯:舒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