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肠化湿方”及其联合气交灸辅助治疗大肠湿热型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2023-12-08徐陆周李雅芹

江苏中医药 2023年12期
关键词:活动期西药证候

李 旻 徐陆周 李雅芹 彭 程 王 若

(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 210029)

中医认为,UC活动期的核心病机为大肠湿热,以清化肠道湿热为基本治法疗效明确[4-5]。清肠化湿方是岐黄学者沈洪教授在治痢名方芍药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化裁而成。临床证实,清肠化湿方能有效改善轻中度UC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能促进内镜应答、降低炎症反应[6]。灸法作为治疗UC常用的中医特色疗法,具有温暖经络、宣通气血的作用[7]。气交灸是一种隔碗艾灸,选取任督二脉阴阳相交气交之处的神阙穴,通过燃烧艾绒产生艾热力、渗透力等使碗底产生轻微负压吸附于皮肤上,助推卫气循行、调畅气机,气机畅则水湿运化无阻,起到清化肠道湿邪之效。既往研究表明,气交灸可通过调节胃肠激素、肠道菌群、免疫代谢等方式以改善胃肠道功能[8-10]。本研究观察了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肠化湿方或清肠化湿方联合气交灸对大肠湿热型轻中度活动期UC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炎症指标等的影响,并进行疗效比较,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收治的大肠湿热型轻中度活动期UC患者10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5例。中药治疗组因不能坚持服用中药、其他个人原因共脱落3例,最终完成32例,另2组无脱落/退出病例。西药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36.03±5.81)岁;平均病程(5.40±2.33)年;活动期严重程度轻度16例,中度19例。中药治疗组男16例,女16例;平均年龄(38.94±9.49)岁;平均病程(4.50±2.45)年;活动期严重程度轻度15例,中度17例。联合治疗组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38.17±8.53)岁;平均病程(5.03±2.94)年;活动期严重程度轻度17例,中度18例。3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江苏省中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批号:2023NL-090-02)。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11]中UC的诊断标准,结合临床表现、肠镜及病理学表现综合分析以明确诊断。临床表现:具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肠绞痛等典型表现,或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肠镜检查:结肠和直肠连续性、弥漫性炎症反应,肠黏膜糜烂、溃疡形成。病理检查:肠腺基底隐窝变形、萎缩等结构改变及中性粒细胞浸润,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增多等炎性表现。排除感染性和其他非感染性结肠炎即可诊断。

1.2.2 严重程度分期标准 采用改良Mayo评分系统将UC病情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活动期按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11]。改良Mayo评分系统从排便次数、便血、内镜发现、医师总体评价4个维度计分,总分为12分,总分≤2分且无单项评分>1分为缓解期,评分>2分表示处于活动期,>2分、≤5分为轻度活动期,>5分、≤10分为中度活动期,>10分为重度活动期。

1.2.3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年)》[5]中“大肠湿热证”UC的辨证标准进行制定。主症: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次症:肛门灼热,身热不扬,口干口苦,小便短赤。舌脉: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具备2项主症、1项次症,参考舌脉即可诊断。

1.3 纳入标准 符合UC中西医诊断标准,属大肠湿热证轻中度活动期患者;年龄18~65岁;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Research on Developing Tourism Products of Travel for Stud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ANG Zhanlong,JU Hong,ZHANG Guocheng 97

1.4 排除标准 入组前2周接受过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治疗者;合并严重并发症者;有严重精神障碍、沟通障碍,无法配合诊断和治疗者;妊娠期患者;肚脐周围皮肤有破溃、炎症或瘢痕组织者。

1.5 脱落标准 依从性差,无法完成治疗者;因严重不良反应退出者;因出院、转院或个人原因自行退出者。

2 治疗方法

2.1 西药对照组 予美沙拉秦缓释颗粒(上海爱的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164,规格500 mg×10袋)口服,1.0 g/次,4次/d。

2.2 中药治疗组 在西药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清肠化湿方加减,基础方药物组成:黄连6 g,黄芩10 g,白头翁10 g,炒白芍20 g,炒当归10 g,煨木香10 g,肉桂3 g(后下),生甘草6 g。随症加减:便下脓血明显者,加紫珠叶20 g、紫草15 g;腹痛甚者,加徐长卿15 g、延胡索10 g;腹泻、脓血便稍有缓解者,去白头翁、肉桂,黄连减为3 g,加党参15 g、茯苓15 g。中药汤剂由江苏省中医院中药房提供。每日l剂,水煎,分2次温服。

2.3 联合治疗组 在中药治疗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气交灸。气交灸操作者均为通过理论及操作考核的护士(护师),且为具备资质的专、兼职中医治疗师。操作方法:患者取平卧位,医护人员在患者神阙穴及其周围皮肤涂抹生桐油,随后将预热的陶碗倒扣于神阙穴,铺洞巾覆盖脐部周围,大毛巾覆盖患者腹部以保暖;在碗足的凹坑内放上艾柱,点燃,每次灸3~5壮,燃毕待陶碗温度降至微温后取下,用毛巾吸干水气,盖好衣被保暖。1次/d,连续治疗6 d后休息1 d。治疗期间嘱患者闭目养神,集中注意力于神阙穴附近,灸后15 min喝1杯温开水,注意保暖。

3组疗程均为8周。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3.1.1 中医证候评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2]132将主症(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按无、轻、中、重分别计为0、2、4、6分,于治疗前后对3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评分。

3.1.2 炎症指标 于治疗前后检测3组患者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及粪钙卫蛋白(FC)水平。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CRP水平,检测仪器为特定蛋白分析仪(Aristo,深圳市国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采用光学比浊法测定ESR水平,检测仪器为全自动血沉仪(ALIFAX Roller20,上海聚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采用定量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FC水平,试剂盒购自南京虹泉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3.1.3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治疗期间观察3组患者有无恶心呕吐、肝肾功能损伤、烫伤等不良事件发生。

3.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2]133于疗程结束后对3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按照尼莫地平疗效评价标准分为临床缓解、显效、有效、无效。改善率(%)=[(治疗前主症总分-治疗后主症总分)/治疗前主症总分]×100%。临床缓解:治疗后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改善率≥90%;显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显著改善,改善率≥70%、<90%;有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有改善,改善率≥30%、<70%;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变化甚至加重,改善率<30%。总有效率(%)=[(临床缓解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IBM SPSS 26.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本研究所有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最小显著差异)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3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治疗前3组患者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等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中药治疗组上述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和西药对照组治疗后(P<0.05);西药对照组仅黏液脓血便评分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中药治疗组各项中医证候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x-±s) 单位:分

3.4.2 3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比较 治疗前3组患者外周血CRP、ESR、FC等炎症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中药治疗组上述炎症指标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明显低于西药对照组(P<0.05);西药对照组仅ESR、FC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CRP、FC水平明显低于中药治疗组(P<0.05),ESR水平与中药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炎症指标水平比较(x-±s)

3.4.3 3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西药对照组、中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60.00%、90.62%、97.14%。联合治疗组、中药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P<0.05);联合治疗组、中药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3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5 3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西药对照组出现肝功能异常1例,联合治疗组出现胃肠道反应1例,予对症处理后均恢复正常,继续完成本研究。

4 讨论

UC发病与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异常、感染、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相关[13],由于病因尚不明确,现代医学对UC采取的治疗措施十分局限。轻中度活动期UC患者的一线用药为5-氨基水杨酸制剂,美沙拉秦作为其代表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减少炎性介质的合成以达到抗炎作用[14]。然而美沙拉秦的治疗效果相对单一,对于那些疗效不佳且容易复发的患者,预期疗效不佳。因此,寻找更加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已成为迫切需要。

根据UC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于中医学“久痢”“休息痢”范畴。本病病因责之于饮食不节、感受外邪、情志失调等,病机为气郁化热(火)、脾虚生湿,湿热蕴结于肠道,损伤肠络,久之血败肉腐,出现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故应治以健脾行气、清肠化湿[15]。清肠化湿方以黄连、黄芩、白头翁为君药,功在清化肠道湿热之邪,发挥凉血止痢之功;炒白芍柔肝理脾、敛阴养血,煨木香行大肠之气滞,又能理气健脾,炒当归补血活血,合“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之理,共为臣药;佐辛热温通之肉桂,助炒当归、炒白芍调气行血;甘草为使,调和诸药,生用尚有清热解毒之效。全方重在清肠化湿控制肠道炎症,辅以调气和血、敛疡生肌,与UC活动期湿热蕴结、肠络受损之病机相呼应。《素问·六微旨大论》[16]言:“天枢之上,天气主上;天枢之下,地气主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神阙穴部位为身体的气交部位,是人体阴阳转化、气血上下运行的枢纽。气交灸治疗UC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通过陶瓷碗产生的轻微负压及温煦热力,促进卫气及营血循环的改善,其热力柔和不伤阴,不增加患者的肠道负担;隔碗艾灸使温度持久舒适温煦,更换艾柱时,碗内灸温的起伏变化带动神阙部位气机升降出入,调达气机,使水道通畅,有利于祛除湿邪;神阙穴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可增强艾灸的感传效应,通过辐射周围的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及双侧大横、天枢等穴位,以达到顾护脾胃中焦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肠化湿方后患者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等UC活动期典型症状得到显著缓解,CRP、ESR、FC等炎症因子水平亦显著降低,总有效率显著提升,联用气交灸后CRP、FC水平进一步降低。表明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清肠化湿方或清肠化湿方联合气交灸均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而气交灸在降低炎症因子方面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气交灸通过调畅胃肠气机使清肠化湿方中有效成分在肠道得到充分的吸收,从而获得疗效增益。

综上,清肠化湿方、清肠化湿方联合气交灸辅助治疗均能显著缓解大肠湿热型轻中度活动期UC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且清肠化湿方、气交灸联用在减少炎症因子方面更有优势。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观察的炎症因子种类较少,下一步拟设计大样本、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联合疗法对不同类型促炎因子及抑炎因子的影响,为本疗法的临床推广提供更多依据。

猜你喜欢

活动期西药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养阴化瘀方联合强化西药方案治疗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研究
抗生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50例
扩心宁煎剂联合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