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串舞,以舞叙史
2023-12-07李春晓
随着北京舞蹈学院《舞动百年——建党百年百部舞蹈作品思政案例》,以及各校组织的研究成果《剧目排练》《舞蹈作品赏析》《中国古典舞基训》《中国民族民间舞》等样板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的不断涌现,高校编舞技法课程正在稳步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蜕变,所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中蕴含的不可取代的思政教育价值越发凸显。延续历史发展脉络创作舞蹈作品,以舞蹈的形式串联叙述历史,不仅是叙述历史的一种新颖独特的形式,更是传扬中华优秀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将以史串舞、以舞叙史作为创作研究导向,对于高校编舞技法课程革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 高校编舞技法课程教学实践现状分析
1.1 基础有限,不足以支撑编创
学生进行舞蹈编创,要在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有了一定基础以后才能进行。为了编创出优秀的舞蹈作品,他们要善于观察、整合、筛选、沉淀。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要编创出优秀的舞蹈作品,没有日积月累的经验积累和扎扎实实的基础可不行。但是很多学生并不是从小就学习舞蹈,舞蹈经验和基础不能与诸如北京舞蹈学院等专业舞蹈院校的学生相比,学生存在着知识面窄、接触面不广、知识储备不足、编舞没有头绪、思想上没有跟上时代变化等问题,因此在实际的编舞工作中他们会发现,他们的经验和积累并不能支撑编舞主题的确立以及选材,甚至多数同学出现积累的素材与创作灵感脱节的现象,导致在创作初期进展并不顺利,出现了选题焦慮。这种选题焦虑对学生们的影响是较大的,溯其根源,还是因为他们观察不细致,亲身体验不够,研究程度不深入,创作主旨浮于表面、思想性不强。总体上可归结为高校学生的创作思维还未养成,没有一个系统性的架构。
1.2 意识养成与创编思维构建的迫切需求
编舞技法课程要注重对学生编创意识、舞蹈语言和编舞技巧三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其中,“编创意识”所处的地位最为重要。对于学生编创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此要对学生的主观意识、创新意识、文化意识、现代意识、舞蹈本体意识等进行综合系统性的培养[1]。具体来说,主观意识:在艺术现代化的创作进程中,主观意识的培养是最容易的,编创者在不同环境氛围下根据各种提示形成了对于客观存在的事物进行感悟与解释的意识,好奇心与探索心被不断激发出来,能进一步推动舞蹈编创灵感的迸发。创新意识:为了使所见所闻能够有更好的呈现,创新意识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在追求创新的过程中,也需要杜绝毫无章法、过于天马行空的创作,要适度而为。当找到了“度”的精准定位后,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是有内涵的。文化意识:以文化为根基的“度”是最合适的。因此,对于学生的文化意识的培养也是不可或缺的,文化是赓续中华民族发展的独特精神标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更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源泉。作为编创者,首先应该清晰地知道自己的来处,其次要做到认同自己的来处。这是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往往多数的学习者并没有做到。如果不知道尊重传统文化,那么创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能创作出真正的好的作品。现代意识:创作导向下的立意决定着作品最终的高度,立意不好,不仅会使作品的最终呈现效果大打折扣,同时也可能使前期所做的一系列工作功亏一篑。所以,舞蹈创编一定要具有现代意识,创编出来的作品要与时俱进。最后,除具备以上意识之外,还是要回归到舞蹈本身,强化舞蹈本体意识,重点研究以怎样的动作表达怎样的心理情感,以主次分明的本体意识,抓住创作作品的灵魂所在。经过分析,以上五大意识在具体的教与学中齐头并进,缺一不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并利于学生构建起具有逻辑性的创编思维[2]。
1.3 意识先行思政育人的实践倾向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思考如何使学生拥有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和坚实可靠的创作依据。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到拥有编创意识的重要性,需要养成意识先行思政育人的实践倾向。意识先行无疑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手段,意识的达成要先于舞蹈作品中具体动作的创作,意识能更好地指导和控制动作的发展。以思政元素的影响力,引导学习者形成思想上的行为习惯,并从根本上提升其思想境界,以思政之力激发学习者们的智慧,辅助学习者时刻拥有不竭的创作源动力,已然成为当下编舞技法教学中革新的重点。
2 以史串舞、以舞叙史导向下的课程思政
鉴于具体实践中学生们面临的问题以及主流文化背景下当代舞蹈创作发展之趋势,以史串舞、以舞叙史的导向作用愈发显著。这不仅是编舞技法课程教学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编创者的创作源动力以及创作思维养成的必要途径。以史串舞、以舞叙史的导向,能极大程度地促进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学生在学习理论和具体实践中感悟历史文化、不断受到文化精神的净化从而得到思辨能力的强化。凭借强大的主流文化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以及联动新旧知识,善用基本概念、技法理论,层层递进解决问题,有助于推动学生逐步建立起探索文化的意识,聚焦文化,开拓创新[3]。
所谓编创就是要发展,编创出文艺精品才能保证舞蹈学科的长足发展,资华筠先生曾在2002年发表的文章《面向21世纪舞蹈学科建设的思考》中提及:“对于我们面向未来的舞蹈学科建设而言,有以下几个发展重点:第一,如何更有效地发挥既有成果的作用;第二,如何以更新的视角和方法在传统强项中注入活力;第三,如何根据实践需要开发新课题;第四,如何针对舞蹈实践提炼出具有本质意义的理论问题,并作出科学解释。”以上四个方面提及的问题至今在舞蹈学科架构中颇具借鉴意义和启示意义。因此,要从以上四点出发,发挥其引领作用,并充分突显以史串舞、以舞叙史的导向作用,在反复推敲中,形成具有较强逻辑体系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2.1 强化专业基础课程文化资源渗透实效
当下,各专业基础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还需继续强化。应结合资华筠先生提出的第一点,深入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发挥既有成果的作用。经过实践表明,课程《剧目排练》《舞蹈作品赏析》等具有颇为重要的价值。通过对课程内容的精心安排,非常有利于实现文化资源的渗透。例如,教师可以在《满江红》《沙湾往事》《乳娘》等作品的欣赏、排练过程中,引导学生着眼于不同的历史时间节点,在对形象角色的演绎与诠释中,接受不同时期历史文化精神的洗礼。这有利于从根本上拓展学生新视野,拉近历史文化与学生的距离,让历史文化的魅力深刻地陶染学生[4]。
2.2 梳理资源创建多元的思政融入点
首先,因地制宜整合统筹优质历史文化资源。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如果没有头绪,整合工作就很难进行。以因地制宜作为切入点,能够很快找准思路。其次,可以通过设立专题,为实践训练提供重要的单元指引。设立专题后再进行具体分析,既可以找准不同时期历史文化的差异性,也更易于挖掘出每个专题范围内的共性精髓。最后,从形象、背景等方面探索出可舞因素,完成教学内容系统化的整合与充实。
2.3 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实践成果转化路径
为了更好地发挥历史文化资源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可以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创新成果的转化:一是伟大精神的高度凝练。此处以红色历史文化为例。红色历史文化其本身具有生命力强、感染力强、内涵丰富等特点,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内容。其所蕴含的革命文化和革命道德都是红色文化的组成部分,具备极强的意识形态功能[5]。对此类作品进行创作实践,有助于同时推进红色文化教育和意识形态教育,引发思政教育层面的精神共鸣,同时宣传革命文化和红色文化精神。因此,伟大精神的凝练可以更好地明确作品本身所弘扬的主旋律,上升作品主题高度,对于历史文化資源实践成果而言是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基础的路径。二是积极转变教学方式。教师本身应明确认识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限于引导学生关注特定的舞蹈动作怎样创作,更应该尽所能地引导学生关注和挖掘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和传统,主动引导学生学习和认识其中的精神内核,树立起崇高的信仰追求,并将其外化为生活中具体的实践成果,让思政教育贯穿始终。三是积极返归、追溯实践根源[6]。在创作时,学生需要深入了解历史事件,揣摩人物心理,为了最终呈现出更好的作品,对服装、道具、音乐等方方面面都需要进行反复的考量,教师要督促学生以认真、严谨的态度面对整体实践过程。
2.4 实践产出考核机制的健全
对于阶段性学习成果的考核测验,可采用专题研究报告、实践根源分析汇总以及学习总结等任务形式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则主要是以学生的参与、体验、感受学习活动为主,并以微视频大赛、青年文化筑梦之旅等社会实践为辅。学生最终将视频成果发布于共享平台上,可以起到促进他们产出的导向性作用。
3 高校编舞技法课程中以史串舞、以舞叙史的价值呈现
3.1 高校编舞技法课程中以史串舞、以舞叙史的文化价值
以史串舞,有助于编创者形成系统的艺术思维,促使创作者不断地返归历史、回溯历史文化;以舞叙史,则是以舞蹈作为载体,运用不同的手法使历史文化得以叙述展现,达到弘扬传统历史文化的目的,赋予传统历史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以新样貌呈现于观者面前,进而激发其强烈的共鸣。通过导向思维的引领,使编舞技法课程承担起继承历史文化与弘扬精神文明的使命,不仅能使学生逐渐建立文艺作品创作自信,同时不断督促着编创者主动探索传统历史文化中所蕴含的艺术精髓、审美情趣以及丰富内涵。
3.2 高校编舞技法课程中以史串舞、以舞叙史的思政教育价值
以史串舞、以舞叙史的具体实践行动,有助于促使编创者形成较强的思辨能力,尤其在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上,可以让编创者更好地甄别创作可塑内容、思考如何讴歌历史文化精神、思考介于抒发情感的形式。有助于编创者在思辨的过程中,做到时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为创作目标进行创新,铸牢历史意识,以当代视野进行审视舞蹈编创,逐步具备诠释主体的能力;以舞蹈为媒,采用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手法,传递精神文明,抒发家国情怀。
4 结语
总之,每部作品都承载着编创者的思维、视角以及技巧。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采取相应措施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甚至要将该创作导向提早渗入到编创者的初学阶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定的编创“习惯”,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养料去精心浇灌自己的作品,使作品的整个创作过程具备其应有的价值。目前,很多学生在不断的创作中,收获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已经悄然实现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教学目标,产生了一定的思政教育价值[5]。路漫漫其修远兮,将以史串舞、以舞叙史作为创作研究导向,扎扎实实落实到高校编舞技法课程革新中。
引用
[1] 张溪璐.编舞艺术发散思维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09 (07):145-146.
[2] 吴莉兰.意识对于舞蹈创作的重要性[J].艺术科技,2013,26 (06):115.
[3] 张进文.论舞蹈编导创新意识的来源[J].戏剧之家,2023 (13):120-122.
[4] 苏娅菲.新时代民族舞蹈创作题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塑造与表达——以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参评作品为例[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3(02):88-92.
[5] 杨小凤.山东红色题材舞蹈创作发展及思政价值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3.
[6] 苏娅.优秀传统舞蹈文化资源的当代舞台转化形式探索——由“双创”理论看孙颖舞蹈作品创作的当代价值[J].舞蹈,2022(01):41-44.
作者简介:李春晓(1993—),女,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讲师,就职于山东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