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俞秀松对新疆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历史贡献

2023-12-07李理想

西部学刊 2023年21期
关键词:俞秀松反帝民族团结

李理想

(新疆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乌鲁木齐 830052)

俞秀松(1899—1939年),浙江诸暨人,中共上海发起组的成员,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作为较早进疆的共产党员,他结合个人青年工作经验,担任新疆学院和省立一中等教育要职,重视对青年的培养,特别是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锻造出一批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新疆青年。本文就俞秀松对新疆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历史贡献作一探讨。

一、俞秀松入疆工作前新疆青年的教育概况

1935年俞秀松受共产国际委派赴新疆帮助军阀盛世才开展工作。在此之前的新疆,受军阀杨增新、金树仁相继统治二十多年。杨、金二人为了稳固自己的独裁统治,实行愚民政策,压抑民智,造成新疆的教育文化事业极端落后,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极其缓慢。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大青少年接受不到学校教育,在校学生占人口比例不足百分之三。那时的学校多集中于城镇,只有官僚、商人和公务人员子弟可以入学,普通的平民青年根本没有机会接受教育,在文化上处在蒙昧无知、尚未开化的落后状态。

从1931年起,由于政局不稳,战乱频繁,造成新疆社会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各族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1933年4月,陈中等人争取归化军(指入疆的俄国白卫军,后加入中国国籍)和东北军的支持,发动了新疆军政官员推翻金树仁统治的事件(即“四一二”政变),但最终政权被盛世才窃取。盛世才在依靠苏联的帮助平定了马仲英等势力,实现了新疆和平后,为维护自己的独裁统治,审时度势,建立了亲苏政权,提出了反帝、亲苏、民平、清廉、和平、建设等“六大政策”,使新疆各项事业有了一定进步,农村经济和商业贸易逐渐恢复,社会开始正常运转。1935年夏季,共产国际派遣以俞秀松(化名王寿成)为首的一批联共党员来到新疆帮助盛世才开展工作,担任教育要职,新疆教育的落后局面逐步获得改变。

二、俞秀松在新疆开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举措

俞秀松入疆工作适逢抗战时期,新疆教育极端落后,各族青年的知识结构、社会阅历不尽相同,新疆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项特殊复杂的工作。针对这种现实情况,俞秀松采取了以下有益做法。

(一)以马列主义为内容,培养青年学生的革命信仰

俞秀松在新疆工作期间,敏锐地发觉盛世才打着伪信马克思主义的幌子获得苏联的援助和支持,他利用盛世才这一政治投机性,借宣传“六大政策”为名,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在新疆的“启蒙运动”。俞秀松任省立一中校长和新疆学院院长后,制定了“以民族为形式,以马列为内容”的教育方针,在学校公开传播马列主义。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革命信仰,他把马列课程设为必修课,并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内地先后聘任陈培生、刘佛吾、边燮清等专业教师来新疆学院任课,同时加强对学院的管理,调整专业设置,改进教学方法,根据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学科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俞秀松通过讲授开学第一课来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革命观,在省立一中开学第一课上他讲《树立革命人生观》,教育青年要理清革命婚姻家庭的关系,在新疆学院新生开学第一课上他讲授《辛亥革命的教训》,这两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开学第一课”对当时的青年来说无疑起到了旗帜的作用,为青年树立正确革命信仰作了正向引导。

(二)创办文化书店和进步报刊,为青年提供马列主义营养

除教育要职外,俞秀松还担任新疆反帝联合会秘书长,在此期间他组织成立图书资料室,主要收集马列经典著作以及相关进步书籍、报刊。1936年,新疆成立文化书店,从苏联和内地购进大批马克思、恩格斯和毛泽东等人的著作及其他马列主义读物,为青年提供精神食粮。除了图书资料,俞秀松还重视进步报刊的创办,1935年9月,他参与创办的反帝会机关刊物《反帝战线》出版,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他还指导创办了《新疆文艺》《时代画报》《新疆妇女》《新芒》《新疆青年》等报刊,这些报刊以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新政府“六大政策”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等内容为主,引导青年关心国家大事,树立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在俞秀松的引导下,新疆青年学习革命理论蔚然成风,苏联国际书店和迪化文化书店只要一有新的理论书籍出售,许多读者听到消息后总是天不亮就去排队,抢购一空。买不到书的青年也肯下功夫,利用休息时间到反帝会图书馆阅览、抄写《政治经济学讲话》《新哲学教程》等书籍[1]。

(三)以爱国主义为灵魂,宣传抗日救亡思想

俞秀松在担任反帝联合会秘书长期间,以反帝会为阵地团结各族青年,教育各族青年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一是开设革命理论骨干培训班,培养反帝爱国人才。在担任反帝联合会秘书长期间,俞秀松加强反帝会的基层组织建设,把学校纳入反帝会的分会。新疆航空队、新疆学院、新疆女子中学等都成立反帝会的分会,各分会均按照人数分编成若干小组,吸收大批有思想、有作为的青年加入。为了培养理论骨干,推动基层组织的理论学习,巩固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帝会开设革命理论骨干培训班,参加学习的学员都是在各区、分会的干事或小组长中选送的青年积极分子。学习的内容除了以盛世才名义编写的《政府目前主要任务》《六大政策教程》外,还有马列主义基础理论、民族问题、国际时事等。授课结束后,组织会员参加学习心得交流会并定期进行测试,在学生中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理论学习和抗日爱国的政治热情,在新疆青年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二是宣传抗日救亡思想,壮大青年抗日救亡队伍。在学校,俞秀松带领教师开设抗日救亡教育课、编写“反帝课本”、播出反帝抗日的广播节目等,形式多样的抗日救亡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充分调动了青年学子的抗日积极性。在他的影响下,大批学生参与到歌咏比赛、话剧演出等宣传活动中来,反帝会成为宣传抗日的第一线。课堂、剧场、街头巷尾都成了抗日宣传的阵地,俞秀松把学生分为几个分队,以图片展览、放映电影、张贴标语、召开纪念会、开展歌咏活动、演出节目等方式发动群众,每隔一周便在所分配的区域进行宣传活动,同时配合当时的形势及纪念日,宣传法令、政策。通过大规模的动员和宣传,新疆各族群众加深了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本质的认识。1936年反帝总会发出《关于踊跃捐款援助绥东抗日将士的通知》,号召各族群众为保全中国之领土完整踊跃捐款,鼓舞前线将士奋勇作战的勇气。新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爱国抗日热情被激发起来,在短期内募集新疆币二百多万两,1938年又募得新疆币近三十亿两,反帝总会用此巨款买了战斗机十架,命名“新疆号”送往抗日前线。

(四)以民族团结为核心,重视对各民族学生的培育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民族团结事关新疆政局稳定。俞秀松在疆工作期间,审时度势,举起了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大旗,团结、教育新疆各族青年同分裂主义和“民族独立”思想作坚决斗争。

一是动员学生宣传“六大政策”,维护民族团结。抗战时期,新疆由于远离前线,成为抗战的大后方,英、日等国为获取更多利益,利用少数民族分裂分子,打着泛伊斯兰主义和泛突厥主义的旗号,在新疆传播“民族独立”思想,进行分裂活动,企图将新疆从中国版图分裂出去。在这样的背景下,俞秀松深刻地认识到解决民族问题是解决新疆一切问题的关键。1937年2月,俞秀松在全疆蒙古族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关于新政府的民族政策的报告》中指出:民族问题是新疆最主要的问题,切实正确地执行民族政策是新疆各族永久和平的保证[2]。俞秀松在新疆工作期间,坚决贯彻“民平”政策,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为了维护民族团结,俞秀松积极地在青年学生中宣传新政府的民族政策,揭穿帝国主义企图分裂新疆的目的和阴谋,要求全疆各族人民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新政府周围,贯彻落实民族团结政策。他领导的学联会为扩大宣传政府政策,共同组织了讲演队,在迪化城由各族队员用各族语言向各族民众宣传“民平”政策。

二是实行民汉合校,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青年干部。为了实施民族平等的原则,发展民族文化,1935年秋,新疆省立迪化第一中学第一次招收民族班,1935—1945年间共招收11个民族班,培养了约450名来自全疆各地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学校管理上,俞秀松在教育教学、文体活动、住宿安排等方面都注重民族团结,加强民汉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促进了民族感情的建立。在他的安排下,学校的民汉学生同学习、同劳动、同娱乐,大家亲密无间,民族团结气氛浓郁。在他的建议下,盛世才政权曾先后三次选派各族青年学生到苏联塔什干中亚大学学习,这些青年来自各阶层,有王公贵族的子女,也有贫雇农、普通牧民家庭的子女,留学生的一切费用全部由省政府负担。一共派出339名留学生,其中少数民族青年学生253人,占74%[3],他们除了学习医疗、农业和医学等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还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培养了新疆第一代少数民族革命知识分子。

三、俞秀松对新疆青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贡献及启示

青年强,则国家强[4]。在新疆工作期间,以俞秀松为首的共产党人引导各族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等先进理论,带领各族青年积极投身于抗战救国的热潮中,加深了各族青年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一)历史贡献

一是播撒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火种,锻造了一批进步青年。以俞秀松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新疆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的大旗,在不违背与盛世才制定的“三不原则”(即在新疆不公开党员身份、不发展党员、不公开宣传共产主义)情况下,抓住一切机会传播马克思主义,并且将马克思主义与新疆具体实际相结合,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使得马克思主义在新疆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俞秀松通过讲好开学第一课,用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武装学生头脑,使马克思主义占据当时新疆青年意识形态领域的主要阵地,在新疆青年学生心中埋下革命的种子,使其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和正确的革命观,为新疆地区锻造一支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革命青年干部队伍。

二是深化青年爱国主义精神,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以俞秀松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培育出来的各族青年干部会集在一起,如饥似渴地钻研革命理论和基础知识,宣讲抗日救亡的道理,激发了群众的爱国热情,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心,新疆各族人民群众团结起来,积极投身于抗日,源源不断地向前线运输各种物资,为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基础。抗日前线从新疆获得物资、道义和精神上的有力援助,推动新疆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发展。俞秀松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与新疆实际结合,积极宣传新疆所有民族一律平等的思想,实现民汉合校,为各民族学生的相互了解搭建了桥梁,深化新疆各族青年间的友谊,加强民族之间的了解和感情,构建平等、团结的新型民族关系。“民平”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减少了新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有力地维护了民族团结,揭露了日、英等国制造民族矛盾、分裂新疆的阴谋,有力地维护了新疆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

(二)重要启示

一是强化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以俞秀松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关心青年在思想、政治上的成长,多措并举向青年传播马列主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革命观。后来这些青年将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走上了革命道路,在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争取新疆革命解放事业中,不畏强暴,勇于战斗,有的人甚至奉献了自己的生命。在新时代,我们应当继续强化对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四史”教育,坚定新疆各族青年的历史自信,从而将理想信念的精神力量化为行动自觉,坚定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的决心和意志。

二是加强青年的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抗战时期,以俞秀松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新疆大力宣传抗日救亡的思想,动员各族青年投身到抗战宣传的第一线,积极投身于全民族抗日救国的伟大运动,激发新疆各族人民的抗日激情和斗志,有力地支援了抗日前线,促进新疆各族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觉醒。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凝聚民族力量、维护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具有深远的意义。新疆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成为“三股势力”渗透的前沿阵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各族青年正确看待新疆历史问题,增强“五个认同”,从而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俞秀松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与新疆实际相结合,积极宣传民族平等的思想,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培养,在青年中广泛宣传和介绍民族平等和团结的重要性,使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观念深入青年学生的心里。当前新疆社会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各民族人才,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帮助新疆各族青年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五观(即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今天,着眼于新疆实际,我们要牢牢守好民族团结这条生命线,加强对新疆各族青年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猜你喜欢

俞秀松反帝民族团结
俞秀松继子俞敏:用23年还原父亲生平
俞秀松家风有利于国、有利于民
哈尔滨反帝同盟会机关刊物《现在旬刊》考证
俞秀松:觉醒时代的先锋
俞秀松: 觉醒时代的先锋
民族团结之歌
建国70周年颂
“文革”中的亚非拉反帝漫画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