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考易错试题下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迭代提升的探究

2023-12-06张贤军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3年5期
关键词:生肖试题太阳

张贤军

(贵州省威宁民族中学)

在高考地理中,试题解答错误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归结为一点,其核心是解答试题所需的学科素养没有达到高考课程选拔的标准。近年来高考地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越来越体现出高要求,因此本文对2023年高考地理试题从考查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这一角度进行剖析,以期能为新高考地理教学提供可行的参考。

一、学科素养范畴

学生在本专业内所具备的基本专业素质是通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所形成的专业思维。其中高中地理学科素养重点阐释人与地理的发展关系,体现地理学的要义和思想。高中地理课程目的是使高中青少年学生具备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二、学业质量水平

地理学业质量水平分为四级。每一级水平主要表现为学生整合不同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不同复杂程度的情境中运用各种重要概念、思维、方法和观念解决问题的关键特征。水平1至水平4具有由低到高逐层递进的关系。在2023年高考地理山东等级考试题中,情境材料与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相关的第14题答错率极高。分析其原因,表面看是不熟悉生肖知识,其本质是解题人所掌握的知识对应的地理学业质量水平能力不高,没达到高考选拔人才的学科素养标准,因此结合本题进行试题分析,探究试题易错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此类问题的备考建议。

三、易错高考例题评析

【例1】(2023年山东等级考,14题)某文化广场(37°N,105°E)上的十二生肖石像均匀排列成圆形,生肖鼠位于正北方,小明在圆中心竖立一根细杆,以观察太阳周日视运动变化。下图示意夏至日两个时刻的杆影指向。据此完成14题。

14.该地夏至日地方时16:00时,杆影指向

( )

A.生肖虎

B.生肖虎与兔之间

C.生肖兔

D.生肖兔与龙之间

【错误答案】A

【错误解析】太阳视运动变化角度为15°/小时,图中生肖石像均匀排列成圆形,两个相邻的生肖石间隔的圆心角为15°。正午12∶00太阳位于正南方,之后往偏西方向移动,地方时16∶00时太阳位于南偏西60°,杆影与太阳方位正好相反,对应杆影位于北偏东60°,生肖鼠位于正北方,北偏东60°指向生肖虎,A项正确,B,C,D项错误。

【错误原因分析】此解法考虑到太阳视运动变化角度为15°/小时,但没考虑准确方位辨别。

【命题立意】本题以文化广场生肖属相的石像这一蕴含传统文化的情境为载体,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太阳视运动)与生活实践的运用。

【设问范围】太阳视运动。

【学科核心素养】考查了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与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学业质量水平】本题结合现实中的自然现象、传统文化问题,要求考生能够从区域认知的角度,分析人类在自然环境中探索出来的自然规律,用来测算和服务人类生产生活,需要学生掌握人类活动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和路径。本题对应的学业质量水平与学科核心素养力如下:

学业质量水平水平质量描述学科核心素养1在简单、熟悉的情境中,能够辨识考查的太阳视运动的知识点及区域的差异区域认知2对于文化广场的地理事象,能够简单分析太阳视运动的特点,阳视运动变化角度为15°/小时综合思维3能调动和运用地理的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的知识分析生肖石像与太阳视运动的关系地理实践力4结合运用地方时与太阳视运动的关系准确得出其变动的关系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

【正确答案】D

【正确分析】图中信息可知,北京时间9∶20杆影指向正西,当地经度105°E,此时当地地方时应为8∶20,太阳位于正东,一天之中太阳方位关于地方时正午(正南)对称,此日当地地方时为15∶40时太阳应位于正西,则地方时16∶00太阳应位于西北方向,杆影应指向东南,读图可知,生肖虎 、生肖虎与兔之间均在东北方向, 生肖兔在正东,只有生肖兔与龙之间在东南,D项符合题意,排除A,B,C项。

【命题特征】本题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生肖和古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相结合,充分体现了高考注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活习俗、自然规律总结与应用的考查,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文化观,从而全面彰显高考的育人功能。

四、提升学业质量水平策略

为了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高中地理教师要了解高中地理课程的设计宗旨,明确知识、技能教学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关系,注意教学的高质量;要坚持发展传统文化的思想,灵活运用教材,特别是要多关注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习俗、俗语等,使教学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相互探讨,开拓发散思维;要通过阅读优秀传统文化类论文,并结合直观手段和生活经验,在高中地理情境中,培训学生的传承优秀文化的思维理念。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教学的策略:

(一)发散性思维教学

在培养高中地理素养力的教学中,高中地理教师应引导高中学生学会运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最新思维,构建与“高中地理素养力”相关的知识思维导图,并能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用高中地理学科素养的地理术语表达正确的观点。教师要特别注重对新高考中的新题型、新考点,特别是发散思维类试题、传统文化类试题进行剖析。需要依托具体案例教学时,建议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学生所在地区现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为起点设计教学。

2.按照大单元的形式对专题进行梳理式教学,对各专题需要培养的学科素养精选案例素材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对高中各专题知识的素养力,使学生形成完整的学科素养的框架式体系。

3.在专题的素养力训练中适当对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的训练,加强学生自主思考、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与能力。

(二)加强素养力培养

在高中特别是高三地理教学中,为了能达到高考地理学业水平的等级标准,需要系统地对高中地理的四个学科素养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培养,思路如下。

1.区域认知类

在区域认知类的高考地理试题中,多以某一区域为素材位置,特别是现在高考地理试题中,大量的试题都有具体的区域,如2023年山东等级考中的6,7题,是以位于墨西哥湾沿岸马德雷湖的区域为载体,考查盐度与海水运动的特点,符合新高考要求的真实情境,给学生以熟悉的感觉,减少高考的枯燥性,增加实用性,这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选取典型的、以真实区域为背景的试题进行剖析教学。

2.综合思维

现在的高考地理试题大多是综合考查多个知识点,解答过程中也需要调动几个专题的知识才能解答出答案。例如,在2023年新课标卷的7,8题中,莲花盆的形成有多方面的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在高考地理教学中要对高中地理知识进行整合,使得学生的大脑中有高中地理知识网络体系,能调动多个知识解答高中地理试题。

3.人地协调观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没有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因此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人地协调发展一直会是人类社会、国家发展的主线,这使得高考这个具有甄别、选拔人才的考试必有考查人地协调发展素养力的试题。例如,2023年6月浙江省选考的第27题考查了“南水北调”西线引水是否有利于黄河中上游流域的种植业发展。因此在高考地理教学中要选取有关人地协调发展的试题进行教学训练,使得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思维达到高考选拔人才的标准。

4.地理实践力

学习是为了运用,运用是为了更好发展,因此2023年高考试题中,大量呈现了实践类的试题,例如,2023年湖南省选考第19题科研小组就针对河流袭夺现象进行了预测。判断袭夺关系,因此在新高考地理教学中,必须结合实践进行教学,特别是要求定期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教学,以提高高中学生的实践力水平。

(三)定期开展论文的阅读训练

结合近5年特别是2023年的高考地理试题可以看出,在高考地理试题中,素材大多来源于与高考地理知识点对应的论文,几乎每套(省)高考地理试题中都有1~3组试题的素材来自论文。例如,2023年海南省选考的1,2题人口重心的素材来自论文,2023年湖北省选考的10~12题的素材来自论文,因此要精选对应的考点素材论文给学生定期阅读,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文献论文拓展和提升地理素养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生肖试题太阳
生肖转转转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你的生肖是什么?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生肖鸡的故事
太阳几点睡觉
夏天的太阳
太阳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