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作用和应用价值
2023-12-06王丹丹
王丹丹
摘 要|目的:研究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患者 122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61 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给予协同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护理满意度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认知水平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用于心内科是可行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并对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协同护理模式;心内科;生活自理能力;护理满意度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 (s) and SciScan Publishing Limited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协同护理模式是一种强调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升的护理模式,通过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主动性,在患者于医务人员的协同下完成护理服务,实现护理模式从被动向主动的转变。心内科收治的患者多具有发病急、病情严重等特点,加强患者的护理有助于提高疗效。本文将协同护理模式用于心内科护理中,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患者 122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 例。观察组男34 例,女31 例;年龄34 ~ 53 岁,平均年龄(45.3±6.5)岁;其中高血压 23 例,慢性心力衰竭 20 例,冠心病 22 例。对照组男 30 例,女 27 例;年龄 31 ~ 55 岁,平均年龄(46.5±6.9)岁;其中高血压 20 例,慢性心力衰竭 19 例,冠心病 18 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即根据病情特点给予健康宣教、心力护理、病情观察、生活指导、用药指导等。
观察组患者采用协同护理模式,由患者、家属与护士一起进行护理工作,具体内容有:(1)建立协同护理责任制度。制定以患者为中心的患者、家属、护士协同合作的计划性的护理制度,强调护士的健康教育任务以及协调、督促指导的作用;(2)护患之间的协同护理。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基础,护士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关心爱护患者,获得患者的信任和认可,然后开展健康教育,耐心给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病机理、治疗方法、日常生活注意事项等,根据患者病情的差异以及个性差异进行健康教育,反复教育和监督,促使患者掌握相关知识,并主动采取健康的行为;(3)医患间的协同护理。医生更容易让患者产生信赖感,因此,医生一方面要增加查房的次数,一方面在查房时要加强对患者的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并耐心指出遗漏的地方,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疑问,以平和的语气、通俗易懂的语言回答患者,逐步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以及治疗依从性;(4)家属与患者之间的协同护理。护士耐心指导患者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护理要点,并要求家属监督,指导家属协助患者完成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护理内容,如:协助患者完成起床、穿衣、洗漱、吃饭等日常生活项目,同时家属还要关爱患者,主动给患者讲家庭相关的事,让患者既感受到家人的关爱,又产生自己还是有用的等感受,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5)患者与患者之间的协同护理。将心内科中的患者按照疾病类型集中到一起开展集体健康教育,并组成3 ~ 5 人的小组,鼓励患者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大家相互交流经验,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掌握更多的自我护理要点,提高健康知识掌握水平,也减轻不良情绪。在患者的交流沟通中,护士负责组织、协调、纠正等工作,以平等的角色溶于患者的小组讨论中,在患者的认知出现错误时及时纠正,发现患者的情绪较为低落等情况则及时予以个性化心理疏导等,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为调动患者的积极性,还可开展小组竞赛等活动,使患者主动掌握相关健康知识,掌握生活注意事项等;(6)护士的督促和指导。护士每日检查患者的各项护理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并督促和指导,如: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锻炼,每日监督患者是否按时定量完成康复锻炼任务,同时对于执行得较好的患者以鼓励,对于康复锻炼不到位的患者以指导和督促。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认知水平、生活自理能力以及护理满意度。其中生活自理能力采用 ADL 量表评估,分数越高的表明生活自理能力越强。健康知识认知水平和护理满意度则采用我院自制的量表进行评估,两个量表的满分均为 100 分,得分越高表明健康知识认知水平 / 护理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认知水平、生活自理能力对比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认知水平和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认知水平和生活自理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護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3.2±6.5) 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5±1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030,p<0.05)。
3討论
协同护理模式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充分激发患者自我护理主动性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多多与患者交流沟通,关心爱护患者,获得患者的信任,以和谐的护患关系给予患者系统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对疾病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并主动采取健康的行为,预防疾病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协同护理模式强调患者的主动性,认为要通过提高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来提高其对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使其主动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健康的行为,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协同护理模式,通过护士与患者的协同、医生与患者的协同、家属与患者的协同以及患者与患者的协同,从不同的方面努力提高患者的健康认知水平和自我护理能力,加强病情的控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认知水平和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且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心内科护理服务中,应用协同护理模式,能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赫.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 2015(3):276-278.
[2]关艳霞.心内科患者的护理方法改进与效果评价[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5):955-957.
[3]牟建容,夏敏,鲁莉,等.三方协同管理对心内科老年高危跌倒病人依从性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2,10(21):1982-1983.
[4]张燕.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7):824-827.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 Collaborative Nursing Model in Cardiology Department Nursing
Wang Dandan
Forestry Workers Hospital of Nancha District, Yichun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collaborative nursing model in clinical nursing work of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Methods: A total of 122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of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61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 mode, and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collaborative nursing mode. The indexes of self-care ability, health knowledge master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cognitive level of health knowledge and the score of daily living ability (AD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core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higher,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Collaborative nursing mode is feasible in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which is helpful to improve patients self-care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and also plays a certain role in building harmonious nurse-patient relationship, which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Collaborative nursing model;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Self-care ability; Nursing satisf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