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家训在高等教育的道德教育中的价值与启示
2023-12-06冯志珣
冯志珣
摘 要:道德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在现今面临着挑战。本论文的目标是探讨传统家训在高等教育的道德教育中的潜在价值与启示,通过对传统家训的内涵与特点、高等教育中道德教育的现状与挑战以及传统家训在道德教育中的潜在价值的探讨,发现传统家训在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潜力,并探索传统家训融入高等教育道德教育的具体应用方式。
关键词:传统家训;高等教育;道德教育;价值启示
高等院校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场所,还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的重要平台。道德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判断力、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并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然而,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存在教学内容单一、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因此,寻找新的途径和方法,丰富和深化高等教育中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家训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智慧和价值观念。家训以家庭为基础,通过一代代的传承,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道德准则和家庭价值观。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家庭结构和社会变革的发展,让传统家训的传承面临一定的困难。因此,探讨传统家训在高等教育的道德教育中的潜在价值和启示,对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论文的目标是探讨传统家训在高等教育的道德教育中的潜在价值与启示,并探索将传统家训融入道德教育的具体应用方式。本论文旨在为高等教育教师和决策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丰富和拓展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传统家训的内涵与特点
(一)传统家训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原则
家训是指家庭长辈或祖先代代相传的家庭教诲和家族规范,是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家训在中国家庭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它们通过文字、口头传承等形式代代相传,形成了完整丰富的家族智慧和价值观念。
孝顺、诚实、忍让都是传统家训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原则。孝顺是在家庭责任中强调孝道、敬老和家庭责任感,培养家庭关系和谐和孝顺的品质。诚实与正直强调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和正直的道德原则,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忍让与互助则强调忍让、互助和友爱的精神,培养家庭成员相互关心、帮助他人的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勤奋与自律强调的是勤劳勤奋、自律自强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培养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自律能力。
(二)传统家训的传承方式和特点
1.口头传承与行为示范:传统家训通过长辈的口头教导和亲身示范来传承,长辈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树立榜样。
2.故事和寓言的传递:传统家训常常以寓言、故事的形式传递,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情节引导学习者思考和理解家训。
3.个性化传承与家族文化:传统家训在不同家庭和家族中存在差异,注重个性化传承,与家族文化相结合。
4.融入日常生活与仪式活动:传统家训融入日常生活和重要仪式活动中,如家庭聚餐、祭祖等,以强化教育效果。
传统家训的内涵和特点使其成为道德教育中的宝贵资源。了解传统家训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原则,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传统家训所强调的家庭责任、诚实正直、互助友爱和勤奋自律等重要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与现代社会的道德要求是相契合的。传统家训的传承方式也独具特点,口头传承和行为示范可以让学生通过模仿和实践来内化这些价值观,而故事和寓言的传递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促进道德理解和成长。此外,个性化传承和融入日常生活与仪式活动的特点使传统家训具有灵活性和实践性,能够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中学生个体差异和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在高等教育的道德教育中,传统家训具有重要的价值与启示。首先,传统家训可以丰富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将传统家训的核心价值观纳入课程设计,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和思考道德问题,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决策能力。其次,传统家训可以提供具体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学生通过学习传统家训,可以获得明确的道德准则,知道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良好的道德品质。最后,传统家训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将传统家训纳入教育,有助于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高等教育中道德教育的现状与挑战
高等教育中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成为具有道德判断力和道德决策能力的公民。高等教育中道德教育的任务包括传授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引导道德行为、增强道德意识和提供道德典范。
高等教育中道德教育的现有模式主要包括课堂教学、道德规范和社会实践。然而,现有的教育模式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课堂教学内容单一,缺乏足够的互动和实践性。学生被动接受道德知识,缺乏对道德问题的深入思考和讨论。其次,道德规范的执行和监督存在不足,学生的道德行为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约束。最后,社会实践的开展不够广泛和系统,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高等教育的道德教育面临一系列挑战和困境。首先,社会多元化和全球化带来了道德观念的多样性,如何在尊重多元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共同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挑战。其次,信息时代的发展对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如网络道德、隐私保护等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最后,高校教师的道德教育能力和素养也有待提升,教师在道德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方法需要进一步强化。
面对这些挑战和困境,高等教育的道德教育需要轉变现有模式,探索创新的教育方法和策略。传统家训在这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价值。在道德教育中融入传统家训,可以丰富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为学生提供具体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此外,传统家训注重个性化传承和融入日常生活的特点,可以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样化的教育需求。传统家训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原则与现代社会的道德要求相契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因此,将传统家训纳入高等教育的道德教育,可以弥补现有模式的不足,达到道德教育的效果。
传统家训的应用也需注意适应性挑战、与现代价值观的融合和教师培养等问题。克服这些挑战,传统家训在高等教育的道德教育中将发挥重要作用,为道德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传统家训在高等教育的道德教育中的潜在价值
传统家训强调家庭责任、孝顺、诚实等核心价值观,与个体道德修养密切相关。将传统家训融入高等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和自律能力。学生通过学习传统家训,可以理解家庭的重要性,明确自己的家庭责任,培养孝顺父母和关心他人的优良品质,进而提升个体的道德修养和品德素质。
传统家训强调互助友爱、忍让宽容等价值观,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将传统家训纳入高等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培养他们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通过学习传统家训中的互助友爱精神,可以理解团体利益的重要性,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行为。
传统家训强调诚实正直、勤奋自律等价值观,对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和行为规范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将传统家训融入高等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指导他们在面对道德选择时做出正确的决策。学生通过学习传统家训,可以明确道德的标准和行为规范,培养诚实守信、勤奋自律的品质,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综上所述,传统家训在高等教育的道德教育中具有潜在的价值。将传统家训融入高等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个体的道德修养,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团队合作能力。
四、高等教育中传统家训的应用与启示
(一)将传统家训的元素融入高等教育课程
将传统家训的元素融入高等教育课程,是将传统家训应用于高等教育中的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家训元素的融入:
1.设计道德教育课程:将传统家训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原则融入道德教育课程设计,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运用传统家训的智慧。
2.教材选用和编写:选择或编写与传统家训相关的教材,让学生在学习中接触到传统家训的内容,充分了解其价值。
3.案例分析与讨论:引入传统家训中的典型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
(二)教学实践策略用于高等教育
在高等教育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以下策略将传统家训应用于道德教育:
1.亲身示范与角色扮演:教师可以通过亲身示范和角色扮演,向学生展示传统家训所强调的道德行为和价值观。
2.小组讨论与合作项目: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项目,让他们在团队合作中体验传统家训中的互助友爱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3.实践活动与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传统家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三)传统家训在高等教育机构文化建设中的角色与作用
高等教育机构的文化建设对传承和弘扬传统家训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传统家训在高等教育机构文化建设中的角色与作用:
1.建立价值观共识:将传统家训融入高等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价值观共识,构建具有特色和鲜明传统文化氛围的高等教育机构。
2.塑造文化氛围与教育环境:传统家训的应用可以塑造高等教育机构的文化氛围和教育环境。将传统家训的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校园生活和教育活动中,帮助高校形成积极向上、和谐友爱的文化氛围,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3.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高等教育机构作为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通过应用传统家训,可以传承和弘扬传统家训所蕴含的丰富的道德智慧和价值观念。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4.建设道德教育示范校:将传统家训应用于高等教育机构的道德教育实践中,可以将高等教育机构塑造成为道德教育示范校。这将提升高等教育机构的声誉和影响力,吸引更多学生和社会关注。
综上所述,传统家训在高等教育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启示。将传统家训融入高等教育课程、教学实践和机构文化建设,可以丰富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培养学生的个体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传承和弘扬传统家训,高等教育可以在道德教育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并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做出贡献。当然,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教育者、学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克服适应性挑战、与现代价值观的融合挑战以及教师培养与传统家训教育结合的挑战,以确保传统家训在高等教育中有效应用与持续发展。
五、结 语
(一)总结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发现
本文围绕传统家训在高等教育道德教育中的价值与启示展开研究。对传统家训的内涵与特点、高等教育道德教育的现状与挑战以及传统家训在道德教育中的潜在价值进行探讨,笔者发现传统家训在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潜力。传统家训能够与个体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意识、价值观塑造和行为规范、人际关系与团队合作的培养紧密结合,为高等教育的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强调传统家训在高等教育的道德教育中的价值与启示
传统家训在高等教育的道德教育中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与启示。首先,传统家训能够培养学生的个体道德修养,促使其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其次,传统家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促使他们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再次,传统家训能够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引导他们在道德选择中做出正确的决策。最后,传统家训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与团队合作能力,使其在团队中具备合作、支持和信任的品质。
(三)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为进一步推进传统家训在高等教育的道德教育中的应用与传承,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传统家训与现代社会的融合;探索有效的教育策略和方法;加强教师培养与专业发展;开展实证研究与评估。这些研究方向将进一步拓宽传统家训在高等教育的道德教育中的应用领域,并为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经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进一步发掘传统家训的价值,推动高等教育中道德教育的发展,培养出更加有品德和责任感的新一代人才。
(西安翻译学院)
项目基金:本文系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项重大课题“传统家训在高等教育中的道德教育价值研究”(XGH23033)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李軼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等教育教学的路径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23,9(5):118-121.
[2] 孙树彪.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0.
[3] 黄平平.高等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22.
[4] 杨琬璐.传统家训融入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研究[D].西安:西安工业大学,2022.
[5] 白梦蝶.传统家训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