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破壁垒 解决问题 协同育人

2023-12-06董卉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推荐信跨学科学科

董卉

2022年版课标指出,“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所谓“跨学科学习”,是基于跨学科意识,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科观念以及跨学科观念,解决真实问题的课程与学习取向。

一、内容设计要实现多种资源的整合

跨学科学习内容源自学科学习、社会生活,2022年版课标列举了三个学段九项学习内容。这九项内容又可以划分为校园、生活、文化三类现象,教者可以从这三类现象中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学习活动。(见表1)但课标列举的学习内容很多,如第一学段中的生活现象“走进图书馆、阅览室、书店、文具店,在借用、购买、整理图书和文具的过程中学习识字、说话、计算、设计、美化……”,怎样帮助学生选择其中最有价值、最贴近学生实际的内容或主题进行跨学科学习呢?这就要根据本学段学生生活的范围、学习兴趣和能力进行精心设计。

1.在语文教材外拓点上巧设活动内容

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凭借,教材中的课文无论题材和体裁、风格都是多样化的,很多教材与2022年版课标中跨学科学习内容所列举的要点相融合,因此可以由教材中的一个教学点向外拓展,把教材和2022年版课标加以整合,设计有价值的跨学科学习内容或主題。如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围绕“大自然的秘密”编排了课文《小蝌蚪找妈妈》、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等内容。学完本单元,教师就可以趁热打铁,以教材为依托,自然而然地创设学习情境:“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有趣的动物,你们喜欢它们吗?老师也喜欢,家里还养着一缸红鲤鱼。不过因为工作太忙,没时间养护。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在班级帮助老师养护它们呢?不喜欢红鲤鱼的也可以在班级或校园养护其他小动物。”由此利用教材中的一个教学点水到渠成地链接了跨学科学习内容——“在班级、校园养护小动物”,然后让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科学、数学等知识,学习日常观察和记录,进行跨学科学习。这样将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跨学科学习内容三者有机整合,由课内拓展到课外,由语文知识到多学科融合,既巧妙自然、水到渠成,又让学生学起来不生硬,兴趣盎然。

2.在语文与生活的结合中开发资源

生活是语文应用的天地,教师应懂得从生活中开发与利用资源,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提高综合素养。在此过程中,注意既要适合学生年龄特点、贴近生活范围、符合学习兴趣,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积极性,从学生的视角选择内容,选择学生自己发现的或关心的社会、学校、家庭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如2022年版课标第二学段跨学科学习内容有“选择自己发现和关心的日常语言、行为、校园卫生、交通安全、家庭教育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调查研讨”,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回忆:你最感兴趣的、最关心的、曾有所发现的是哪方面问题?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生活经历等选择问题,如有对班级同学不吃早饭或用零食代替早饭的问题感兴趣的,有对行人过马路闯红灯的问题比较在意的,有曾发现身边的同学或家长不使用礼貌语言、说脏话的问题,还有想调查班级同学的近视率、小胖墩现象,等等。选择好适合自己的内容后,进行调查研讨,再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这样的学习内容在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的范围之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二、活动策划要落实真实问题的解决

在策划跨学科学习活动时,教师应该转变思想观念,规划有逻辑、相关联的任务群,设置丰富、真实的学习情境来化解真实问题,通过实施多学科协作实现整体育人。

1.要转变固守学科本位的思想观念

思想决定行动,思想观念不转变,跨学科的问题就无法解决。语文课程是母语课程,语文与生活、与社会紧密相连,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它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在九年义务教育中有重要地位。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从学科本位中走出来,树立大语文观,充分利用、开发、拓展各学科的学习资源,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语文学习,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学科协同学习。如三年级下册《蜜蜂》一课中,记叙了法布尔带着二十只左右做了记号的蜜蜂走到四公里外放飞,十五只蜜蜂竟然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四公里”到底有多远,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计算一下:围绕一圈四百米的操场跑多少圈是四公里呢?学生用“4000÷400=10”得出10圈。这么远的路,我们人类有时候都不一定能辨识清楚方向,蜜蜂竟然能准确无误地飞回,真的证明了蜜蜂具有辨识方向的能力。跨学科学习的认识论本质是学生运用多个学科的视角及学科关联的视角理解世界,有了跨学科意识,学生才会从多角度、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学习将会在理解层面更深入、更全面,更利于学生解决真实问题。

2.要设置丰富、真实的学习情境

芬兰教育家科丝婷·罗卡在研究芬兰现象式学习时曾指出,“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把知识从学术情境转移到现实的生活场景中”“我们的思维如果脱离了情境就会没有内容”。跨学科学习需要创设丰富、真实的学习情境。如某学校校园里有一块空地,几年前,学校开辟出来做种植园,可是长势和收成一直不够理想。基于这种状况,学校五年级语文教师团队设计了“给学校植物园写推荐信”活动,基于校园真实的问题,真实的需求,真实的生活情境,学生经过调查、分析、记录、体验等,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另外,因为该校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居住在城乡交界处,大多数家中有菜园,对于种植并不陌生,但是据调查多数学生没有亲身参与过种植,因此这样的话题及情境更贴近于学生经验,是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学生认知的有机结合,是服务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因此说这种情境的创设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3.要规划有逻辑、关联的任务群

语文跨学科学习属于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在构建任务群时,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如“给学校植物园写推荐信”活动,就设计了“调查分析—搜集资料—梳理资料—预期成果—写推荐信—实践活动”六个任务,即在调查分析原来种植情况的基础上,搜集适合栽种的花卉、蔬菜资料,梳理整合,以多种形式预判栽种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写推荐信,最后进行栽种实践活动,进一步印证自己的预判。这些任务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相联系,有趣、有意义,又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属于跳一跳够得着的程度,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六项任务既立足于语文学科,又毫不突兀地整合了语文、数学、信息科技、科学、劳动等学科知识、技能、方法、资源,任务之间有一定关联,存在着逻辑关系,完成一个任务就相当于解决了一个问题。这样的任务群更适合学生做深入的探究活动及跨界学习,适合学生在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语文素养及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养。

4.要发挥协作、整体育人的功能

跨学科学习体现了实践活动、学科知识运用、评价等方面的综合性,需要协作、融合,方能显示出跨界的效果及育人的功能。如“给学校植物园写推荐信”活动(见下页表2),大任务是写推荐信,其中体现了“用简单的统计图加上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调查结果”“通过阅览室、图书馆、书店、网络等途径搜集资料”“还可通过请教家人或有经验的人,了解本地区春季最适合栽种的花卉、蔬菜”“通过相关文字、图片、视频等详细了解适合栽种的花卉、蔬菜”“用图画、文字或摄影等形式来表现自己的设想”“以写信的形式给学校种植园推荐种植品种”“以班级为单位在种植园栽种”这些实践活动的综合。活动中包含了设计简单统计图的数学知识,根据统计图概括调查结果及写推荐信的实用性写作知识,上网搜集资料的信息科技能力,种植一种植物的科学知识及劳动技能,及艺术学科知识等,属于多学科知识运用的整合。实践活动以语文知识、技能为主,融合其他学科学习,多学科协作,提升学生的“数据意识”“以数学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劳动素养”,最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达成育人的目标。

在评价方面,统计图、资料、图画、相关文字、摄影作品、推荐信、种植园成果等学习成果都可以作为评价依据,更重要的是,要从学习过程、参与态度、交流沟通、合作精神、探究能力、实践创新、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等多维度进行评价,重点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语言能力等。鼓励各学科教师、学生伙伴、家长等参与过程性评价,发挥多主体评价的积极作用。在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基础上,也要关注其他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做到整体育人。如,“给学校植物园写推荐信”活动中的预期成果任务评价如表3所示。

最后,跨学科学习对于一线教师来说还处于探索阶段,教学中容易出现诸多问题,如目标定位不清晰、各学科内容简单拼凑、本学科学习质量不达标、重结果轻过程、实施中缺乏经验、重视程度不够、缺少资源以及学校、社会的支持等,这都需要一线教师、教研员等在实践过程中克服,并为培养时代新人不断探索,逐步完善跨学科学习模式。

(作者单位:辽宁大连市普兰店区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 郝 帅

猜你喜欢

推荐信跨学科学科
申请季:走出推荐信误区
【学科新书导览】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四封美国教师推荐信带来的评语写作启发
蔡元培的气度
“超学科”来啦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