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诗意象“动客情”

2023-12-06付步雄陈德兵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萧萧思乡蟋蟀

付步雄 陈德兵

一、走向诗人,了解“客”之意

师:我们三(2)班同学大多来自全国各地,我想了解下,有没有同学是客家人?(不少学生举手)能说说为何叫“客家人”,或者能介绍一下客家人的习俗吗?

生:我爸爸是客家人,我自然也是客家人。(全班大笑)

生:客家人有围屋、客家麒麟舞、鲤鱼灯等。

师:客家人的来源很复杂,客家先民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至宋朝逐渐南迁的汉人在赣江、汀江、梅江形成了客家民系。可以肯定的是,在几次人口迁徙中,他们远离了家乡,到另外一个地方安家,有做客他乡、客居他乡的意思。

师:今天我们学习《夜书所见》这首古诗。先来了解一下题目的意思,谁来说一说?

生:诗人在晚上看见的情景。

师:有不同意见吗?想想他漏掉了什么重要信息没?

生:那个诗人在夜晚看书时所听到的、看到的。

师:看书听到的?还是有核心的要素没抓住。

生:应该是他把所见到的人写成了一本书或者一篇小

作文。

师:你前面的回答是对的,后面的错了。他有没有写一本书?

生:没有。

师:写的是什么。

生:诗。

师:哪个字是“写”的意思。

生:书。

师:好,连起来,说一说标题的意思。

生:诗人把夜晚所见的书写了下来。

师:还有补充,你来讲。

生:诗人把夜晚所见到的写成了一首诗。

师:对,诗人把晚上见到的写成了一首诗。接下来说说你了解的叶绍翁。

生:我认为叶绍翁应该是一个写景的诗人。

师:写景的诗人,抓住了他写诗的内容方向。

生:我认为叶绍翁应该是写七言绝句很出名。

师:好,你从诗歌类型上来讲。好,我们看一看下面的介绍,记住关键信息。(出示)

叶绍翁:南宋诗人;15岁离开家乡福建定居浙江钱塘江,终生未回乡;诗作《游园不值》被后人广为传诵。

师:细读叶绍翁的介绍,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叶绍翁好像也是客家人。

师:了不起的发现。他是不是客家人,有待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他自15岁起离开家乡,而且从此没回过家乡。

二、走近文本,诵读“客”之诗

师:学习诗歌,朗读是最重要的方法。下面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诗歌。

(生自由朗读)

师:时间到。谁来读给大家?

(生读)

师:我要为他点赞,他读得字正腔圆,没有添字漏字,而且还略有古诗的味道。再找个女生来读。

(生读)

师:我从她的朗读当中也听到了一点她自己的感情,而且她的朗读很有古诗诵读的味道。全班来一次。(出示图1)

(生齐读)

师:古代作诗讲究平仄。横线条表示这个字是平声,声音要拉长;竖线条表示这个字是仄声,声音较短;竖下面还加个点像一个感叹号的,表示入声,声音特别短促,比仄声还要短。我们来试一试。

生:萧萧梧葉送寒声,江上秋风动……

师:停,看“上”字,那个地方是一竖线。

生:江上秋风动客情。

师:接着来。

生:知有儿童挑促织。

师:促、织两个字上面都有一个感叹号。

生: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师:记住“夜”字声音短,感叹号处声音更短。小横线处声音稍微长一点,长横线处声音就特别长。女生读前面的一、二句,男生读后面的三、四句。

女生:(齐读)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师:女生很棒,男生加油啊。

男生:(齐读)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师:我们说每个人读文章也好,读诗句也好,总是带着自己的体会和情感去读的,这回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

生: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师:“情”字声音长一点,江上秋风动客情。再来一遍。

生: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师:夜够不够深呢?

生:不够。

师:谁来帮帮他?“夜深”预备——

生:(读)夜深篱落一灯明。

师:读古诗时我们带着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去读,可以把自己想象成诗人。你来试一试。

(生诵读全诗)

师:我想问问你,你刚才在读这首诗的时候,心中有一种怎样的情感或者体会?

生:我认为应该是比较凄凉的。

生:我觉得比较忧伤。

师:凄凉、忧伤,所以你们就读得特别慢、特别深沉,是吧?来,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配乐朗读一遍。

(师播放乐曲,生深情诵读。)

三、走进文本,撩动“客”之情

师:会读书的孩子,他一定会把一段文字或者一首古诗或者一篇文章读成一幅画,那么读这首诗时,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生:我仿佛看到风吹着梧桐叶发出萧萧的声音,然后江上一阵阵秋风吹着船上的客人,船上的诗人看到儿童在一家院子里挑着蛐蛐,在黑夜里,篱笆院里只有一盏灯亮着。

师:是客人吗?

生:不是,应该是客居他乡的人。

师:我提醒一下,在说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时,是不是让我们去把这首古诗翻译出来呢?

生:不是。

生:我眼前仿佛看到秋风吹着梧桐叶发出萧萧的响声,江上的诗人不禁动了情,他知道有儿童在逗着蛐蛐,因为篱笆墙内有一盏灯在亮着。

师:读出了画面,读出了感觉,很好。诵读诗歌,还有更高的境界,如果把这首诗读成三个字,你会选择哪三个字?

生:动客情。

师:(板书:动客情)动了什么情?

生:动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师:刚才大家说诗人动了思乡之情,那么诗人是怎样写出他的思乡之情的呢?我们从题目入手,诗歌的题目是“夜书所见”,那么诗人见到了什么?圈出诗中的景物,想想这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

生:梧叶。

生:江上。

生:篱落。

生:秋风。

生:促织、灯。

师:我们来看看这些景物都有什么特点。秋风吹起来了,梧叶纷纷落在地上,大家说这是一个怎样的画面,或者说,这个画面给你带来什么样的心情?

生:孤独,凄凉。

生:还有伤心。

师:梧叶,梧桐树叶,在中国古诗里面出现的频率特别高,也就是说,诗人经常在诗中写到梧叶,我们看一看,一起读——(出示)

生:(齐读)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师:读后有什么感觉?

生:有点透心凉,感觉有点伤心。

生:就感觉有点荒凉。

师:秋风也是诗人经常用到的一个词,我们看一看,这首诗学过没有?(出示)预备——起!

生:(齐读)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师:秋风起,这时候诗人张籍想干吗?

生:写信。

生:秋天到了,他就开始想念家乡的人和事,要给家里写信。

师:促织是什么?

生:蟋蟀。

师:大家看一看这幅图,(出示课文插图)诗人站在哪里?

生:江上的船上。

师:我们看这幅图,诗人站在船上,看到对面江边有一个这样的小院子,院子外面有什么?

生:有两个小朋友和一盏灯。

师:有两个小朋友提着油灯在地上玩,“挑”就是逗引或者拨弄,拨弄蟋蟀。问题来了,诗人站这么远,他看得清吗?

生:看不清。

生:诗人猜的。

师:猜的?那你觉得这句诗中的哪个词或哪个字表示猜的意思?

生:知。

师:诗人猜想他们一定在挑蟋蟀,为什么诗人不说知有儿童挑蚱蜢,为什么诗人不说小孩子在晚上挑瓢虫,而要说是在挑促织?

生:因为诗人想到自己小时候晚上也经常会干这种事。

生:诗人也会晚上去挑蟋蟀,所以回想起了儿时的时光。

师:小时候没做过挑瓢虫、挑

蚱蜢这种事情吗?为何非要写“挑促织”不可?

生:可能是押韵的需要吧。古诗最后一个词要押韵,但这类诗的押韵,前两句和最后一句押韵,第三句可以不押韵。

师:你太厉害了,给我们讲解了绝句的押韵规律,但这里不是为了押韵。请大家再看其他的诗句。(出示)一起来读,预备——起!

生:(齐读)鸣蝉游子意,促织念归期。

师:“归期”是什么意思?

生:回家的日期。

師:促织在念着归家的日期。

诗人这时候猜想儿童是挑促织,其实是想表达思乡之情。我们再看一个,(出示)来,预备——起!

生: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师:这是岳飞的《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寒蛩,就是蟋蟀。蟋蟀不停地叫着,惊回千里梦,想回到千里之外的家乡去。看到这两句后,你有什么启示?

生:用蟋蟀突显思念家乡的感情。

师:好,我们看这样一首现代诗——《就是那一只蟋蟀》。(出示节选)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豳(bīn)风·七月》里唱过

在《唐风·蟋蟀》里唱过

在《古诗十九首》里唱过

在花木兰的织机旁唱过

在姜夔(kuí)的词里唱过

劳人听过

思妇听过

(生齐读)

师:读到这里你有什么发现?

生:蟋蟀在很多地方都出现过。

生:在我们中国文化里,蟋蟀可能是代表思念的一个线索。

师:思念的一个线索?好,我们说诗人在表达情感的时候往往会借用景物,而这些景物经常出现

在诗里面,它就成了一个特定的符号。

生:不同的年代、不同的作品里面都出现过蟋蟀,表达思念家乡之情。我以后读到的文章里面出现蟋蟀时,我就知道大概写的是思乡之情。这是我的发现。

师:很棒的发现,能触类旁通。刚才大家说到了篱落,篱落也出现得特别多,比如——(出示)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生齐读)

师:篱落是什么?

生:篱笆。

师:有篱笆的地方,一定会——

生:有蟋蟀。

师:有蟋蟀那不一定,有篱笆的地方一定有什么?

生:有孩子。

师:有孩子,有家园,花草树木,那么篱笆其实给了我们一个家的形象,说明这时候诗人在想家了。我们再来看灯,(出示)这一首,我带着大家一起读——

生: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师:两首古诗词,有什么发现?

生:《夜书所见》里面是“一灯明”,我们可以理解为孤灯明,一盏灯火,让人更加孤独。

生:《长相思》中的虽然是“千帐灯”,但前面有个“夜深”,夜深了还亮着灯,也说明他们在想家乡的妻儿。

师:了不起,同学们读诗读进去了。大家看,诗中所有的景物,都是诗人用来写——

生:思乡之情的。

师:这就叫作“一切景语皆情语”。(板书:景语  情语)

四、走出文本,回归“客”之象

师:思乡是一种情感,景物是表达情感的符号,我们把这一种符号叫作意象,(板书:意象)大家跟我

读——意象。

生:意象。

师:意象是传递和表达情感的物象。

师:就这首诗来讲,表达诗人思乡情感的意象有梧叶、秋风、促织、篱落、灯。还有,比如萧萧,萧萧是什么?

生:是风发出的声音。

师:这种声音让人有种什么样的感觉?

生:凄凉。

师:对,其实不仅仅是这首诗中出现过,在很多诗中也有。(出示)来,预备——读。

生:萧萧晚风起,孤舟愁思生。

生:萧萧古原上,景物感离肠。

师:离别也用萧萧,思念也用萧萧。诗人为什么说自己是个“客”?

生:他身处异乡,不在家乡。

生:诗人叶绍翁自小就离开了家乡。

师: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我们无法得知他在什么地方,但是我们可以断定他不在自己的家乡,所以古人说——(出示)

生:(齐读)客行愁落日,乡思重相催。

师:王维也写道——(出示)

生:(齐读)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一位客居他乡的诗人写自己的思乡之情,用一些固定的意象来写,所以在之后的古诗词学习中,当我们看到“萧萧”的时候,我们就知道——

生:有可能是跟思乡有关。

师:当我看到诗中有梧叶的时候——

生:我也感覺到孤独或者跟思乡有关。

师:看到秋风的时候也一样,看到“客”的时候也是如此,看到促织更能想到这是思乡之情。

生:看到篱落,看到灯,我们会想到这是思乡的意象。

师:这就是我们中国诗歌的魅力,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板书:文化)

师:最后,我们配上音乐来读一读,用心去体会叶绍翁的心情,用自己的情去感悟叶绍翁的情。来,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全诗)

师:下课。

教学评析

观付步雄老师的这节古诗教学课,颇有“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之感。学生在付老师引导下,步步深入,渐渐走进了诗歌的意境,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付老师的古诗教学,紧紧抓住四个关键:

一是诗眼。所谓“诗眼”,顾名思义,就是诗词的眼睛。我们阅读、鉴赏一首诗词,若能抓住“诗眼”,则事半功倍。叶绍翁的这首《夜书所见》的诗眼就是“客”字。付老师在教学中,很巧妙地从身边的“客家人”谈话导入,一下子就让学生领会了“客”的古义。而整首诗的教学,也都依次围绕“客”展开:走向诗人,了解“客”之意;走近文本,诵读“客”之诗;走进文本,撩动“客”之情;走出文本,回归“客”之象。四个板块,环环相扣,水到渠成。

二是意象。袁行霈先生在谈到欣赏诗歌时说:“只有抓住诗歌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鉴赏中国古代诗歌。”在这首诗中,付老师引导学生抓住了梧叶、寒声、江上、秋风、儿童、促织、篱落、灯等景物,然后对这些景物一一进行了“还原”。学生顿时明白:这些景物都与诗人的情感密切相关,都寄托着诗人隐藏于心的深深的思乡之情。

三是诵读。古诗教学,一半的功夫在读。熟悉文本,靠读;理解诗意,靠读;表达情感,依然靠读。在这节古诗课上,付老师充分发挥了读的作用,粗略统计一下,全课上完,学生朗读、诵读诗歌人均在10遍以上。而且形式丰富,有自由朗读、指名朗读、全班齐读、尝试诵读、指导诵读、扮角色诵读、配乐朗读……这样的诗歌教学,读得有层次,读得有章法,读得有进步,读得有收获,学生岂不乐哉?

四是援引。本节课的教学,还有一大亮点,就是付老师在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意象的丰富含义时,援引了大量诗句,用以“异文印证”,让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更加深刻,对诗人情感的揣摩更加到位。这些丰富的援引,一次次充实了诗歌的内涵,印证了意象的独特情感,但丝毫不显累赘,反而让我们觉得应该援引、必须援引。我们知道,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是万难做到这一点的。

综观付步雄老师这节古诗课,容量之大、视野之广、领悟之透,让我们钦佩不已!老师们应该从中悟出不少古诗教学的门道。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高级中学(集团)东校区 /广东深圳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茹

猜你喜欢

萧萧思乡蟋蟀
贪玩的蟋蟀
The Swimming Pig
蟋蟀的决心
废园
今夜思乡
每一片雪花都飘着思乡情
有种相思叫思乡
思乡与蛋白酶
蟋蟀的小屋
蟋蟀的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