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内容重构

2023-12-06曹爱卫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教学内容核心

曹爱卫

正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省师德楷模。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实践导师。杭州市曹爱卫名师乡村工作室、拱墅区曹爱卫特级教师工作室导师。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有独到研究,提出“智趣”语文教学主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确立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语文课程目标,是语文课程的重大变革。目标的落实,必须要有相应的课程内容为载体。本文从一线教师开展教学的视角,探讨语文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内容重构。

一、语文核心素养内涵解读

什么是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最初是由经合组织(OECD)在DeSeCo项目中提出的。DeSeCo 项目关注核心素养的出发点是:为适应当今信息化、全球化及新技术革命的要求和挑战。从行为要求看,核心素养是指能够应对复杂情境中工作的要求并成功开展工作的能力;从涵盖内容看,核心素养比知识、

技能更宽泛,是成功行动或工作所需要的各种素质要素如知识、技能、态度等的集合体。

什么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核心素养?

2022年版课标在“课程目标”里明确提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语言运用是基础,是需要语文学科一力承担的。语言运用和其他三个方面的关系是:语言运用和思维发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语言是思维的产物,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思维发展越好往往语言运用能力也越强;文学作品依托语言而存在,文学作品本身就是审美的对象,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又在发展着审美能力,提升着审美品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很大一部分是靠语言文字传承下来的,语言本身就是文化载体,也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对中华文化积淀和发展的过程。

二、旧教材与新理念的现实冲突

为了保证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地,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内容以三层次六大学习任务群来组织和呈现。而现行的语文教科书,是按照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编排教学内容。在具体落实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和课后练习进行内容的选取,难免仍存在着围绕知识和技能进行点状教学、平面教学,容易忽视知识、技能的结构化,容易忽视学科思维方式的养成,容易忽视真实生活情境中的语言运用的现象。同时,一线教师也深知,零散的知识无法转化为能力,刻板的训练无法形成素养。因而,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内容必须进行重构。

鉴于语言运用在核心素养四个方面里的基础地位,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内容重构,须以语言运用为主体,融合文化理解与传承、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

三、语文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内容重构

语文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内容的重构,有以下几条建议供一线教师参考。

建议一:全面深入解读教材

全面深入地解读教材,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教师从教材里读到的内容往往在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吸附力——教师会借助学习活动,如讨论、交流等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思考和发现传递给学生。尤其在小学阶段,虽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鼓励课堂生成,实现教学相长,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教师立足课程标准,全面深入解读教材是极为重要的。

如一年级下册《小猴子下山》一课,有教师对故事主旨的理解是:小猴子并非是因饥饿才下山来寻找食物的,看见玉米、桃子、西瓜纯属意外。当小猴子拥有它们的那一刻,就已经品尝了满满的三次快乐。能捉到兔子当然是最理想的,捉不到兔子,这一天也是快乐满满,并不因为最后一个选择和挑战失败,就失去了一切意义。生命的意义,不是你在死亡前积累了多少,而是你在过程中体验了多少,体验到的是什么。

这样的理解,从一个成熟的、自由的阅读者角度看,当然毫无问题。我们要思考的是,这是一篇选入教科书给一年级学生阅读的课文,它需要体现哪些课程价值?毫无疑问,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在语境中学习识字、写字,梳理和积累相关的词句,练习流畅朗读,发展基本的阅读能力,如提取信息、根据信息做出推论的能力。从文本的育人角度,故事的结尾是这么写的:“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只好”一词,把作者、编者的意图充分表现出来了。从教材角度,希望通过故事教导一年级的学生做事不要三心二意,否则捡一样扔一样,最终会一无所获。

当然,为了不限制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也不违背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可以在学完故事后,引导学生讨论:“小猴子空着手走在回家的路上,你猜猜它心里会想些什么。”或者:“如果你就是这只小猴子,下山来遇见这么多东西,最后是空着手回家去,你会怎么想?”学生答案定会五花八门:我不应该见一样就想要一样,这样就会一无所有;虽然我什么东西都没能带回家,但我这一天收获了很多快乐;这次下山来,我知道了哪个地方有什么東西,下次想吃什么就方便了;玉米、桃子、西瓜是不会跑的,所以我能轻松拥有,但是小兔子是会跑的,没能抓住,我得想想下次怎么抓住兔子……

这样设计内容,既没有教师引导的局限,也不违背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符合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利于发展他们的思维和今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可取的,也是值得肯定的。

建议二:确定核心学习任务群

因现行教材不是按照2022年版课标理念来编写的,一个单元甚至一篇课文的学习,都会涉及多个学习任务群。如每个单元、每篇课文都有识字写字,一定会涉及“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任何学习,都离不开比较、归纳等思维的方法,尤其是阅读教学,学习中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创造思维比比皆是,一定涉及“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教材里的课文是选文形式,一个单元里的课文,一般都有故事、诗歌、散文等体裁的文学作品,会涉及“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

一个单元或者一篇课文的学习,总不可能将每个学习任务群都加以落实,时间不允许,事实上也没这个必要。我们可以就一个单元或者一篇课文的学习,根据课程标准和学习重点,确定一个核心学习任务群,其他学习任务群的相关内容和学习目标则整合其中。

如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一课,这是一个寓言故事。寓言故事的学习,根据其功能,可以归属为“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根据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可以归属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 根据其体裁形式,可以归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

鉴于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身心发展特点,如爱听故事,能从故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影响等,本课教学就可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为核心。教学时,保证识字写字、流畅朗读等基础性学习目标达成,并引导学生通过朗讀、表演等方式,体会故事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思维过程,理解狐狸是怎么假借老虎的威风的,它为什么能假借到老虎的威风。最后借助抗日战争片中汉奸狐假虎威的短视频,让学生对“狐假虎威”的理解,从动物走向人类,从故事走向现实,实现将寓言故事运用于生活的目的。

建议三:结构化重组教学内容

围绕核心学习任务群选取教学内容,要突出课程学习内容的结构化特点。正如布鲁纳所强调的,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有助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记忆和迁移应用,有助于减少重复学习以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

如二年级上册《八角楼上》一课的教学,就要有单元整体意识。从单元视角看,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革命先辈”, 编排的课文有《八角楼上》《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刘胡兰》4篇课文。这些课文讲述的都是革命先辈的事迹,意在让学生感受革命先辈的崇高品质,初步渗透革命传统教育。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从课文视角看,《八角楼上》讲述了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中,日夜操劳、紧张工作的事迹,表现了他为领导中国革命忘我工作的精神。课文虽然不长,只有两个自然段,但是里面有不少词句含义还是比较深刻的。课后两道练习,一是要求学生说说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二是读句子,结合插图体会加点词语的意思。这两道题目的编排,都与本单元的教学重点紧密结合。

本课的教学,就可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为核心,以“学讲先辈故事,争做故事达人”为任务情境,从识字、内容理解、主旨把握等多个维度进行教学内容重组。

识字教学内容重组,体现在把生字识记、词语积累和朗读练习有机融合。以 “代”“争”两字的教学为例。先让学生说说怎么记住“代”字;再出示词语“年代”,同义词理解就是“时代、时期”的意思;接着出示“艰苦斗争的年代”,识记“争”字,并结合资料理解“艰苦斗争”;然后出示“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最后让学生读好课文中的句子。这样,学生就感知到字、词、短语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朗读和课文理解。如此,学生记住的不是一个个孤立的文字符号,而是有意义的文字生命体。

内容理解,可借助 “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这样的夜晚仅仅是这一次吗?”这两个主问题,重组学习内容。借助第一个问题,重点学习第2自然段,理解毛主席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夜以继日忘我地工作;借助第二个问题,重点学习第1自然段,理解毛主席是天天如此辛勤工作。

红色经典课文,不仅学习语文知识和技能,还要传承红色基因。但红色基因不能像贴标签一样,而要像盐溶于水,在无痕中渗透。故事主旨的把握,则可设计两个问题实现迁移学习: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毛主席白天不写文章?”,学生可能会联系一年级学的《吃水不忘挖井人》,说毛主席白天要挖井,也有可能联系后面的《朱德的扁担》,说毛主席白天要研究打仗,要去挑粮等,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井冈山斗争时的视频、图片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第二个问题是“毛主席白天要斗争,晚上要写文章,夜以继日地工作,你想对毛主席说什么?”,这个时候学生的表达就不会是口号式的,而是从心底流淌出的带有温度的活泼泼的话语。

此外,语文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内容重构,还要注意突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及生活之间的联系。如此,才能有效地引起学生能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并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内化,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以解决实际问题,并最终形成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长寿桥岳帅小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教学内容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语文课程改革深化中的学校担当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