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学科大概念提炼策略

2023-12-06倪凯颜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概念学科课文

倪凯颜

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明确提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 。鲜明的育人导向、素养导向,引领教师形成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语文课程中得以落实的重要理念。然而,如何开展落实素养导向的语文教学实践,却成了令老师们头疼的难题。

近年来,理论界和实践界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到了“大概念”上,形成了“大概念是落实素养导向教学的抓手”这一共识。于是,新问题又来了,大概念是什么?大概念如何提炼?笔者结合多位权威专家的相关研究成果,经历多个教学案例的实践探究,就小学语文学科大概念的认知与提炼策略,做如下梳理与探讨。

一、对小学语文学科大概念的认知

关于大概念,教育领域较早由布鲁纳提出。他认为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就是要通晓某一学科领域的基本概念。威金斯和麦克泰格认为,大概念是为理解而教的核心,它是一个概念、主题或问题,它能够使离散的事实和技能相互联系并有一定意义。他们还将大概念譬喻为一个车辖,如果没有“大概念”这个车辖,就无法将相关内容知识“联系起来”,留给我们的就只是一些零碎的、无用的知识,不能起到任何作用。(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埃里克森和兰宁則认为,大概念是基于事实基础上抽象出来的指向学科核心的深层次的可迁移的概念。(唐铿《述评与建构:语文学科大概念的理解和实施》)国内刘徽博士的见解是,大概念是反映专家思维方式的概念、观念或论题,它具有生活价值。(刘徽《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

专家们对大概念的阐述互存差异,但综合起来,又具有明显的共性。首先,他们都认为,大概念是存在的,它高度概括学科本质,解释学科现象,是学科的核心,是对概念间内在关系和逻辑规律的高度概括,具有抽象性和结构性。其次,他们用“大”来修饰“概念”,揭示了大概念之“大”,并不是简单认知意义上“小”的对立面,指的不是内容的多而广,而是内容上的深刻与精练,意味着最本质、最关键、强有力,具有深刻性和可迁移性。再次,大概念的核心是专家思维,获得学科大概念,意味着在某些方面具有了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在具体的复杂情境中被使用而解决实际问题,指向人的内部素养与高阶能力的提升,具有真实性与创新性。

语文学科大概念是大概念融合语文学科性质和特点的特定化表达。语文学科大概念处于语文学科的中心位置,是对语文学科内的知识、原理、方法等最抽象、最本质的表述,是对其内在关系的高度凝练和概括。(唐铿《述评与建构:语文学科大概念的理解和实施》)语文是人文性、工具性相统一的一门课程。语文学科大概念就包含了人文精神与语言实践能力两个基本的素养角度。综合起来,语文学科大概念就主要体现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创造等方面的核心素养。

怀特海早在《教育的目的》中提到,“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当今社会对人的要求也随之发生改变,越来越需要人们在复杂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学校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就是旨在让学生在学习中建构专家思维,从而形成解决现实问题的素养,而素养形成的核心就是建立大概念。

二、小学语文学科大概念提炼策略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的核心体现,也是语文学科大概念落实的重要指向。教师能否精准把握教学的方向和内涵,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非常关键的一点是需要准确提炼大概念。对于大概念的提炼,专家大多将其分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途径。自上而下提炼的大概念很大程度上是现成的,难点在于教师能否准确理解和灵活化用。自下而上地提炼大概念难度相对较大,需要教师结合生活和教学经验不断追问,进行综合提炼,上升为更加高位的、反映专家思维方式的大概念。在教学实践中,以下五种策略比较适合一线教师应用。

策略一:从课程标准中提炼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的目标导向,指明了学生通过学科学习应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22年版课标提出了新时代面向全体学生的语文学习基本要求。因此,大概念的提取首先要尊崇课标,在“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相关内容中提取。

比如设计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时,教师不难发现,课文所写的都是革命战争年代的人物,他们英勇无畏,为家国不惜奉献自我。于是,根据“课程理念”中的“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作用,重视价值取向,突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提炼出“革命战争年代涌现了无数英雄,他们的精神品质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每一位英雄都令人敬佩”等大概念。

策略二:从教材内容中提取

教材是最为重要的教学资源,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是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学习的主要载体。积极研读教材,关注“单元导读”“课后练习”“交流平台”等内容,可以发现许多有助于教师提炼大概念的内容。将这些内容进行分类梳理,加以整合化用,就能比较方便地提炼大概念。

比如,解读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材,整合各部分内容,可以提炼出两类大概念。其一,根据导读页的“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各篇课文所讲述的历史人物故事,以及口语交际内容,可以提炼出指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大概念:“许多中华历史人物故事生动有趣,给人以智慧与启迪。”其二,根据导读页的“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以及“交流平台”揭示的“简要复述课文,要注意以下几点……”,可以提炼出指向能力素养的另一类大概念:“简要复述课文,要抓住主要内容,按顺序、有详略地进行复述。”

策略三:从专家思维中抽取

大概念是反映专家思维方式的,因此专家思维也是大概念的直接来源。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许多揭示知识来源、探究语文学科相关话题的专著、论文、科普类读物,以及相关网络信息等,都可以成为提炼大概念的途径。

比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组“神话故事”,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索,获取许多信息,百度百科就给出了这样的解释:“神话是由人民集体口头创作,表现对超能力的崇拜、斗争及对理想追求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属于民间文学的范畴,具有较高的哲学性、艺术性……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人类开始思考与探索自然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力所产生的。”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理解水平,教师可以将这样的专业表述进行加工,简化成学生容易自我生成的大概念,如:“神话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是由劳动人民集体口头创作的,主要反映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创生等问题的探究与思考,既符合常识又超出常识。”

策略四:从上位概念中派生

大概念的“大”的内涵不是“庞大”,而是“核心”,而“核心”则意味着“上位”,是关于学科知识的高度浓缩、凝练概括。小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就其学习特点而言,一段学习旅程所理解的大概念往往很难达到上位概念的水平。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生活与学习特点,将上位概念进行分解,次层级化。

比如上位大概念“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常常通过其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可以派生出“阅读文学作品时,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走进其内心”和“习作时,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现其内心”这两个次层级大概念。

策略五:将下位概念作整合

埃里克森和兰宁将学科划分成知识的结构和过程的结构。语文这门课程比较特殊,虽然教材以大量的文本内容呈现,但语言实践能力的提升靠的是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学习主要是由过程、策略、技能架构,因此,属于过程的结构。过程的结构必定包含许多方法、策略类的知识,这些都属于下位概念。将方法、策略等进行整合提升,就可以提炼出相应的上位大概念。

比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这组说明文,需要让学生认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和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感受其不同的作用,同时,学习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事物介绍清楚。由此,可以把下位概念“说明文常常运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列数字是为了更加精准地表达”“作比较和打比方是为了将陌生化的事物熟悉化”等,整合提升为上位大概念,如:“不同的说明方法,其作用也不同。列数字是为了更精确地表达,举例子、作比较和打比方则是通过将陌生化的事物熟悉化,从而更具体、生动地表达。”

三、以自然单元为单位的大概念提炼举隅

大概念提炼有策略,但需要根据实际综合应用。统编本教材修订早于2022年版课标的颁布,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大概念教学的诸多困扰。面对“双线组元”的自然单元,如何整合多种策略合理提炼大概念,一线教师依然有茫然、无所适从之感。由此,结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内容,进行实践案例分析举隅。

首先,研读课标。第三学段针对阅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针对习作提出的要求是:“能寫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由此可得五年级学生应该形成的读写大概念:“无论是阅读还是习作,都要关注合适的表达方法,体会或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

其次,研读教材。单元导读页揭示了人文主题“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闪现”,语文要素为“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看漫画,写出自己的想法”。课文《杨氏之子》主要表现了杨氏之子和孔君平利用姓氏特点做文章,一个问得巧,一个答得妙;《手指》一课,作者用拟人化、夸张化的风趣语言,表现了五个性格各异的手指形象,让我们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童年的发现》用自我调侃的语言自我解嘲,令人忍俊不禁。“交流平台”提示“本单元的课文很有特点,不仅内容有意思,而且语言风趣幽默”。由此,不难提取到两组与大概念相关的词语。第一组指向人文主题:幽默、风趣、智慧、巧妙等;第二组指向表达方式:谐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拟人化、夸张化、自我调侃等。

再次,研读各类资料。《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对“幽默”的解释是: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另外,在“知乎”可以了解到一些与课文有关联的幽默的表现手法,比如“双关法”“夸张法”“寓庄于谐”等。由此,从课文中提取的一些幽默的表达方式找到了比较专业的说法印证。

最后,综合梳理与提炼。梳理以上几种途径获得的信息,我们不难发现,本单元的大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别概括。其一,指向人文素养,旨在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引导其追求自我的智慧成长,可以提炼为三点:(1)一个风趣幽默的人是很受欢迎的。(2)人们可以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表达,这样体现了他的智慧。(3)我也可以做一个风趣幽默的人。其二,指向语文学科专业素养,旨在通过语言实践,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习得相关方法,可以提炼为如下大概念:幽默表达是有一些方法的。比如,巧用谐音双关,如法回应,可以化解烦恼与矛盾,使人关系融洽;拟人化、夸张化表达,寓庄于谐,可以取得以小见大的效果;自我调侃可以减轻心理压力,消除尴尬;等等。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港下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郭艳红

猜你喜欢

概念学科课文
【学科新书导览】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背课文的小偷
幾樣概念店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超学科”来啦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