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高校学风建设探究
2023-12-06吴华英刘枢 王猛
吴华英 刘枢 王猛
摘 要|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是高等教育内涵改革的应有之义。随着智能新兴产业的飞速发展,深入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新工科建设提上日程,培育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学风建设的
根本目标。本文以目前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出发点,总结重庆科技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学风建设实 践,为新工科学风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工科;高校;学风建设
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 (s) and SciScan Publishing Limited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4.0/
一个学校的学风好坏关系到大学精神文化的传承,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是否达标,关系到学生是否能成才,关系到党的教育事业是否后继有人。高等学校的学风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学校高度关注的系统性工程,应贯穿大学生整个大学生涯的全过程。建设良好的班风学风是辅导员及学院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教育部 2017 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五条第三款规定“辅导员在学风建设方面的职责是熟悉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学术实践活动,营造浓厚学习氛围”。本文结合笔者专职辅导员工作和重庆科技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的学风建设实践探讨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路和路径,以期为新工科高校学风建设创新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1 新工科高校学风建设背景
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为核心的新兴产业的飞速发展已经彻底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科技创新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对工程教育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人才。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因此, 培养新型工程科技人才,进行新工科高校建设是时代强音。
新工科是以国家战略导向为基础,适应新经济、新产业发展,为培养新型科技人才而提出的工程教育改革新方向[1]。2017 年 2 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 和“北京指南”,并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关于推荐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的通知》,全力探索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2 建设新工科新范式主要表现
新工科建设并不是对传统工科的扬弃与代替,而是在传统工科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不断打造新工科新范式,为国家新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新工科的新范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理念新,立足当前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这一理念;
(2)体系新,要构造现代中国工程教育新体系;
(3)质量新,谋求国际水平的工程教育;
(4)模式新,打造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
(5)结构新,主要包括新兴工科专业、多学科—交叉学科专业、个性化学科专业等。
重庆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以石油与化工、冶金与材料、机械与电子、安全与环境为特色,理、工、经、管、法、文、艺多学科协调发展,行业优势突出、办学特色鲜明的高等院校。有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公共管理等 12 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专业群。学校是重庆市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围绕成渝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聚力推动新工科高校建设,力推构建跨学院、跨学科新工科实验班,着力重构传统专业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素质体系,在工科各专业中试点综合性课程,问题导向课程,交叉学科研讨课程改革,培养新经济和未来新兴产业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
3 重庆科技学院学风建设困境
笔者作为专职辅导员,负责化学化工学院学风建设专项工作,通过对化学化工学院 2020 年、2021 年、2022 年的学风情况进行汇总和统计,发现疫情前的学风状态整体好于疫情后的学风状态,疫情带给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效率大幅度降低。近三年来学生考试不及格人数和门次逐年增多,每年受到学籍警示和因学业达不到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降级学生人数见表 1。
按照学校的学籍管理规定,当学期实际修读学分数达不到应修学分数的 50% 会被学籍警示;二年
级结束达不到人才培养方案应修学分的 40% 或者三年级达不到人才培养方案应修学分的 60% 的学生作降级处理。从学院受到学籍警示学生数据看,比例在逐年上升,被降级处理的学生人数也大幅攀升。从受学籍警示和降级学生年级看,有走低的趋势。通过辅导员老师一对一谈话分析查找学业困难原因,得出其深层次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 学习能力不足,学习适应性差。主要集中在一年级,学科集中在英语、c 语言、高数、物理、分析化学等基础课程。主要原因在于:第一,高中太緊张,基本上每一天每一门课程都做题做试卷,大学的学习方式不同,老师的进度很快不太适应而且有的课程没有课后题,数学、物理、化学这些课程虽然有课后练习但并不能全覆盖所学内容;第二,学习没有人督促,不会做的题就问问同学没有深究甚至抄袭同学作业交差;第三,大类招生在一年级的课程通常有 10 余门,周内学生基本满课,所有学科加起来作业颇多,感觉疲累,课后复习、课前预习时间不足。
(2) 学科基础不齐,没有学习兴趣。挂科学生普遍存在高中学科偏科,基础薄弱。化学化工学院2022 级学生的英语高考分值一半都低于 90,基础较差,英语课听不懂,课后作业不会做,学生感觉没
有兴趣。部分学生虽然选择化学类专业学习,但高中根本没有选修化学学科,如环境工程专业 2022 级
学生班级人数 35 人,有 17 人高中没有选修化学,学习非常吃力。
(3) 学习不够重视,社会活动多,时间安排不合理。部分学生觉得大学学习不难,自己老师上课、考试自己老师出题、自己老师阅卷,应该能轻松过关,也不需要考高分。花大量时间参加各种社团活动, 甚至当活动与课程冲突时选择参加活动,对学习很不重视,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严重不足。
(4) 学习方法不当。大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方法,上课也不活跃,对课程学习缺乏计划,上课就去,下课就回寝室,书本丢在一边,也不考虑课程的系统性问题,对学习缺乏思考。
(5) 沉迷网络。每天花在网络游戏、网络社交平台和网络短视频、网络电视等时间过多,导致学 习一知半解,甚至不求甚解。据调查 35% 的学生每天会花 3 个小时以上,10% 的学生会花 5 个小时以上, 甚至上课都玩网络游戏。
(6) 其他特殊情况。被网络电信诈骗的同学不能正确看待而出现行为偏差,不在学习状态,厌学 情绪严重;心理异常的学生不愿沟通和交流,部分还有社交恐惧,不愿意去教室上课,导致学业滑坡严重, 这两类同学是休学留级的主要人群。
针对梳理出的学风问题,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帮扶举措,创建风清气正的学习风气,匹配新工科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要求,是摆在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大课题。2021 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再次强调,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建立系统化的学生发展和学业指导体系,重视学生学习体验、自我发展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学业达标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底线要求,更是高校学风建设成效的基本指标。
4 高质量学风建设实践探索
笔者所在学院针对学风情况组织召开班子成员、辅导员、系部教师、学生党支部、班级班干教风学风大讨论,强化思想认同。以“抓班风学风,开展两走一贴近”活动为先导, 夯实学风建设基础工作,以“党旗领航促学风”工程,打造学风建设品牌活动,坚持问题导向和企业人才需求目标为导向,搭建科技创新实验平台,构建校企合作共培模式,集中火力解决难点、痛点,从 2022 级大一新生开始抓,着力培养和实现高 质量新工科人才的建设目标,形成从优良学风到高质量就业良性循环的“大学风”工作理念,重塑化工新学风。
4.1 辅导员抓班风学风,夯实学风建设基础
辅导员在日常管理教育中,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班会课堂、学生生涯规划课程讲透、讲活,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将学风建设与育心育德相结合,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2]。
针对班级存在的学风问题,辅导员一一进行梳理,分析、查摆问题,理清思路,找准着力点。
第一,着眼班级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强化榜样引领示范作用。班级学生干部是学生工作的积极分子, 是学习领域的佼佼者,与同学同吃同住,对同学的影响较大,树立班级标杆,能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3]。
第二,每学期开展专题班风学风分析会。对照人才培养方案、企业的人才需求目标、学校的学籍管理规定、学士学位授予管理细则进行全面分析。
第三,组建朋辈帮扶小分队,精准到个体。利用朋辈间关系和谐亲密,易于接受,组织不及格学生、班级帮扶人开展一对一三方谈心谈话,分析具体的挂科原因,制定具体的帮扶措施并全程跟踪学困生的帮扶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干预。
第四,构建“三沟通”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包括:(1)与任课老师沟通,从任课老师处了解学生课堂情况、作业完成情况,掌握班级学风状态。(2)与家长沟通,建家长微信群、家长QQ 群,朋友圈,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反馈学生在校学习状态,暑期开展走访,协同解决学生思想、生活问题。
(3)与宿管人员沟通,学生的作息是否规律,是否按时归寝、寝室关系是否和谐,都与班风学风有紧密的关系。宿管人员对学生在公寓内的情况有一定了解,通过沟通能更全面了解学生状态,助力学生成长[4]。
4.2 全员“开展两走一贴近”,涵养学风新生态
“两走一贴近”是重庆科技学院的一大特色亮点活动。党委要求所有的机关、院系、老师走进教室、走进寝室,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关心关爱学生成长,解答学生困惑、解决学生困难,做到教育引导润无声。化学化工学院以此为契机,扎实开展“两走一贴近”活动,院长、书记、辅导员、系主任、专业教师、教学管理老师深入走访。院长书记、辅导员每周至少走访 3 次,其他人员每周至少走访 1 次,谈思想、谈理想、谈学风,谈专业、谈格局,引领学生打开思路,提高认识,以提升学风教育精准度,进一步涵养良好学风生态。
4.3 “党旗领航促学风”,塑学风建设品牌
高校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抓青年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学生提高政治站位,成为堪当时代重任的有志青年。学风建设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基础,二者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相互促进[5]。围绕学 风建设中心,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凝心聚力作用,着力将组织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学风建设的工作效能,促进学风建设与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深度融合、同向发力,为中心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6]。
党的十八大以来,化学化工学院党总支一直积极探索党支部创新建设之路,以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创建了“党旗领航促学风”品牌工程,建立了“三带三个一”的基层党建引领下的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即党员带头一个点、小组带领一个面、支部带动一大片。具体表现如下。
(1) 党员带头一个点,争做学风排头兵。党员的学业平均绩点普遍较高,均在 3.0 以上,在学生中有很强的示范性,学院要求党员同志自觉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教室做起,从学困帮扶做起,带头做优良学风建设的标兵,带头做学风建设的典范。
(2) 小组带领一个面,争做学风领航手。学生党支部根据学生党员的专业年级和兴趣特长等特点,组建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共同参加的各具优势和特色的科技创新、创业先锋、就业促进、考研备战、读书兴趣、实验室服务、文体活动若干小组。各小组针对难点问题共同攻坚克难,带领更多的同学创建优良学风。
(3) 支部带动一大片,优良学风辐射全院。自创建以来,学院的学风优良、考风良好,学生上课出勤率名列学校前茅,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屡获佳绩,获互联网 +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化工竞赛等获奖颇丰。优良学风在全院蔚然成风。
经过十年的实践证明以党建引领团建,党风带领团风、党风带领学风,取得了学生党员党性意识明显增强、后进学生成绩明显提高,全院班风学风明显改善的良好效果。这项工作学院将常抓不懈,持续推进并创新发展。
4.4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专业教师是学生在培养专业兴趣、夯实专业基础、明确专业目标的领路人,是培养工科学生创新思维和专业能力的导师。高校能为大学生提供得天独厚的创新创业资源平台和创新实验科研平台。化学化工学院在提升学生专业兴趣,吸引学生专注力和创新力上做了如下探索与尝试。
(1) 分阶段建本科生导师制。学生大一学年,遴选优秀教师进班级担任班级导师,引导学生深刻了解专业背景、发展前景,树立专业自信;学生大二学年,选个人学业导师,导师带领学生进实验室, 借助导师科研项目平台锻炼学科研能力,促进科研思维;大三学年,学生跟着导师做进一步的研究,进行大学生创新实验训练;大四学年,学生能独立进行各项实验操作,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毕业设计和就业单位要求的各项操作。
(2) 开放实验室。要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适应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地方新工科人才,实践环节尤其重要,学院在课余有序开放全部实验室供研究生、本科生使用。
(3)利用资源平台打造创新竞赛项目。依托学校创新创业学院搭建的既有平台,合作打造“互联网+” 项目、大学生挑战杯项目等,提升学生的科研兴趣和能力。
4.5 构建校企合作共培模式
化学化工学院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培养目标,重视人才培养质量,不断修改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先后与重庆药友制药、希尔安药业、药明康德等公司开展合作,签订框架协议, 联合培养人才。根据对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显示,就业单位对化学化工学院毕业生质量满意度高。
5 结束语
高校学风建设是一项全局化、系统性工程,化学化工学院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上狠下功夫,搭建了良好的学风建设体系,毕业生质量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取得了不错的实效,为学
新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卢月,李冬梅.新工科专业建设浅析[J].内蒙古统计,2019(4):40-42.
[2]刘升乔,何雪娜.大一新生优良学风建设实践路径构建研究[J].教育教学研究,2022(31):159.
[3]姜平,周文.大学学风建设现状与对策探索:以福建省为例[J].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2,35
(3):40.
[4]王星,杨富茂.高校优良学风建设中协同育人的四维路径[J].大理大学学报,2023,8(1):118- 119.
[5]王海涛.基于“四个服务”理念的高校学风建设[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
(4):396.
[6]王彦媚.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学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海风订阅,2022(4).
Explor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Style in New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A case of Exploring the Study Style Practice in the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 Huaying Liu Shu Wang Meng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ongqing
Abstract: Cultivating an innovative culture, promoting the spirit of scientists, and cultivating a good academic atmosphere are essential elements of the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emerging industries and the deepening implementation of the talent strengthening strategy,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engineering disciplines has been put on the agenda. Cultivating many high-quality talents with both morality and talent is the fundamental goal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atmosphere in universitie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atmosphere in universities as the research starting point, summarizes the practice of academic atmosphere construction in the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engineering academic atmosphere.
Key words: New Engineer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chool tradition construction
基金項目:重庆市教改一般项目“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13353)”。作者简介:吴华英,法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刘枢,工学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文章引用:吴华英,刘枢,王猛.新工科高校学风建设探究——以重庆科技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学风实践探索为例[J].教育研讨, 2023,5(2):168-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