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四大新趋势
2023-12-06沈建光
沈建光
新冠疫情以来,全球经济格局发生深远变化,呈现出四大新趋势,包括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实践、产业政策替代“华盛顿共识”、全球供应链重構以及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
新趋势一:发达国家财政赤字货币化广泛实践。面对历史罕见的疫情危机,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采用货币超宽松与财政大扩张协同的现代货币理论政策,主要体现在:1.平衡预算理念打破,相较于以往,政府杠杆率、赤字率,债务利息支付占GDP(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成为衡量财政是否稳健的更重要指标。2.央行持有政府债务显著攀升,财政赤字货币化大规模实施。截至2021年底,美联储持有美国国债份额达到24%,2019年这一比例仅13%,欧日的比重也大幅上升。3.货币政策框架改变,短期内通胀为增长让路。美联储2020年推出平均通胀目标制,对通胀容忍度上升,更关注就业和增长目标。面对通胀大幅攀升,主要发达经济体进入快速加息周期。
新趋势二:产业政策替代“华盛顿共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华盛顿共识”一度成为美国维系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支撑,其主张“大市场小政府”“私有化”“贸易与金融自由化”理念,明确反对政府主导的产业政策。然而,“华盛顿共识”的局限性不断显现。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等事件暴露了产业链、供应链对外过度依赖的风险。因此,美国政府反思“华盛顿共识”的负面作用,转而推动更多产业政策的制定实施,增加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近年来,美国推出了基建法案、芯片法案、通胀法案等,皆可看作“华盛顿共识”转向后的产物。
新趋势三:全球供应链重构。随着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全球供应链呈现本土化、区域化、逆全球化特征,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正加快供应链“去中国化”。据USITC数据计算,美国自华商品进口占比从2017年21.6%快速下降到2022年的16.3%,份额由东盟、加拿大和欧盟填补。2023年上半年,美国自华商品进口份额进一步降至13.3%,成为美国进口的第四大来源地。
受此影响,外商对华投资显著下滑。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2023年上半年外商直接投资仅为272.54亿美元,同比降幅超过80%。按照商务部数据,1月-7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累计同比下跌9.8%。除美国加息、人民币贬值等短期因素,全球供应链“去中国化”等中长期因素影响了跨国公司投资中国的信心。
新趋势四: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主要增长点。疫情暴发后,数字经济的对冲器和稳定器作用受到各国关注。欧盟、德国、澳大利亚、中国、日本等纷纷制定发布数字经济发展相关战略。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主要国家数字经济规模同比增长7.6%,高于GDP增速5.4个百分点。其中,2016年-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年均复合增长高达14.2%。
随着数字化转型进入规模扩张和深度应用阶段,其应用领域由生产研发向供应链协同、绿色低碳方向延伸。
学术观点
区域贸易协定对进口逃税行为的影响
南京农业大学 田曦 王学君
“收之桑榆,失之东隅:区域贸易协定下的进口逃税”
《世界经济》2023年第10期
本文基于中国内地与香港签署的CEPA协议,考察了区域贸易协定对进口逃税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区域贸易协定可有效降低成员间虚假贸易行为,但渐进式开放的制度安排,存在加强区域经贸合作的政策初衷被弱化的可能。
具体地,进口关税与贸易统计差异的正向关系依然存在,但CEPA关税安排通过减少贸易量而非产品价值虚报,显著抑制了双方贸易统计差异;相近产品同步免税对统计差异的抑制作用大于分步免税;实施困难的原产地规则更能降低贸易统计差异,但这也可能是第三方从香港转口贸易中渔利的结果。
本研究为评估区域贸易自由化对逃税行为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对积极构建有效的区域贸易协定提供了启示。
关注度
上期新媒体关注度排名
(11月6日-11月17日)
1 详解万亿特别国债
2 如何看增发1万亿元国债?
3 美债狂奔:押注美元降息盛宴
4 蓝佛安任财长
5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升格定调
6 国家数据局挂牌
7 托底A股
8 美联储短期难以转向宽松
9 后疫情时代的“疗愈”消费
10 极兔激进上市之路
资料来源:《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