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抗战,中国空军与日机的殊死搏斗
2023-12-06
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在日军猛烈进攻上海的同时,日本海军所辖航空队开始对南京进行空袭。但日军战机对南京的疯狂轰炸与空中屠杀,并没有吓倒、压垮中国军民。中国年轻的空军勇士们不畏强敌,在战机的数量、性能、航速等方面都不如日机的情况下,以满腔的保家卫国热情,与日机展开殊死搏斗。
日机的疯狂空袭
1937年8月15日下午2时50分,日本海军第一联合航空队所辖的木更津航空队的16架96式陆上攻击机,冲破中国战机的拦截与地面防空火力,强行冲入南京市区上空,对明故宫机场、大校场机场等军事设施进行轰炸。日机向大校场机场先后投下炸弹共24枚,向明故宫机场先后投下炸弹共11枚。在这同时,日机对八府塘、第一公园、大行宫、新街口等商业区与居民区,进行了轰炸与扫射,造成了平民的重大伤亡。日机对南京商业区与居民区的轰炸,违反了国际公法,引起世界舆论的谴责。此后,日机对南京的空袭连续不断,依仗其数量的优势与性能的先进,对南京城内、城外实施猖狂的轰炸与屠杀。
8月26日,日机猛烈轰炸南京的中央大学、中大附中、革命军遗族学校及志成医院。位于南京北極阁下大石桥畔的中央大学实验学校被日机炸毁。中央社8月28日电讯《敌机掷弹毁灭我文化机关》报道了日机轰炸中央大学的惨痛景况,并联系1932年“一·二八”事变时,日机“毁灭上海最大文化机关东方图书馆、商务印书馆,及此次炸毁天津南开大学,放火焚烧南开中学等”,揭露日本当局“毁灭我中华民族文化之有计划的残暴行为”。日机还再次野蛮轰炸了南京城南的八府塘地区。这是没有任何军事设施的城市贫苦平民居住区。9月10日,南京《中央日报》在第2版发表社评《日空军之暴行》,尖锐地指出,日本飞机“对非武装人员的轰炸,对非战事区域的破坏,这种暴行是恶意的大屠杀”。
1937年9月19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日本海军第三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在上海向各国驻沪领事发出通告,宣称将于9月21日正午以后,对南京城内及附近的中国军队与军事设施,采取轰炸与其他手段,把南京化为灰烬。日方要求各国驻南京使馆人员与侨民撤离南京,各国舰船撤离南京江面。但还未等到9月21日,日机在9月19日当天,就对南京进行了猛烈的空袭,自早晨8时至下午6时许,轮番轰炸。
从9月22日起,日机对南京进行连续多日的大规模空袭,南京居民的伤亡也急剧增加。9月25日是日机轰炸南京最血腥的一天,自上午9时半至下午4时半,先后有96架日机,分5次空袭,投炸弹500枚,轰炸的多为文教卫生机关与公用设施,如中央大学、中央通讯社、中央医院、下关电厂、首都电灯公司、首都自来水公司、下关难民所以及江东门、三条巷、边营、中山东路等居民住宅区,南京居民伤亡达600多人。
日机对南京的野蛮空袭,其目的除了摧毁南京的军事设施外,更重要的是实施对中国军民的恐怖威慑,摧毁中国军民的抗战意志,使中国政府迅速屈服投降。日方当局明确宣称,“为的是威吓敌军及人民,使其酝酿厌战与和平的倾向”。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日本空军在对南京空袭中进行了疯狂的轰炸。
没有吓倒中国军民
日军战机对南京的疯狂轰炸并没有吓倒、压垮南京军民。
在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后,国民政府针对“一·二八”事变时中国防空工作的薄弱和军民防空知识的缺乏,大力加强南京防空建设和防空知识的宣传教育。南京市民在战前约两年时间中,曾接受了各种防空知识教育,并进行过多次防空演习。现在,当面临着日军战机连续不断的空袭,南京广大民众在政府防空机构的组织与配合下,空防经验逐步丰富,家家都利用南京傍山近水的自然地理优势,在屋内屋外建造了防空洞等各种防空设施,对日军的空袭渐渐适应,应对有方,表现出足够的沉着无畏的牺牲精神。南京的马路、车站、码头,树立起各种高大的宣传板,上面是“誓复国仇”等激动人心的抗战口号与宣传画。
1937年8月26日,中央大学实验学校被日机炸毁。校长罗家伦指着被毁的校舍说:“敌能毁之,吾能复之!”他迅速组织实验学校师生,西迁屯溪复校,后又迁长沙、贵阳、重庆,始终弦歌不断。而他本人则始终留在中央大学与师生们护校。
在这轰炸不断的日子里,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已年过70岁,在日机多次空袭南京时,始终坚守在岗位上。8月16日,他在中央纪念周作了题为《保卫国土与国民天职》的讲演。直到政府决定迁都,他才离开南京。
8月16日,“国防最高会议”议决,接受林森主席的提议,由国民政府授权蒋介石为陆海空军总司令,统帅全国军队,对日作战。当日,蒋介石下达《国家总动员令》,号召全国军民奋起一致抗日。
由著名作家张恨水创办与主持的《南京人报》,克服困难,艰苦支撑,宣传抗日。自日机空袭南京后,报纸没有广告收入,报馆陷入经济困境。全社人员主动提出,除饭食外,工薪全免。那时,张恨水将家从城内丹凤街搬到了南京郊区上新河,从上新河到城区要步行十几里,每每行到半路,空袭警报来了,南京郊区根本就没有防空工事,敌机一来,张恨水就趴在田坎下,或是掩伏在大树下,一待警报解除,立即奔向报馆,马上着手当天的稿件,在这种高度紧张中努力工作着,不到一个月就病倒了。但他坚持出报,因为他知道,这时人民特别需要报纸的声音。
在空袭下,南京市民还不顾危险,大力支援上海前线的抗战,开展劳军活动。当时上海战场的伤兵,大量地运到南京,“伤兵集中于南京者过众,而当地军医院床位短缺”。1937年9月,国民政府卫生署署长刘瑞恒和中国红十字总会秘书长庞京周决定,在南京筹设一家规模“打破世界纪录”的伤兵医院。1937年10月4日,中国红十字总会在南京成立首都办事处,选定中央大学的图书馆为办公地址,并在中央大学的校园内开办“首都医院”,因该校早就停课,正在组织西迁,遂把学校的大礼堂、科学馆、体育馆、图书馆、教学楼、学生宿舍等,全部改成病房与手术室等。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医护人员有300多人,从事各项杂役工作的人员有400多人,设置病床5200张,手术室“每日平均大小手术在二三十次左右”,被誉为“伤兵医院之冠”。从10月9日起,该医院开始接纳收治从上海前线运来的伤兵。南京市民为该医院捐赠了大量物资,许多人踊跃来到这里义务担任救护工作。11月初,该医院遭到日机的轰炸时,一位在该医院担任义务护士的姚姓女市民,“同情伤兵之痛苦,不忍走避,仍照常服务”,不幸被日机炸成重伤。该医院一直工作到11月中旬,才奉命撤出南京。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这家“首都医院”共救治了3000多名伤员,还收治了两名日本战俘。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许道谦在1938年初回忆这段历史时写道:“这里,多少中华男儿,多少热血青年。负伤的南京中央大学在发出安慰的微笑。”
当时正在南京与国民党谈判的中共代表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在日机轰炸下,不顾危险,进行了紧张而卓有成效的工作。他们遵照中共中央指示,向国防会议提交了《确定全国抗战之战略计划及作战原则案》,并与国民党谈判国共第二次合作事宜。周恩来、朱德、叶剑英遍访在南京的各方面人士,会晤了冯玉祥、于右任、白崇禧、黄琪翔、龙云等,共商抗战大事。由于工作需要,8月16日,朱德离开南京,周恩来则与叶剑英一起,同国民政府方面,就西北红军主力的改编,在南京、上海、兰州、武汉等地设立中共代表团办事处,以及南方8省14个地区红军游击队的改编、释放政治犯等多项重要问题,进行会谈。8月21日,周恩来离开南京,回到陕北参加中共中央洛川会议。9月中旬,博古、董必武来到南京,任中共驻南京代表。在中共中央指导下,博古、叶剑英、董必武、李克农为首的中共与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紧张地进行了一系列工作。9月22日,中央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9月23日,蒋介石就此发表谈话,承认中共的合法地位。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核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与日机展开殊死搏斗
在国家垂危的时刻,中国年轻的空军勇士们不畏强敌,在战机的数量、性能都不如日机的情况下,以满腔的保家卫国热情,与日机展开殊死搏斗。他们的誓言是:“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高志航、刘粹刚、陈怀民、乐以琴等许多飞行员奋勇地创造了击落多架敌机的奇迹。高志航被誉为“抗日天神”,刘粹刚被誉为“中国的红武士”,陈怀民被誉为“空军勇士”,乐以琴被誉为“江南大地之钢盔”。数百名飞行员血洒南京长空。
1937年9月19日是南京激烈空战的一天。这天8时许,40多架日机大规模空袭南京。中国空军第四大队第二十三中队的战机首先起飞迎敌,与日机展开激烈的搏斗。第二十三中队队长毛瀛初等击落击伤日机多架。飞行员戴广进牺牲,成为南京空战中首位战死的航空烈士。第二十三中队少尉飞行员陈怀民是江苏镇江人,驾驶2405号战机,猛打猛冲,先与战友杨梦青协力,重伤敌一架水上侦察机。后来,他的战机被4架敌机包围,他以一敌四,左冲右突,猛烈开火,击落一架日本驱逐机,但他自己飞机的油箱被敌打中起火,从空中急速下降;他为了保全战机,在离地面只有百余米时,停掉螺旋桨,进行滑翔,迫降在南京江北江浦县高旺镇附近一片小树林中的空地上,飞机撞到一棵大树,陈怀民被弹出座舱,夹在一棵大树的树杈上,巨大的冲击力将他的鼻梁骨折断,胸部、肩部受伤,昏迷过去。当地乡民纷纷赶来解救,先把他送往江浦县医院,然后转送南京中央医院,数万民众夹道欢送。
1937年9月25日是日机轰炸南京最血腥的一天,中国空军奋起反击,击落日机5架。当时正在南京的著名作家郭沫若,以当日他亲身的见闻,写成《在轰炸中来去》,其中寫道:“在九点钟左右……警报来了……于是同居的人都一齐跑向对山下的土壕里去躲避”“高射炮在轰隆地响……忽然有一声炮响得特别着实,敌机队中的第十架带着一股黑烟,像彗星一样坠落了”“不一会儿又有一队敌机飞来了,这次是十五架,依然是由南而来,却转向城西北去散开,高射炮烟更加肩摩踵接地和他们角逐。忽然又是一声特别着实的炮响,敌机中的一架发出一朵红光,红光上冒着黑烟,又像一颗彗星一样,坠下了”“敌人宣言,要把南京化为灰烬。我却亲眼看见,敌人在南京化为了灰烬。”警报解除后,“一街的人都是笑逐颜开的,那笑中自然有从恐怖里解放出来的安心,而更加不用说的是含有真打得好、真打得好的欢喜,这欢喜把我们民族的感情打成了一片,我们要把这民族的欢喜汇成哄笑,轰落下敌人的一切的飞机”。
1937年10月12日,南京天气转晴,日海军航空队战机先后3次空袭南京。中国空军在第四大队大队长高志航的率领下,奋起迎战。处于劣势的中国战机盘马弯弓,沉着应对,突然腾空而起,向日机发动猛烈的反击。双方战机打成一片,中国地面守军的高射炮也不得不停止射击。只见高空中烟尘四起,火光闪闪,敌我战机飞越腾挪,合离交错,马达轰鸣声、炸弹爆炸声响彻云霄。高志航眼疾手快,率先打下一架日本轰炸机。日机疯狂反扑,击中曹芳震的座机,曹芳震身中17弹,壮烈殉国,年仅23岁。担任第五大队第二十四中队中队长的刘粹刚决心为战友报仇,驾着自己的2401号战机,紧紧咬住一架日机,正准备发射时,突然发现有另一架日机,正狡猾地紧跟在他战机后面,伺机偷袭,情况危急,千钧一发,刘粹刚凭借其高超的技术,先有意减速航行,猛然以风驰电掣之速,作一个急转弯,让日机冲向前去,刘粹刚的战机一下子从被动变为主动地位,从后面狠命咬住那架日机尾部,在两三秒钟的时间内,4挺机关枪同时开火,击中日机要害。日机在空中爆炸,拖着一条浓烟,坠毁于南京水西门外。
在中日战机激烈交战时,南京民众不顾危险,争相观看。中国空军的英勇作战感动了全城男女老少。空军英雄高志航有一次到南京一家商店买东西,付了钱,把东西拿回家,打开一看,发现钱原封不动地包在里面,并附有一张字条,上面写着:“高大队长,希望您多打几架日本飞机,这点东西作为慰劳您的心意!”高志航看后激动地对家人说:“这不是几个钱的问题,是中国人民的心,说明中华民族不可辱,中国领土不容侵略!”
中华民族的抗战精神,在日机空袭下的南京处处闪耀!
(摘自《团结报》经盛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