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生产视角下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价值意蕴与发展路向
2023-12-06王兆璟
韦 怀,王兆璟
(1.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2.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文化和旅游职业教育研究中心,重庆巴南 400067)
现代化作为一种社会变迁现象和世界发展潮流,体现着人类理性的解放和文明的进步。中国式现代化着眼历史之变、时代之变,提出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高等教育作为三者的重要结合点,在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化的进程催生知识形态发生改变,促进知识生产模式走向复杂样态,对传承知识、发展知识和创新知识的高等教育提出新的挑战。站在新的历史时期,洞察知识生产规律,应对变革挑战,揭示中国式现代化“是为何”以及中国高等教育“往何处”,是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一、知识模式的演变: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切入视角
知识在18世纪和19世纪被视为“启蒙的渊源”,20世纪上半叶后被视为“权力的渊源”。[2]这一知识形态变化是结构性的,知识由“道”(being)走向“器”(doing),[3]进而掀起知识价值革命。过去半个多世纪里,社会生活发生着彻底的变化,知识结构、从事科学活动的机构、知识创新方式,以及知识从业者的身份等都发生重大变化,引发知识生产方式的系统性转型。[4]身处知识时代,“我们如何思考知识,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如何思考教育,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育者如何思维和行动。”[5]一方面尊重知识生产规律,一方面响应知识模式的内在变化,高等教育场所和其社会环境之间构成一个有机生态系统,本文由此提出一个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分析框架。
迈克尔·吉本斯(Michael Gibbons)区分了知识生产模式1和模式2。模式1以洪堡思想为代表,遵循纯粹知识的生发逻辑,被视为知识的典范。由于知识生产受学科科学训练,由特定学术共同体主导,被规则、秩序和理性所约束,知识形态呈线性方式,具有纯粹性、同质性、等级制特征。可见,模式1传播高贵知识,研究高深学问,义无反顾地追求真理,其成熟性、经典性不容置疑。但由于生产方式较为传统,缺少变革精神,对社会历史境遇缺乏重视,不可避免成为传统势力的“堡垒”。大学因此成为相对独立的场所,无法适应知识模式的现代转型。同时,科学知识的专业化及其朝向更窄领域的多样化,也会导致学术共识的丧失。故而,以理论为尊、循着学术传统和学科范式的传统高等教育受到知识生产新模式的冲击。
迈克尔·吉本斯将知识生产新模式同亨利·埃茨科威兹(Henry Etzkowitz)主张的三螺旋(政府、产业、大学)相关照,自此一个社会弥散的知识生产体系形成。模式2回应科学和社会两方面社会需求,促进了学术资本主义的产生。这里的知识生产场所充满交错的潮流、漩涡和回旋,“学术价值和管理实践以一种不寻常而脆弱的方式结合在一起”。[6]61-67由此,高等教育超越象牙塔,迈向市场和社会。然而,因过于迎合需求,模式2也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工具理性主义。政府和产业强势介入,在一定程度将挤压学术空间,弱化学术权力,学术资本的盛行充满利益改造的强制意志。原始知识的生产缩减、问责制的拓展、专业化所致的道德与文化诉求的丧失,易使高等教育走向经济功能的另一个“迷失”,造成教育意义失落的困境。
埃利亚斯·卡拉雅尼斯(Elias G.Carayannis)和大卫·坎贝尔(David F.J.Campbell)提出知识生产模式3。模式3在创新的核心模型三螺旋基础上增加了第四螺旋(公民社会),继而提出第五螺旋(社会—自然环境),知识生产在大学、产业、政府、公民社会和社会—自然环境中螺旋演进。可见,模式3进一步拓展了知识生产边界,成为一个多层次、多形态、多节点和多主体的系统网络。[7]从形态结构看,这是一个分形创新生态的开放自持系统。知识生产呈高度非线性特征,充满复杂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连续过程,且以共同演进、联合专属和共同竞合的逻辑机理不断发展,建构、解构、再建构。[8]从价值向度看,模式3具有生态敏感性,体现为一种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它强调知识与社会中每个人息息相关,并以更加开放的视野走进世界场域。
图1 知识生产螺旋与经济、民主、社会生态的关系[9]
概言之,知识生产模式从为知识而知识的模式1,历经为需求而知识的模式2,再走向为世界而知识的模式3。演进的过程并非对模式1和模式2简单否定,而是二者的结合与超越。三螺旋嵌入更广泛的四螺旋结构,并融合在五元螺旋的情境,从而使得不同螺旋重叠和交流。知识生产模式的演变,是螺旋不断迭代的创新过程,也是知识场域不断打开、走向世界的过程。
二、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价值意蕴
在知识生产模式3中,三螺旋是内核,内在地规定着创新这一根本动力,它是价值源泉。四螺旋是拓展,充分体现人民民主这一本质属性,它是价值立场。五螺旋是外延,有力描绘着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愿景,它是价值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秉持着现代化发展的“共同特征”与“中国特色”,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本问题,既在回答世界高等教育现代化中的一般性问题,自觉将本国与全球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相联系,又在现代化理论凝结和高等教育改革实践中彰显中国特色,在推进国家自主创新、民主进程和可持续发展道路方面加以区分。
(一)三螺旋视角:创新是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价值源泉
创新作为现代化发展的不竭动力,塑造着发展动能和优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自主创新之路,“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交织,教育、科技和人才在自主创新道路上相互作用。由此,自主创新是高等教育现代化“中国样式”的鲜明底色。从三螺旋创新主体来看,大学、产业、政府集成到一个创新三维空间,揭示高等教育在推进创新体系构建中的创新要素和关系构成,这些要素在知识生产、传播和使用时相互作用,促进创新动力的社会再生产。
一是以政府为主导构建国家创新体系。螺旋中的一个重要主体政府,发挥着国家强化作用和适度的政策作用。知识生产新模式的出现给政府带来新的挑战,因而需要一种不同的政策取向和政策思维,尤其需要将教育、科技和竞争政策综合为一种全面的创新政策。[6]14这里的政策,应建立在对创新过程和知识的基础作用以及内在的知识生产制度充分理解之上,且保持创造性张力。于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而言,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定位和布局,在关键核心技术尤其是“卡脖子”问题上,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在此意义上,以政府为主导创造三螺旋区域,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和政策,构建生态创新体系,能够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二是以企业为主体提供科技创新支撑。三螺旋中的企业作为一个典型的混合组织,不同程度上结合了公共和私人的三螺旋元素,聚合不同领域的资源促进创新活动。国家创新驱动战略要求“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体现三螺旋企业的中国式道路。应充分发挥知识型企业在促进高等教育现代化中的引擎和支撑作用。这是由于,在通常意义下,基于组织和技术创新的知识密集型企业,往往更加能够体现高科技创业的结果。它们从基于市场竞争的组织转变为与学术界、政府和其他公司螺旋互动的三螺旋实体,在连续流动的科研创新中促进高科技区域的形成。在三螺旋技术区域创新孵化的过程中,研究中心、技术转移办公室、产业集群、科技园、技术极可相互作用,[10]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形成增加内驱力。
三是以高校为主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大学开辟了一个不同话语系统相互交流的空间,与国家、社会紧密相连,与工业界积极合作,也在不同科学间建立新的联系。在三螺旋视角下,大学被视为新工业和企业的产生者、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策源地,成为社会创新与技术创新自持过程的关键。从创新的两个维度看:一方面,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高校将培育造就的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等巨大的人力资源转换为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高校对接产业升级的科研创新需求,以科研创新生产知识和技术带动经济转型变革,[11]作为公共活动与科学活动的参与者,推动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及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总之,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高校为主力,三螺旋中的知识生产主体要素在创新中产生合作,形成创新网络和知识集群,以持续的“创新流”构建国家创新体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然而,在这个多元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也要警惕“经济主场”模式下强政府、强市场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冲击和异化风险。
(二)四螺旋视角:人民民主是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价值立场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四螺旋为知识生产带来了民主维度,以多元化、异质性和多样性属性交叉螺旋,揭示了民主的质量和创新进步。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对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具体要求,即为每个人提供受教育机会,推进全民教育,进而实现教育民主。
第一,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本质属性。四螺旋视角下,社会公众对国家创新体系产生影响,体现为一种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它希望人民都可以享受到一定水平的福利、教育和民主,是对人的深刻关照,是对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发展思想和价值旨趣揭示了天下为公、民为邦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本质回答。人民性的民主主张,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促进人类社会生活和价值观的深刻变革,并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实现程度作为现代化的评价标准。因此,坚持人民性是高等教育迈进现代议程的充分条件,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
第二,人的现代化是教育成人之路。民主教育在于释放主体的理性潜能,使主体成为理性自主的存在。四螺旋观照下的教育现代化,为主体性发展灌注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从而确立人是现代化目的之观念,使现代化真正是“属人”的现代化。从价值追求来看,高等教育从发生之日起,就以促进人类理性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为价值取向。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时代转向,是对人进行有目的的文化塑造,它总在担负着解放人、完善人、发展人的长远责任。因此,时代正呼唤一种新的时代精神和主体意识,弘扬新的文化价值观念,开展一场“人的革命”。故此,不断追求教育现代性,促进人通过教育这种实践活动方式来追求人自身的现代化,是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道路所遵循的教育哲学。它要求我们重拾人的内在和灵魂向度,通过高等教育重新审视人,使其走向成人之路。
第三,人人都享有优质教育的权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指出:“教育源自具有公共目的和利益的共享愿景,这条教育社会契约须遵循两项基本原则,即确保人们终身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强化教育作为公共行动和公共利益的形式。”“人人都享有优质教育的权利”于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而言,体现为两条进路:一是公平,二是质量。公平是质量发展的前提,质量是公平的内生动力,二者密不可分,我国高等教育在兼顾公平和质量的同时不断发展壮大。面向2035的中国教育现代化,倡导“更加注重以德为先、更加注重全面发展、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实则彰显教育公平。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也让质量成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生命线。概言之,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须将教育视为一种公共利益和共同愿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全面支撑现代化强国建设。
基于知识和创新的民主,四螺旋平衡三螺旋中各利益主体的目标局限性,促进知识经济化向公共利益方向转变。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秉承人民民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回答,是对反思人的现代性通往成人之路的价值定向,是教育共建社会新契约以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崇高使命,理应成为价值旨归。
(三)五螺旋视角: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价值遵循
卡拉雅尼斯引入五螺旋结构,增加“社会—自然环境”视角作为第五螺旋,同时将其视为未来知识生产和创新的可能驱动因素。基于五螺旋,人类发展和环境的互联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桥梁,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也由此延展至世界的场域。
首先,知识、创新和环境相互关联。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背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价值平衡,是世界秩序推演的强大驱动。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社会发展时,始终注重将人与自然的和解和人类自身的和解作为促进人类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价值诉求和价值旨归。[12]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已经成为人类迈向21世纪的行动和发展宣言。教育在帮助人类构建一个美好的未来方面被寄予厚望,[13]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应基于“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要开展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与环保意识的教育,促进精神生态与自然生态良性互动,推动国民健康的自然生态观、绿色伦理观和生态价值观,并将这一新的文化价值观付诸实践。唯有如此,现代化才不再是“异己”的现代化,而真正成为人类精神家园的脉系。这是一种“和合”思想,“行天下之大道”传承中华文明。
其次,知识创新走向世界场域。知识跳出了人,与世界相关。“世界对自己沉默”,意味着作为人类的我们,不仅要理解世界,且要赋予它意义。在高等教育场域中的世界,至少有两层意蕴:一方面,在当今世界历史的进程中,中国高等教育所要培养的人,必定面临着把人推向世界历史性个人的发展使命,这是人类发展的共同使命;另一方面,这里的世界是一个“场”,是共同劳动中的“此在”形成的“共在”,[14]它召唤人发挥主体性,进而抵达多元而差异的世界。面对这种新的价值取向,高等教育现代化应以人的转型为己任,立足人对本真、自由和创造性生活的追求开启世界、探寻“此在”,面向世界的在场境域,让“此在”与“存在”“共在”之道相契合。
再者,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中国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首倡者和践行者,从全人类根本的、长远的利益着眼,回答人类“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这一最基本问题,回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个永恒命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一代又一代人接力,教育应大有可为。高等教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作为知识的生产者、创新者、传播者,其本身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间发挥着理念引领、科技推动、产业催化、文明传承的巨大作用。高等教育须有强烈的人类社会责任担当的伦理意识、促进全球公民的责任意识,在现代化过程中不断贡献力量,从人类的普遍的、共同的、人性的精神追求上,促进世界高等教育共同发展、持久发展。
从三螺旋到五螺旋,不是新旧交替的线性关系,而是一种内在的非线性互动。五螺旋融合三螺旋和四螺旋,将知识、技术、人和自然环境系统结合,形成一个学科交叉框架,进而提供一个循序渐进的理路,来帮助我们理解知识、创新和世界之间的关系。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在于打开世界的场域,通过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行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三、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路向
基于知识生产的五元螺旋创新系统,在进步的未来道路上,经济增长、民主质量正汇聚在一起,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共同进化,可持续性思想和行动的实施将对整个社会乃至人类生存产生积极影响。借此勾勒出一条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之路,以更好地诠释新发展理念下的中国之问、人民之问,也进一步回答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中的时代之问、世界之问。
(一)树立以世界为中心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
从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教育过程等方面开展观念革命和理念构建,以廓清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总体性认识。
其一,教育本质观:与世界共生。世界是人类建构的对象,地球的命运与人类共生存在。从教育本质看,人的革命,有赖于教育的革命,教育是人致力于改造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从高等教育的使命看,它不单单是一个单纯的环境教育问题,而是一种国际理解、世界关怀教育,其生态意义在于与人的生存密切相关的所有存在物构成的生态谱系。[15]130-136从高等教育现代化来看,在于一个不断追求教育现代性的过程,实则是对高等教育理想的价值追求。从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来看,还要遵循中国制度特色和文化特点,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贯通,同人民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的融通。
其二,教育目的观:向世界而行。人类的活动越来越具有全球意义,世界性社会在阵痛中诞生,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个人向历史性个人转变。从“世界公民”到共同参与、利益共享的“新型个人”主张,以及走向交互主体融合视界,[16]知识在人与人之间开放,人的生存方式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作为个体的人走向类的存在、类主体发展阶段,是对与他人、群体、社会等类的共在的价值肯定。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不能游离于人类进程之外,它面临着把人推向世界历史性的发展使命。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要以一种世界性的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让中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都能展现其独特的价值,培养一代又一代能够走进世界历史并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主体。
其三,教育过程观:与世界相遇。世界不是凝固的,它处于进程之中,充满希望和可能。与此相关的教育工作是一种敞开、未知和热爱,重新将受教育者的注意力引向世界、呈现世界。世界向我们发出呼召,我们被世界吸引并与此相遇,更确切地说,保持通往主体大门的敞开状态。于学生而言,让自己成为行动的主体,允许自己被影响,等待让自己惊讶,从而触摸世界上不熟悉的事物。于教师而言,努力让学生“转向”世界,向世界“开放”,这样学生就有可能关注世界,同时也使自己走向自由。因此,教育不再是学生中心、教师中心,而是世界中心,通过遇到这个世界呼唤自由、呼唤自我,存在于世界中并与世界共在。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在于与世界有一种完全不同的相遇。世界来到身边,给我们惊喜,这是一种对一切可能到达的事物的开放。
(二)构建多元创新生态的高等教育发展格局
基于知识生产模式3这个分形创新生态系统,高等教育发展始终处于大学传统与社会环境所构成的张力之中。坚持系统观念,超越以大学作为知识生产和研究主体的有限视域,协同社会多方形成教育生态融合之力。
国家层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一是立足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合理布局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加快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高等教育协作,提升东部地区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激发中西部高等教育内生动力,加快形成更加公平的高等教育发展空间格局。二是推动高校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协调发挥政府与市场两个作用,推进城市群、产业群与大学群联动发展,[17]着力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三是破除高等教育结构中不合理的壁垒,释放高校学科全面性、研究基础性的优势,推动知识创新,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为复杂问题解决、核心技术突破提供智力支撑。[18]
产业层面: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一是构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体系,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面向世界前沿,立足于新发展格局和新的全球竞争态势,面对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科技研发、成果转化能力,为高等教育“卡脖子”问题解困。二是弘扬创新精神,培育学术型企业。学术型企业支持经济与高校之间的良性互动,支持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开发的三者平衡。[19]作为连接大学、学术世界和社会商业世界的纽带,学术型企业家在不同螺旋领域发挥职能,秉承知识行动者和创业行动者的使命创造收益和新的价值,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内在驱动力。
高校层面:发挥高校教育科技人才聚合力。一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建设之路,瞄准世界一流,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二是激发高校创造力。跨学科的生产场域、异质性的多元主体,要求高校发挥创造聚合力。学科创造力方面,遵循学科知识生产的适切逻辑,科学把握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领域多样共生、彼此增益的组合方式;[20]人才创造力方面,通过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两条重要途径培养应用型和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学术创造力上,加强有组织科研,在研究选题、研究方式和研究平台等方面推进科研体制机制创新。
社会层面:凝结文化力量推进民主教育。一是开展多文化教育。从社会环境看,高等教育的内在功能为育才,外在功能为社会功能,即传递文化、使个人社会化、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在文化多样化的世界,高等教育应鼓励对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尊重,开展伦理和道德教育,实现“全世界的人的潜力都得到充分发挥”的远大抱负。二是开展公民教育与公民实践。教育对象着眼的是有能力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公民。高等教育应为积极参与社区生活做出准备,“不仅要培养每个人为行使其义务和权利做好准备,而且还应依靠终身教育去建设充满活力的公民社会。”这也就要求高等教育要在促进社会的终身学习上积极发挥作用,推动更多更公平的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环境层面: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应“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一是秉持生态教育视野,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人才观。高等教育要开展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主动开设生态学科,教授生态知识,找准“生态位”,培养“生态人”,通过研发创新实现绿色生态低碳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二是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高等教育亟须自觉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主动参与人类和人类文明关注和生存问题的探讨,为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开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道路。
(三)参与全球共建共享的高等教育现代治理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教育强国建设。构建中国式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体现扎根中国大地办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
第一,构建体现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一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办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以崇高的理想信念塑造人的精神世界,通过五育融合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二是建立高等教育共商共治体系。政府、企业、公众、环境等利益相关者的作用、地位和权利,规定着高等教育协同机制的路向。通过共商共治完善创新激励与利益约束机制,改革科技创新体制加强有组织科研,破除瓶颈增强协同推进产科教真正融合,为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提供环境支持。三是建立导向鲜明的高等教育评价机制。近年,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陆续退出世界大学排名引起热议。不再基于国际排名和比较,这种评价观的改革路向,在一定程度上重塑教育目的观,体现中国高等教育从测量文化导向的问责制走向全方位多视角的高质量评价之路。
第二,提升高等教育数字化治理能力。一方面,借助数字化技术打造智慧治理系统,为高等教育治理“增效”。依托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快完善高等教育数字化体系,打造高质量、体系化、多类型的数字资源,推动高等教育多元化、多样化。同时以数据赋能,促进业务协同、流程优化、结构重塑、精准管理,促进治理信息资源的流通共享。另一方面,全面促进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不能陷入“技术至上”的狂热追捧,而忽视数据指标背后人的发展价值。技术外化为器物之学,又内隐着生命之器,应促进关注价值目标的“人类智能”与强调科学和效率的“机器智能”相互融合,[21]从而让“器”显现笃向生命与精神字样的治理之“道”,成为高等教育中鲜活的滋养。
第三,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一是开创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应对全球现代化挑战,中国高等教育应敞开胸怀,着眼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全球使命,在“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中重塑高等教育国际化新形态,构建更紧密的高等教育共同体,促进中外民心相通和文明交流互鉴。二是呼吁全球团结和国家合作。应对日益不稳定的世界秩序,高等教育应积极参与国际治理,加强对话和行动,从支持研究和推动科学进步,到为全球各地教育机构和教育计划作出贡献。通过革新高等教育使命,树立尊重、共情、平等和团结等价值观,迈向共同的目标、承诺、规范和标准,帮助学生塑造成为更加具有公共意识、公共精神和公共能力的公民,推动强大的价值体系向前发展,去创造“休戚与共且相互依存的未来”。
回顾现代化历程,时代的主题从人与自然的基本矛盾,转化为人与文化、技术的矛盾,这是人与自己的创造物的矛盾,[15]130-136也是当今时代人类主体自我意识的历史性变革。知识不再是离散的或连贯的,未来的高等教育形态必定呈现多元化、多样化、动态演进,且更加难于界定、审视和捍卫。它映照了时代的社会现实,也创造性地改变了社会现实。知识生产模式提供了一个分析视角,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并提供一个创新模式,展示解决中国高等教育“如何做”问题的可行方法。推进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我们旨在构建一个更为宏大的高等教育场域,通过建立以知识生产为纽带的行动共同体去开展创生性变革,达成一种人人参与、多领域协作、增进共同利益的社会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