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平感知与老旧小区居民加装电梯意愿关系研究

2023-12-06陶进

项目管理技术 2023年11期
关键词:意愿电梯公平

陶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5)

0 引言

城市更新正逐渐从以效率为导向以公平为导向[1]转变,而在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中公平性问题尤为突出,已成为阻碍加装电梯成功的关键因素。当前,政府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提供一定经济补贴,绝大多数住户可以承受加装电梯的费用,然而,居民的个体理性对合作加装电梯的集体行动存在的不公平感[2]成为主要问题,如加装电梯后房屋价值变化的心理预期差距、费用分摊补偿方案、集体决策意见的分化以及多元利益主体的矛盾等会引发不同分歧,导致居民之间难以达成加装电梯协议意愿。因此,只有重视居民的公平感知,才能有助于促进加装电梯意愿统一,加快推进加装电梯进程。

目前,对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研究主要为技术应用或基于案例、报道或某一理论的探讨,将加装电梯的难题和障碍因素归结为政策、技术、资金、协调和审批等方面,而对于居民内在心理感知对加装电梯意愿的作用关系研究不足,尤其是多维公平感知交互作用对加装电梯意愿的综合影响。首先,本文基于公平理论及其发展,将公平感知划分为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感知三个维度;其次,采用认知-情感-行为理论、集体行动理论和已有研究观点等,将社区满意度和社区信任这两个与社区公共事务密切相关的概念纳入情感范畴,整合理性和情感因素,构建公平感知与老旧小区居民加装电梯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最后,基于西安市老旧小区居民的有效调研数据,分析多维公平感知对加装电梯意愿的影响,以期为提升老旧小区居民加装电梯意愿提供科学依据。

1 理论与研究假设

1.1 公平感知对老旧小区居民加装电梯意愿的影响

公平感知源自Adams的公平理论,能够激励人们的态度和行为。当人们感知公平时,会产生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当感知不公平时,会产生消极的态度和行为[3]。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公平感知的维度得到不断拓展。目前,公平感知主要从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三个维度进行划分。

1.1.1 分配公平感知对加装电梯意愿的影响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会造成业主间利益的重新分配问题,导致不同楼层的房产增值不均衡[2],使不同居民的居住体验存在差异,给高层住户会带来便利,也有利于房屋增值。但由于低层住户本身对电梯的需求较小或基本无需求,享受到加装电梯带来的好处有限,而且加装电梯影响其住房空间、采光、通风、噪声、安全、隐私等。高层住户之间也会因成本费用分摊存在利益博弈[4],产生不公平的心理感知,因而出现对费用分摊比例不满的问题,进而影响加装电梯意愿统一。

1.1.2 程序公平感知对加装电梯意愿的影响

1.1.3 互动公平感知对加装电梯意愿的影响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中涉及的居民、社区组织、房屋产权单位和改造企业等多个利益相关方,均会围绕加装电梯的各种问题进行沟通、互动、交往、妥协和合作等[6]。在不同主体的互动中,居民对他人对待自己是否尊重、耐心、礼貌,对加装电梯政策、流程、疑虑给予耐心解释,以及相关询问的及时和有效回复、反馈等会形成不同的互动公平感知,极易产生不公平情绪,激化矛盾和冲突。电梯作为一项公共物品,需要居民站在公共利益的角度相互理解、包容和支持,人际互动中的公平感同样会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行为。

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假设H1a-H1c。

H1a:分配公平感知对老旧小区居民加装电梯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

H1b:程序公平感知对老旧小区居民加装电梯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

H1c:互动公平感知对老旧小区居民加装电梯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

1.2 社区满意度与社区信任的中介作用

社区满意度和社区信任是社区中个体基于理性认知后产生的与某事物相关的认可程度和情感联系强度。根据认知-情感-行为理论,人的行为的变化是认知和情感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是一个包含三个阶段的递进过程,认知是行为意愿发生的前提条件,基于认知会形成与此相关的情感的变化,进而在认知和情感的指导下产生相应的行为[7]。

当解题出现困难时,需静心思考如何利用尺规构造图形,其构图的过程就是对条件充分分析的过程,思路自然成.如何构图?平时教学的过程中处处着眼于构图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基于构图分析问题,需要明晰“构什么、怎么构、构与解的关系是什么”这三个问题.

1.2.1 社区满意度的中介作用

首先,公平感知是社区满意度的重要前因变量,个体和群体心理体验的社会比较及其相关因素,如目标期望、公平感、参照群体和个体自身的认知是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8];其次,社区满意度是对公共设施和公共事务综合评价的最直接表现[9],处于满意的生活环境中,或对加装电梯公共事务满意、邻里关系和谐的楼栋,更易达成合作加装电梯的意愿。由此提出假设H2。

H2:社区满意度在公平感知与加装电梯意愿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H3:社区信任在公平感知与加装电梯意愿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1.2.2 社区信任的中介作用

信任是合作的基础,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本质是通过集体合作达成电梯的供给。首先,居民之间真诚互信、对加装电梯的管理协调和加装电梯公司及技术信赖是其合作加装电梯的前提,如有居民对他人及选择的电梯品牌不信任会影响加装电梯意愿[10]。王倪等[11]指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存在居民对技术和加装电梯公司的不信任问题[11]。其次,信任是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之上,感知不公平会改变双方之间的信任感。由此提出假设H3。

1.2.3 社区满意度对社区信任的影响

很多学者的研究中均表明,社区满意对社区信任具有重要影响。例如:郑君怡等[12]研究指出,城市社区公众对公共体育服务的满意度可正向影响公众信任;文华[13]研究表明,农村社区的公共服务满意度对人际信任度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由此提出假设H4。

H4:在老旧小区居民加装电梯意愿的关系中,社区满意度与社区信任正相关。

根据以上分析及假设构建公平感知对加装电梯意愿影响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公平感知对加装电梯意愿影响的理论模型

2 研究设计

2.1 问卷设计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老旧小区居民加装电梯意愿的数据资料,问卷设计应尽可能科学、简洁、易于理解和回答。首先,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寻找合适的成熟量表作为参考,并结合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实际情况进地修改,形成初始问卷;其次,通过专家访谈和预调研,对表述不清楚和有歧义的内容进行完善;最后,形成正式问卷进行发放。除个人基本信息,所有题项均采用Likert 5级量表法,1~5分分别代表受访者对该题项的同意程度。相关变量测量及参考来源见表1。

表1 变量及测量题项

2.2 数据收集

建于20世纪90年代及之前的老旧小区根据产权单位主要分为机关事业型单位的老旧小区、企业单位社区的老旧小区、其他社会类小区三类。因此,本文调研对象选取了西安市符合加装电梯且人数较多的这三类典型小区,通过实地调研随机拦截和交流访谈的方式进行问卷填写,时间为2021年9—10月,累计发放问卷400份,剔除信息不完整和前后作答不符合逻辑的无效问卷后,共得到有效问卷378份。

样本中男性占比43.7%,女性占比56.3%;年龄结构方面,年龄为18~25岁的占比4.8%,26~35岁的占比20.9%,36~45岁的占比9.5%,46~55岁的占比18.0%,56岁以上的占比46.8%,可以看出,46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数占比64.8%,其次是26~35岁的人数较多;受教育程度方面,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比4.0%,初中学历的占比16.1%,高中或中专学历的占比25.9%,大专/本科或以上学历的占比54.0%,说明老旧小区居民的文化程度大都较好;家庭收入水平方面,在5000~7000元/月区间的居多,占比41.3%;被调查者的居住楼层方面,样本中5楼人数相对最少,占比10.8%,但总体各楼层人数比例均在10%~18%,所以样本一定程度上覆盖了所有楼层的居民。

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3.1 信效度检验

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α和组合信度CR对信度进行检验,信度和效度指标见表2。各个潜变量的Cronbach’sα最小为0.813,最大的为0.908,组合信度CR值在0.824~0.913,均大于临界阈值0.7,表明各潜变量具有较好的信度。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效度分析,首先对所有变量的KMO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进行计算,结果显示整体变量的KMO值为0.894,Bartlett球形检验显著性小于0.05;各个潜变量的KMO值均大于0.6,Bartlett球形检验显著。此外对各潜变量的平均方差萃取量进行计算,结果显示AVE值介于0.539~0.726,均满足大于0.5的标准,表明各潜变量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表2 信度和效度指标

3.2 路径分析和假设检验

对模型的适配度情况进行分析,应用Amos24对结构模型适配度检验,模型拟合指标卡方自由度比(CMIN/DF)为1.579,小于3;RMSEA=0.039,小于0.08;GFI=0.933,AGFI=0.912,均大于0.9;NFI=0.941,IFI=0.978,TLI=0.973,CFI=0.977,均大于0.9。所有检验指标均达到要求,表明模型整体拟合度良好。

路径系数分析见表3,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图如图2所示。公平感知到意愿之间,分配公平与老旧小区居民加装电梯意愿之间通过0.001(p<0.001)的显著性检验,表明分配公平感知对加装电梯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路径系数为0.256,假设H1a得到验证;程序公平感知与加装电梯意愿之间的显著性水平(p<0.01),互动公平感知与加装电梯意愿之间的显著性水平为0.013,在0.05水平上显著,路径系数分别为0.185和0.133,表明程序公平、互动公平感知对加装电梯意愿也具有正向影响,假设H1b、H1c得到验证,但影响程度小于分配公平,说明分配公平层面的费用分摊补偿、利益好处、需求程度、居住体验对居民加装电梯意愿的影响更强。

表3 路径系数分析

图2 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图

社区满意度、社区信任到意愿之间,社区满意度对居民加装电梯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p值小于0.001,路径系数为0.276,说明对合作加装电梯的方案、管理协调、邻里关系、居民素质等满意度越高,加装电梯意愿越强;社区信任对加装电梯意愿的影响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路径系数为0.170,社区满意度对居民加装电梯意愿的影响大于社区信任。社区满意度对社区信任的影响路径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路径系数为0.169,表明社区满意度对信任具有正向作用,假设H4成立。

3.3 中介效应检验

根据研究假设,社区满意度和社区信任在公平感知对加装电梯意愿的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采用Amos24软件中的Bootstrap法对中介效应进行检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见表4。结构方程模型图如图2所示。

表4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互动公平感知分别对加装电梯意愿的影响路径中,直接效应(DE)和间接效应(IE)的Bias-Corrected法与Percentile法置信区间均不包含0,且Z值大于1.96,故3条主路径的中介效应均存在,假设H2、H3成立。总间接效应(IE)各包含3条支路径IE1、IE2、IE3,分别表示社区满意度、社区信任分别在公平感知对加装电梯意愿影响路径中的并列中介作用,以及公平感知→社区满意→社区信任→加装电梯意愿的链式中介作用。可见,公平感知除了直接作用于加装电梯意愿,还通过社区满意度和信任中介变量的传导产生间接作用。从效应值的大小来看,公平感知到加装电梯意愿之间,社区满意度的中介作用>社区信任>社区满意与社区信任的链式中介作用,分配公平感知→社区满意度→加装电梯意愿是间接效应中影响居民加装电梯的最重要路径。

4 结语

本文对公平感知与老旧小区居民加装电梯意愿的作用关系进行研究,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与分析,提出以下两点对策:

(1)从分配、程序、互动三个方面促进居民加装电梯的公平感知。一是要坚持公平分配、“多受益多承担”“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健全公平公正的利益分配和补偿机制,合理确定高层住户之间的费用分摊标准,完善高层住户对低层住户的利益补偿机制,由政府部门总结经验,出台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费用分摊方案指导意见,以政府公开的指导文件减少加装电梯费用分摊的矛盾和分歧。二是程序公平方面,注重决策过程的公平感知,对加装电梯类似的重大决策问题,明确相关决策程序,促进公共事务协商过程的公平性、正规化与标准化;加强社区管理的信息对称性,确保信息充分、有效传达给所有业主。三是互动公平方面,礼貌、尊重、平等的处事方式是促进居民之间真诚友好的合作基础,同时也是管理者的基本原则。加装电梯是一个反复协商、不断妥协的过程,尤其对不同意加装电梯的居民平等沟通、耐心解释,尊重他们的话语权,真诚表达高层住户缺少电梯的痛点,降低不公平情绪,促进被动接受向主动同意转变。

(2)多方位提升居民社区满意度和信任感。社区满意度和信任是老旧小区成功加装电梯的必然条件和关键因素,这不仅在于做好加装电梯的沟通协调,更在于平时的积累和沉淀。一是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将居民满意度放在第一位,切实解决居民加装电梯的现实需求;二是改善社区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改变老旧小区缺乏专业化物业管理,居住人员散、杂,环境卫生“脏乱差”的状况,改善居住质量,创建整洁、有序、安全、居民满意的生活环境;三是营造和谐社区氛围,增进邻里关系,培养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之间团结互助的良好关系,如积极开展社区公共活动,增强居民之间的情感交流和联系,提升集体凝聚力和全局意识;四是提升居民社区信任水平,维系居民之间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有效建立居民与社区及其他利益相关方之间的信任。

猜你喜欢

意愿电梯公平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笨柴兄弟
被困电梯以后
公平比较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被困电梯,我不怕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