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疗愈设计
2023-12-06杨默冉
◎杨默冉
■晋宁健康目的地发展现状
政策支持
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的《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牌”,瞄准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发展方向,聚焦以“文、游、医、养、体、学、智”为主要内容的全产业链,建设国际康养旅游示范区。晋宁区相关主体要加快建设一批生态环境优美、康养内容丰富、休闲度假舒适的复合型康养度假区,围绕湿地公园、森林康养等生态康养旅游产品,依托中药材种植基地,发挥民族地区中医药的优势作用,打造养老养生等全生命周期的康养旅游产品,提供数字化、产业化、定制化健康产业服务;同时,还要与登山、骑行等运动类项目相结合,打造具有本土化特征的运动基地及健身产品。
晋宁区是昆明市与玉溪市的接壤地带,前往感受晋宁文化生态的主要是周边城市生活人群。昆明市晋宁区致力于打造“国际康养旅游示范区,健康旅游目的地”,利用在地自然与文化资源,积极探索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开发,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气候、独特的地热温泉、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结合周围的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兴建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娱乐、餐饮、健身等服务。
康养产业发展情况
晋宁地区的乡村具有多重特色,主要聚焦于生态环境、花卉产业和美食产业等领域。然而,在乡村,休闲体验领域的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绝大多数乡村地区将食品、文化和自然美景作为宣传的亮点。目前,晋宁地区的休闲度假产品将休闲乡村、温泉疗养和自然生态等元素作为康养模式的关键发展方向。其中,昆明滇池国际养生养老度假区已经建成,提供全面的老年人服务,还有温泉疗养型和乡村休闲型康养旅游产品。目前,晋宁地区的康养旅游主要针对老年人,但是健康产业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复合型和延展型健康产业的发展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升,以拓展晋宁的健康服务体系,打造更加全面的健康生活目的地。
此外,晋宁地区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包括绣球花、康乃馨、茉莉以及自主研发的月季品种。还有特色手工艺,包括彝族刺绣、圣贤画、泥塑和竹编等,涵盖了省级、市级和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基于手工艺形式的疗愈项目有助于拓展新的生活方式体验,丰富康养产业体系,提高晋宁复合型健康产业的建设水平。
手工疗愈介入康养发展的价值
2016年,原国家旅游局正式颁布《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将康养旅游定义为“通过养颜健体、营养膳食、修身养性、关爱环境等各种手段,使人在身体、心智和精神上都达到自然和谐的优良状态的各种旅游活动总和”。
手工疗愈以现实为基础,关注个体的精神需求,旨在最终实现个体、人际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动态平衡,遵循自然秩序、协同共建、身心统一的健康生活方式。手工艺作为媒介,通过个体的实际动作为个体提供多维度疗愈体验。个体期望在疗愈过程中释放负面情绪,真正实现身心协调。在艺术媒材方面,手工艺更具多样性,能够为个体提供多层次的立体感受。在手工创作的体验中,参与者与艺术媒材之间介质传递的减少,有助于参与者获得良好的体验,促进其情感的释放。手工体验包含多样的构成要素和环节,有助于提供更多分析个体行为方式的依据,进而建立社区和人际关系的互动连接。
■手工疗愈
手工疗愈的概述
手工疗愈并未形成明确的概念,其是艺术治疗中的某一种媒介、形式。艺术治疗是指利用创造性过程与材料,帮助参与者通过探索自我的感受、情绪、思想等,改善个人的身心健康。“疗愈”等对人的心理具有抚慰、舒缓、消解压力、调节情绪等作用。文章中的手工疗愈是指通过手工艺术创造形式以及与艺术媒材之间的物质互动,帮助个体表达和探索内在感受与认知,缓解其不安情绪与精神压力,增强自我认知和自我认同,调节心理状态。手工疗愈的主要环节包括选择媒材、艺术创造、“此时此地”、自我整合。
手工疗愈的要素
手工疗愈的要素主要有当事人、治疗师、艺术媒材、作品与创造,还包括疗愈空间。其中,创造是关键环节,当当事人全身心投入创造情境中,逐渐将本人与作品形成链接通道时,就能很好地释放情绪,将潜意识具象化,并在此通道中不断探索自我、表达自我,从而认识真实的自我,促进自我身心平衡。但是当事人只有与治疗师建立信任关系,才能在后续的疗愈过程中表达真实的自己。艺术媒材与作品是创造的物质转化。作品能够给当事人情感回馈,使之在疗愈后看到它便回忆起在创造中的情感状态变化,使当事人逐渐掌握调控自己的方法。
手工疗愈的原理与方法
手工疗愈是心理学、艺术学、脑科学的融合发展,以心流体验理论、左右脑理论为基础,通过手工艺活动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手工材料及治疗师的任务指令是激发心流反应的重要条件。手工创造过程可以促进个体大脑的相互协调和平衡。通过使用不同层次的表达性艺术疗法,手工疗愈可以促进大脑功能的相互协调和平衡。表达性艺术疗法(ETC)是Sandra Kagin和Vija Lusebrink于1978年提出的,其建立在现有的人类发展和信息处理模型的基础上,可以让个体达到放松心情、促进身心健康和疗愈的目的。
■晋宁手工疗愈的设计策略
依托在地文化与自然
将晋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转化为手工疗愈的艺术形式和材料。例如,晋宁地区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可以通过将植物印在纸上或布上,即进行拓印创作,呈现出植物的独特纹理和色彩。这种创作方式不仅展示了植物的美,也有利于传承和弘扬当地优秀传统文化。深入研究地方资源、手工艺、积极心理启示和艺术疗愈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人们找回内心的平衡和自我关怀,缓解压力。此外,将农耕文化与手工技艺相结合,可以创造与当地自然文化和需求相关联的艺术媒材。在手工疗愈中,物质互动和创造是非常重要的。人们可以通过与艺术媒材的互动和创造建立情感联系,营造轻松氛围,缓解情绪,释放压力。
基于人本主义
在手工疗愈中,人们通过互动和参与满足自身的需求。首先,手工疗愈要素应当满足个体的需求,应可以根据个体的兴趣、能力和需求设计合适的手工创作方案。例如,编织和拓印等重复性的手工创作可以释放能量,让人们感到轻松愉悦。手工创作中的行为刺激也是实现疗愈的重要因素之一。编织和拓印等手工活动需要个体更加专注、协调和耐心,其有助于提高个体的注意力和自我意识。其次,创造行为的开始标志着心流反应的启动,也意味着个体开始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无意识行为和专注行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是建立信任的关键。最后,手工创作过程是一个充满创造性和探索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需要不断处理和转化各种信息,因此要求其具备较高的信息处理和转化能力。此外,艺术材料的复杂性和结构性会对个体的心理反应产生影响。不同的艺术材料有不同的纹理、色彩、形状等特点,这些特点会对个体的感知、思维和情感产生刺激和引导作用。因此,在创作过程中,应根据个体的需求和目标选择合适的材料,为个体提供不同的体验。
建立安全感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安全需求视为人的主要需求之一。其中,一部分安全感来自稳定的环境。在非安全的环境中,个体可能会有紧张和焦虑等情绪,进而影响疗愈效果。因此,建立疗愈空间需要注重安全感。对于体验者来说,他们首先感知到的是疗愈空间的环境。空间的任何细节都有可能影响人的情绪。为了提升体验者在疗愈空间中的安全感,环境的基础设施应该完善、合理,且能够为体验装提供便捷和全面的服务。疗愈空间并不意味着与外界环境隔离,而是通过打造舒适、安全和放松的环境来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因此,疗愈空间使用的设备必须符合安全标准并具有一定的审美性。此外,室内陈设在疗愈空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为体验者提供舒适、放松的环境。因此,室内陈设也需要相对合理,以满足体验者的需求。
■晋宁植物敲拓染手工疗愈设计
工具选择及材料属性分析
在植物敲拓染手工疗愈的过程中,工具作为人与材料的介质扮演着触发个体具体行为并展开互动与体验的关键角色。手工所需材料及工具分别为植物、剪刀、明矾溶液、溶液器皿、镊子或夹子、透明胶带、纸巾、棉纺织面料、小锤。在选择工具时,应该注重其形状和材质的多样性,使其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且具有收纳合理性,为个体提供最佳的治疗体验和环境。通过植物种植或插立的方式,可以让参与者亲历采摘过程,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释放情绪。这是一种有益的身心健康的活动。疗愈师可以借助材料的物理属性(色彩、形状、质感)对参与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例如,光滑质感的材料代表着平静、放松、温和,可以舒缓人的情绪。
创造环节及要素分析
植物敲拓染的创造环节与表达性疗法的要素和创造性表达层面具有密切联系。这种联系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在创作过程中实现情感释放、自我认知和创造性表达的平台。本次研究的手工疗愈植物敲拓染处于公共开放区域,对参观展览的人进行分析发现,手工疗愈的参与者多为女性。参与者在选择材料时会受到自身安全感的影响。安全感较低的人可能会选择常见的植物,或者只选择一片叶子进行体验;而安全感较高的人可能会选择一些不熟悉的植物或材料来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在手工疗愈的过程中,重复的动作可以帮助参与者更好地投入手工创作中,并逐渐舒缓自我,从而更好地进行情感交流。通过收听和摆放等动作,参与者可以更好地调节情感和平衡身心。
环境营造与感知
在公共开放区域进行手工疗愈实验,由于环境的封闭,以及设施的不完善,可能会对参与者的自我表达和安全感产生一定的限制。因此,手工疗愈的实践需要考虑特定空间。例如,晋宁打造的休闲乡村以其宽敞的空间、与自然美景相连的特色,为参与者提供了极易产生心理安全感和松弛感的环境。这种环境能够激发参与者的创造力,促进其自我表达与探索,有效缓解其焦虑情绪。由此可知,物理环境与人际环境都会对参与者的情感与情绪产生影响。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手工疗愈活动需要在轻松、安全、自然的疗愈环境中进行,以促进参与者的身心健康。
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凸显出来。面对健康中国战略目标,人们对健康的定义已经从单一的身体健康状况转变为系统化、全方位的身心平衡状态。乡村的物理环境比城市更适用于疗愈身心,其生态与文化的多样化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疗愈环境,能够为不同心理特征的人群提供更多艺术媒材,使其建立情感与认知联系,产生互动,缓解压力、改善情绪,促进身心健康。总之,手工疗愈能够激发乡村文化生态发展的内生动力,为实现乡村振兴与健康中国的融合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