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和普及
2023-12-06◎夏歌
◎夏 歌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语言文字工作日益深入。“十四五”规划开局指明了语言文字工作的新目标和新要求,其中的重要内容是“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作用”。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的比例与全国普通话普及率分别超95%和80%,基本消除了各民族、各地区的语言障碍。新时期下,我国仍要在尊重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方式,持续加大推广普及力度。
■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必要性
多民族国家的属性使我国的语言文化形态十分丰富。为了使各地区间更好地进行交流与合作,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和普及仍是一项重要工作。在古代,最早的通用语被称为“雅言”,其在维持社会稳定和促进各民族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于1982年将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写入宪法,奠定了此项工作的法律地位。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正式实施,提出了“公民有学好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
现实需要
各民族团结与友好交流是反分裂斗争、抵抗敌对分子渗透和破坏的有效方法。可以说,民族大团结是国家国防和生态的安全屏障。语言是兼具文化价值和工具价值的复合体。从市场化角度来看,语言几乎可以与文化资产画等号。新时期下,语言具备较高的经济价值。尤其是在民族地区,如果当地人没有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可能会错过一些发展机遇。以西藏地区为例,该地区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与我国通用语言文字之间差异较大,在西藏地区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工作能够使当地人及时接触最新的观念与知识,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必然要求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语言文字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民族语言文字的差异影响了“语同音”目标的实现。各族人民只有熟练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打破民族间的语言壁垒,才能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进民族交流交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新时期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民族地区的推广普及策略
新时期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民族地区的推广普及策略如下。
充分发挥政府机关及学校的切入点作用
经济交流可以带动文化和教育资源的交流。新时期下,针对各民族语言文字存在差异的问题,可以充分发挥政府机关和学校的作用,制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方案,稳步推动该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目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推广工作面临工作环境较差,部分地区交通不发达、经济发展水平低、思想闭塞等问题。企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是为人民服务,其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与外界积极进行交流,因此提升地区语言文字水平可以为新产业引进和当地经济发展奠定基础。由此,企事业单位可以很好地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工作。
1.发挥政府机关的带头作用
作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力量,政府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比如,上岗前,民族地区政府的工作人员应经过系统、专业的语言培训,培训内容不仅要包括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还要包括民族语言文字,以保证工作人员可以与当地民众有效沟通;或是增加语言考核内容,将其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中,要求工作人员同时掌握民族语言和通用语言,即在日常工作中使用普通话,面对不会说普通话的普通群众时,则要使用民族语言进行沟通。通过这一举措,可以有效提升政府工作人员的语言水平,进而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效率。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的语言能力得到提升后,就可以着手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基层宣传和推广工作,让人民群众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以此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目标的实现,促进民族团结。
2.发挥学校的辐射作用
民族地区在义务教育阶段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时,可以要求教师必须用普通话授课,并将使用通用语言文字的要求落实到作业中。在具体工作中,教师应教学与鼓励并重,尤其是对刚入学的学生,要通过及时鼓励和指导,提升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能力。针对民族语言文字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相差较大的情况,为了有效降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难度,学校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设专门的普通话课程,从语音语调开始教学,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熟练度。对于汉族学生来说,教师也要强调语言的统一性,并以他们为核心落实小组教学,发挥他们的力量带动民族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从学生时代起培养他们使用普通话的意识,促进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顺利开展。
分析重点地区和人群,聚焦数字社会以外的群体
当今时代背景下,尚未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区基本都存在交通闭塞、地区发展落后等问题。因此,为了逐个击破普及推广难点,相关政府部门应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进行深入分析,充分结合已有的推广普及经验,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普及推广工作。比如,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及群体的帮扶力度,或是聚焦民族地区的学生、教师和青壮年劳动力等重点群体精准施策等。具体策略可总结为提高对边远地区的重视城府,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作用。
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此类地区人口的平均年龄较高,整体学习能力较差。受地理位置偏僻、自然环境恶劣等现实因素的影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工作难以有序推进。因此,有关部门要提高对偏远地区的重视程度,尤其要关注尚未进入数字社会的地区及群体。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且覆盖面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网络成为民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数字社会的形态已然显现出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主流信息的重要载体,因此,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群体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也就拥有更多的发展机遇。因此,在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工作时,应注重偏远地区的网络建设,将部分信息化设施纳入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中,逐渐缩小各地区间的信息鸿沟,避免偏远地区陷入更深的边缘化危机。通过加强信息化设施建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资源就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到偏远地区。
加强推广宣传,提升语言的规范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为了促进民族地区语言的统一,需要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与普及工作。但在推广与普及国家通用语言的过程中,要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化,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民族语言共同发展。可以在推广普及期间设置“适应期”,帮助民族地区的人们从完全使用民族语言逐渐过渡为可以熟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有便捷、应用范围广、简洁直观的优势,可以为多民族地区的交流和发展奠定语言基础。
为了提升民族地区的语言规范性,实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高效推广普及,有关部门可以积极组织特色宣传活动,提升各民族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接受度,以“书写规范汉字、学好通用语言”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例如,在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的基础上增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宣传推广月”,并以一周为周期更换活动主题及形式,活动形式可以包括汉字书写规范竞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主题演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成果展示等。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可以有效调动民族地区的人们对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热情,进而有效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民族地区的普及率。
除了开展主题系列宣传推广活动外,还可以在民族地区设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测试机制,制定测试标准,为民族地区的人们提升自身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水平提供指导。相较于多元化的宣传推广活动,测试机制更加标准、规范,能够引导民族地区的人们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了保障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测试机制的完整性,可以以民族地区的教育部门为主导定期组织测试,各民族、各地区人员均可参加测试。近年来,部分民族地区因地制宜地增设了“少数民族汉语测试”体系,为当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宣传推广提供了助力。
以经济发展为动力,满足现实需求
民族地区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有现实需求,其中,最为现实的就是经济交流。统一的、通用的语言文字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为了建立良性推广普机制,相关政府部门在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时,应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使其服务于现实需求,以吸引民族地区的群众积极参与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来。在群众的配合下,民族地区可以更好地构建新发展格局。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间的跨区域流动性较大,有超过2000万的少数民族群众到中部和东部地区经商、务工,各民族间的交流增多,情感愈发牢固。可以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是推动民族地区融入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基础。在这一共识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部门可以充分发挥现有国家战略的作用,比如乡村振兴等,借助相关政策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以语言帮扶的形式进入民族地区,尤其是教育资源紧缺的民族地区。未来,还要牢牢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得到系统、持续的落实,切实巩固成效。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应注重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可以以县域为节点,充分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连接作用,建立以县域为单位的语言文字社会帮扶和对口支援机制。
除此之外,从城乡建设与地方发展现状入手,相关政府部门可以面向有需要的人群,为其提供高质量的语言服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东部地区人口集聚明显。这意味着人口主要向东部地区流动,尤其是东部的省会城市,具有更为显著的人口集聚效果。针对这一情况,东部地区相关城市的政府部门应注重提供高质量的语言服务,把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以促进民族团结。
综上所述,新时期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的有序开展,应针对个别地区加大推广普及力度,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作用,做好社会适应、文化接纳等工作,以促进民族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