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居廉没骨画法在南方花鸟草虫画中的表现

2023-12-06谭周林太原师范学院

天工 2023年21期
关键词:恽寿平草虫画法

谭周林 太原师范学院

一、没骨画法的起源和发展

没骨画是独立于工笔和写意的绘画门类,是中国传统画的一种表现形式。书法中,笔锋所行之处称之为“骨”,其余部分为肉,不勾轮廓,不拓印底稿,要求画家一气呵成,一笔成画。没骨的“没”即是淹没之意,旨在将色与笔墨融合。关于没骨画法的起源,最早是由南朝的张僧繇开创的,没骨这一词最早见于北宋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其记录了“没骨”的概念,即“画无笔墨骨”。没骨也分没骨山水、没骨人物和没骨花鸟,唐朝杨升发展了没骨山水画后而有了没骨花鸟画。没骨画法在北宋徐崇嗣以后有了更为成熟的发展,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所提到的“乃效诸黄之格。(徐崇嗣)更不用墨笔,直以彩色图之,谓之‘没骨图’,工与诸黄不相下。”

一提到没骨画法,首先想到的是恽寿平、任伯年和居廉等画家,其实不然,早在宋朝没骨画法已经崭露头角。北宋徐崇嗣因不合当时院体程式,后改学黄筌、黄居寀。之后又自创新体,其画作不用墨线勾勒物象,而直接用色笔晕染,世称“没骨图”。北宋赵昌效徐崇嗣没骨画法《写生杏花图》。到了元明时期,关于没骨画法的记载相对于北宋时期少一些,孙隆就是其中一位没骨画家,其作品《花鸟草虫图》和《芙蓉鹅图》用没骨画法描绘秋季的虫草禽鸟等,使其更加生动形象。而到了清代,没骨画法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恽寿平学习前人画法,独创了点染画法,开始了没骨花鸟画的创新独特画法。例如,他在《瓯香馆写生册》中的菊花(见图1),就是先以色线勾勒花的外形,再分染花瓣,塑造花的整体形态和颜色。花可染两遍,但是叶子只一遍画出,花头厚重突出,叶子清新随意,这样的搭配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采纳。到了清末,著名花鸟画家居廉在恽寿平的基础上创新了没骨画法的表现手法,创新发展并熟练运用了撞水、撞粉法,但居廉画面中描绘的花卉草虫以及各种树石是南方特有的。本文所提到的南方特指岭南地区。

图1 《瓯香馆写生册》 恽寿平/作(图片来源:网络)

二、居廉没骨画法在南方花卉中的特征表现以及成因

居廉生于清末道光年间的广东,自幼父母双亡,由其堂姐照顾,后在堂兄居巢的指导下学习了绘画。从居廉的作品中可以看出环境对他的影响是深刻的,一是因为堂兄居巢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二是自身对于自然的仔细观察;三是受所处地域的影响。岭南地区处于我国南方,明清时期,岭南经济发展快速,文人风兴盛,绘画艺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没骨画法在居廉的花鸟草虫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也有一定的地域性。

传统花鸟绘画中出现较多的是梅、兰、竹、菊四君子,还有名贵花卉珍禽等一类。而居廉的花鸟画中的形象从岭南地区取材,绘昆虫于画面中与花卉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生动、有趣的画面。居廉笔下的花卉草虫多取材于南方,植物花卉瓜果较多,有绣球、山茶、凌霄、萱草花、迎春、梨花、百合、水仙、牵牛花、荔枝、石榴、柚子、芋头、佛手瓜等,其中较为常见的是凌霄、梨花、荔枝、石榴等。一提到居廉,首先想到的是他的撞水、撞粉法,这两种方法在他的花鸟草虫画中表现得比较多。例如他的《花卉草虫四屏图》(见图2),四屏分别画了牡丹、凌霄、绣球、紫薇等花卉,再绘出湖石、知了、蜜蜂、蝴蝶、螳螂,让整个画面充满了勃勃生机与灵动活力。这幅作品精密写实之外,清新妍丽,有生机。画面中使用了撞粉法。而撞粉就是将粉注入或撞入色之中,使色粉浮于本来的颜色之上,而使花瓣等形象具有粉光,有光泽感,像是真实环境下植物在阳光照耀下的美好形态,如图2中的牡丹。居廉的撞水、撞粉是色墨与粉和水的碰撞,是三者之间的和谐融合,也符合广东岭南地区温润多雨的气候特点。

图2 《花卉草虫四屏图》 居廉/作(图片来源:网络)

总之,居廉的没骨花卉草虫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对于画面内容的取材方面。他画面中的所有形象物体大都来自岭南地区的动植物,如知了、螳螂、树蛙等。居廉生活在四季花木繁盛的岭南地区,那里常年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为居廉等画家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对于他绘画风格的形成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实地域环境对于一个艺术家的影响是很大的。因为不同的气候会导致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文化。当然也不排除家庭环境的影响。居廉受到了堂兄居巢的家庭艺术环境的熏陶。二是居廉发展并成熟创新运用了没骨画法中的撞水、撞粉,其实这两种绘画技法很早以前就有了,但发展得不太完善和完整,而后居廉、居巢两人将其发展成了一种完整的没骨绘画技法,后来被广泛运用。居廉将其很好地运用在了自己的花卉画面中。

从古至今,没骨画家不少,但是每个画家由于所处时代、地域、环境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绘画风格。明代的孙隆处于没骨花鸟画成熟时期,由于所处时代审美的变化,绘画艺术的局限得到突破。这个时期的没骨花鸟画比较强调作品中的笔墨意味,不强调形似,渐渐有了“写”的意味。孙隆是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没骨花卉由勾线填色变成了粗笔点染的形态,与居廉的精细雅致有所不同。而他的没骨画法对于同是常州人的恽寿平具有引导意义,对于任伯年的泼墨的发展也有不小的影响。

清代初期写意画盛行,没骨画家恽寿平的出现为传统花鸟画注入了新的活力。居廉对恽寿平十分崇拜,对于他的花卉画进行了细致的临摹和学习。恽寿平的描绘题材范围广,从常见的果蔬到野花野草再到名贵花卉,无所不画。而居廉受其影响,将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描绘于画面中,增加了岭南地区的绘画种类和题材,为后人学习没骨花卉画提供了材料。恽寿平和居廉同是画没骨花卉的,两者之间有继承关系,也有所区别。恽寿平的没骨花卉作品中描绘的物象题材要比居廉更加丰富,因为居廉主要是描绘岭南地区的花鸟草虫。他还在自己的住所建了一个十香园,种上了岭南地区常见的花卉草木,方便自己写生、观察、创作。两者的相同点是水的运用。恽寿平在描绘花卉时不用墨线勾勒物体形状,而是用色笔画好物体之后,直接用水点染,待水干之后形成自然的边缘水线,给人生动、自然的感觉。居廉也继承了这一绘画技法特点,将水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法——撞水法。而在用色方面,恽寿平的没骨花卉是宋元绘画色彩的结合,画面中的花草盈润明艳、清秀雅致。而居廉在色彩方面吸收了恽寿平之长,又自创了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没骨画技法。居廉的花卉画面整体上沿袭了恽寿平的清秀妍丽,但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画面中加入了“撞粉”,使所描绘的物象更加通透、真实、自然、有灵气。例如,居廉在《山茶花》中,运用了自己独创的绘画技法——撞粉,以恽寿平的技法为基础,并将其相互融合,使整个画面妍丽雅致、有虚有实,以兼工带写的手法描绘画面中的小昆虫,使画面更加丰富有趣,充满节奏感。

恽寿平独特的没骨风格广受大家喜爱,之后很多人模仿学习他,从之后的赵之谦、任伯年、虚谷等人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恽寿平的风格。居廉是近代没骨画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他深受恽寿平的影响,并在他的基础上发展了没骨画法,独创了撞水、撞粉法,这个技法是没骨画法的创新,丰富了没骨画法的种类,也推动了花鸟画的进一步发展。学习恽寿平的人很多,其中包括居廉,居廉收了很多徒弟并教授画画,所以他的绘画风格持续影响了当时的画坛几十年。所以说恽寿平和居廉的没骨花鸟画对清代以及近现代的花鸟画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任伯年的没骨花鸟画与居廉的没骨花鸟画既有相同之处,也有较大的区别。两人都学习了恽寿平的没骨花鸟,并且在此基础上有了创新发展,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居廉相比,他的用笔更加大胆写意,他的没骨花鸟画有写意的流畅灵活,还有西画中水彩的表现,点染勾勒都有表现,兼工带写,造型灵动,设色上浓烈中带有清新明快,笔墨有活力。他与居廉的区别是作画时常用生宣表现,勾叶脉、花茎的时候通常趁湿来勾,形成一些特殊的纹理效果,而居廉是趁色未干之际以粉注入未干区域,等待自然晾干的画面。任伯年的整体作品中有没骨画法,有写意还有泼墨,几种绘画技法融合在一起,趣味性十足,符合时代要求。

三、没骨花鸟画法在当代的继承与发展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没骨画法都有所继承和创新发展。张僧繇开创之后,清初时期恽寿平将其发展成熟并被后人所学习,居巢、居廉、任伯年等都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发展。到了当代,没骨画法得到了更好的发展,花鸟画家将现当代生活的韵味与传统技法相融合,逐渐有了新的创作手法和创作理念。今天,我们在许多画展中都能看到没骨花鸟画,它正以自身独特的风格艺术吸引着艺术家甚至大众的更多关注。现当代没骨画家很多,如陆抑非、贾广健、周午生、李魁正、裘缉木、周冰等。20 世纪90 年代初,京津地区的画家组织并确立了中国现代没骨画派,这使更多的人关注和了解没骨画,也让各个地区的画家可以更好地交流学习,让没骨画得到创新发展。李魁正就是中国现代没骨画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有自然朦胧之感,也有中西融合的韵味。贾广健认为画没骨花鸟的人越来越少,在学习传统、吸收传统、消化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没骨花鸟画雍容大气、温润柔美,是现如今没骨花鸟画中的一枝独秀。他的作品比较符合大众的审美,有许多乡野瓜果,如苦瓜、莲藕、柿子、小白菜、玉米等常见的农作物。他的没骨花鸟画中还运用了西方水彩画中的透明画法,将中西绘画技法完美融合,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特征。

居廉的没骨画法是对传统没骨画法的继承和突破,这种敢于创新的精神使没骨画在现当代中发展得更好。笔墨当随时代,任何一种艺术或者文化都离不开所处时代、地区、环境的影响,这些都是很重要的,所以说绘画技法和题材不是一成不变的,前人的绘画技法只是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学习思路,而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追寻探索,多去尝试,不要拘于一种技法或者一个绘画题材。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面对西方艺术的强烈冲击,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长远创新发展更是亟待探索。

没骨画法的发展不仅仅是题材和技法的创新,还包括材料工具,最重要的是观念意识的转变发展。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审美风格,会产生与时代相对应的不同绘画技法,显然没骨画法已经渐渐地融入大众生活中。工笔的精细严谨使得在传承的同时有些许局限,而手法技法和工具比较灵活的没骨花鸟画更加符合当代花鸟的表现与审美意味。

居廉没骨画法在南方花鸟画中的成功表现体现出时代、地域、环境对艺术家创作的重要性,时代背景影响了艺术家的感悟,地区和环境影响了艺术家对画面的取材和情感表现。岭南地区文化底蕴深厚、风景秀美、花草茂盛,有着丰富的绘画对象、为没骨花鸟的运用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素材。受岭南地区的人文景观影响,居廉成就了自己独特的没骨花鸟艺术风格。中国地大物博,物产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深厚,所以说没骨花鸟画在今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值得当代艺术家和我们去追寻、探索、学习。

猜你喜欢

恽寿平草虫画法
恽寿平没骨花鸟画艺术语言分析
鳄鱼的画法
草虫小品
恽寿平书画艺术
“意境”这样实现
———《“意境”如何实现———恽寿平意境观念研究》评介
水禽的画法(六)
夜景的画法
菊花的画法
草虫的画法(八)
草虫的画法(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