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康复理念下个性化康复护理在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修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2023-12-06赵少涵原荣孙丽敏
赵少涵 原荣 孙丽敏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足踝外科 264000
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是指在间接或直接暴力源的作用下,导致三角韧带发生撕脱扭转的骨科系统疾病,常表现为踝关节肿胀、疼痛、淤血等症状,持续性损伤疼痛,还会诱发休克或残障等并发症〔1〕。因此,为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水平,有效积极的治疗干预手段至关重要〔2〕。关节内固定修复术,保护踝关节,改善关节功能水平,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环节〔3〕。但由于常规护理干预忽视了患者术后生理、心理等方面恢复的需求,患者对于疾病认知存在缺陷,治疗康复周期较长,且持续性疼痛还会增加患者焦躁、消极等不良心理状态的程度,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不佳,术后康复锻炼效果未能达至预期理想状态〔4〕。因此,采取合理人性化、高效率的康复护理干预十分关键。本文拟探讨加速康复理念下个性化康复护理在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修复术后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在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接收的104例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行修复术治疗患者,在随机数字分配表法的借助下,均分为每组52例的对照组和研究组。纳入标准:①经由X线摄片、关节镜、体征检查及磁共振检查,符合踝关节三角韧损伤标准者〔5〕;②骨折分型为Ⅲ~Ⅳ,具有修复手术指征者;③年龄>18岁者;④临床资料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内分泌系统疾病者;②合并病理性、开放性骨折者;③合并肾、肝、脑等功能不全者;④近3个月有颅腔、胸腔、腹腔等脏器器官大型手术既往史者;⑤伴随麻醉、治疗药物过敏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损伤部位等临床基本资料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情况比较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对策。护理干预观察周期为15 d。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将疾病相关专业知识与手术流程等,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告知,关注患者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给予其心理放松疏导干预。术后制定早期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计划,并告知患者规范规律锻炼。
1.2.2研究组 研究组实施加速康复理念下个体化康复护理干预对策。护理干预观察周期为15 d。
1.2.2.1成立个体化康复护理小组 主要包括:足踝外科主治医师1名(为康复护理干预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专业临床建议)、护士长1名(组织监督护理人员定期培训与日常护理工作的开展)、科室责任护士3名(参与制定、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心理咨询师1名(配合护理人员一同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康复治疗师1名(结合自身经验联合护理人员协助指导患者开展各项康复训练)等。
1.2.2.2疾病健康宣导 护理小组内成员借助学术网站,检索与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相关专业知识参考文献,拟定损伤产生多因素、典型判断症状、危害性、治疗干预手段、并发症、预防措施、修复手术流程、护理注意事项等健康宣教内容,以舒缓柔和的音频作为背景音乐,撰写疾病专业知识相关的配音稿与视频编辑,小组内反复探讨、专家审核调整确定,将相关专业知识内容划分为6~8个视频,每段视频时长控制在30~40 min。术前,护理人员携制作完好的宣教视频,至患者床旁,将修复手术前系列检查必要性与意义、手术操作流程步骤、手术预估操作时间等相关知识,对患者进行全面详细讲解告知,时间约40 min。术后,待患者麻醉药效消退,意识逐渐清晰,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发生发展、手术情况、术后早期康复等相关知识,在视频的借助下,对患者分部分细节化深入讲解。在视频播放结束后,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对患者自身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估,例“您可以简单阐述下术后康复锻炼时关注点与注意事项么?”“您可以对XX康复训练的技巧于流程进行简单演示一下么”等,对回答正确、演示无误的患者,可给予其适当的口头表扬,对于阐述存在偏差的患者,进行适当引导与纠正。患者出院前,告知患者扫码关注微信交流沟通群,定期在群内推送与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术后自我护理康复锻炼相关知识,嘱患者定期来院复诊,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耐心细心地解答。
1.2.2.3心理放松疏导 心理咨询师结合自身以往临床实践经验,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综合测评,联同护理人员一起,对患者开展心理放松疏导干预。术前护理人员遵循医嘱给予患者口服非甾体镇痛抗炎药物治疗,2次/d,直至手术结束后1 w左右。手术结束6 h后,麻醉药效消散,对于疼痛感知较为明显的患者,联合使用静脉泵入镇痛解痉药物。借助冰袋对患者进行每隔2 h的局部冰敷,每次冰敷时间控制在20 min左右,连续8~10次。护理人员从音乐曲库中挑选节奏柔和、旋律活泼的音频10~15首,告知患者根据其喜好,挑选3~5首,作为心理放松的背景音乐。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取减少软组织挛缩与牵拉的健侧卧或平卧体位,于患者患侧肢体下方垫置一软垫,保证患侧下肢抬高25°~30°,将播放音量调整在30~40 dB的耳麦,给予患者进行正确佩戴,嘱患者跟随心理咨询师的口令,将全身肌肉进行完全放松,调动注意力跟随深吸气、缓慢呼气训练,进行各肢体部位的感知与扫描,引导患者发散自身思维,进行美好场景与回忆的联想,每隔3天进行1次,每次时间控制在25 ~30 min。同时,护理人员需增加日常主动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鼓励与其关系较好的亲友、同事,进行积极探望,告知患者家属使用较为轻松和谐的方式,鼓励、协助患者重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1.2.2.4功能康复锻炼 护理人员联合康复治疗师,结合韧带损伤特点与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早期康复训练计划。手术结束12 h后,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手术创口无出血时,护理人员以适当力度,对患者进行向心性肌肉按摩,每次约15 ~20 min,每天早、中、晚各1次。按摩结束后,协助患者取利于患肢局部水肿消散头低脚高的体位,嘱患者跟随康复治疗师的口令,进行患侧下肢肌肉放松5 s、收缩5 s、足趾关节进行缓慢的回收、张开尽可能大范围的训练活动,每组5 ~8 min,每次连续2~3组,每天2~3次。随着患侧下肢肌肉功能逐渐恢复,手术结束48 h后,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主动屈曲、旋转等康复训练,最大限度地进行勾脚尖、绷脚尖、大腿肌肉放松绷紧等循环训练,每次持续15 ~20 min。训练结束休息8 ~10 min后,告知患者保持下肢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自行发力,将下肢尽量向上抬起,维持在40°~60°左右,保持10 s后,缓慢回落至原位,左右交替进行,15~20次为1组,每次2组。训练结束休息5 ~8 min左右,于患侧膝关节下方垫置1软枕,促使膝关节呈30°左右的屈曲,缓慢将足跟抬起与膝关节保持同一水平线,维持8~10 s后,自然缓慢回落,如此反复15~20次为1组,每次2~3组,每次运动持续时间控制在40~50 min左右,每天2~3次。随着踝关节功能逐渐恢复,逐步累积增加运动强度与时间,由双下肢逐步过渡至单侧肢体负重训练,每次8 ~10 min,2次/d。训练结束休息5 ~8 min后,于墙边站立,膝关节屈曲向下蹲坐约120°左右,维持5~8 s后站起,如此循环反复,15次为1组,每次1~2组,每天2~3次,5 d为1个疗程,连续训练2~3个疗程。
1.3 观察项目及评价标准 责任护士对患者干预前(入院1 d)、干预后15 d自我效能、心理状态、踝关节功能等,进行评估观察。
1.3.1自我效能 应用使用国内学者翻译修订的中文版量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Chinese version of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主要包括应对问题、完成自我管理、一般自我效能、达成结果4个维度,每个维度满分0~10分,分数越高说明自我效能感越好,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7〔6〕。
1.3.2心理状态 通过使用于 2003年黄丽等修订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综合评估,主要包含负性情绪(Negative Emotions,NA)(10个形容词)为0~5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负性情绪程度越重,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83;正性情绪(Positive Affect,PA)(10个形容词)为0~50分,分数越高说明正性情绪越好,量表Cronbach α系数为0.85〔7〕。
1.3.3踝关节功能 使用踝关节Kofoed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主要包括疼痛0~50分、活动度0~20分、功能0~30分,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踝关节功能恢复越好〔8〕。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在应对问题、完成自我管理、一般自我效能、达成结果等自我效能水平,呈显著提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情况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在负性情绪、正性情绪等心理状态,好转趋势较为可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在疼痛、活动度及功能等踝关节功能水平,提高趋势较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分,
3 讨论
踝关节骨折作为骨科系统中较为多发的疾病之一,在全身各关节骨折中约占7.6%左右,占胫腓骨骨折的46.7%以上〔9〕。三角韧带位于踝关节内侧,起到保护关节及其功能日常运行的作用,踝关节骨折损伤后多伴随三角韧带牵拉损伤,若不及时加以手段治疗控制,易增加患者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等后遗症,引起了医学研究者及人们的高度重视〔10-11〕。临床常采用切开固定后韧带修复手术治疗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关节功能处于稳定状态,协助骨折部位的好转与愈合〔12〕。但由于患者对于手术操作相关流程了解较少,骨折部位疼痛应激刺激的影响下,不仅造成了患者临床配合与自我护理管理意识与能力不佳,还会增加患者焦躁、恐慌等不良心理状态及踝关节功能不全等风险,后续康复治疗效果不容乐观〔13〕。因此,实施有计划、序贯性较高的康复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加速康复理念下个性化康复护理是指以促使患者机体各项指征得以早期康复为护理目标,结合患者实际状态与科室情况,为患者制定早期、靶向精准的康复护理干预对策,很好地弥补了传统康复护理中存在的笼统、单一等不足〔14〕。本文通过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自我护理效能水平提升较为显著。可见,护理人员通过借助互联网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将疾病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以相对较为直观的视频播放形式加以呈现,转变了以往枯燥、乏味的健康宣教形式,将疾病知识以更加形象生动的方式进行讲解,促使患者对于疾病知识了解更加充分彻底,形成较为深刻的印象,利于强化患者对于疾病知识的掌握与认知,纠正调节患者固有的错误认知,激发患者自我护理的主观能动性,提升自我效能水平〔15〕。研究表明,试验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得到了缓解。护理人员遵循医嘱,给予患者镇痛解痉药物治疗,大大减轻了患者对于疼痛的感知敏感性,提高患者舒适程度〔16〕。同时,心理咨询师联合护理人员,在音乐的借助下,指导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与放松,转移患者注意力,建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对患者恐慌、焦躁等负性情绪进行疏导〔17〕。
此外,研究还发现,试验组患者踝关节功能呈渐趋恢复状态。由此可见,康复治疗师依照自身以往康复经验,联合护理人员给予患者早期功能康复训练指导,利于强化踝关节周围肌群协调性与灵活性,加强肌肉力量,加速外周血液循环,保证肢体局部的血液供应充足,加速踝关节功能的恢复与提高〔18〕。
综上所述,对该院接收的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采取修复手术治疗患者,实施加速康复理念下个性化康复护理干预指导,充分提高患者对于自我护理的积极性,舒缓不良心理状态,提高踝关节功能水平,为科室及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