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综述
——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

2023-12-05王维红易然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1期
关键词:发文国际化机构

王维红 易然

(海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学界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论述众说纷纭。1994年,简·奈特将高等教育国际化界定为“将国际维度与跨文化维度整合到高校的教学、科研与服务职能之中的过程”,并得到了学界较高的认可;2004年,她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进行了更精确的定义:“在院校与国家层面,把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维度整合进高等教育的目的、功能或传递的过程。”新的界定从“院校”和“国家”两个层面出发,考察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动因、高等教育活动本身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况,更具有推广意义[1]。这一概念强调教育体系与全球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联系,推动了高等教育机构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

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的发展建设,我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取得突出成就:我国积极加强教育开放,与181个建交国合作,设立孔子学院,签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深化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加强国际教育互联互通,建设鲁班工坊,推动海外中国学校建设。推动“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合会”、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学院、中非职业教育合作等倡议,加强区域教育合作机制。此外,我国在全面开放中加强国际合作,支持重点区域建设国际示范区,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促进师资培养和学术交流,通过国际合作会议吸引全球专家参与科研合作和联合培养研究生;通过“放管服”改革,构建留学服务体系,推出留学人才回国就业服务平台,激发内生动力,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蓬勃发展,管理机制逐步完善,来华留学政策逐步完善,来自195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在华学习,其中学历生占76%[2]。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强调,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推动政府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把教育对外开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同时,建立健全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加大保障力度,加强智力支撑,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广泛调动社会力量支持教育对外开放工作[3]。由上可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对外开放工作,通过加强领导、建立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深化国际合作、完善留学服务和管理机制,在教育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开放成为必由之路。教育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而高等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一个分支,走向国际也是其必由之路。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实践的推进,学界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也逐渐深入,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化。但是,目前国内对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的研究大多数是在个人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展开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较少、研究较分散且缺少从全局视角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从定量研究的视角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发展脉络、研究热点进行梳理和分析,希望为该领域的发展探索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研究近期的热点可有助于相关研究者掌握该领域最新的发展动态与趋势,并有助于该领域持续良性发展。本文主要以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从科研合作网络和文献、突现词、关键词层面进行信息整合和数据挖掘,归纳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发展特征,深入了解领域内的动态和焦点问题,探析2017—2022年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整体发展的动态与演进轨迹。

(二)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来自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核心期刊和CSSCI,采取高级搜索方法并设定为学术期刊搜索,采用篇关摘的搜索方法,对“高等教育”并含“国际化”内容进行搜索。选取2017—2022年的核心期刊文章可精准掌握目前我国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动态与趋势,更好地把握研究热点主题,保证研究的时效性。因此,检索时间设定为2017年至2022年,共检索到854篇文章。筛去简短评论、书评等无用信息进行提炼和整理,得到853篇文章进行可视化分析。

(三)分析方法

以CiteSpace 6.2.R4为主要研究工具,采取文本信息提取法、定性与定量结合法以及文献计量和可视化手段,以853篇文章为样本,分别对论文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展开共现、聚类分析。根据每年论文数量的分布情况,以求全面准确反映研究热点、研究方向的分布,尽可能全面总结2017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历史发展,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以研究其新的发展趋势。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发文量基本情况

由图1可知,中国知网(CNKI)显示我国学界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发文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说明我国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逐渐进入深水区,亟须研究攻关。我国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文情况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稳步发展阶段(2017—2019),发文量基本保持在每年150篇左右,我国政府和民间资本积极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相关建设,该领域保持一种常态化发展的态势。二是波动阶段(2020—2021),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各国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高等教育国际化受到较大影响,本阶段呈现出发文量较少的特征。三是缓慢下降阶段(2021—2022),在此期间全球进入后疫情时代,经济缓慢复苏。我国政府积极推动高等教育机构间的国际交流,高等教育机构的国际交流增多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却处于时代巨变的关键节点,本阶段发文量持续走低,优质论文数量逐渐减少,该领域研究逐渐进入深水区。

图1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年度发文量情况

(二)核心作者分布

在CiteSpace中,把时间切片设置为1年,选择“合作作者”为节点,生成作者共现图谱(见图2)。根据作者共现图谱显示,节点数170,连线数为28。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位作者,节点越大表示作者的发文数量越多。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作者之间存在合作关系,连线越粗则作者间的合作越紧密。据图2可知,高等教育国际化领域的关键作者有170位,这其中一些作者间的合作高达28次。其中,伍宸(10篇)、刘进(10篇)、刘宝存(6篇)、刘岩(6篇)、赵显通(5篇)、林松月(4篇)发表的高质量论文较多(见表1)。

图2 作者共现图谱

表1 核心作者发文数量统计(前20)

总体而言,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领域内合作较为频繁,该领域的研究力量处于比较集中的状态,并且作者间的合作对该领域的深度探究具有重要意义,但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体且作者合作较为分散。

(三)核心机构分布

把时间切片设置为1年,选择“机构”为节点,得到机构共现图(见图3)。高产机构合作图谱共有193个节点、76条连线,每个节点的大小代表了该机构的论文数量多少,连线表示机构间的相互协作,连线越多说明这个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合作程度就越高。与上同理,通过计算普莱斯公式可得出M=3.9,取近似值为4。因此,发表4篇及以上的机构是核心机构。通过计算,可得出核心机构的发文数量占总样本的19%,这表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尚未形成核心机构群。发文机构大多集中在教育学院、教育研究院、公共管理学院。

图3 机构共现图谱

由表2可知,发文数量前10的机构分别是浙江大学教育学院(27篇)、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0篇)、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19篇)、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18篇)、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15篇)、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9篇)、西南大学教育学部(8篇)、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6篇)、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5篇)、北京师范大学(5篇)。从发文机构区域分布来看,华东38.9%、华北28.5%、东北9.8%、华中5.7%、西南4.7%、华南4.7%、东南2.5%、西北0.5%、外国机构4.7%。从以上结果可知,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机构地域分布差异极大,大多数发文机构集中于华东、华北、东北地带,而华南、东南、西北地区的有关研究机构分布较少,对此类研究比较薄弱。

表2 核心机构发文数量统计(前20)

(四)研究主题分布

关键词反映了文献所要表现的各个主题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文章中心的核心概括,分析关键词有利于研究本领域的热点。运行软件得到图4所示的关键词共现图谱。该图谱每一个节点的尺寸代表了该词出现的次数,随着出现次数的增加,这个圆圈也会越来越大。从图4可得知,除去“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检索词出现以外,“一流大学”“一带一路”“全球化”“人才培养”“双一流”“一流学科”“地方高校”出现频率较高,这表明学界围绕全球化、双一流、人才培养等内容展开了深度讨论交流。这与国家制定的经济政策方针、高等教育现代化策略的方向有关。

由图5可知,学者们在“双一流”建设、“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就教育国际化、世界一流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等重要问题展开探讨,并且这些问题都是扎根于中国实际的教育热点现象。

图5 主要主题分布

通过关键词共现图谱和主要主题分布可知,我国学界目前主要围绕“双一流”建设、一带一路、人才培养、全球化、地方高校等内容展开讨论,对以上热点内容进行分类、提炼、整理,可把握我国学界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主要热点。

目前学界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施路径研究。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如何在世界格局巨变的大背景下走出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国特色道路已成为该领域学者关注的重点。学者们普遍认为,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中,应调整心态,推动中心化、常态化和质量提升的来华留学工作,并创新发展道路以凸显中国价值观[6][7]。有学者也提出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健全留学服务体系、完善多渠道保障机制,以促进留学生吸引和培养,加强国际合作,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8][9]。二是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研究。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同时,人才培养质量也是检验高等教育国际化成效的重要标度。有学者强调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立足本土文化的重要性,主张融合多元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能力[10]。有学者认为传统的成绩导向模式不足以满足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要求,强调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培养[11][12]。为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认可度和竞争力,还有学者强调了师资队伍的重要性及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13]。这些观点共同构建了一个全面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有力借鉴。三是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与策略的研究。学者们认为当前高校国际合作交流面临内功不足、基础薄弱等问题,为应对这些挑战,建议进行顶层设计,明确国际化发展目标,改革工作机制,并强调加强师生对国际化的理解与共识,促进内外协同合作,提升国际化水平[14][15][16]。

(五)研究热点演变

运用软件的“热点”功能,在特定的年份里可以发现在短期内急剧增加的专业词汇,从而观测更深层次的发展变化。图6为样本文献生成的突现词图谱,从图谱看出其热点持续时间表现出从长到短的趋势。

2017—2018年的突现词包括美国、新加坡、双一流、国际学生,这些突现词持续时间长达1年;2018—2019年的突现词包括路径、人才等,这些关键词平均持续时间也长达1年;2019—2020年突现词包括德国、加拿大、本土化、专业认证、产教融合、中国等,这些关键词平均持续时间也长达1年;2020—2022年突显启示、高校等突现词。以上突现词体现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发展脉络和趋势,其中,全球化、留学生、一流大学、“双一流”等关键词一直持续至今,反映出在未来一段时间相关研究仍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领域的关键趋势。

图6 关键词突现图谱

图6的关键词突现图谱和图7的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谱直观地呈现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在近六年间研究重点的发展变化历程,主要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2020年之前,据图可知,该阶段学界研究领域聚焦于产教融合、质量保障、海外分校、教育质量、学生流动等,呈现出研究面广、研究领域深的特点;二是2020—2022年,该时期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倾向于教育改革、新冠疫情、内生动力、香港、在线教育等,论文成果逐步由宽领域、多方面向专题式研究变迁。综合来看,近六年间的文献研究变迁,经过了宽领域、多方面向新阶段、高水平、多特点的过渡。

图7 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谱

三、总结与反思

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研究领域,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发文量、作者合作网络、核心机构分布、发文主题、研究热点变迁等方面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研究领域的脉络和演变。从发文量来看,发文数量经历了稳步发展、波动、缓慢下降三个阶段,表明我国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研究已经进入深水区;从作者来看,虽然尚未形成明显的核心作者群体,但合作较为频繁,体现了学术界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中的良性互动;从机构来看,发文机构分布不均,多集中在东部地区,尤其是华东、华北、东北等地;从发文主题来看,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热点主题主要集中在一流大学建设、全球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并且学界主要围绕高等教育国际化实施路径、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高等教育国际化问题与策略三方面展开研究;从研究热点变迁来看,热点研究从开始的美国、新加坡、“双一流”到后期的产教融合、中国、高校等变化,体现了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从宽领域、多方面向新阶段、高水平、多特点的过渡。

由以上分析结果可知,我国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仍存在诸多问题并且其背后蕴含深层次原因,值得我们反思。

首先,从机构分布区域来看,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机构大多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而西部、西北地区机构分布较少。这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东西发展极不平衡,并且从院校来看,东部院校明显多于西部院校且大部分坐落于经济发达省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省域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等教育这一“上层建筑”,因此,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不仅需要考虑研究机构的地域分布,还需要深入探讨地区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相对发达,教育资源更加集中,这不仅吸引了更多的国际学生前来学习,也为本地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国际化学习机会。然而,这种不平衡的地域发展也可能导致一些问题,例如人才海外流失和资源浪费。因此,在东部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可以关注如何更好地管理和分配教育资源,以实现更加均衡的发展。与此同时,西部和西北地区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也有其独特的机遇和挑战。虽然这些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有限,但它们拥有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并且有“一带一路”政策的加持,可以吸引中亚的国际学生前来学习。同时当地政府也可以考虑提供包括资金支持、项目评审、学术交流在内的多种激励措施,鼓励这些地区高校积极参与国际化进程,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提供丰富的实践素材。总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地区优势,因地制宜地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课题。

其次,从合作机构、人员来看,机构、人员间的合作相对分散,虽然合作比较频繁但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体。并且作者间的合作大多停留在同校、同院,没有跨校际的人员、机构合作,这对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十分不利。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本文认为最为突出的便是研究机构中产生的学缘关系,即师徒和同门之间“学术基因”相承而建立起来的学术源流关系。其好处在于能较好地发展“学术继承性”,保证学术研究的延续性;但在科学研究中,这种现象也往往容易造成“学术近亲繁殖”,阻碍学术的多样化发展。学缘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网的一个子类,在现实应用中有利有弊,但如何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研究中发挥其积极效果、抑制其消极效果则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探讨。

最后,从教育背景来看,研究人员大多是教育学出身,单一的研究背景不利于研究复杂的交叉学科。高等教育国际化领域是涵盖多行业、多领域、多层次的,是市场经济学、政治学、组织行为学多学科领域的交叉联系,但由检索的文献可知,大部分作者只有教育学背景。这种较为单一的研究群体往往容易陷入思维定式即采取惯用的研究普通教育学问题的方法研究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会导致最后的研究结果趋于表层化、同质化。若能打破学科壁垒,让不同学科背景甚至不同行业背景的专家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无疑会促进研究过程中的“鲶鱼效应”,激发研究者们用各自领域的专业知识共同构建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话语体系,以此助力我国的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学术机构可以设立跨学科研究中心,集结教育学、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共同研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影响以及政策措施。此外,国际学者之间的合作也是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重要途径。建立国内外高校之间的合作项目,促进知识交流和经验分享,有助于加深对国际化的认识,推动研究的深入。

国家的发展与大学变革紧密相连,它们在国家社会经济和文化转型中相互影响。不同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特点塑造了国家现代化的特征,进而决定了大学变革的方向和内容。洪堡模式强调学术自由和独立探索,在欧洲受到广泛欢迎,促进了科学家们的学术探索和知识创新。而美国则结合了洪堡模式和威斯康星模式,发展了以社会服务为导向的新型研究型大学组织模式,通过引入先进教育理念和组织方式,加速了现代工业化社会的转型[17]。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而深刻地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与意义。中国式现代化已经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价值共识、核心理念和坚定信念[18]。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如何汇聚各方要素、协调各方主体以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是摆在社会各界面前的挑战。新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挑战,在探索新目标的同时,要根据过去存在的问题发掘实践经验。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研究,其利弊在当下急剧变化的时代潮流中如何分辨?再者,如何从多角度、全方位看待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能否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准确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在地化发展?若能从高等教育的本质出发,运用多种研究工具,采取多种观察视角,则能够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从浅层要素整合迈向深层理念融合。

猜你喜欢

发文国际化机构
聚焦港口国际化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