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教养方法,教出自信乐观的孩子
2023-12-05兰天
兰天
从小就具备乐观态度的孩子们,长大后他们的身心灵会比同龄人更加健康,同时,他们的人生也会更加幸福。家长如何才能激发出孩子乐观积极的天性呢?以下是儿童心理专家提出的5个教养建议。
孩子手中的数学考卷全是红叉叉,心里想:“我就是笨、数学就是不好!怎么都学不会。”当孩子画不出自己心里想的图案,就认定自己没有艺术天分;抑或是不擅长某种球类运动,就认为自己没有运动细胞。
这些想法从何而来?孩子并不会天生就这样想,这是因为大人经常在孩子面前不自觉地对很多的事情做出否定论调,给孩子造成了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
因此,要想让孩子勇于挑战并克服挫折,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先改变自己。家长可以这么说:“学习本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但只要找到突破点之后,自然就会越来越好!”或是:“妈妈知道这些题不容易/打篮球不容易,但是别灰心,只要多练习,一定可以学会的!”家长要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不断精进和修正错误的过程,这样就会让孩子未来在面对困难时能勇敢面对、保持自信,找到解决的方法。
教养孩子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很多新手妈妈往往会不经意流露抱怨的心声,平时的生活中态度也会陷入消极。如果父母一直抱怨各种问题,比如财务、工作,或者今天过得有多糟糕,这在潜移默化中就会让孩子未来在遭遇相同的状况时,下意识地以同样的方式反应。所以,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多说一些正向的、顺利的事,例如:“今天解决了一个工作上的大难题,我可真厉害!”或是:“今天去政务大厅办事特别顺利,都不用排队,真幸运!”
生活中虽然不可能事事顺利,但只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减少抱怨,就能够影响孩子的正向心态,让孩子在未来的发展中获益。
当孩子们有机会表现与证明自己的能力时,“我可以”的态度就能在他们的心底滋长茁壮。因此,当孩子开始上幼儿园时,家长就可以为孩子设定一些简单的家务,像是收拾玩具、叠被子、穿衣服、打扫房间等等,让孩子建立起责任心,同时又能减轻父母在家务上的负担。
家长应该根据年龄给孩子分配合适的目标任务,让孩子知道父母对自己的信赖,孩子也会更加自信。
今天的父母往往容易对孩子过度保护,殊不知这样反而伤害了孩子的自主意识。许多家长都会因为孩子做某件事一开始犯错,就阻止或打断孩子的尝试,久而久之,导致孩子自信心不足,态度消极。
无论学什么技能,每个人一开始都会犯错,成长就是不断地从错误中学习。如果害怕孩子犯错而阻止孩子去尝试,就会让孩子失去学习成长的宝贵机会。
所以,大胆让孩子尝试吧,从系鞋带到洗碗,从使用剪刀到骑自行车……等孩子的年纪稍大一些,還可以鼓励孩子进行更具挑战性的项目,如登山、郊游或是参加夏令营等。
培养孩子独立的最好方法,就是放手让他们勇于尝试新鲜事物。
乐观不止是一种态度,而是了解情况以后,以正确的行动去应对,而不是只会“正向思考”,但什么都不做。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不要只说“你要正向思考呀”,而是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或者建议。家长要让孩子知道,想要解决问题,除了需要耐心,更重要的是方法,就像我们亲手栽种一盆花卉一样,要想看到开花结果的那天,就要细心浇灌与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