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主义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2023-12-05李园园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3年9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初中德育班级管理

李园园

[摘    要]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教师要基于文献法研究建构主义理论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策略,并运用观察法将初中生作为观察对象,分析他们如何自主建构,提升班级管理能力。在设计目标的时候要逐步分解行为细则,基于学情设计工作岗位,提升团队合作能力;结合参与导向,引导学生参与制定制度、主题活动、自查互查,让他们树立主体观念;基于激励导向,设置具体岗位,建立项目小组,丰富评价形式,全面调动学生的心理内驱。这些方法都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展开,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关键词]初中德育;建构主义理论;班级管理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常常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教师也要基于建构主义设计班级管理策略,要强调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让他们在原有管理策略上调整、改进并提升能力。这样的管理活动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的特点,能提升管理有效性。

一、目标导向,引导自我监控

(一)逐一分解,明确行为细则

目标管理是一种使用系统学的管理方法,它指的是统筹多个任务,通过科学设计目标认真实践目标,以及对完成目标的整个过程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促使学习这完成目标。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教师要基于目标导向,将班级管理分解成若干细节,让学生自主探究设定哪些行为细则并积极践行,最后评价工作效率。

以班级卫生管理为例,教师安排学生逐一分解任务,先将卫生管理分成“值日生”和“大扫除”两个大类,然后分别设定行为细则。以“值日生”为例,主要安排黑板清洁工作、打热水工作、地面清洁工作和倒垃圾工作。而“大扫除”的内容则更多,还包括清理墙面、门窗等其他方面的任务。在设定工作内容后,还要设定清洁标准,如对于“黑板清洁工作”,要求参与者每节课下课都擦拭清洁黑板,放学之后则要用清水擦拭一遍,去除黑板槽中的粉笔灰,这才算圆满完成任务。学生发现,细化了任务之后少了推脱、扯皮,自己也能更好地监督自己的工作,所以能促使班级卫生管理工作得到很大进步,个人也能提升卫生管理能力。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设计,还要考虑创设有利于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问题创设。教师要引导学生也参与到目标设计中,并合理规划其中的各个环节,明确行为规范的细节优化班级管理。

(二)基于学情,发挥个性特长

建构主义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学情,要求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的学习目标。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也是如此,教师要分析每一个学生的管理能力、性格特点、能力技能、兴趣爱好等,并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设计有针对性的管理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个性特长。

结合各个学生的不同能力,让学生担当各个不同的岗位,有的学生沟通能力较强而且责任意识比较浓厚,所以可以负责学习、卫生等方面的监督工作。有的学生虽然学习能力不佳,但是在美术、体育等其他的方面却有自己擅长的地方,他们可以担当课代表或是各个兴趣小组的组长。教师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加以引导。一名学生性格比较怯懦、胆小,不敢和他人说话,他缺乏自信心,自认为只能服从他人的领导但是很难领导别人。但是他的观察能力较强,而且有一定文笔,于是他先担任班级通讯员,观察了解班级好人好事并记录下来。此后再逐步引导他和其他人沟通,让他认识到要写好通讯必须和他人沟通,在不知不觉中改善了性格弱点。

由于每一个学生的能力不同,所以教师可以让他们以不同的身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并自主设定自己的目标找到改善自己行为,实现自我价值的具体策略。

(三)协商共进,凸显团队力量

在班级管理的目标导向中,教师要注意不仅提升学习的个人管理能力、学习水平,而且还要引导整个学生集体提升团队合作水平,在班级管理中凸显出团队力量。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主题项目,让学生自主分工合作完成,最后总结反馈,改进管理策略。

一些学生属于学困生,各个小组都不愿意接受这些学生,认为他们会拖小组的后腿。对此,教师设计了“互帮互助,集体共进步”主题活动,每个小组先商量分担学困生,然后小组成员一起商量讨论,了解这些学生的困扰是什么,并帮助他们设定改进的方法。在一段时间后,看看团队的力量如何,了解该学生是否得到了进步。如有的小组接纳了不擅长数学的同学,他們商量在课后,小组成员每人出一道趣味题,一天一题和同伴一起解决问题。久而久之,该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该方法展现了团队力量,学习委员和课代表讨论,能否将其纳入到早自修或者课后自习活动中。

结合具体的主题项目,学生明确了目标,了解要集体解决何种问题。这样他们就能在主题活动中,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是什么,协调彼此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解决突如其来的各种矛盾,从而完成目标,提升自主管理水平。

二、参与导向,树立主体观念

(一)参与制度制定,集思广益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要创设一定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升能力,进行知识的自主建构。在班级管理中也是如此,教师要确立参与导向,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都可以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学生可以参与到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中,通过集思广益的方法共同承担责任。

部分学生参与早自修的积极性不够,有的学生迟到,还有的学生利用早自修补作业、玩游戏。学生们互动讨论,探讨结合早自修,应该设定哪些班级规定。首先学生要明白早自修的目的是自主学习、巩固学到的知识。其次,他们还要讨论在早自修上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他们商讨后认为早自修上可以自主阅读、和同伴讨论题目,但是不能利用早自修玩游戏,或者抄袭他人的作业。最后,学生讨论如何丰富早自修的内容,让更多人积极参与其中。学生讨论决定要由各个课代表组织早自修,和任课老师商讨展开哪些活动,然后轮流组织活动。这样就集思广益让大家都提升了管理意识。

在参与制定班级管理制度的过程中,更多学生有机会独当一面承担班级管理的责任,同时也能构筑灵活多样的管理模式,让学生自主设定各种岗位做到“人得其位,位得其人”,让每一个学生都提升能力。

(二)参与主题活动,躬身实践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班级主题活动的主要策划人和领导者,学生只是顺应教师的计划,完成其设置的各种任务。但是在建构主义理论下,教师要给学生创设特定的情境,让他们参与到主题活动中,激发他们的主体性,通过躬身实践来完成各种任务。

在国庆节期间,学生参与到国庆主题活动自主设计中,探讨如何能设计一个热闹同时又耐人尋味的国庆节活动。班长和文艺委员带领同学们参与到主题活动的设计中,商量如何体现出时代性,将网络和流行元素融入国情活动中。最后学生认为可以在课后自主上网搜索,寻找和建国有关的历史知识,并用拍摄短视频的方式将自己对国家的祝福记录下来,讲解自己对国家历史的了解情况。这样的线上活动体现出了时代性,配上讴歌祖国的主题班会,就能构筑一个多元化、丰富性的主题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

在参与主题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层层递进,逐步提升实践能力。首先要搞清楚该主题活动的主旨是什么,然后设定各种目标,给各个岗位确定合理的人选,最后再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共同努力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更浓厚,参与主题活动的效果也更好。

(三)参与自查互查,灵活调整

利用自评和互评能让学生了解自己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促使其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自主改正。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组织学生积极进行自查和互查,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灵活调整班干部的人选、各个岗位的任务和班规的内容,这样能让班级管理更灵活,学生也能切实提高能力。

在学生自主设计并展开课后兴趣小组的活动后,学生展开自查和互查,看看活动效果如何从而找到需要提升的地方。学生需要从参与者、管理者这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评价。对于参与者来说,要看看分析自己或他人的参与态度如何,能否配合组长完成各种任务,和同伴之间的配合度如何。对于管理者来说,要评价一下是否能设计出让小组成员满意的活动内容,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能否很好地控制流程,当同伴发生矛盾的时候,能否协调处理好同伴的关系。在完成了自查后,还要进行调整。如有的管理者控制欲较强,没有给团队成员更多表现的机会,那么小组同伴就可以提出更换管理者。除了更换组长以外,他们还可以就活动规则等其他方面进行调整。

在自查互查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发生错误并不可怕,如果能及时发现问题、适当调整并解决问题,那么依然能让班级管理持续正常化发展。这样学生就能积极参与自查、互查活动,相互寻找问题。

三、激励导向,调动心理内驱

(一)赋予具体岗位,体验需要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要调动学生的心理内驱力,才能促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自主建构中。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也可以采用激励导向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让他们大胆建言从而优化班级管理。在设定具体管理岗位的时候,要给岗位赋予意义,明确设立该岗位的目的是什么,了解自己要为班级成员做什么,然后再参与到自主管理中。

一名学生学习成绩较差,但是他有着积极向上的心,很想参与到班级管理中,但是几次参与选举都失败了,因此他逐步丧失了信心。为了调动该学生的心理内驱,教师和班干部商量后决定给成绩差的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也体会到自己被需要。于是就设定了班级成员互助小组,由不擅长某学科的学生组成小组,相互帮助,找到彼此共同存在的问题并解决它们,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该学生如愿以偿当上了班干部,他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数学差的原因,发现单纯背诵公式,很难提升成绩,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于是他们便在课后自主参与数学互助学习活动。通过该活动,学生体验到自己被班级成员需要,同时也明确了互助小组组长具体要承担哪些责任。

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岗位并非无足轻重,在班级管理中有着一定的重要性,这样他们体验到自己被班级需要,便会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工作态度也会随之提升。

(二)建设项目小组,挥洒热情

要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有的时候还需要一定的形式,如在举行某项活动的时候,可以设立专项课题小组,举行授权仪式,这种仪式感能让学生得到感染和激励,认识到该任务的重要性,那样他们就能挥洒热情,更主动地参与活动。

在学校艺术节期间,教师组织了艺术节参赛节目编选项目小组,让文艺委员、音乐课代表、艺术爱好者等班级成员参与其中。为了激发他们的动力,教师设计了授权仪式,给各个成员颁发了聘书,在确定了哪些节目可以参赛之后,班长也会给节目组长颁发邀请函,邀请他们参加艺术节。在活动结束后,项目小组庆功反思会上,组委会和各个节目的组长要汇报在艺术节中获得了哪些成绩,并反思在哪些地方还有不足之处,对下一次活动有什么启迪。通过这样具有仪式感的项目小组活动,学生的态度都更为认真,参与热情也随之提高。

注重形式性,能让学生激发注意提起兴趣,更主动地参与项目活动。但是教师也要注意,避免让形式大过内容,这样就会走入形式主义的极端,反而对提升学生的管理激情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丰富评价方式,深度自省

展开丰富多彩的自评和互评,这也是激励学生进步促使其反省自我的好方法。教师要组织学生参与自评互评等活动,同时还要将其他班级同学、家长和社会人士引入到评价中,这样能丰富评价方式,让学生感觉有新意,他们也能接受各种多元化的建议、观点,并积极反思自我。

在一段时间的班级自主管理之后,学生进行自评互评等活动。在自评中,他们要回顾一学期的管理情况,按照工作态度、创意策略、沟通能力等不同的方面进行自评。在互评之后,他们还要对比自己和他人的打分,看看“自己眼中的自己”和“他人眼中的自己”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了让参与者更丰富,教师还让其他班级同学和学生家长也参与到活动中,按照班干部和其他班级同学的沟通度,和家长交流时的态度等进行打分。在反馈后,学生要进行深度反思自省,找到问题并解决它们。如有学生发现自己的工作态度十分认真,但是比较胆小很少和他人沟通,导致信息不够畅通引起麻烦。

在接收多元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影响,要懂得分辨是非,认识到哪些批评建议有助于自己进步,并有针对性地筛选重要的内容加以改进。这样能提升学生反省自我的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发展和学习的过程紧密相关,教师要成为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要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而不是被灌输的对象。在班级自主管理中,教师要避免越俎代庖,而要采用目标导向、参与导向、激励导向等各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了解管理的策略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这样才能提升班级管理质量,让学生提升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志娥.内涵、价值与建构:班级自主管理体系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7(02).

[2]欧正玲.建构班级管理框架 提升班级管理实效[J].新智慧,2019(26).

[3]闫红军,于海英,孟圆圆.审视与探索:新时代班级管理以学生为本理念的再建构[J].文教资料,2021(11).(责任编辑:姜波)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理论初中德育班级管理
建构主义理论对法语课堂的启示
建构主义教学法在离散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初中班会课模式初探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新闻专业英语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