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毒素抗菌肽研究进展及其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2023-12-04敖日格乐包智泉胡和珠拉胡伊力格其
敖日格乐 包智泉 胡和珠拉 胡伊力格其
(1.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通辽 028043;2.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蒙药)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通辽 028043;3.蒙医药研发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辽 028043)
使用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可对养殖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导致产生耐药性细菌等日益严峻的问题。据报道,许多病原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都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1]。特别是近年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aureus,MRSA)等多重耐药菌的出现给传统抗生素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尽快开发或筛选出一种绿色、安全、高效的抗生素替代药物已是刻不容缓。抗菌肽作为生物体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抗菌机制、毒性低且不易使病原生物产生耐药性等特点,并对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各种病原生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2-3]。因此,抗菌肽被认为是具有潜在的抗病原生物活性的,绿色、安全、高效的新型饲料添加剂,其广泛应用于畜牧业生产、渔业生产等养殖业中预防和治疗动物疫病。
蝎(scorpions)是最古老的蛛形纲动物之一,素有“活化石”之称。在4亿多年的进化过程中,蝎为适应生存环境,其尾部毒腺可分泌毒液,用以抵抗病原菌的侵袭。蝎毒液(scorpion venom)中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是新型抗菌药物研发的重要天然资源[4]。蝎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现今被鉴别的种类约为17个科,233个属,2 762个种(https://www.ntnu.no/ub/scorpion-files/)。其中,钳蝎科是蝎目中最大的一个科,已知有99个属,1 357个种。据报道,对人有害且具有医学意义的蝎有近50个种,它们几乎都属于钳蝎科。因此,蝎毒研究主要集中在钳蝎科,利用蛋白质组学分离的多肽数量在整个蝎种中占60%以上[5]。目前,蝎毒液已被证明是一个丰富的抗菌肽来源,每种蝎毒液中至少含有100多种活性多肽。其中,多数抗菌肽对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生物具有较好的抑制或杀伤作用。此外,部分抗菌肽还具有抗肿瘤细胞、免疫调节以及调控炎症反应等活性。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蝎毒素抗菌肽的最新研究现状、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理等,为开发绿色、安全、高效的新型饲料添加剂提供参考,并展望了其在动物养殖中的潜在应用前景。
在RLSF模型中,运用不可压缩的两相流算法来实现水平集的重新初始化,保证了演化曲线的平滑特性[29],本文算法应用LBF模型的方法,无需重新初始化零水平集,也能保证曲线演化过程中的平滑性。在分割3D腮腺图像时,我们在传统的区域分割方法[30]基础上,根据待分割图像的局部灰度差异以及其空间结构信息,利用FALD算法对区域生长分割结果进行矫正。图2为3D算法的流程图,在step1中,首先从原图中选出种子层及对应的种子点,完成区域生长,得到初步的分割结果,然后在step2中,将其作为三维FALD算法的初始轮廓,最后得到准确的三维分割结果。
1 抗菌肽的分类和结构特征
截至2023年6月,抗菌肽数据库ADP3(http://aps.unmc.edu/AP/)中收录的抗菌肽基因序列已达3569个,其中来源于蝎毒素的抗菌肽有93个。根据氨基酸残基数、净电荷、蛋白质结构特征和来源的不同(表1),可将抗菌肽分为阴离子型抗菌肽(anionic AMPs)、阳离子α-螺旋型抗菌肽(cationic α-helical AMPs)、阳离子β-折叠型抗菌肽(cationic β-sheet AMPs)和延伸阳离子型抗菌肽(extended cationic AMPs)4类[6-8]。
演唱会紧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选取了《红灯记》《红珊瑚》《洪湖赤卫队》《大树西迁》等10首秦腔红色经典作品的精彩唱段,邀请省内著名秦腔音乐作曲家联袂改编、重新配器,并首次运用民族管弦乐团、合唱团现场演奏、演唱的方式,让秦腔艺术与音乐艺术相互融合、交相辉映,既保持了秦腔表演的“原汁原味”,又通过音乐化的展现让秦腔表演更具交响性、艺术性和时代性。这次演唱会是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的一次生动实践,通过师生同台汇报展演,追忆难忘革命岁月,再现“西迁人”等感人故事,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表1 抗菌肽的分类和结构特征Table 1 Classification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AMPs[6-8]
1.1 阴离子型抗菌肽
此类抗菌肽是长度小于40个氨基酸残基的小分子多肽,通常携带2~9的净电荷,并且肽链C末端被酰胺化,在水溶液中是无规则的,但在一定浓度的三氟乙醇(TFE)溶液中,其分子结构全部或部分被诱导形成α-螺旋结构。此外,其疏水性氨基酸比例通常高于亲水性氨基酸比例,这使得当与靶细胞相互作用时能够形成典型的两亲性拓扑结构。来源于蝎毒素的抗菌肽大多数不含半胱氨酸,通常带有2~7的净电荷,属于两亲性α-螺旋型阳离子多肽。例如,最近从斑尾戾蝎(Tityusstigmurus)的毒素中分离得到的抗菌肽Stigmurin是一个含有2个净电荷的、具有典型的两亲性α-螺旋结构的抗菌肽分子。在水溶液中以无规则卷曲结构形式存在,而模拟的膜相环境(40% TFE)中,形成70%的α-螺旋结构,亲水性和疏水性氨基酸位于分子的对立面,形成较强的两亲性拓扑结构[10]。
1.2 阳离子α-螺旋型抗菌肽
阴离子型抗菌肽除了一部分是由基因编码的小分子多肽以外,大多数是由蛋白质水解后产生的肽片段。此类抗菌肽净电荷范围为-1~-8,通常由5~7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它们通过利用金属离子与带负电荷的细胞膜之间形成离子键,从而与微生物相互作用。例如,绵羊肺的表面活化剂中的阴离子肽(SAAP)是最早发现的含有5~7个天门冬氨酸和天门冬酰胺残基的阴离子型抗菌肽,在锌离子(Zn2+)存在下,对羊病原体溶血性曼氏杆菌(Mannheimiahaemolytica)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当表面活化剂中加入0.14 mol/L的氯化钠(NaCl)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时,其杀菌活性被抑制;而补充氯化锌(ZnCl2)后则恢复其抗菌活性[9]。
抗菌肽可作为抗病毒药物的替代品,用于一些病毒引起的疾病的治疗,如流感、登革热、丙型肝炎、单纯疱疹和艾滋病等。研究报道,蝎毒素抗菌肽显示出良好的抗病毒活性,且不易使病毒产生耐药性。此类抗菌肽直接识别病毒,因为它们直接作用于病毒的包膜、糖蛋白和衣壳。同时,有些抗菌肽与病毒受体结合而阻止它们与病毒的相互作用或抑制其复制。抗菌肽还可以激活宿主的免疫反应,从而抑制病毒生命周期的1个或多个阶段。例如,来源于佩氏异距蝎(Heterometruspetersii)的毒素多肽Hp1090是第1个从蝎子中分离并鉴定为具有抗病毒活性的抗菌肽。Yan等[57]研究发现,Hp1090直接与丙型肝炎病毒(HCV)颗粒相互作用,降低病毒的传染性,抑制HCV的感染,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约为7.6 μg/mL;同时抑制HCV在Huh7.5.1细胞中的RNA扩增;它还可以通过与病毒颗粒结合扰乱病毒的结构完整性的方式杀死HCV。El-Bitar等[58]研究发现,阔掌蝎(Scorpiomauruspalmatus)和南方杀人蝎(Androctonusaustralis)毒液具有抗HCV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6.3±1.6) μg/mL和(88.3±5.8) μg/mL。其他具有抗病毒活性的蝎毒素抗菌肽见表4。
1.3 阳离子β-折叠型抗菌肽
延伸阳离子型抗菌肽缺乏规则的二级结构,其结构仅通过与膜脂相互作用的氢键和范德华力稳定。虽然有些延伸阳离子型抗菌肽可以形成环状结构,但本质上结构是线性的。此类抗菌肽的主要特点是富含脯氨酸(Pro)、精氨酸(Arg)、苯丙氨酸(Phe)、甘氨酸(Gly)和色氨酸(Trp)等氨基酸。例如,从猪小肠组织和外周血嗜中性粒细胞中分离得到的抗菌肽PR-39富含Pro(49%)和Arg(24%),从猪白细胞中分离得到的抗菌肽Prophenin-1(PF-1)富含Pro(53.2%)和Phe(19%),从牛中性粒细胞胞质颗粒中分离得到的抗菌肽Indolicidin富含Trp(38%)和Pro(23%)等[13-15]。
1.4 延伸阳离子型抗菌肽
此类抗菌肽通常含有2~8个半胱氨酸残基,并形成1~4对二硫键。这些二硫键在多肽分子中起着稳定肽链空间结构的作用,同时对多肽行使其生物学功能必不可少。例如,当其半胱氨酸突变为疏水氨基酸(除丙氨酸和亮氨酸以外)时,多肽会保持生物活性;而被酸性氨基酸取代时,多肽会失活[11]。蝎毒素除了广泛含有阳离子α-螺旋型抗菌肽之外,还含有β-折叠型结构的毒素多肽。例如,CSαβ防御素和HAP-1是从东亚钳蝎(Mesobuthusmartensii)中分离得到的蝎毒素β-折叠型抗菌肽。其中,HAP-1是含有19个氨基酸残基的酸性肽,酸性氨基酸残基占整个分子的33.3%。二级结构预测结果表明,HAP-1包含1个β-折叠区域(第9~17氨基酸残基)和2个末端(第1~8氨基酸残基和第18~19氨基酸残基),分别形成一段卷曲螺旋(coiled coil)区域[12]。
解题分析 由2f 2(x)-(2a+3)f(x)+3a=0得或f(x)=a.亦可用整体代换将表达式变得简单一些:2x2-(2a+3)x+3a=0;由已知画出函数f(x)的大致图象,结合图象不难得知,要使关于x的方程2f 2(x)-(2a+3)f(x)+3a=0有五个不同的零点,即要使函数y=f(x)的图象与直线共有五个不同的交点,结合图形分析不难得出,a的取值范围是
2 蝎毒素抗菌肽研究进展
蝎毒素抗菌肽可有效抑制寄生虫增殖,其作用机制主要为破环寄生虫细胞膜结构,进而改变细胞膜电位,影响细胞膜的完整性,最终导致寄生虫死亡。同时抗菌肽改变寄生虫线粒体膜电位,诱导细胞凋亡及影响其核酸。Uzair等[68]研究发现,蝎毒素抗菌肽Meucin-24和Meucin-25对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falciparum)具有选择性抗寄生虫活性,而对细菌和真菌没有毒性;它们可以先黏附到红细胞膜上后,经亲和力驱动下从红细胞膜转移到寄生虫细胞膜,从而不破坏健康红细胞的情况下选择性抑制红细胞内的Plasmodiumfalciparum的生长。Borges等[69]对委内瑞拉特有的戾蝎(Tityus)属10个种蝎和锯齿戾蝎(Tityusserrulatus)的毒液进行抗寄生虫活性测定,其中,异戾蝎(Tityusdiscrepans)、冈氏戾蝎(Tityusgonzalespongai)和佩里哈戾蝎(Tityusperijanensis)的蝎毒液具有较高的抗寄生虫活性,其致死率>80%;格纹戾蝎(Tityusclathratus)、硕螯戾蝎A(TityusfalconensisA)、东北戾蝎(Tityusnororientalis)、医研所戾蝎(Tityusimei)和苏利亚戾蝎(Tityuszulianus)的蝎毒液具有中等的抗寄生虫活性,其致死率在40%~80%;硕螯戾蝎B(TityusfalconensisB)、荹氏戾蝎(Tityusbreweri)、萨纳雷戾蝎(Tityussanarensis)和Tityusserrulatus的蝎毒液具有较低的抗寄生虫活性,其致死率<40%。其他具有抗寄生虫活性的蝎毒素抗菌肽见表5。
图1 蝎毒液主要成分Fig.1 Main components of scorpion venom
2.1 抗细菌活性
蝎毒素抗菌肽能够抑制有害真菌感染,具有高效、低毒、安全和广谱抗真菌活性,且其独特的抗真菌机制破解真菌耐药性的难题。不同于细菌,真菌细胞结构比较复杂,故对细菌的作用机理研究不能完全涵盖对真菌的作用。抗菌肽主要通过破坏真菌细胞壁,改变膜通透性,以及与核酸、蛋白质和酶等胞内大分子单独作用或共同作用来达到抑制或杀死真菌的作用。据研究报道,Meucin-13、Meucin-18、HsAP、Pantinin-1、Pantinin-2和Pantinin-3等蝎毒素抗菌肽对真菌具有显著的抗真菌活性,其中Meucin-13对粗糙脉孢菌(Neurosporacrassa)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其MIC值为18.3 μmol/L[37];Meucin-18对Neurosporacrassa、白地霉(Geotrichumcandidum)、烟曲霉(Aspergillusfumigatus)和白僵菌(Beauveriaspp.)表现出强的抑制能力,其MIC值分别为5.2、3.5、8.3和1.9 μmol/L[37];HsAP、Pantinin-1、Pantinin-2和Pantinin-3均对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tropicalis)有抗真菌活性,其MIC值分别为48.6、16.0、16.0和17.0 μmol/L[31,43]。其他具有抗真菌活性的蝎毒素抗菌肽见表3。
表2 蝎毒素抗菌肽的抗细菌活性Table 2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of scorpion AMPs
2.2 抗真菌活性
蝎毒素抗菌肽一般是由10~10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阳离子α-螺旋型小分子无二硫键多肽,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以及耐药性细菌具有高效的抑制活性。蝎毒素抗菌肽的抗菌活性分析结果(表2)显示,多数抗菌肽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都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并对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抗菌活性强于革兰氏阴性细菌,这可能是因为2种细菌细胞壁的构造和化学组成不同导致的。天然抗菌肽的杀菌机制不同于传统抗生素,它可以与细菌质膜上脂质组分靶向结合,先破坏细菌细胞壁、细胞膜完整性,进而抑制细菌核酸、蛋白质等的生物合成来达到快速有效抑菌效果,对宿主细胞无毒副作用,且不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Song等[18]研究发现,蝎毒素衍生肽GK-19表现出很强的抗细菌活性,与其母肽AamAP1[最小抑菌浓度(MIC)值>20.0 μmol/L]相比,对革兰氏阴性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pneumoniae)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的MIC值分别为3.0、5.0和5.0 μmol/L;对革兰氏阳性细菌粪肠球菌(Enterococcusfaecalis)和MRSA的MIC值分别为3.0和5.0 μmol/L。同时,GK-19对哺乳动物细胞几乎无毒性、溶血活性低,并在血浆中稳定性高。此外,在MRSA诱导的小鼠皮肤烫伤模型中,GK-19显示出显著的抗菌和愈合作用,认为它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抗耐药细菌感染的候选药物。如表2所示,目前仅有50多种蝎毒素抗菌肽被鉴定具有抗细菌活性,然而2 700多种蝎中仍有许多蝎毒素抗菌肽未被分离和研究。
表3 蝎毒素抗菌肽的抗真菌活性Table 3 Antifungal activities of scorpion AMPs
2.3 抗病毒活性
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分别独立设计直方图的计算算法并编写M文件实现了所设计的算法,均得到了类似的图1和图2的原图像、暗色图像及亮色图像的2种形式的直方图.由教学实践可知,与以往的实验教学过程相比,思维教学的关键在于思维技能的训练,即根据直方图的定义1和定义2分别绘制直方图,将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创造思维作为实验教学的主要任务.
表4 蝎毒素抗菌肽的抗病毒活性Table 4 Antiviral activities of scorpion AMPs
2.4 抗寄生虫活性
蝎毒液是一类复杂的混合物,主要由黏蛋白类、脂类、酶类、无机盐类、胺类和多肽类等物质组成(图1),其中多肽类是蝎毒液中最主要的活性物质,被称为蝎毒素[16]。蝎毒素是新型抗菌药物开发的重要源泉,主要包含蛋白酶抑制剂、防御肽、抗菌肽、细胞毒素和神经毒素等,其中对神经毒素和抗菌肽的研究最多。神经毒素主要作用于神经细胞离子通道,是一类研究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结构差异的“分子探针”。抗菌肽是蝎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天然药物筛选和开发的重要前体物质,具有广谱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抗肿瘤细胞和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此外,蝎毒素抗菌肽不仅种类多、分子质量小、热稳定性好,而且还具有独特的抗菌机制、不易使病原生物产生耐药性等特点,是最理想的新型抗菌剂,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应用开发价值[17]。
第六,处理好特殊情况。在施工期间,若无法对混凝土进行连续浇筑时,应当每隔1h对混凝土进行一次提升,避免出现黏结情况,对工程施工造成不良影响[5]。在采用混凝土时,混凝土避免不了出现裂缝,因此,浇筑混凝土前,要处理好存在的裂缝,避免工程质量出现问题。
表5 蝎毒素抗菌肽的抗寄生虫活性Table 5 Antiparasitic activities of scorpion AMPs
2.5 免疫调节活性
蝎毒素抗菌肽可作为信号传递分子调控细胞的免疫反应。抗菌肽可通过调节白细胞介素(IL)、肿瘤坏死因子(TNFs)、干扰素(IFNs)、趋化因子等细胞因子,以及树突状细胞(DCs)、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活性来维持免疫微环境的动态平衡。Willems等[75]研究发现,在高浓度的条件下,蝎毒素抗菌肽Opsitoporin-1、Parabutoporin和BmKbpp作为细胞膜去稳定剂,表现出强效的抗靶细胞活性;而在亚微摩尔浓度条件下,能够改变人中性粒细胞的活性。人的粒细胞的脱粒过程由钙离子(Ca2+)信号传递介导的,而Opsitoporin-1和Parabutoporin直接与G-蛋白相互作用诱导HL-60细胞内钙池Ca2+(G-蛋白依赖性)的释放和Ca2+内流[76]。此外,低浓度的Parabutoporin诱导中性粒细胞Rac途径的激活由蛋白激酶C/磷脂酶C(PKC/PLC)途径介导,其诱导效应强于传统诱导促进因子N-甲酰甲硫氨酰-亮氨酰-苯丙氨酸(fMLP)和豆蔻酰佛波醇乙酯(PMA);也可以通过抑制粒细胞中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NADPH oxidase,NOX)的活性,减少超氧化物的产生[77]。
2.6 抗肿瘤细胞活性
蝎毒素抗菌肽除了上述活性之外,也具有抗肿瘤细胞活性。Almaaytah等[78]研究发现,蝎毒素抗菌肽Mauriporin能对前列腺癌细胞系PC-3、LNCaP和DU145具有抗增殖活性,其IC50值在4.4~7.8 μmol/L,但对正常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和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都没有抑制作用。Nguyen等[79]研究发现,蝎毒素抗菌肽Smp24对A549细胞的抗肿瘤作用与线粒体功能障碍诱导细胞凋亡、减少线粒体自噬、细胞周期阻滞以及活性氧(ROS)积累有关。此外,Chlorotoxin[80]、TsAP-1[47]、TsAP-2[47]和Smp43[81]等蝎毒素抗菌肽均被证实具有抗肿瘤细胞活性。
3 抗菌肽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3.1 渔业生产
现今,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渔业大国,也是世界水产品进出口贸易大国。水产养殖动物病害问题是制约渔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抗菌肽作为机体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广谱抗菌活性、独特的抗菌机制且不易使病原生物产生耐药性等特点为水产养殖动物的抗病害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房媛等[82]研究发现,天蚕素抗菌肽(Cecropins)显著提高南美白对虾的生长发育速度、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南美白对虾的抗病能力。董晓庆等[83]研究发现,在鲤鱼饲料中添加抗菌肽时,其生长状态良好,能够提高建鲤鱼种肌肉中蛋白质、脯氨酸、半胱氨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的含量,认为抗菌肽值得在渔业生产中推广使用。这些研究说明抗菌肽在渔业生产中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3.2 畜牧业生产
在畜牧业生产中,霉菌、细菌以及其产生的毒素对饲料造成的污染和畜禽类病原菌感染等问题,给生产带来极大危害。然而,传统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具有药物残留和毒副作用,长期使用易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已不能满足动物饲养的需求。天然抗菌肽以其广谱的抗病原生物活性及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畜牧业生产中,可作为牛、羊、猪、鸡、鸭和兔等的饲料添加剂,有效抑制病原菌繁殖,改善动物肠道菌群结构,提高动物生产性能。Park等[26]研究发现,从腥红似刺尾蝎(Centruroidessuffusus)毒液中分离得到的蝎毒素抗菌肽Css54对引起人畜共患疾病的病原体,如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suis)、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jejuni)和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typhimurium)均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活性,并其细胞毒性和溶血活性低于从蜂毒中分离出的蜂毒肽(melittin),认为Css54可作为抗生素替代品用于畜牧业生产中。张清娟等[84]研究发现,抗菌肽NZ2114对奶牛乳房炎源停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dysgalactiae)杀菌活性强,可直接作用于胞内的基因组DNA并改变其二级结构,表明抗菌肽对奶牛乳房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秦龙等[85]在羔羊饲粮中添加家蝇抗菌肽(Cec Md)衍生肽,改善了肠道组织形态结构,提高了肠道菌群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抑制了有害菌的增殖,增强了肠道屏障,有利于羔羊的健康。梁秀丽等[86]研究认为,在仔猪饲粮中添加抗菌肽B-13,不仅可以提高仔猪的平均日增重,也可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极显著降低腹泻。李平等[87]研究发现,抗菌肽可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改善胃肠组织形态。郑雪玥等[88]研究发现,饲粮中添加抗菌肽可以显著提高麻黄肉鸡生长性能,降低血清D-乳酸含量,同时改善小肠形态结构。以上研究表明,抗菌肽在畜牧业生产中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4 小结与展望
近年来,随着对蝎毒素抗菌肽的深入研究,其广谱抗菌活性和独特的抗菌机制引起了高度重视。蝎是世界上最为古老的生物之一,迄今已有4亿多年的历史,有“活化石”之称。蝎种类多,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蝎毒液含有丰富的活性多肽类物质,是开发新型天然抗菌药物的重要资源。蝎毒素抗菌肽具有热稳定好、水溶性好、分子质量小、序列短、结构简单、易于合成等特点。此外,蝎毒素抗菌肽还具有广谱抗菌活性、杀菌快速有效且不易使病原生物产生耐药性等优势,有望成为替代抗生素的新型抗菌药物。蝎毒素抗菌肽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具有无限的应用潜力,也必将对动物养殖、农林生产、医药和食品等诸多领域产生深远影响。随着对于蝎毒素抗菌肽的研究的逐步加深、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生物产业的深化与改进,蝎毒素抗菌肽的价值将会越来越多的展现。